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艳丽多姿的生物同步练习1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艳丽多姿的生物同步练习 1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鲸和海豚是水生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下列不属于适应性变化的是()
A . 前肢鳍状,后肢消失
B . 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尾鳍”
C . 体形似鱼,体毛退化
D . 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2. (2分)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 . 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B . 不能开花、结果
C . 植株都特别矮小
D . 都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3. (2分)下列各植物适于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是()
A . 卷柏
B . 莲
C . 松
D . 苔藓
4. (2分)下列不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是()
A . 行走
B . 奔跑
C . 爬行
D . 游泳
5. (2分)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
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A . 生活环境的不同
B . 体内有无脊椎骨
C . 运动方式的不同
D . 呼吸方式的不同
6. (2分)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A .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 . 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7. (2分)海滩上,蚂蚁为了获取潮汐遗留下来的食物,有时居然也会游泳,这一现象体现了()
A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 生物受环境的制约
D . 生物对环境的选择
8. (2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 光
B . 水
C . 温度
D . 湿度
9. (2分)袋鼠适于跳跃运动的身体结构特点是()
A . 前肢发达
B . 后肢发达
C . 前肢短小
D . 后肢短小
10. (2分)下列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诗句或谚语是()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 (2分)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A .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 . 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 .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二、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2. (6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家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________所示为北极狐,推测理由是________.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________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________.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
三、简答题 (共1题;共6分)
13. (6分)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200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物种每天只进食200g左右的糖类饲料)。
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下表所示:
排泄物中的失水量(g/天)
尿液粪便汗液
物种A301086
物种B6030150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200g糖类饲料(以含200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成为H2O和CO2 ,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________g水。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填“干旱地带”、“湿润地带”或“寒带”)。
(3)10天后A物种全部存活,而V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200g糖类饲料(以含200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成为H2O和CO2 ,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________g水。
(5)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填“干旱地带”、“湿润地带”或“寒带”)。
(6)10天后A物种全部存活,而V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2-1、
12-2、
12-3、
12-4、
三、简答题 (共1题;共6分)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