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26页)语文九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
•
永
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遇 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
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
京 口 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读诗
译诗
品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读诗
译诗
品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字音
挑 tiǎo 弦 xián
麾 huī 霹 pī
炙 zhì 雳 lì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朗读节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 马作的卢飞快
五十弦翻塞外声 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壮阔的军营生活
用“形”突出军容浩壮,用“声”突出军乐雄壮, 以形声之壮表现军队士气之壮。
壮景
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 了军中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壮烈的战斗场面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词人的豪情壮志在现实中实现了吗?
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怜白发生。
壮情
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壮阔的军营生活 壮烈的战斗场面
壮景
壮
抗金报国的 雄壮之志
壮志
壮情 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主题
通过写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 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 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 无门的悲愤。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背景材料: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是 生活中留下深深地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 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 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 擒叛徒,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 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前线。42岁至68岁,辛弃 疾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度过,他把满腔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 托在了他写的词里。
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
固
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
亭
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
怀
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古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
追忆只在重重梦境里,醒来想到自己的现实处境,收起 了豪迈的笑容:一摆头,揽镜自照,猛然发现自己早已 蓬生白发,只好自嘲地笑了笑,摇了摇头。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读诗
译诗
品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哪个字可以作为“词眼”?
壮
2.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壮”?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通过战争场面的紧张激烈表现英雄的勇 敢无畏。(比喻、夸张、用典)
壮景
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表达了作者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 抱负。
抗金报国的 雄壮之志
壮志
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词人的豪情壮志在现实中实现了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怜白发生。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登
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建 康 赏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 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 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
南 乡 子
•
登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京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口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
北
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固
亭
有
怀
Hale Waihona Puke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
水
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龙
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吟
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
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路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
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
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文学常识
辛弃疾
写作背景
1181年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退居江西。这年冬天,有人自 家乡永康出发,顶风冒雪,跋涉800多里骑马来访。此人陈亮, 字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 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辛弃疾与陈同甫志同道合,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此后 两人经常以诗词互赠互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论天下英雄 事。
中军帐前,用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 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萧 瑟的战场上,检阅那威武雄壮的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 风驰电掣,拉 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
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 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
心
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
亭
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
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
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
朗读节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 马作的卢/飞快
五十弦/翻/塞外声 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读诗
译诗
品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喝醉了酒,挑拨灯芯,看着宝剑,在梦里,我听 到了军营里吹响号角。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豪情畅饮,喝得酣畅大醉:挑高灯芯,屋里顿时亮了起来: 拿起宝剑,拔去剑鞘,凝望着那宝剑的寒光, 带着这样的思 念和渴望进入梦中。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 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