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地理环境测试鲁教版必修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部分国家城市及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据此回答1~3题。
1.近20年中,上述5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A.1B.2C.3D.4
2.2可能是()A.美国B.埃塞俄比亚C.英国D.韩国
3.1与3、4、5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A.1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1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C.1国第二、第三产业比三国落后D.1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下图为一个温带地区的城市土地使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在静风无云的午夜,观测图中ABC 三个地点的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
A .ABC
B .BCA
C .BAC
D .CBA
5.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哪项公共设施用地的面积最能有效降低上述温差的强度?( ) A .居住用地
B .工业用地
C .绿化用地
D .交通用地
近年来,九省通衢的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特大省会城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钢铁、汽车、电脑城、光谷、城市圈……等名称关联着武汉。
据此回答6—8题。
6.武汉将成为长江中游区域中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铁矿、水能资源丰富, B.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C.交通便利,腹地广阔 D.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
7.蛰伏秦巴山区30年的“东风”汽车总部从十堰搬迁到武汉,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材料供应基地 B.充分利用长江水运
C
市 中 心
商 业 区
公 园
市 郊 住 宅 区
郊
区 绿 地
km
A B
4 3
5
2 6
1
7
0 8
C.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D.劳动力素质高
8.武汉电脑城打出的广告词“北有中关村,南有广埠屯”,说明武汉和北京相同的是()
A.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地域迅速扩展
C.城市环境优美,工业资源丰富D.高等院校密集、科技力量雄厚
下图为某县从1963年新设县治发展到1975年时的城市简图,读图完成9—10题。
9.将县治设在该地的主要原因是
A.该地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区B.地形平坦,水运便利,有充足的水源
C.有丰富的石油资源D.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10.该地的水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该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
B.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冲刷北岸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左偏,冲刷北岸
D.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右
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判断11~13题。
1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中心城区
公路
河流
a
b
c
甲
A.a>b>c B.a<b<c
C.a=b>c D.a>b=c
1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1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像上个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一样,新世纪天津滨海新区将被纳入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以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状况。
据此回答14~15题。
14.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
深圳、浦东两大极点经济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A.位置优势、政策优势B.政策优势、人才优势
C.人才优势、资源优势D.资源优势、位置优势
15.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的开发区,浦东作为上海市的开发区,两者所承担的共同职责是()
1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2改善大城市的交通状况3形成新的区域行政中心4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A.12B.23C.34D.14
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16~17题。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
圈层净增减人口比例(%)净增减人口密度(人/km2)
1982—1990年1990—2000
年
1982—1990
年
1990—2000
年
市中心区—13.09—12.06—3100—2776
内圈25.9730.6623333754
中圈20.2952.763921334
外圈1.582.761223
16.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1市中心区人口减少2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3外圈人口低速增长4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5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
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A.125B.24⑥C.13⑥D.345
17.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A.市中心区和外圈B.市中心区和内圈
C.中圈和外圈D.内圈和中圈
下图是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图中曲线为城市地租等值线(元/m2)。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8~20题。
18.下列各项符合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条件是()
A.该地区的地形是丘陵B.该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C.该地区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D.该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
19.对此城市的生产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B.该地区的地租最高的是b处,最低的是c处
C.该地区的街道走向合理
D.该地区的工业是技术密集型
20.影响该地区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1地势高低2气候条件3交通通达性4距市中心的远近
A.12B.23C.14D.34
读聚落演变示意图,回答21一22题。
21.图中村落四周演变为工业、居住混杂地带,与此相对应的是()
A.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B.人口向乡村集聚
C.城市规模缩小D.工厂呈分散分布
22.图中中心地带出现衰退乃至废弃的原因不包括()
A.中心区地价较高B.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
C.市中心交通便利D.人口、工业向郊区迁移
23.下列商业部门与下图中所属城镇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早点店、乙为汽车销售店、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
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早点店,
D.甲为星级宾馆、乙为珠宝行、丙为早点店
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该市如果要建一座疗养院、码头,地址最好分别选择在()A.31B.41C.32D.42
25.如果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图中最适合建化工厂的地点是()
A.1B.2C.3D.4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9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
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1分)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4分)
(3)比较阶段I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4分)
27.(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编制完成的武汉城市圈’总体发展规划于2020┄2021届7月29日在北京进行评审,这是最后一个编制
完成的中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
从2020┄2021届11月,长
株潭城市群第一个出台总体发展规划开始,进入中央关于中部崛起
10号文件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
带,都已经正式出台了规划未来发展的“基本法”,也标志着中部的
城市群由理念阶段正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
材料二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1)影响武汉市形成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
(2分)
A.资源B.政治
C.交通D.地形
(2)构建城市群意义何在?(3分)
(3)材料中四个城市群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是什么?(4分)
28.(8分)读德国南部某地区城市体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德国中小城市特别发达,并分散在全国。
图中的城镇
共有个等级?(1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
不同的,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级城市之间的距离大致,
等次较低的城市分布在高等级的城市__ ___ _,原因是。
(4分)
(3)有学者在研究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六边形服务范围,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功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
(3分)
29.(16分)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A表示的功能区为_________区,试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3分)
(2)图中1、⑦所示地点适宜建立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5分)
(3)该城市在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郊区农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分)(4)图中2345四地中,________地最适宜建
高新技术产业园,试简述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
(4分)
30.(8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08年8
月在北京举行。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处为北京的CBD,它没有分布在市
中心是受因素影响。
2处布局居民区是为了,居民区布局在此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3分)
(2)据报道,由于近年暖冬,北京降雪较少,全市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滑雪场。
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端。
(2分)
(4)根据北京市的城市环境状况,简论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以实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理想目标。
(3分)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C 6.C 7.C 8.D 9.B 10.D 11.A 12.B 13.A 14.A15.D 16.C 17.D 18.B 19.C 20.D 21.A 22.C 23.B 24.A 25.A
26.(1)郊区城市化(2)城市沿河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3)阶段Ⅰ: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住宅区混杂分布;阶段Ⅲ: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流动。
27.(1)C (2)1构建城市群可以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2城市群创新能力强;3城市群的整体竞争能力强。
(3)1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一个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格局;2这四个城市群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综合竞争力有限;3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城市特色还不够突出;4资源整合能力还比较差。
(答出任两点即可)
28.(1)3(2)相当周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3)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商业网点的布局
29.(1)住宅(或居民)此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主要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2)采掘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任答两点)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丰富;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3)有利影响:促使郊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影响:耕地面积减少,对土壤、水源易造成污染。
(4)3从业人员科技水平高;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等。
30.(1)历史疏散中心城去过密的人口交通便利(2)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水资源,又浪费能源。
(4)1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多使用清洁能源;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