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教案初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教案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2. 掌握氧气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3. 能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性质。

2. 氧气的用途。

3. 氧气的制法。

教学难点:
1. 氧气的分子结构。

2. 氧气的制法。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实验器材:氧气发生器、蜡烛、铁丝、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课件介绍氧气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氧气是什么?它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
1. 讲解氧气的化学式(O2)和分子结构。

2. 讲解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助燃性等。

3. 讲解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医疗急救等。

4. 讲解氧气的制法:分解过氧化氢、电解水、高温分解氧化铁等。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1. 演示氧气发生器的使用,让学生观察氧气的产生过程。

2. 利用蜡烛、铁丝、鱼等实验物品,展示氧气的助燃性和供给呼吸的原理。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2. 强调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