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毛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变化动态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研究方法
2.1 采集和测定方法 2016年8月上、中、下旬,分别选择 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3d,每天从早7∶00至晚19∶00,每
隔2h采用开放式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对毛竹林内的向
阳背风面、健康无残缺的枝叶进行挥发物采集。每次3个
重复,每次采样1h,气体流量设置为100mL/min,采样高度
为1.5m人体平均呼吸高度。本试验大气采样仪是由北京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19)
39
夏季毛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变化动态分析
王 茜 1,2 王 成 2,3* 张中霞 4 段敏捷 1 戴子云 1
(1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0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3 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4 邢台市内丘县林业局,河北邢台 054200)
3.1 毛竹挥发物成分分析 由图1可知,植物挥发物共
153种、8类物质,包括烷烃、烯烃、醇、酮、醛、酯、芳香烃和
其 他 类 化 合 物 。 烷 烃 物 质 最 多 为 37 种 ,占 总 数 量 的
24.18%,其次是烯烃29种,占总数量的18.92%。夏季总挥
发物种类数量的日变化波动范围在76~103种。总挥发物
作者简介:王茜(1984—),女,吉林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林业。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9-09-23
4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19)
图 1 夏季毛竹林挥发物总数量与总浓度的日变化
3.2 不同类型挥发物的日变化规律 由表2可知,夏季,
市劳动保护所提供的QC-1型采样仪,采用管选用美国进
口的TCT金属采用管[2,4]。
2.2 挥发物分析方法 挥发物的分析鉴定采用自动热脱
附(ATD)-气相色谱(GC)/质谱联用(MS)技术,ATD-GC/MS
型号:TurboMatrix650ATD、Clarus 600TGC、Clarus 600T MS,
植物挥发物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小分子 化合物,部分成分具有清香的气味,对人体有直接或间接 的保健作用,其不仅能改善环境质量,在增强植物抗性、 生态保健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近年来,人们 对植物有机挥发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拟创一个更有利 人类健康的森林环境[2]。毛竹是禾本科刚竹属,种植面 积大,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庭院绿化树种之一,具有巨大的 潜在的生态价值[8],在固碳释氧、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 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3-5] 研究表明,竹叶含有多 糖、黄铜、醛、醇等芳香物质,具有杀菌、抗氧化、抗肿瘤等 作用,同时竹叶挥发油也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香料,毛竹在 医疗、食品、园林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6]。夏季是毛 竹生长的旺盛季节,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数量均达到峰值, 为此,本研究于夏季采集了毛竹林有机挥发物,并对其化 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为毛竹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采 样 地 位 于 福 州 旗 山 森 林 公 园 内 ,公 园 总 面 积 约 3600hm2。 属 暖 湿 的 亚 热 带 气 候 ,年 平 均 气 温 在 15~ 24℃,年均日照时数年在1800~2180h,年均降水量在800 ~2300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6%,相对湿度年均值 在 75%~88%。 毛 竹 林 地 位 于 公 园 西 南 方 向 ,面 积 约 46hm2,林内以2~5年竹为主,夏季郁闭度约为0.95。地被 覆盖植物以山杜鹃、杜茎山等为主[2]。
续表1 夏季毛竹林不同类型挥发物数目日变化
毛竹林内醛类挥发物在7∶00、15∶00、19∶00不存在,酸类
挥发物种类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挥发物在9∶00、11∶00、17∶00、19∶00不存在,其余各类型 挥发物在全天任何时刻均存在。种数最大值集中在7∶00 —9∶00、13∶00。烷烃、酮、酯、芳香类及其他类型化合物 种数最大值出现在7∶00—9∶00,烯烃、醇类化合物种数最 大值出现在13∶00,其他类型化合物种数的最大值出现在 7∶00。夏季各类型挥发物种数上午大于下午。其原因可 能是下午光照较强,为32750lx以上,温度在35℃以上,高 温、高强光照导致植物气孔的部分关闭,从而导致毛竹出 现光合“午休”现象,挥发物种数较少;夜间植物处于休眠 状态,光合作用停止,气孔关闭,导致挥发物种类减少[7]。
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如下:毛竹林内TVOCs浓度的日变化
呈倒“M”型,全天最高浓度出现在9∶00,数值为90%,浓度
最低出现在19∶00,数值为61%。
基金项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课题“公园游憩林健康评价及保健功能研究”(编号:ZX2019);北京市科委技计划课题“北京通州区 生态绿化城市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编号:D171100001817001);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课题“基于 i-trees 的北京城市公 园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编号:ZX2017)。
摘 要:为探讨夏季植物挥发物的动态变化,以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毛竹林为例,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
发和热脱附、质谱连用技术等,分别对 7∶00—17∶00 时间段的毛竹林挥发物进行了采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毛竹林共检测出来 153 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烷烃、烯烃、醇、酮、醛、酯、芳香烃和其他类化合物,全天各时
均由美国VARIAN公司生产[2,4]。
2.3 试验数据计算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在样
品气体中的浓度(%),计算公式为[2,4]:
测到该物质的样管数目/该日样管的总数目=某物质
出现的概率;
(1)
植物释放的所有气体峰面积之和/样品所有气体峰
面积之和=样品气体中总ຫໍສະໝຸດ 发物的浓度(%)(2)3 结果与分析
间段 13∶00 时挥发物释放的种类最多,共 103 种,浓度为 35%。夏季,总挥发物种类数量的日变化波动范围在
76~103 种,13∶00、17∶00 出现全天的 2 个高峰,7∶00、15∶00、19∶00 出现全天的 3 个低谷。
关键词:夏季;毛竹;挥发物;日变化
中图分类号 S79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9-0039-03
2.1 采集和测定方法 2016年8月上、中、下旬,分别选择 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3d,每天从早7∶00至晚19∶00,每
隔2h采用开放式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对毛竹林内的向
阳背风面、健康无残缺的枝叶进行挥发物采集。每次3个
重复,每次采样1h,气体流量设置为100mL/min,采样高度
为1.5m人体平均呼吸高度。本试验大气采样仪是由北京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19)
39
夏季毛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变化动态分析
王 茜 1,2 王 成 2,3* 张中霞 4 段敏捷 1 戴子云 1
(1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0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3 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4 邢台市内丘县林业局,河北邢台 054200)
3.1 毛竹挥发物成分分析 由图1可知,植物挥发物共
153种、8类物质,包括烷烃、烯烃、醇、酮、醛、酯、芳香烃和
其 他 类 化 合 物 。 烷 烃 物 质 最 多 为 37 种 ,占 总 数 量 的
24.18%,其次是烯烃29种,占总数量的18.92%。夏季总挥
发物种类数量的日变化波动范围在76~103种。总挥发物
作者简介:王茜(1984—),女,吉林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林业。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9-09-23
4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19)
图 1 夏季毛竹林挥发物总数量与总浓度的日变化
3.2 不同类型挥发物的日变化规律 由表2可知,夏季,
市劳动保护所提供的QC-1型采样仪,采用管选用美国进
口的TCT金属采用管[2,4]。
2.2 挥发物分析方法 挥发物的分析鉴定采用自动热脱
附(ATD)-气相色谱(GC)/质谱联用(MS)技术,ATD-GC/MS
型号:TurboMatrix650ATD、Clarus 600TGC、Clarus 600T MS,
植物挥发物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小分子 化合物,部分成分具有清香的气味,对人体有直接或间接 的保健作用,其不仅能改善环境质量,在增强植物抗性、 生态保健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近年来,人们 对植物有机挥发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拟创一个更有利 人类健康的森林环境[2]。毛竹是禾本科刚竹属,种植面 积大,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庭院绿化树种之一,具有巨大的 潜在的生态价值[8],在固碳释氧、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 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3-5] 研究表明,竹叶含有多 糖、黄铜、醛、醇等芳香物质,具有杀菌、抗氧化、抗肿瘤等 作用,同时竹叶挥发油也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香料,毛竹在 医疗、食品、园林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6]。夏季是毛 竹生长的旺盛季节,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数量均达到峰值, 为此,本研究于夏季采集了毛竹林有机挥发物,并对其化 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为毛竹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采 样 地 位 于 福 州 旗 山 森 林 公 园 内 ,公 园 总 面 积 约 3600hm2。 属 暖 湿 的 亚 热 带 气 候 ,年 平 均 气 温 在 15~ 24℃,年均日照时数年在1800~2180h,年均降水量在800 ~2300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6%,相对湿度年均值 在 75%~88%。 毛 竹 林 地 位 于 公 园 西 南 方 向 ,面 积 约 46hm2,林内以2~5年竹为主,夏季郁闭度约为0.95。地被 覆盖植物以山杜鹃、杜茎山等为主[2]。
续表1 夏季毛竹林不同类型挥发物数目日变化
毛竹林内醛类挥发物在7∶00、15∶00、19∶00不存在,酸类
挥发物种类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挥发物在9∶00、11∶00、17∶00、19∶00不存在,其余各类型 挥发物在全天任何时刻均存在。种数最大值集中在7∶00 —9∶00、13∶00。烷烃、酮、酯、芳香类及其他类型化合物 种数最大值出现在7∶00—9∶00,烯烃、醇类化合物种数最 大值出现在13∶00,其他类型化合物种数的最大值出现在 7∶00。夏季各类型挥发物种数上午大于下午。其原因可 能是下午光照较强,为32750lx以上,温度在35℃以上,高 温、高强光照导致植物气孔的部分关闭,从而导致毛竹出 现光合“午休”现象,挥发物种数较少;夜间植物处于休眠 状态,光合作用停止,气孔关闭,导致挥发物种类减少[7]。
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如下:毛竹林内TVOCs浓度的日变化
呈倒“M”型,全天最高浓度出现在9∶00,数值为90%,浓度
最低出现在19∶00,数值为61%。
基金项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课题“公园游憩林健康评价及保健功能研究”(编号:ZX2019);北京市科委技计划课题“北京通州区 生态绿化城市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编号:D171100001817001);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课题“基于 i-trees 的北京城市公 园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编号:ZX2017)。
摘 要:为探讨夏季植物挥发物的动态变化,以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毛竹林为例,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
发和热脱附、质谱连用技术等,分别对 7∶00—17∶00 时间段的毛竹林挥发物进行了采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毛竹林共检测出来 153 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烷烃、烯烃、醇、酮、醛、酯、芳香烃和其他类化合物,全天各时
均由美国VARIAN公司生产[2,4]。
2.3 试验数据计算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在样
品气体中的浓度(%),计算公式为[2,4]:
测到该物质的样管数目/该日样管的总数目=某物质
出现的概率;
(1)
植物释放的所有气体峰面积之和/样品所有气体峰
面积之和=样品气体中总ຫໍສະໝຸດ 发物的浓度(%)(2)3 结果与分析
间段 13∶00 时挥发物释放的种类最多,共 103 种,浓度为 35%。夏季,总挥发物种类数量的日变化波动范围在
76~103 种,13∶00、17∶00 出现全天的 2 个高峰,7∶00、15∶00、19∶00 出现全天的 3 个低谷。
关键词:夏季;毛竹;挥发物;日变化
中图分类号 S79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9-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