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复习综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财经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复习综合分

一、802经济学二适用专业
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税收学
金融学院: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流通经济学
国际商学院:国际贸易学
统计学院: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
证券与期货学院:金融学
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
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金融学、金融贸易电子商务
保险学院:保险学
经济数学学院:数理金融学
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金融学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农业经济学
二、802经济学二参考书目
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仅给出考试大纲,没有指定参考书。

根据考试大纲,推荐考生参照以下教材复习备考: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上述三本教材只是重要的三本教材。

为了专业课取得高分,考生除了看上述三本教材,还可以看以下教材: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宏观经济学》和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之所以微观推荐重点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而不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因为微观考试大纲部分内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未予以介绍。

·至于版本,微观和宏观教材版本没有特别要求,但是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建议一定要用第五版,最新版。

三、802经济学二考试大纲
《西南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经济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 802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二)
政治经济学部分:(75分)
(一)导论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与货币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的本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的特点。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源泉和后果;
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
固定资本磨损及其成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六)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条件。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的决定因素;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获得途径;
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
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
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八)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垄断价格;
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二重性。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与特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其特征,资源、要素价格改革;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目前的问题和重点)。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经营的关系。

(十二)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以及再分配的功能;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以初次分配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发展自由贸易区。

(十四)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转型经济中的就业问题;
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关系;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健全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创新。

(十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体制转变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和区别;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消费者行为
1、掌握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原则,推导收入提供曲线和价格提供曲线,推导需求函数和曲线。

2、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能计算和画出正常品、一般低档品和吉芬商品希克斯分解。

3、应用:能解释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能理解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生产者行为
1、长期和短期的生产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2、长期和短期的成本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3、理解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原则,长期和短期的供给曲线,能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效率特性。

(三)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福利
1、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部均衡,掌握均衡价格、产量的概念和计算、能理解均衡的变动,能掌握弹性的概念和计算。

2、理解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概念,能计算各种剩余和进行相应的分析。

3、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概念,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含义,掌握基本的埃奇沃思图的分析方法,理解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4、能运用上述概念和方法分析税收、补贴、关税等实际经济现象对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影响。

(四)不完全竞争
1、掌握垄断厂商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垄断厂商的均衡原则和图形;垄断厂商的效率评价和福利损失;自然垄断厂商的管制;价格歧视行为。

2、垄断竞争厂商的特点,长期和短期的均衡、效率评价。

3、寡头厂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卡特尔模型、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计算。

4、理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占优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理解囚徒困境等经典博弈模型。

(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1、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和表现,理解外部性的效率,掌握外部性的治理方法、理解科斯定理。

2、理解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含义,掌握物品的分类,并能举出实际例子。

3、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及产生的问题,理解共有资源概念及产生的问题
(六)不对称信息
1、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不对称,举出不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

2、掌握逆向选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什么是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

3、掌握道德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方法。

(七)要素市场
1、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要素需求曲线的形成。

2、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要素供给曲线的形成。

3、掌握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理解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指标的定义; GDP指标的各种相关指标定义;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PI指标的定义;PPI、GDP求实指数与CPI的关系;CPI、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二)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式
1、简单模型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

2、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函数;投资需求函数。

3、两部门经济体系的宏观均衡和乘数原理:两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乘数原理。

4、三部门经济体系和宏观均衡和平衡预算原理:三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平衡预算原理。

(三)扩大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IS曲线的经济含义。

2、LM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LM曲线的经济含义。

3、IS-LM模型:IS-LM模型的经济含义;运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变动效果;运用IS-LM模型解释货币政策变动效果。

(四)一般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需求曲线的经济含义。

2、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

3、一般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AD-AS模型的经济含义;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需求政策变动效果;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供给政策变动效果。

(五)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收支变动原理的含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工具:公债原理;公债募集资金的基本过程。

3、财政政策的效力分析:政策时滞;利益集团的阻挠;预期因素的影响;挤占效应。

(六)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

2、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率的含义和功能;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功能;再贴现率的含义和功能。

3、货币政策的效力分析:利率对货币供给变动的弹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投资乘数;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七)短期宏观经济问题
1、失业:失业的含义;失业的类型;“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效应。

3、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安全区域;反失业和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八)长期宏观经济问题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较;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和索罗模型增长模型。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定义;乘数-加速数模型。

四、802经济学二考题风格
“802经济学二”考卷最大特色在于“活”,体现为要求利用所学原理分析经济现实问题。

例如:
1.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看法。

[2013研]
2.针对春节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象,请你用供求理论分析其中的原理,并据此提出解决的办法。

[2013研]
3.现在房价越来越高,但是交易量和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有人说房价不符合需求定理,请问你觉得呢?[2012研]
4.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像温室效应这样的问题往往需要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请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温室效应是一个什么问题?按照科斯的理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的难点是什么?[2012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