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某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从9世纪开始,西欧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
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C.庄园法庭可以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D.自由民没有耕种“直领地”的义务
2. 西欧庄园的政治组织形式是
A.公共牧场
B.租地农场
C.庄园法庭
D.城市法庭
3. 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使区域联系日益密切
②瓦特改进蒸汽机——出现工厂制度
③早期殖民掠夺——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英、法、美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文件,关于这些法律文件叙述有误的是()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废除了王位,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③《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权、主张法治、实行分权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联邦各州的黑奴都应看做是自由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
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6. 比较异同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有关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共同点的分析,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A.克伦威尔和马克思——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B.华盛顿和拿破仑——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C.林肯和亚历山大二世——都通过改革解决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劳动力不足问题
D.伏尔泰和达尔文——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7. 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经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
”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指的是()
A.实现国家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争霸世界
D.发动美西战争
8. 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
”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
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
()
A.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C.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D.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9.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者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
从这一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
A.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推动了苏俄经济发展
10. 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1. “(17世纪)欧洲的知识阶层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牛顿的科学成就不包括()
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创立了微积分学
C.提出了运动三定律
D.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
12. 巴尔扎克的作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欧洲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①《高老头》②《安娜卡列尼娜》③《欧也妮葛朗台》④《罗密欧与朱丽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该材料揭示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4.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
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15. 下列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人物与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爱迪生——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
B.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C.本茨——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D.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
16. 1921年俄国农贸市场出现了一种现象:农民把多余的牛奶、鸡蛋、面包摆在街道
的两边高声叫卖,这在过去的几年是不可想象的。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应为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的农业建设
17. 有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B.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苏联模式的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
18.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
的本质的是()
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862年,美国废除黑奴封建身份制度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时,提出富国强兵的政策
19.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
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0.
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
请
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
原因是()
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1. 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2. 近代以来,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二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宣扬民主、科学的思想
B.都发生在社会变革时期
C.都反对封建主义
D.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23.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4.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源自下列哪个文件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宅地法》
D.《共产党员宣言》
25.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排列正确的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建立反法西斯联盟——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建立反法西斯联盟——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C.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
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义登陆——雅尔塔会议
二、综合题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本主义萌生】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
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知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新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无权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也不能随意废
除法律和停止法律的执行等。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新制度的扩展】
材料三:1859年农业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到1889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5%。
与此相联系,城市化也在美国取得重大进展,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
年的7%上升到1880年的28.2%。
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
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摘自何顺果《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场“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史上有何历史作用?(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于哪部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半期美国腾飞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科技两方面分析其腾飞的主要原因。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立足国情,适时改革。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所有这
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但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保守
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
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新全球通史》
材料二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
义国家,这来自明治政府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具体措施有“废除旧体制”、“发
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等。
——《日本史》
材料三罗斯福大胆提出,政府目前的任务是“管理已经在手的资源和工厂,设法重新
为我们过剩的新产品建立市场,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调整生产和消费,更公平地分配
财富和产品,使现有经济组织能为民从服务。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
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的计划和监督之下”。
——《外国历史名人传■罗斯福》
(1)材料一中的俄国、日本当时面临的“内部挑战”分别是什么?他们大体上支持工工
业化和军事化改革,这对两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提出明治政府“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的措施分别是
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对政府的职责提出了什么思想?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
材料一 17、18世纪世界贸易中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
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
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
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海外市场刺
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材料三罗斯福对丘吉尔叹气,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字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
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
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
可以避免的,是不需要打的。
——《二战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图一人物为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留下了参照蓝本——《拿破仑法典》,这
部法律文献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材料二中图二人物为实现民族独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被人们誉为什么?图三人
物在一战后领导印度人民以什么方式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4)材料二“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对一战的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是如何处置的?1922年,调整美日矛盾的分赃会议上针对中国问题签订的条约使美国获取了最大的利益,长期
追求的哪一政策得以实现?本来可以避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向美国抛出了“复仇
的利箭”,请你用史实证明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最终走向联合,
其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内蒙古某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西欧庄园与中世纪的农奴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势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它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法庭可以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自由民没有耕种“直领地”的义务这句话是错误的,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
【答案】
C
【考点】
西欧庄园与中世纪的农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欧庄园的政治组织形式是庄园法庭。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
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C项符合题意。
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
3.
【答案】
D
【考点】
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殖民争霸
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
体;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机器的动力问题,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建立现代工厂制度;早期殖民掠夺
,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
①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
4.
【答案】
D
【考点】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
《权利法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颁布的文献。
【解答】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限制了王权,保留了王位,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叛乱各州的黑奴都应看做是自由人,①④是错误的,符合
题意。
故选D。
5.
【答案】
B
【考点】
《共产党宣言》
【解析】
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
【解答】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并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阶级斗争在阶级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解释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替代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
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解放而斗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故选B。
6.
【答案】
D
【考点】
启蒙运动
近代科学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深刻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统治,生物学家
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沉重打击了教
会宣扬的“物种不变论”,D项符合题意;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
斯图亚特王朝,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马克
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促进了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排除A项;
拿破仑与华盛顿都促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法国大革命的任务在于推翻封建专制,与民族解放无关,美国独立战争的任
务在于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B项;
林肯通过南北战败,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实现了国家统一,促进本国发展,排除C项;故选择D.
7.
【答案】
B
【考点】
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
【解答】
由“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结合所学,1861年美国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
废问题上矛盾调和,南方脱离联邦政府,挑起内战,国家面临分裂危险,因此“为保全
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
”表达了林肯维护
国家统一的信念和意志。
故选B。
8.
【答案】
D
【考点】
彼得一世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
【解答】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政治上,设立参政院;经济上,鼓励兴
办手工工场,鼓励出口;军事上,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彼得
一世改革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
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18世纪初,彼得一世
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奠定了近现代俄国
强大的基础。
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
”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
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
现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故选D。
9.
【答案】
C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
本题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
者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为依托,考查十月革命。
【解答】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者发动
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
从这一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
发展。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
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
榜样,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0.
【答案】
D
【考点】
罗斯福新政
【解析】
本题以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为依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
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
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要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
失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全
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新政维护和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
制度,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美国资本
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
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度过了经济
危机。
11.
【答案】
D
【考点】
近代科学家
本题考查了牛顿。
【解答】
牛顿的科学成就不包括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
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是达尔文。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领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领域创建微积分;在力学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故选D。
12.
【答案】
A
【考点】
近代文学艺术
文艺复兴运动
古代的文学与戏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
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作艺术地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⑩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安娜·卡
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②错误,排除BC两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④错误,排除D项;
故选择A。
13.
【答案】
A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德国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它
们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选A。
14.
【答案】
C
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没有维护现有制度,排除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分别建立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没有维护现有
制度,排除B;
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都是在维护现有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制度的创新实现经济的
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C正确;
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5.
【答案】
C
【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使用
为主要标志,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
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
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C项
搭配不当,符合题意;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
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
排除A项;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排除B项;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排除D项;
故选择C。
16.
【答案】
C
【考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农民把多余的牛奶、鸡蛋、面包摆在街道的两边高声叫卖”,说明农民剩余的东
西可以作为商品出售。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包括: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
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
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C项符合题意;18世纪初,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强化了农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