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三下·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大运河是先人赠给我们的需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流动文化。
2500 年来,它是运河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生存的沃土,见证了两岸人民痛快淋漓的劳作场面,也承载了两岸人民滚滚而来的乡愁记忆。
随着大运河进入世遗时代,千年运河需要出使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焕发新生机,这些是其不可回避的历史选择,(),这也将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依据。
我们要援古证今,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运河文化传承下去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运河生态休闲绿带。
这需要通过把运河两岸景区勾连起来,放大旅游功能的方式,协调重组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时抓住运河通水复航的机遇,引进民间资本与政府共同建设,使人与运河和谐共生,从而衍生出相关产业。
《遇见大运河》就是运河相关产业的典型代表,历经三年的创作打磨,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运河承载千年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厚重遗产,它定要与当地环境协调,与当地居民生活适应,才能获得新生。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使我们确立新的选择
B . 新的选择要求我们确立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C . 我们确立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体现着我们的选择
D . 我们对新理念和新思路的确立,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 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B . 我们舔盐,眼睛看着远方,但谁也不敢嚼盐。
嚼——盐?那可太厉害了。
C . 长长的一带沙滩上,满放着些藤篓子——实在是些轿式的藤椅子……
D .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建设、被遗忘被保护和被开凿的过程,实现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B . 以现代舞形式演绎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C . 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D . 以现代舞形式演绎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实现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三下·泰州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如果以故事长度与曲折程度来衡量小说文体成熟与否,那么,笔记体小说与传奇体小说自然就分出了高下,传奇体小说成了文言小说中最为成熟的文体。
此说大概亦与鲁迅相关,鲁迅谓:“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送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鲁迅的总结是精确的,“粗陈梗概”与“叙述宛转”很好地概括了两者故事形态的特性。
而对两者之优劣比较,鲁迅则比较审慎,仅以“演进之迹甚明”加以表述.今人则又一次放大了鲁迅的判断,将“故事”及其长度、曲折视为判定文体高下的准则,认定传奇乃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最早的成熟形态,而将以往的小说文体统统归入尚在孕育中的小说文体胚胎。
20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用西方的“短篇”,“中篇”和“长篇”来为古代小说分类,据此,那些“丛残小语”、“粗陈梗概”式的笔记体小说則难以归入。
如何对待“故事”,不同小说文体有不同规范。
古代小说大致形成了两种故事观。
一种以笔记体为代表,其“故事”其实是某种“事件”,或是历史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语行为,或是得之传闻的神怪之事;事件叙述方式是“记录”。
一一随笔栽录,不作点染。
因而笔记体小说的“故事”不求完整曲折,往往是一个片段,一段言行,一则传闻。
另一种則以传奇,话本和章回体小说为代表,其“故事”就是有首尾、有波澜的完整情节。
两者之差异可谓大矣,难作相互比照,更不能强分轩轾,以彼律此,谁能说《世说新语》在文体上还不成熟而仍处于孕育状态呢?
(1)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笔记体小说的特点。
(2)
画线句中的“相关” 一词具体指什么内容?
(3)
这段文字中,作者指出了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中的什么问题?
3. (9分) (2017高三上·赣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支付正成为一种时尚的购物结算方式,近年来呈现井喷之势。
移动支付是指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购物支付的一种非接触结算方式,能够克服地域、距离、营业网点、时间等限制,极大提高交易效率,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诸多方便。
目前,在移动支付市场活跃着三大参与方,即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企业。
以中国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拥有金融牌照和强大的经营实力,在金融服务领域具有稳定且庞大的客户资源和品牌效应。
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业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与此同时,我国三大移动运营商充分利用渠道优势,全力拓展移动支付业务。
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进军移动支付可以丰富业务种类,提升服务水平,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推动移动支付行业加速整合。
第三方支付企业也纷纷厉兵秣马。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很便利。
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电商,掌中充值,掌中视频等属于远程支付。
移动支付的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便可足不出户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
不仅可以为移动运营商带来增值收益,也可以为金融系统带来中间业务收入。
(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7 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
材料四:
随着移动支付的“井喷式”发展,一些风险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诈骗以及账号盗取等技术手段,对消费者的“电子钱包”虎视眈眈。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短期来看,消费者账户信息安全保护、移动终端环境安全、网上商户入网管理、网络账户实名制等方面仍需产业相关方持续关注;从支付产品看,未来的创新或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让消费者真正做到放心支付。
目前,多家移动支付机构都作出了“全额赔付”的承诺,并推出相关的账户保险。
但对于用户而言,第三方支付提供商能否升级技术,提供更具安全感的产品体验,在消费者出现损失时快速响应,才是对电子支付工具的首要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移动支付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移动支付涉及众多的行业与领域,需要多行业、多领域的广泛参与,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
B . 移动支付具有克服诸多限制、提高交易效率、操作方便迅捷等多方面优点,因此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C . 移动支付是利用行业优势,融合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及金融机构等,为用户提供金融业务。
D .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与远程支付,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支付距离不同,前者如手机刷卡支付。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从2016-2017年移动支付调查结果看,使用移动支付的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但2017年男性用户人数有明显下降。
B . 如果2016年与2017年的移动支付用户总人数不变,那么在2017年使用移动支付的女性人数比2016年就有明显增加。
C . 无论是在2016年还是在2017年,从移动支付用户年龄的分布来看,移动支付用户所占比重都是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
D . 移动支付用户主要为中青年群体,30岁以下用户占比在2017年增加明显,而31岁以上用户占比在2017年有升有降。
E . 2017年大学本科及以下、硕士研究生、博士及以上等学历用户占比均在下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占比下降明显。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带给创业者哪些启示。
4. (12分) (2017高三上·安顺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椿忆事
龙立霞
一抹穿越时空带着浓浓乡村气息和童真记忆的清香在绯红夕阳躲藏西山的傍晚弥散在一座偌大的城市时,让我想到康有为的《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
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最早吃到香椿芽,还是孩提懵懂无知之年。
家徒四壁,揭锅困难。
父母为一家五口生计终日奔波,困苦不堪,却收入聊聊。
但即便艰难,父母依旧会偶尔为我们兄弟三人改善膳食,做一回椿芽炒鸡蛋。
那时的鸡蛋都是土生土长的母鸡下的蛋,大多是用来孵化小鸡,放养在辽阔的田庄,待大些的时候围捕起来拿到集镇上售卖以补贴家用的。
每次做椿芽炒鸡蛋,母亲总是在盛放鸡蛋的竹篮前踱来踱去,犹豫再三,然后挑选两个形态相对小些的鸡蛋。
刚出去几步,又折回去,放下一个鸡蛋。
即便如此,鸡蛋和香椿芽在母亲充满魔法的手里,依旧色香味俱全,香溢邻里,引来猫狗围观,邻里小孩则躲在我家昏暗的柴棚角落里直咽口水,馋相可怜。
母亲心怀宽广,待人亲善。
每每发现邻里的孩子躲在柴棚里,总会露出迷人可亲的微笑,引导他们远离那散发着枯萎腐朽味道的阴暗,然后带着喜笑颜开、兴致勃勃的他们,走进拥挤灰暗的厨房。
我则总是用极度不满的眼光打量他们,然后满心怨恨地盯着母亲。
这时母亲总会说出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如邻居一家亲,和气是福,等等。
让我怀疑她的文盲身份。
看着我们吃完香椿芽炒的鸡蛋,依旧意犹未尽不停舔舐留有余香的嘴唇的样子,母亲总是
忍俊不禁,又暗自心酸,然后驱逐我们离开厨房,丢下一句让人魂牵梦萦的话:下次吧。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立新木楼,必先请地理先生看坐落方位,定日子,看时辰。
选一个黄道吉日,然后择一碗口粗笔直的香椿树,请两壮年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前往取材。
乡亲们相信香椿的灵气只有被意想不到地取材,才会完整封存在取下的香椿木里。
于是,香椿便成了整个村庄,甚至邻近村庄共有的财产,谁都可以因需取材。
这种偷偷摸摸便成了公认的秩序,香椿的主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意不查,不得加以阻扰。
香椿木被取回来后,木匠师傅点上三支香,再放二响鞭炮,便开始动工制梁。
而新立楼房的屋主则需要准备一只鸡冠红艳、鸣叫清澈浑厚的大公鸡和一方红彤彤的红绸。
当香椿木修制成梁,人们将贴上红绸的梁抬进新屋正堂,由地理先生弑鸡祭梁,而帮忙上梁的乡亲们则爬上楼顶围坐一桌,敬酒喝茶。
待祭梁结束,便用两根绳子平平稳稳地把梁拉上屋顶。
其间,鞭炮齐鸣,地理先生则叽里呱啦地唱着我无法听懂的上梁歌。
待梁安放平稳,屋主便张罗着在屋下布一块床单接包。
我的记忆大致是这样的,上梁的乡亲们在地理先生的指引下,将似大圆盘般印制着精美图案的大糍粑抛掷而下,紧接着是小糍粑,再接着是糖果,寓意屋主接住财宝。
最后是抛梁,这是我最喜欢的环节,也是我能够站立等待枯躁无味的上梁漫长过程的唯一理由。
当屋主收取接包的床单后,上梁的乡亲们便开始向四面八方分撒糍粑、糖果、橘子和零钱。
我则踉踉跄跄地在人群中穿插,偶尔捡到1分钱或者2分钱的硬币,便手舞足蹈,兴奋得不行。
耳边总是响着地理先生断断续续的吟唱: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抛梁抛到西……抛到南,子孙代代……抛到北。
但一切都是记忆的影子,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
当一抹穿越时空带着浓浓乡村气息和童真记忆的清香在绯红夕阳躲藏西山的傍晚弥散在一座偌大的城市时,我想到培根说过的那句话,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终究一切都抵不过时光的变迁。
那浓缩着我欢乐童年光阴和年华,弥散着浓浓温暖气息的香椿时光,在哪里?
(选自《光明文荟》2016年5月26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文章提及作者在孩提懵懂无知之年吃母亲做的椿芽炒鸡蛋,色香味俱全,表现了作者对小时候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B . 丢下一句让人魂牵梦萦的话,魂牵梦萦蕴含着作者对自己不能天天吃椿芽炒鸡蛋的无奈。
C . 作者说乡亲们相信香椿的灵气只有被意想不到地取材,才会完整封存在取下的香椿木里,证明乡下人多迷信。
D . 本文围绕香椿树来叙事写人,香椿树成了文章的线索,也伴随着作者的童年生活。
(2)简析第二段中母亲挑选鸡蛋的细节。
(3)作者对香椿有着复杂的情感。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8高三上·浦东月考)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
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
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
”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阖帅辟召,坚不肯起。
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
”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
冉安之若素,居数月,无所言。
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
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
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
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
”明日,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
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
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
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
”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 玠大喜曰:“玠固信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
”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昭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
徙城之事,悉以任之。
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
又移金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戎于青居,兴戎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共备内水。
移利戎于云顶,以备外水。
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
又属嘉定(知府)开屯田于成都,蜀以殷实富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前后阖帅辟召________ ②起则漫去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项。
①供张一如帅所居()
A.供给安排B.供应之物C.陈设之物D.提供张罗
②玠以微言挑之()
A.含蓄的话B.精妙的话C.秘密的话D.低微的话
(3)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玠以微言挑之②如惠语以让单于
B . ①遂不谋于众②晋人御师必于毁
C . ①士之至者②居则具一日之积
D . ①供张一如帅所居②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4)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
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
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
(5)第②段画线句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余玠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象特点。
(6)文末提到“蜀中殷实富足”,余玠功不可没,联系全文,概述其原因。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三上·南开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释】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字
无咎)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
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浣溪沙》作于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之际。
(1)下列对《浣溪沙·和无咎韵》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首句写词人与朋友不愿舍近求远去沙洲边饮酒,只想和友人一起欣赏窗外风景。
B . 开头两句把词人不忍分别的心情表述得含蓄婉转,字里行间散发着依恋不舍之情。
C . 夕阳晚照,吹角悠扬,作者与友人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暂时忘却分别的忧伤。
D . 因为整天忙碌,清闲的日子太少,所以词人总感觉生活不快乐、太苦闷。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6高一上·安庆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批评世人违背标准争相苟且取悦他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________,茂林修竹,又有________,映带左右”。
(3)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古代贤人自比殷勤接纳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 (2016高一上·广东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________。
正因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________。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
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________。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9. (5分)(2017·阳东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健康。
”过去,①________ ,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
营养学家认为租纤维吃多了,②________ ,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
直至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③________ ,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认识到粗纤维的概念已不适用,因而将这一名词废弃,改称膳食纤维。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20高一上·深圳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人一生大约会说汉字四亿次。
有出处的汉字近十万个,是它们书写了百家经典、唐诗宋词,是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时代变迁。
但在提笔忘字的今天,常用的汉字却不到四千个,很多汉字人们甚至都已经不会认、不会写。
万千汉字,犹如璀璨星辰,正在陨落。
近日,人民日报和某公司推出一款小游戏——汉字守护者,输入自己的名字,就能匹配一个汉字,其中不少属于濒危汉字。
该游戏倡导“以你之名,守护濒危汉字,守护文化星河”。
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其中,成为“汉字守护者”。
对此,有媒体赞赏,认为这是一种新时代的汉字传承方式;有学者认为,以游戏的方式传承汉字,有伤汉字之雅;也有网友质疑为什么要守护已与时代脱节的生僻字。
其实,汉字是陷入传承困境的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以实验人为笔名,写一篇文章向人民日报投稿,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5-5、
5-6、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7-2、
7-3、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