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重用寒门子弟的趣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武帝重用寒门子弟的趣闻
:
中国的东晋六朝时代,是贵族门阀把握话事权的时代,实行了二百余年的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而贵族因为富贵而堕落、无能,他们居然没有亲自见过庄
稼是怎么栽种和收割的,“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而读书这事也都让书童代劳。
社
会人才机制出现壅塞的现象。
梁武帝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决定从寒门庶族中选拔人才,“惟才是务”。
他设立学校培养人才,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朝设立招收寒门弟子的五馆,学生叫
做生员,免学费,食宿全由国家供给。
生员只要能精通其中一部经书,经过考试策实后都
可以录取进入官吏队伍。
梁武帝很有魄力,他下令说,哪怕是放羊的,看牛的,只要能考上,有才能,就录用他,绝对不准阻拦。
“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
遗隔”,让寒门子弟有了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性。
自梁武帝开始,通过考试录用人才成为常设制度,也就是说以考试录取人才常态化了,这为以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关于梁武帝萧衍的杂谈:
梁武帝萧衍代齐自立,夺取了同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江山,霸占了他后宫的女人。
其
中有一个女人叫吴淑媛,是梁武帝二子萧综的母亲。
可是据说吴淑媛成为萧衍女人后的第
七个月就产下了萧综,萧综是萧宝卷的遗腹子。
刚开始这个消息谁也不知道,直到吴淑媛失宠,萧综十五六岁的时候,她才悄悄告诉
自己的儿子。
本以为自己的父亲是国家大佬,没想到是被赶下皇位的那个。
萧综怎么都接受不了。
他悄悄去掘开了萧宝卷的坟,打算“滴血认亲”。
听人说如果血能渗进去就是亲父子,果
不其然,渗进去了。
他果然是萧宝卷的儿子。
萧综还是不相信,他残忍地杀害了一个不相
干的男子,可是血没有渗进去。
这时,萧综才相信了,自己真的是萧宝卷的儿子。
他不想再面对曾经对自己那么好的
男人,就主动提出去边疆服役。
萧衍一直比较宠信这个儿子,对他委以重任丝毫想不到他
会叛变。
普通六年的时候,梁北伐,萧衍任命萧综为主帅,可是萧综竟与北魏交好,故意让梁
军大败。
萧综对外声称,自己不是萧衍的儿子,而是前朝齐室之后,还给自己改名叫“萧赞”。
萧衍又生气又伤心,哭着和人说,这就是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就这么背叛了自己。
后来萧综死在魏境内,至死不认萧衍。
萧衍对儿子念念不忘,就让人去盗墓,把儿子
的尸骨弄了回来,以皇子之礼下葬。
梁武帝萧衍简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
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
丹阳尹,母张尚柔。
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前期任用陶弘景,
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
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萧衍,又名梁武帝。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
朝诸多皇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不在另三位开国皇帝之下。
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
的成就,则更为突出。
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南朝梁皇帝。
萧衍博学能文,长于音乐诗赋,并擅书法。
齐时,为「竟陵八友」之一。
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
在位502-549其间,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立集雅馆、士
林馆等。
梁武帝深通佛学,常大兴寺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常在那里讲经。
大同二年
公元547年接受东魏大将侯景归降。
次年,侯景叛乱,引兵渡江,攻破京都,萧衍被拘禁
而卒。
死后诸子争立,梁朝瓦解。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有纵情声色犬马的,有一心励精图治的,有驰骋疆场、喜好武功的,而“以佛化治国”以至到佛寺里舍身为奴的,却只有一个,这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
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后皈依了佛门,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
他曾下诏
令全民奉佛。
在梁一代佛教成为时尚。
汤用彤先生总结说;“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
”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内,佛寺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
更为难得的是身为天子的
梁武帝身体力行。
据载,梁武帝到了晚年,一天只吃一顿饮,肉食一丝不沾,只吃豆类的
汤菜和糙米饭。
50岁时,他又断绝房事,远离嫔妃。
平时,他穿的是极朴素的便服,不喝酒.不听音乐。
除非是祭祀宗庙,不举行任何大会、餐宴。
梁武帝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一
个守持佛教戒律的信徒。
萧衍佛学造诣很深,广交当时的著名有道高僧,这开了帝王的先例。
他还主持并亲手
编辑并注释佛经,多次亲自登堂讲授佛经,举行法会等等。
佛教传入日本、朝鲜,也在这
个时期。
梁武帝还四次入寺舍身,在寺内只穿法服,除此以外的一切物件,一概摒除。
最
短的一次是四天,第四次最长,有51天,“四月庚午,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
这在史料上有记载。
梁武帝多才多艺,擅长诗词歌赋,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著称,是个典型的文人皇帝。
这种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笃信佛教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导致了急功近利,贸然北伐,最
终亡国身死。
如同后人对南唐后主李煜的叹息之语:“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梁武帝的悲哀,大概也相似。
梁武帝著有<坐右方>十卷。
与著名医家陶弘景交往颇密,甚加依赖,故时人称陶为“山中宰相”。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