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KE11水动力模型的大洋河丹东有堤段行洪能力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期 总第 261期 2016年 3月
农 业科 技 与装备
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v and Equilam ent
NO.3 Total NO.261
M ar.2016
基 于 MIKE1 1水 动 力模 型 的大 洋 河 丹 东有堤段行洪能力分析
冯 金鹏
2016年 第 3期 冯金鹏 :基于 MIKE11水动力模 型的大洋河丹 东有堤段行洪能力分析
3l
图 1 AboR格 式 水 位 点 、流 量 点 交 替 布 置 图
Figure 1 Arrangem ent ̄ agram of ̄ rnat ion between AbOtt form at water leVel point and flow point
1 大洋河丹 东段河道概况
进行模拟。此外 ,在进行完全水动力学模拟的同时 ,还
大洋河上游分东 、西两支 ,西支为东洋河 ,发源于 可 以进行各种简化水流模拟 ,如扩散波、运动波及准 岫岩 县 西北 部 的唐 望 山 ,海 拔 928.9 m:东 支 为 哨子 稳定流计算 。其控制方程组和方程组的离散如下。
2 计算模型
MIKE1 1河 流模 型 采 用 的是 水 动 力 学 模 型 (HD 模型),即明渠不稳定流隐式格式有限差分解 。其差分 格式采用了六点中心隐式差分格式 (Abbott)格式 ,数 值计算采用传统的“追赶法”。即“双扫”算法 。该模型 可 以对 不 同地 区的水流 条件 及亚 临界 水流 ,或 者从 陡 峭 山 区性 河 流到 感 潮河 口的各种 垂 向均 质水 流 条件
利 用 Abbott六点 隐式格 式离 散上述 控制 方程 组 。该离散格式在每一个 网格节点并不同时计算水位 和流量 ,而是按顺序交替计算水位和流量 ,分别称为 h点和 Q点(图 l所示 )。该格式计算 稳 定 ,取 较 长 的 时 间 步长 以节省 计算 时间 。 3 模型率定
河 ,发 源 于岫岩 县北 部 的古洞岭 .海 拔 937.8 m。两支 流在 哨子河 乡汇合后 称 为大洋 河 。先后 纳入 亮 子河 、 土 牛河 、小 洋河 和双 岔河 ,于 东港 市 黄 土坎 乡南 注 入
2.1 控 制方 程组 MIK11水 动 力 学 模 型 的 微 分 方 程 即 圣 维 南
收 稿 日期 :2016—01—13 作者 简介 :冯金 鹏(1976一 ),男,高级 工程 师 ,硕 士 ,从事 水文 水 资 源 、河 道 生 态 治 理 、防 洪 影 响 评 价 、采 砂 规 划等 方 面 的研 究。
考虑到资料的时效性及完整性 ,为准确分析大洋 河的现状行洪能力 ,计算横断面及 l:1万平面图均 采用 2012年汛后实测资料。通过不断调整模型 中的 糙率 ,充分考虑包括滩槽划分 、地形 (包括鱼塘、沙坑 、
滩地构筑物等)等诸多影响因素 ,参考 2012年实测河 底及平面地形等 ,结合对 比沿程水文 、水位站 2012年 实测 水 位流 量 关 系 ,最 终 复核得 到 与 2012年洪 水期 较为接近的数学计算模型。综合糙率为 0.024~0.028。
4 计算成 果
MIKE1 1计算 一维非恒定 流需 要 的边界条件 包 括 2个 ,即下游 的水位 过程 和上 游 的流 量过 程 。
大洋 河 干 流 洋 河 闸 以下 至 人 海 口段 上 边 界 条 件 为洋 河 闸设 计 的闸下 水位 流量 关 系 .下 游边 界 为大 洋 河人海 口不 同频率潮位关系 。计算流量均采用 2012 年 “804”洪水 实 际洪水 过 程 。水力 计算 采用 大 洋河 沿 程 的水文及水位站计算成果。计算 断面的 2010年洪 水过程线及边界条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 图 2—4.计算成果见表 1。
连续 方程 为 :
支 流沿河 村 屯地势 较低 处 。2012年 “804”暴雨 洪水 发 生 后 ,大 洋 河 流 域 为 重 灾 区 。洪 峰 过 后 。河 道有 所 改 变 ,河 床 、河 岸极 不稳定 ,给防洪 安全 带来 极大威 胁 。
现 主要 研究 大 洋 河干 流洋 河 闸 以下 ,即洋 河 闸 以 下至人海 口段(黄土坎大桥以下为感潮段 ,受潮位控 制 )。该 河段 防洪标 准 2O年 一遇 。左右 岸都 已经 建好 堤 防 工 程 ,沿 岸 村 屯 较 多 ,现 状 堤 顶 宽 4—6 m,边 坡 1.0:2.5。其中跨河桥梁有 3座 ,分别为黄土坎大桥 、 高速 路特 大桥 和老 洋河 桥 。
(辽 宁省水利水 电科学研 究院 ,沈阳 110003)
摘要 :河道现状行洪能力是河道所在地 区防洪安全的核心 ,也是防汛主管管部门汛期 指导 防汛 的重要依 据。为分析大洋河丹东有 堤段的行洪能力 ,采用水动力模 型 MIKE11计算 、模拟河道及河 网的一维洪水演进过程 ,准确判断其行洪能力 ,为保 护沿岸居 民防 洪安全提供理论 基础 。 关 键 词 :行 洪能 力 ;MIKE11模 型 :模 拟 :一维 洪 水 演 进 中图分类号 :TV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161(2016)03—0030—03
(Saint—Venant)。方 程组 的基 本假 定 是 :不可 压缩 、均
黄海 ,河道长 182 km,流域面积 6 554 km2。大洋河现 状堤 防不连续 ,干流洋河闸以下至人海 口段两岸建成 连续 堤 防 ,其 他段 堤防 主要分 布 在于 流沿河 村庄 段 和
质流体 ;基本是一维流态 ;坡降小、纵 向断面变化幅度 小 ;静水压力分布。
a£+。 aS :g Q
(、 1)
运动 方程 为 :
a +’ a.s : 吾a ‘ (、2 一 )
式 中:5,t分别代表空间与时间坐标 ;A代表河道 过水 断面面积 ;Q代表断面流量 ;q代表均匀旁侧人 流 ;Qc代 表集 中旁 侧人 流 ;6为 Dirae8;z代 表水 位 水 量 ,K代表流量模数 ,由谢才公式计算 。 2.2 方程 组的 离散
农 业科 技 与装备
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v and Equilam ent
NO.3 Total NO.261
M ar.2016
基 于 MIKE1 1水 动 力模 型 的大 洋 河 丹 东有堤段行洪能力分析
冯 金鹏
2016年 第 3期 冯金鹏 :基于 MIKE11水动力模 型的大洋河丹 东有堤段行洪能力分析
3l
图 1 AboR格 式 水 位 点 、流 量 点 交 替 布 置 图
Figure 1 Arrangem ent ̄ agram of ̄ rnat ion between AbOtt form at water leVel point and flow point
1 大洋河丹 东段河道概况
进行模拟。此外 ,在进行完全水动力学模拟的同时 ,还
大洋河上游分东 、西两支 ,西支为东洋河 ,发源于 可 以进行各种简化水流模拟 ,如扩散波、运动波及准 岫岩 县 西北 部 的唐 望 山 ,海 拔 928.9 m:东 支 为 哨子 稳定流计算 。其控制方程组和方程组的离散如下。
2 计算模型
MIKE1 1河 流模 型 采 用 的是 水 动 力 学 模 型 (HD 模型),即明渠不稳定流隐式格式有限差分解 。其差分 格式采用了六点中心隐式差分格式 (Abbott)格式 ,数 值计算采用传统的“追赶法”。即“双扫”算法 。该模型 可 以对 不 同地 区的水流 条件 及亚 临界 水流 ,或 者从 陡 峭 山 区性 河 流到 感 潮河 口的各种 垂 向均 质水 流 条件
利 用 Abbott六点 隐式格 式离 散上述 控制 方程 组 。该离散格式在每一个 网格节点并不同时计算水位 和流量 ,而是按顺序交替计算水位和流量 ,分别称为 h点和 Q点(图 l所示 )。该格式计算 稳 定 ,取 较 长 的 时 间 步长 以节省 计算 时间 。 3 模型率定
河 ,发 源 于岫岩 县北 部 的古洞岭 .海 拔 937.8 m。两支 流在 哨子河 乡汇合后 称 为大洋 河 。先后 纳入 亮 子河 、 土 牛河 、小 洋河 和双 岔河 ,于 东港 市 黄 土坎 乡南 注 入
2.1 控 制方 程组 MIK11水 动 力 学 模 型 的 微 分 方 程 即 圣 维 南
收 稿 日期 :2016—01—13 作者 简介 :冯金 鹏(1976一 ),男,高级 工程 师 ,硕 士 ,从事 水文 水 资 源 、河 道 生 态 治 理 、防 洪 影 响 评 价 、采 砂 规 划等 方 面 的研 究。
考虑到资料的时效性及完整性 ,为准确分析大洋 河的现状行洪能力 ,计算横断面及 l:1万平面图均 采用 2012年汛后实测资料。通过不断调整模型 中的 糙率 ,充分考虑包括滩槽划分 、地形 (包括鱼塘、沙坑 、
滩地构筑物等)等诸多影响因素 ,参考 2012年实测河 底及平面地形等 ,结合对 比沿程水文 、水位站 2012年 实测 水 位流 量 关 系 ,最 终 复核得 到 与 2012年洪 水期 较为接近的数学计算模型。综合糙率为 0.024~0.028。
4 计算成 果
MIKE1 1计算 一维非恒定 流需 要 的边界条件 包 括 2个 ,即下游 的水位 过程 和上 游 的流 量过 程 。
大洋 河 干 流 洋 河 闸 以下 至 人 海 口段 上 边 界 条 件 为洋 河 闸设 计 的闸下 水位 流量 关 系 .下 游边 界 为大 洋 河人海 口不 同频率潮位关系 。计算流量均采用 2012 年 “804”洪水 实 际洪水 过 程 。水力 计算 采用 大 洋河 沿 程 的水文及水位站计算成果。计算 断面的 2010年洪 水过程线及边界条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 图 2—4.计算成果见表 1。
连续 方程 为 :
支 流沿河 村 屯地势 较低 处 。2012年 “804”暴雨 洪水 发 生 后 ,大 洋 河 流 域 为 重 灾 区 。洪 峰 过 后 。河 道有 所 改 变 ,河 床 、河 岸极 不稳定 ,给防洪 安全 带来 极大威 胁 。
现 主要 研究 大 洋 河干 流洋 河 闸 以下 ,即洋 河 闸 以 下至人海 口段(黄土坎大桥以下为感潮段 ,受潮位控 制 )。该 河段 防洪标 准 2O年 一遇 。左右 岸都 已经 建好 堤 防 工 程 ,沿 岸 村 屯 较 多 ,现 状 堤 顶 宽 4—6 m,边 坡 1.0:2.5。其中跨河桥梁有 3座 ,分别为黄土坎大桥 、 高速 路特 大桥 和老 洋河 桥 。
(辽 宁省水利水 电科学研 究院 ,沈阳 110003)
摘要 :河道现状行洪能力是河道所在地 区防洪安全的核心 ,也是防汛主管管部门汛期 指导 防汛 的重要依 据。为分析大洋河丹东有 堤段的行洪能力 ,采用水动力模 型 MIKE11计算 、模拟河道及河 网的一维洪水演进过程 ,准确判断其行洪能力 ,为保 护沿岸居 民防 洪安全提供理论 基础 。 关 键 词 :行 洪能 力 ;MIKE11模 型 :模 拟 :一维 洪 水 演 进 中图分类号 :TV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161(2016)03—0030—03
(Saint—Venant)。方 程组 的基 本假 定 是 :不可 压缩 、均
黄海 ,河道长 182 km,流域面积 6 554 km2。大洋河现 状堤 防不连续 ,干流洋河闸以下至人海 口段两岸建成 连续 堤 防 ,其 他段 堤防 主要分 布 在于 流沿河 村庄 段 和
质流体 ;基本是一维流态 ;坡降小、纵 向断面变化幅度 小 ;静水压力分布。
a£+。 aS :g Q
(、 1)
运动 方程 为 :
a +’ a.s : 吾a ‘ (、2 一 )
式 中:5,t分别代表空间与时间坐标 ;A代表河道 过水 断面面积 ;Q代表断面流量 ;q代表均匀旁侧人 流 ;Qc代 表集 中旁 侧人 流 ;6为 Dirae8;z代 表水 位 水 量 ,K代表流量模数 ,由谢才公式计算 。 2.2 方程 组的 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