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the earth 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3-the earth 知识点总结
U3 the earth 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这可不
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所认识到的哦!在古代,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很多人都认为地球是平的。

但随着人类的探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
们逐渐了解到地球的真实形状。

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 亿平方千米。

这些数字可能有点抽象,但想象一下,地球是如此巨大,我们人类在它上面就像小小的蚂蚁。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仪。

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
模型,上面有很多重要的元素。

地轴是地球仪上假想的轴,它穿过地球的南北两极。

地轴与地球表
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之相反的
点叫南极。

纬线和经线是地球仪上非常重要的线条。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
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经线则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
都相等。

利用纬线和经线,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这就
是地理坐标。

三、纬线和纬度
纬度的划分是根据纬线来的。

赤道的纬度是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分别称为北纬和南纬,到了南北两极,纬度达到 90°。

低纬度地区是指 0°至 30°之间的区域,中纬度地区是 30°至 60°之间,高纬度地区则是 60°至 90°之间。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差异。

低纬度地区通常比
较炎热,阳光直射的时间长;高纬度地区则相对寒冷,日照时间短。

四、经线和经度
经线也有自己的度数划分,称为经度。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 0°,向
东和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最大到 180°。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五、地球的自转
地球一刻不停地在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规律。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会有时间差异。

东边的时间总是比
西边早。

六、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 天,也就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
保持不变,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光热不同,就形成
了四季。

此外,地球公转还产生了五带的划分,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和南寒带。

七、地图的阅读
地图是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重要工具。

地图的种类繁多,有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气候图等等。

阅读地图,首先要学会辨别方向。

一般来说,有三种定向方法:一
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根据指向标箭
头所指的方向来辨别方向;经纬网定向法,利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地图上还有各种符号和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

八、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通过等高线来表示地形起伏的。

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势陡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平缓。

通过等高线的形状,我们还可以判断不同的地形部位,比如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高度涂上不同的颜色,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等。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九、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面积约占 71%,陆地面积约占29%,所以人们常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但不管在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世界上的陆地被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

其中,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大洋洲是
面积最小的大洲。

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各不相同,比如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
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十、海陆变迁
地球表面的海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
类活动也会对海陆变化产生影响,比如填海造陆等。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
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海
陆分布格局。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板块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地球表
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这些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