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每年陆地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约27万亿吨标准
煤,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耗量的2000多倍。

我国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 上,陆地表面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相当 于1.7亿万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
世界上最大的腐败是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 的过度开发和使用,一代人就把子孙后代 的口粮的都吃光了。 用在西部沙漠上做几百平方公里的太阳能 发电框架。上面发电,下面遮阳,形成小 气侯,改造沙漠,发展农业。



霍铭群
世界存在能源危机吗?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的能源消耗量将比1995
年的需求量增长一倍。如果这些能源全部使用化石燃料如
煤、石油和天然气,那么到2020年,世界上就很难再找到 能满足100亿人口的煤矿和油田。

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 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
很快分解成有机气体甲烷、乙烷等,这样,它们便钻进海
底结构疏松的沉积岩微孔,和水形成化合物。
有人估计,全球可望有十万
亿吨的碳呈这种形式储藏, 相当于全部其他矿物燃料含 碳量的两倍。换句话说,把 人类已经用掉的和还没有用 开发的石油、煤、天然气加 在一起,还赶不上天然气水 合物中有机碳总含量的一半。
战略性与危险性共同打造的“双刃剑”
阳光直接转化成电能。

太阳能光电技术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将阳光直接转化成 电能。这种技术的成本曾经极其昂贵,仅限于人造卫 星的动力应用。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和1980年 相比已经下降70%到80%。

由于成本的降低和政府(尤其是德国、美国和日本)
的激励政策,从1997年起,太阳能光伏销售量以每年 30%的速度递增。在接下来的20年内,即到2020年,对 于普通居民来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价格有可能下降到 和现在的并网电价类似。
生物质能源特点

储量大,地球上每年生物质能
总量约 1400-1800亿吨(干重 ),相当于目前每年总能耗的 十倍; 理论上不产生GHG,低含量的N ,S化合物,可以大量减少NOx ,SOx等有毒气体排放,被称 为“绿色石油”; 兼容性最好,同时是唯一的可 储存和运输的可再生能源。


生产成本


徐匡迪院长:生物柴油产业这种原料生产和加工 分散、企业规模较小的结构,按常规看不好,但 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而且一旦打起仗来,分散结
构就成了优势,有利于保障战时油品供应。
保护生态环境

据美国燃料学会报道,发动机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已成为空
气污染的主要问题,如氮氧化物为其他工业部门排放的一半,一 氧化碳为其他工业排放量的三分之二,有毒碳氢化合物为其他工
魔幻般淡红色的火焰,直至冰块变成了一
滩水。 “冰”居然可以燃烧,于是,就 有了“可燃冰”这一形象的名称。
海底的“可燃冰”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
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
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 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 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一般估计(欧洲光伏发电协会资料)
,2040年太阳发电可能占据届时全球
发电总量的20%,按照中国达到世界
平均水平的50%,也应该有10%发电 装机来自于太阳发电。
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导的产品占了世界
总量的76%,使用量、生产量均居世
界首位。
太阳能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与建筑物的
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和与建 筑物的协调性。

我国是世界上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第三大国, 约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的10%,其中青藏 高原多年冻土区面积占世界多年冻土面积 的7%。我国冻土专家在对青藏高原进行多
年研究后认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
土区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度和压力
条件,可能蕴藏着大量可燃冰。
青藏铁路——中国的能源动脉?
生物质能源定义与范畴

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 大10~20倍。“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 数量的3000倍。由于可燃冰生成环境复杂、特殊,因此开
采难度大。它是甲烷与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并存在的
,若环境发生变化,可燃冰就会迅速分解、挥发,易造成 井喷,还可能引发海底滑坡,甚至海/立方米,而目前国内天然气造价仅在1元/立方米,这 是勘测、开采可燃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过去的10年,大规模的风力发电以每年 30%的速度递增,是世界上百分比增长最快 的能源资源。

风机的风轮直径可达到一架波音747飞机的 机翼长度。
业排放的一半。尾气中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和空气中的水可
以结合形成酸雨, 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太多会使大气温 度升高,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美国在黄石公园进行的60万公里的行车实验,没有任
何结焦现象,空气污染物排放降低了80%以上。而且 使用生物柴油还吸引了附近300公里外的棕熊来到公园 。犹如炸鸡的气味远比汽油燃烧后的味道好闻。
。如果目前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只能开采其中数个
百分点,或是即使能够开采,但开采成本和运输
成本要比石油或天然气的开采来得高,那么,甲
烷水合物开采则无意义可言。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 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17亿立方米。
生物质能源能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用将太阳辐射的能量以一种生物质形式 固定下来的能源。是人类使用历史最为 悠久的能源利用方式。 包括:木材、农作物(秸杆、稻草、麦 杆、豆杆、棉花杆、谷壳等)、杂草、 藻类、有机废弃物等。 海洋生物质不在讨论之内。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
当前大部份生物燃料的生产中,原料(农作物)的价格是影
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原料的成本通常占生物燃料总成本的 30%到60%。

生物燃料生产设施的规模对生产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通常 大型生产设施比小型生产设施的成本要低。

如果化石燃料价格继续上升,可能会超过生物燃料的成本,
那时生物燃料就可能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运输燃料资源。
不杀鸡,有利于可持续的发展。
生物柴油可以在现行的柴油机上使
用,而不用改装,德国的奔驰、宝 马、大众汽车等生产的各种类型柴 油发动机都允许使用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取之大自然,回之大自然,
不仅可以使人类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而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正
形成一个商机诱人的绿色产业。
太阳能光电技术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将
国家历史上立法最快的一部法律。

乘风计划、光明工程
新能源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源 小型水电 地热能 氢能 水合甲烷

海底下面的能源
海底下面的海洋

“天的上面是什么?”这是孩子们典型的科学问题。 “海底的下面是什么?”这是科学界严肃的学术问题。 海底下面还有海洋,你信不信?
“万物”以外的生命
可燃冰——未来的新能源

在2001年高考化学试卷上海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第28
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
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

在1974年美国地质学家在海洋中钻探时,发现了一种看上 去像普通干冰的东西。
一位科学家从这种冰块上取下一小块,用 火柴点燃:冰雪般的东西开始燃烧,发出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 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 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
用1000年。

可燃冰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气候寒冷致使矿层温度下 降,加上地层的高压力,使原来分散在地壳中的碳氢化合 物和地壳中的水形成气—水结合的矿层。二是由于海洋里 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死亡后留下的遗尸不断沉积到海底,
植物原料--欧李
植物原料--黄连木
植物原料
--文冠果
植物原料----麻风树
废弃油脂-----剩余饭菜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 (1)保障能源安全 (2)保护生态环境 (3)经济发展 (4)优良的使用特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清洁、 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食品安全:利用废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可以减少肮脏的、含有
毒物质的废油排入环境或重新进入食用油系统。

生态环境:在适宜的地区种植油料作物,可保护生态,减少水土 流失。因而生物柴油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柴油。
经济发展意义

农业结构调整应当结合退耕还林种植油料树木
,既为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又保护
了生态环境,还使农民有稳定收入,只取蛋,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
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 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 样本。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日本存在着能源不足 的问题,其能源自给率仅为20%,所以,日本自然也对这种新能源予 以很大的关注,根据超声波勘探结果推测,日本周边海底埋藏着约7 万亿立方米的甲烷水合物,相当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气使用量。
量的一半。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5月1日凌晨,我国在南海北部的 首次采样成功,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蕴藏丰富的天然 气水合物资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 平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
、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
样品的国家。截至本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国土 资源部累计投入经费5亿元。

由于甲烷水合物性质不稳定,滑坡可能导致甲烷大量逸出。 8000年前欧洲北海曾发生过这样一次滑坡,苏格兰和挪威沿海地 区大部分都被海啸带来的洪水淹没。科学界普遍认为,2.5亿年 和5500万年前出现的两次全球气温峰值,致使当时物种大范围的 灭绝,从甲烷水合物中大量分离出来的甲烷就是元凶之一。由于
甲烷逸出后剩下的冰泥在结构上不如笼状结晶稳定,在海底气化
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 位的能源,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质能约占14%,在不 发达地区占60%以上。全世界约25亿人的生活能源的 90%以上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优点是燃烧容易, 污染少,灰分较低;缺点是热值及热效率低,体积大 而不易运输。直接燃烧生物质的热效率仅为10%一30
%。

中国从1999年起才开始对天然气水合物开展实质性的调查
和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8月21日公布了名
为《中国石油替代能源发展概述》的研究报告,报告称, 目前已在中国海域内发现大量可燃冰储量,仅南海北部的 可燃冰储量估计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总量的50%左右,在 未来10年,中国将投入8亿元进行勘探研究,预计2010—
分离甲烷可能造成更频繁的滑坡,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甲烷。

一种奇妙的想法是将二氧化碳注入甲烷水合物中置换甲烷,在获
取甲烷的同时也将二氧化碳封存进去了,但这一设想还没有进入
实验阶段。

就所推测的甲烷水合物埋藏量来说,这一能源是 很可观的,但问题是,7万亿立方米的甲烷水合物
有百分之几是可能开采的,开采的经济价值如何
尽,煤炭也只可供2-3百年之用 。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进口国
,2005年的石油进口量至少为每日350万桶。

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纯石油进口国,预计到2010
年,石油净进口量将增至约1亿吨,2020年将增至
2亿吨左右。

在2005年1月28日和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一
部《可再生能源法》,据专家讲这部法律是我们
2015年进行试开采。

南海是西太平洋的边缘海,面积辽阔,蕴藏着丰 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有关机构和石油专家 估计,仅南沙海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可达300
多亿吨油当量,南海在我国未来能源格局中的地
位显而易见。此外,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巨大的
被称为“21世纪新能源”的可燃冰带,其资源总
量估计相当于我国陆地煤炭、石油、天然气总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