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考点2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巩固提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考点2 新中国的科
技、教育和文学艺术巩固提升
考点题号
新中国的科技1、2、3、4、5、6
新中国的教育7、8、9、10
新中国文学艺术11、12
综合13、14
一、选择题
1.(2014淮北一模)1951年,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对杨承宗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

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从此新中国开始思考核技术的开发。

这是基于当时( )
A.朝鲜战争的危局
B.美苏冷战的升级
C.经济发展的需要
D.赶英超美的狂热
解析:A 从材料“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说明新中国开始思考核技术的开发是为了国防需要,结合“1951年”可以判断是朝鲜战争,故A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美苏冷战的升级,故B项错误;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赶英超美的狂热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故D项错误。

2.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指定的决策是( )
A.“科教兴国”
B.“985工程”
C.“星火计划”
D.“两弹一星”
解析:D 从题干“50年代中期”“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可以判断选D。

3.(2014惠州调研)1958年,中科院设想用20年时间合成人工胰岛素,后计划缩短至5年,在中央某领导的过问下,该计划最终要求在1年内完成。

这说明( )
A.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
B.“大跃进”现象严重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双百”方针的实行
解析:B 1958年中科院合成人工胰岛素的研究,受到了政治上“大跃进”和行政干预的影响,盲目求快,忽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故B项正确。

这种成就并不能反映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反而说明了中共领导的失误、“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故A、C、D三项错误。

4.(2014宁德检测)“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
解析:D 从题干中的“炸弹”和“核国家”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结合“两弹一星”的影响,可知A、B、C三项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两极格局没有因此而改变,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5.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A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符合史实,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都是在1964年之后取得的,B项错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都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C、D两项错误。

6.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

“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

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解析:B 科技成就的取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B、C、D四项均为原因,但高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一定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

所以选B。

7.(2014唐山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牌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
B.“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解析:C 题干的意思明显是在文化教育领域追求高速度,这符合“大跃进”的特点,故C项正确,B项错误。

题意明显强调的是文化方面,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2014吉林月考)某《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当前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

这一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
A.20世纪50年代前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
C.20世纪60年代后期
D.20世纪70年代后期
解析:A 根据材料信息“当前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可得知该时期属于过渡时期,即1949~1956年,故A项正确;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不再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故B、C、D三项错误。

9.(2014北京模拟)1951年10月,中国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对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调整,不久北京相继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等八大院校。

当时进行这种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解析:C 1951年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成立八大院校,培养专业人才,是为了适应即将开始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需要,故C项正确。

院系的调整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八大院校采用苏联模式培养人才,故B项错误;培养专业人才,与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不符合,故D项错误。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C “有教无类”体现的是均衡发展,颁布《义务教育法》体现的是发展义务教育,“希望工程”反映的是扶持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故①②④正确。

“三个面向”是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反映的是教育事业发展方针,故③错误,C项符合题意。

11.“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

”这一文艺形式( )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
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D.被奉为文艺工作者占领舞台的典范
解析:C 从材料中的“中央文革小组”可知这一文艺形式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样板戏”,这种形式不利于中国文艺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亿人民八个戏”,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故C项正确。

12.(2014浙江模拟)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

“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解析:B “文化大革命”后,经过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这种形势下,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绕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天宫一号”将推动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材料三2011年8月23~25日。

2011(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会上说:互联网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随着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扩大,电子出版、网络视频、微博等新业务、新应用发展迅速。

……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超过5 000亿元,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8年的1.1%提升至2010年的3.3%。

……作为交易平台,互联网已成为分销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而作为工作平台,互联网对企业的服务支撑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动了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移动用户规模呈爆发性增长;基于3G网络的行业信息化业务也不断涌现,并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公共服务的手段和平台将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促进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2011年8月18日,人民网评《英国骚乱折射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收其弊。

”脸谱网总裁扎克伯格这种看似武断的宣称,却在近期西方社会的一系列动荡事件中成为现实。

挪威惨案发生后,一些团体频繁通过微博、网络聊天室、视频网站等宣传极右翼思想;在英国骚乱中,暴徒和一些年轻人通过社交网站和黑莓手机大肆串联,网络“闪客”风卷残云,短时间内就把“锁定”的商家洗劫完毕。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主要信息?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应对?
解析:第(1)问从表中第五至七列数据,尤其是第七列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第(2)问可由材料中“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以及“多次失败”等信息归纳概括。

第(3)问结合材料三分别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说明了互联网的影响,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影响: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了世界联系,推动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行犯罪活动,宣传极右翼思想,甚至引起社会
混乱等。

应对:趋利避害。

14.(2014佛山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等文章。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

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不同时期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回答;分析其时代背景,要结合该时期的阶段特征,即归纳1949~1958年影响教材编写的重要事件,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走近经济”“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很容易概括出主要变化。

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即归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教材编写的重大事件,不仅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科教兴国方针等国内因素,还包括外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3)问不同时期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化教育受时代特征的影响,是时代特征的反映。

答案:(1)特点:以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为主;偏重反映本地和工农业建设。

背景: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争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影响。

(2)变化:内容更丰富多样;突出经济;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科教兴国、“三个面向”等教育方针的提出;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看法:教材作为教育的载体,它具有时代特色;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