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9: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某溶液中存在H +
、Ba 2+
、Fe 3+
三种阳离子,则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A .SO 2-
4 B .CO 2
-
3 C .NO -
3 D .OH -
答案 C
解析 A 项,Ba 2+
、SO 2-
4结合生成沉淀,SO 2-
4不能大量存在;B 项,H +
、CO 2-
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CO 2-
3分别与Ba 2+
、Fe 3+
能够反应生成沉淀,CO 2-
3不能大量存在;C 项,H +
、Ba 2+
、
Fe 3+、NO -3离子之间均不反应,NO -3可大量存在;D 项,H +、Fe 3+分别与OH -
反应生成水、沉淀,OH -
不能大量存在。
2.(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下列各组微粒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遇KSCN 变红色的溶液中:Na +
、Mg 2+
、CH 3COOH 、Cl -
B .某无色溶液中:OH -
、K +
、HClO 、Ba 2+
C .0.1 mol·L -
1 Na 2S 溶液中:K +
、NH +
4、NO -
3、Al 3+
D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 (H +
)·c (OH -
)=10-20
的溶液中:Na +、Cl -、CO 2-3、SO 2
-
4
答案 A
解析 遇KSCN 变红色的溶液中有Fe 3+
,Fe 3+
、Na +
、Mg 2+
、CH 3COOH 、Cl -
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 项正确;OH -
和HClO 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 项错误;Na 2S 溶液中S 2-
和Al 3+
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项错误;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 (H +
) ·c (OH -
)=10-20
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当溶液呈酸性时,CO 2-3会和H +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D 项错误。
3.(2020·江苏省宿迁一中模拟)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Ba 2+
、K +
、Cl -
、NO -
3 B .加入KSCN 显红色的溶液中:Na +
、Mg 2+
、SO 2-
4、HCO -
3 C.c (OH -
)c (H +)=1012的溶液中:K +、Na +、NO -3、HCO -3
D .由水电离出的c (H +
)=1.0×10-13
mol·L
-1
的溶液中:NH +4、Mg 2+、NO -3、SO 2-
4
答案 A
解析 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Ba 2+
、K +
、Cl -
、NO -
3能大量共存,A 项正确;加入KSCN 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 3+
,Fe 3+
与HCO -
3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 项错误;c (OH -
)c (H +)=1012的溶液呈碱性,OH -与HCO -3反应生成CO 2-3和H 2O ,C 项错误;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 (H +
)=1.0×10
-13
mol·L
-1
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碱
性条件下NH+4、Mg2+都能与OH-反应,D项错误。
4.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2-3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Cu2+、Mg2+、NO-3、SO2-4
C.0.1 mol·L-1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2-4
D.无色溶液中:Cu2+、Al3+、NH+4、Cl-
答案 B
解析pH=1的水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CO2-3在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u2+、Mg2+、NO-3、SO2-4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也不与H+反应,能够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Cu2+、Mg2+不能大量存在,故B符合题意;Fe3+、SCN-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含Cu2+的溶液呈蓝色,与无色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5.(2020·江西临川区一中高三调研)对某无色溶液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2-4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4答案 D
解析A项,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镁,原溶液中可能存在Mg2+,不一定含有Al3+,错误;B项,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2-3,不一定含有Cl-,错误;C项,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不一定含有SO2-4,错误;D项,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正确。
6.(2020·江西省萍乡一中模拟)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2-3、SO2-3、Al3+、I-、Mg2+、Na+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已知:5Cl2+I2+6H2O===10HCl+2HIO3
据此可以判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A.Al3+、Mg2+、SO2-3B.Mg2+、CO2-3、I-
C.Al3+、SO2-3、I-D.Al3+、Br-、SO2-3
答案 A
解析根据①可判断溶液中有Br-和CO2-3,根据离子共存原则,不存在Al3+、Mg2+;根据②可判断溶液中无SO2-3;根据③不能确定是否含有I-,因为在①中氯水可能把I-氧化成了IO-3,致使淀粉溶液不变蓝色。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7.(2020·海南三亚中学模拟)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2-3、⑥SO2-4、⑦Fe2+中的几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操作现象
Ⅰ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
Ⅱ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
Ⅲ取Ⅱ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Ⅳ将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答案 A
解析根据步骤Ⅰ,该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所以一定存在SO2-3,则一定不存在Ba2+;在碱性的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能是Na+;步骤Ⅱ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Br-,氯气与Br-反应生成溴单质,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是橙红色;步骤Ⅲ不能说明有SO2-4存在,因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2-3,加入氯水后SO2-3被氧化为SO2-4,与Ba(NO3)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步骤Ⅳ不能确定Cl-的存在,因为加入的氯水中含有Cl-。
因此一定存在的离子是①④⑤,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②⑦,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故A正确。
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Ba2+、Fe3+、Na+、K+、NH+4、SO2-4、SO2-3、Cl-、Br-、CO2-3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都为0.1 mol·L-1,往该溶液中加入BaCl2和过量的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
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a2+、Fe3+、SO2-4、CO2-3肯定不存在,Na+、K+肯定存在
B.原溶液肯定不含SO2-4和SO2-3
C.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有影响
D.是否含NH+4不需要另做实验判断
答案AD
解析由实验流程转化可知,Ba2+、Fe3+、SO2-4、CO2-3肯定不存在,由电荷守恒知Na+、K+肯定存在,A正确;溶液中一定含SO2-3,B错误;因流程中第一步加了足量氯水,所以溶液中的SO2-3在第一步就已经被氧化成SO2-4,步骤中Ba(NO3)2和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C错误;因离子浓度都为0.1 mol·L-1,根据电荷守恒有:0.3 mol·L-1=c(Br-)+2c(SO2-3)=c(Na+)+c(K+)+c(NH+4),溶液中一定含NH+4,D 正确。
9.某固体混合物X,含有NaClO3、KCl、NaOH、ZnSO4、NaAlO2和NaNO2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①X溶于水,得到溶液Y;②溶液Y先加入过量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W,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X中可能含有KCl
B.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X中一定含有NaAlO2
C.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若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说明X中一定含有NaNO2
D.取Y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没有观察到紫色火焰,说明X中一定含有NaClO3
答案 B
解析白色沉淀W为AgCl,则溶液Y中含有Cl-,可能含有KCl,A正确;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Y中可能含有NaAlO2,可能含有Na2ZnO2,或二者的混合物,B不正确;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若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则表明发生反应2NO-2+2H+===NO↑+NO2↑+H2O,从而说明X中一定含有NaNO2,C正确;取Y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没有观察到紫色火焰,说明X中一定不含有KCl,则Cl-一定来自NaClO3,则X 中一定含有NaClO3,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0.现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晶体,相应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_____,沉淀A________。
(2)上述实验流程中①②③步均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AgNO3BaSO4(2)过滤引流(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4)Na2CO3 HNO3
解析(1)试剂X是为了除去氯离子的硝酸银溶液,沉淀A为氯化钡结合硫酸根离子产生的硫酸钡。
(2)实验流程中①②③步均要进行沉淀和溶液的分离,固液分离应采用过滤操作,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引流。
(3)溶液2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钡,加过量的碳酸钠目的是将银离子和钡离子转变成沉淀除去。
(4)溶液3中含有硝酸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应除去碳酸钠后进行结晶操作,为不引入杂质离子应用适量的硝酸除去碳酸钠。
11.(2020·山东省菏泽一中模拟)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
请分析下列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
实验及操作
现象
装置试管滴管
饱和Na2SiO3溶液
(含2滴酚酞)
先滴加1.0 mL
0.5 mol·L-1
NaOH溶液;
再滴加
1.5 mL 1.0 mol
·L-1 H2SO4溶
液Ⅰ.红色溶液中出现胶状沉淀
0.1 mol·L-1 AlCl3溶液Ⅱ.加碱时___________;加酸时产生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
0.1 mol·L-1 Fe(NO3)2溶液Ⅲ.加碱时___________;加酸后得到棕黄色溶液
新制饱和氯水Ⅳ.加碱时溶液变为无色;加酸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中出现胶状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溶液中发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Ⅳ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现象和发生的反应。
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
实验及操作
现象装置试管滴管
0.1 mol·L-1 Fe(NO3)2溶液先滴加1.5 mL 1.0 mol·L-1
H2SO4溶液;再滴加1.0 mL
0.5 mol·L-1 NaOH溶液
Ⅴ.加酸时溶液有明显现
象;加碱后溶液依然没有
明显变化
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
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请将上述操作补充完整)
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SiO2-3===H2SiO3↓
(2)先出现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3)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ClO-+Cl-+2H+===Cl2↑+H2O
(5)①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②a.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Fe2+被NO-3氧化
b.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解析(2)Ⅱ中加碱时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在过量氢氧化钠作用下氢氧化铝溶解,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3)Ⅲ中加碱时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出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Ⅳ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这是因为ClO-+Cl-+2H+===Cl2↑+H2O。
(5)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Fe2+被NO-3氧化;b.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