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拔高训练第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拔高训练第七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西汉前期的在位皇帝,按照统治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汉武帝? ②汉景帝?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5年9月1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新安保法案,受到了中国、韩国等曾遭受日本侵略过的邻国的谴责。
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 )
A、东汉
B、西汉
C、秦朝
D、战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积极作用是( )
① 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 确立了儒家学说作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③ 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
④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A、吸取秦亡教训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削弱诸侯国力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 )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
A、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新建佛寺,传播佛教
D、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下列属于的是( )①实行“推恩令” ②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第8题【单选题】
武帝时,重视兴修水利,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 )
A、灵渠
B、六辅渠
C、都江堰
D、郑国渠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朝—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发展
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政治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秦朝、汉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二经济发展篇(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两例即可)(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并说明其影响。
探究三科技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上图反映的是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请写出这两项成就的名称与改进、发明者。
探究四感悟篇(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决定着国家的兴与亡。
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帝王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如图所示
【史论话秦亡】
材料二: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而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漫画话汉兴】
材料三:如图所示
根据材料一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
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此外,秦始皇还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请举一例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
材料二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中的西汉帝王分别都有谁?如何用一句话评价图二中的帝王。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班固《汉书》
材料一评价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中春秋末年以来的“自由思索”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在中国思想领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通过本次探究,你得出了什么重要的结论?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中华帝国雄起。
秦始皇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东至辽东。
汉景帝通过______和汉武帝采用“推恩”,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______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