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驱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
建策略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智慧课堂概念被推上舞台。
智慧课
堂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老师更高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每个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据驱动能够将智慧课堂的优势最大化,更科学地对智慧课
堂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做深入地分析整理,以提升教学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
个方面展开论述数据驱动下的小学教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数据驱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小学数学是一门从低年级就开设的基础科目,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
既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科目,也是以后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石。
为了更好地应用“智
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自己的教
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从教学模式角度分析,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1.1借助智慧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学习水平提升的过程就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过程,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此外,面对同样的问题,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也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
体现。
教师要做好积极引导,学生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产生
不可逆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和平移”时,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
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行观察思考,能够画出简单几何
图形的对称轴,并总结出对称图形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
标设定相关的练习题,并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小组讨论、自主探索等方法来积
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进行习题解答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解题之后,鼓励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选择最
优的方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1.2利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微课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知
识学习。
通过微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把握课程重难点。
形象、立体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前预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三章“乘法”时,教师可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制
作一段与之相对应的微视频课程,让学生在教学前通过观看视频对即将要学到的
数学知识进行预习。
并做好预习记录,将自己遇到的疑问进行整理,在课堂讲解
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取学习内容。
在课堂结束之后,学生依然可以利用微课进行
课堂复习,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
学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体
系明确自己所学的内容,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
注意,微课视频的长度最好控制在5—8分钟之内,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视频过长就会降低学习效率,而视频过短又无法将知识点透彻地讲解,
而失去教学意义。
2.从教学主体角度分析,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2.1注重学生动态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首先,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其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学生发育得比较早,某些能力的发展也比较快,他们
在数学学习上就比较有优势。
还有一部分的同学,他们的智能水平发育得较慢,
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
学习特征进行针对性地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将学生
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情况记录在档案之中,
作为教学分析的参考,以此提升学生个性发展分析的客观性。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网站发布测试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这个平台就会对学生的用时、对错等做出反馈,教师可以将这一
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学习遗漏点,并将这些内容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个数据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
针对性地指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率。
2.2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拓展学生知识网络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等聊天工具,与学生建立起很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
什么问题,或者有了什么新的见解,都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老师和其他同学
可以给予及时的解答和知识分享。
它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个
良好的平台。
通过信息平台的搭建,让学生的知识来源、知识运用、知识交流都
更加系统化,将智慧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二章“方向与位置”学习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
示了位置、方向的表示方法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学生布置一些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再将小组之间的习题进行交换评分,
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方向这一课时是空间与平面之间的相互转换,需要学生有
很强的空间解构知识,一味的知识输入是无法带领学生走出知识迷雾的,需要通
过课堂观察,找到学生的困难点,针对性的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信息技术的引
入可以为学生更加立体的认识这一数学概念提供帮助。
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方式
将知识点分解细化,并开通评价窗口,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
建议。
最后教师在对小组内出现问题较多的习题,提炼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通
过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化解学生临时产生的困难,一方面增加
学生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为学生扫除以后学习中的障碍。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一种科学的教育观贯彻“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在智慧课堂中,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形式将抽象的
数学知识以更加具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数据驱动的智慧课堂,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动态的展示,
加强学生对教学课堂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钱佳慧.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究[J].新智慧.2021,(4).
[2]胥健.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2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