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把万能钥匙:考场作文审题三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你一把万能钥匙:考场作文审题三问
作者:安徽汪启明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3年第5期
考场作文审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它决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低、材料的取舍、等级的高下。
那么,有没有一把简单有效的万能钥匙开启“审题之门”呢?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找到了这把
钥匙。
它由“是什么”(寻找关键词——捕捉信息点——由此及彼运用联想思维在自我、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寻找对接点),“为什么”(一、追问题中信息点;二、追问命题意图——特别是高考作文题),“写什么”(写作角度)三个要素构成。
作文题主要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形式。
之所以称它为万能钥匙,是因为
它能准确打开所有形式作文题的“审题之门”。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形式有全命题、半命题两种。
以全命题“你可以和我不同”为例。
第一问,是什么?(1)对“你”和“我”的理解是多样的,但必须是具体的。
近指“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与“自己”;远指,运用相类联想可以是“普通人、未成名前的名人名家”与
“已成名的名人名家(成功、成功之路)”。
运用相似联想可以是“对方国家文化”与“本国
文化”“对方国家发展道路”与“本国发展道路” “对方经济”与“本地经济” “虚拟对
方或人格化的自然万物”与“人格化的自然万物”“香港、澳门、台湾”与“内地”。
(2)“可以”,对“你”意味着权利,对“我”意味着宽容;“可以”是一种选择,不能强求,不可
站在自己的角度,居高临下,那就变成了“应该”。
(3)“不同”可以理解为差异,小到发型穿着,大到价值观、人生观。
“不同”既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既可以写人与
人的不同,也可以写国家、民族文化、制度的不同或和而不同。
第二问,为什么?为什么说“你可以和我不同”?(1)尊重个性发展、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尊重特色发展、倡导创新精神等;(2)此题可能是针对当下中学生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标准要求他人,不关注、不尊重他人,学校教育忽视个性发展,原创性不强,以及西方国家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他国的现实而命制的,既联系了学生现实,让考生有话可说,又有较好的价
值导向:关注、尊重他人他物的存在,具有接纳包容异己的胸襟和眼界。
可以从深层次上挖掘,现今社会,更倡导兼容并蓄;彰显人文主义关怀;对他人个性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还可以联系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辩证思考。
第三问,写什么?尊重他人、尊重个性发展、尊重特色发展、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倡导创
新精神。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有寓言材料、童话材料、新闻材料、诗歌材料、警句材料、论述材料、讨论材料、图画材料8种类型。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老鼠非常害怕猫,乞求神把自己变成猫,然后高兴地去屋外晒太阳。
突然,它看见
了一只猫,可怜的家伙忘记自己已经变成了猫,马上逃回屋里。
“你怎么啦?”神问。
它撒
谎说:“我碰到了老虎!”于是神又把它变成了老虎。
第二早晨,它走出去,看见了猫,又
马上没命地逃回屋里。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第一问,是什么?老鼠变成猫、老虎,仍怕猫。
(由此及彼)
第二问,为什么?羡慕其他动物的老鼠推错了生活之门,不仅没使自己变强大,反而丧失
了自我。
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舞者,与其羡慕别人精彩的舞姿,不如保持自己的特点,跳出最适
合自己的舞蹈。
第三问,写什么?角度一:不要迷失自我,要认清自己、做好自己、定位人生;角度二:
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嗅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不同的人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
请根据自己读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第一问,是什么?寻春、拈梅、春在枝头已十分。
由春联想到世上最珍贵的事物与一切美好:亲情、爱情、友情、幸福…一
第二问,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总是飞向高处、眼睛总是投向远方,认为幸福不在身边;
或者认为所谓幸福必须靠珍贵物件装点,所以必然不是唾手可及的。
但是,过度追求的结果使
我们丧失了享受真正幸福的能力。
当幸福真的来临时,常常熟视无睹,以致与其失之交臂。
第三问,写什么?美在身边,幸福在身边。
有郭六芳(晚清)诗《舟还长沙》为证:侬家
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阳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身处其中,常不见其美)
例3.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一问,是什么?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与幽默性的图画。
看标题、文字、细节、夸
张之处发现:老一代乌鸦向水瓶中投放石子抬升水位,喝到了水;而新一代乌鸦则直接用旁边
的石块打破水瓶来喝水。
(由动物到人类)
第二问,为什么?(1)新一代乌鸦的行为是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急功近利乃至杀鸡取卵的行为。
(2)这正是有些地方牺牲环境与群众利益发展经济的行为。
第三问,写什么?不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发展不能牺牲环境、发展要注重可持续性等。
“材料+命题”型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印第安人谚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
——洪应明《菜根谭》
以上三则格言,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与联想?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
自定文体,以“由躁入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第一问,是什么?躁,指心灵浮躁、躁动。
心灵为外物所累,为物质名利所诱惑而放弃了
本性。
静,与“躁”相对,指心灵的宁静,不为外物所累,不被物质名利诱惑。
“静”的表现:不图名利,追求纯洁、高尚,崇尚奉献、乐于助人,公而忘私、以集体为重。
第二问,为什么?“静”,能获得成功;“静”,能成就人生。
本题是针对经济社会
中浮躁心态命制的。
第三问,写什么?由躁入静是一种转变,拂去名利走向本真;由躁入静是一种坚守,是灵
魂的沉淀与升华;由躁入静是一种回归,回归人性与良知……
综上所述,“审题三问”的确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有效地打开各类作文题的“审题之门”。
难以两全
黄永武
一位老板坐着舒适的豪华轿车,环岛考察。
司机羡慕老板有人开车,暗中照照镜子,觉得
劳逸不均,自怜命苦。
到了下榻旅社,老板辗转反侧,久不成寐,隔壁的司机早已经鼾声如雷,轮到老板起床照镜子,两鬓飞霜,谁苦谁乐?
当晚司机梦见自己成了老板,业务繁杂、劳心费神,苦得不得了,头发全白,竞在梦里惊醒,醒来发誓不做老板,才又睡着了。
而老板好不容易睡着了,梦见自己成了司机,开车赶路,体力实在支撑不住,也惊醒了,于是祈求上苍,最好身体享受仍是老板,心地单纯能像司机。
在司机的鼾声里,老板再也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