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难点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难点解析
摘要:水运工程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为保证施工质量,必然要深入工程实际,总结更加完善的施工模式,本文通过对灌注桩设计施工的研究,提出了设计施工
的难点问题,并总结了有效的施工技术策略。

关键词: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难点
1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要点
1.1护筒
有些护筒为了满足工程的需要,就需要采用Q235、δ等于12mm厚的钢板来
制作。

而且在钢护筒制作完成后还需要检查一遍它尺寸和焊缝品质的问题,尺寸
要符合规定,焊缝要足够坚实,焊缝所遗留下的渣子要尽早清除干净,不予保留。

还需要对所放地点、高度、距离、深度方方面面都有具体的策划。

钢护筒在放下
达到设计的地方的时候,需要计算桩有没有偏差,偏差只有在10cm以内,垂直
度也要小于1%才能使用。

1.2成孔
成孔也需要因地制宜,此次就把桩锤改为冲击实心锥,重量为6吨。

在开孔
之前要检查锤体有没有偏移,主要在于水运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复杂,岩石
更加坚硬,需要把锤齿换成耐磨块的。

先冲出一个台班之后,再检查桩位有没有
移动,检查完成后继续冲孔。

在冲孔之中,还需要给钢丝绳上做标记,精密把握
提升落锤的高度,还需要因当地地质环境对泥浆的比重进行调配。

在此期间,大
部分是用1.25~1.35之间。

如果遇到了岩层不平或者倾斜情况时,先倒入
20~30cm的石块,让岩石表面变成基本的平面之后,再用低垂快击让其合为一体,之后就可以继续冲孔了。

若灌注混凝土或者灌注的质量没有达到2MPa的灌注桩,则不能在其附近进行成孔的施工,且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跳开这个继续成孔。

1.3检查
工程上的工作人员要对锤头的情况有着更多的了解,定期进行相关安全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处理,在更换冲锤的时候,需要跟旧的冲锤大小
一致,如果大小不同,就会导致卡锤。

每次工作时要测量孔深3次,还要检查水
位的高低,里外水位的差距一定要保持在1.0~1.5m之间。

当打入基岩的时候就需要留存取样,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对留存的石块都要做好细致的登记,并做好
安全防护工作。

如果因为其他的原因而停冲时,就需要把冲锤取出,避免其置于
孔内,不然会导致石块滑下而把冲锤掩埋,并切断其电源。

而且在每次冲孔之前
都留下记录,由冲孔的工作人员保留,在冲孔作业全部完成之后把记录交给相应
的工作人员进行保存,作为以后竣工的资料。

1.4泥浆
泥浆是循环利用的,而且对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起着护壁和清孔
的功效,所以,需要对泥浆进行专门的检测和调配,且水泥的黏度、密度、含砂
率等都有专门的规定,在工作当中,也需要工作人员时刻进行检测,如果泥浆品
质不达标就需要加入黏土进行造浆。

2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的难点
2.1船坞吹填区灌注桩施工难点
在船坞吹填区域内进行灌注施工时,前难度较大,是最典型的水运灌注施工
难点类型之一。

导致其施工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地质限制、土质较软难以开
展正常的地质施工。

如:在进行某地实际船坞施工时,灌注桩主要在作用于吹填
区的淤泥土质地基上,此时因土地承载力较差导致施工难度加大。

在进行软土地
质灌注桩施工时,因地基承载力较差,无法进行有效钻孔驻位,另外受地质因素
影响,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隐患,进而加大钻孔固定成形的难度,若施工
中存在较大的震动,将导致钻孔发生整体装孔位移。

如:在某船坞吹镇区进行实际施工时,即使采用塑料排水板对工程进行排水
减压,但受地质因素影响较细的地基淤泥颗粒,影响排水效果难以实现预期目标,降低凝结固形后灌注桩承载力。

通常淤泥地基有14米左右的较大吹填深度,地
质较为薄弱,利用传统器械进行钻孔时,难以保证施工到达制定深度,难以直接
进行孔位确定、增大设备驻位难度。

淤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打桩施工时极
易发生孔壁坍塌,甚至出现孔顶偏位等现象,导致存在大头桩、存在不规则桩形等,多种因素导致灌注桩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2码头抛石棱体上的灌注桩施工难点
水运灌注桩的另一常见施工难点便是码头抛石棱体位置上的灌注桩施工。

如:在某地区
远船务海工制造区舾装码头进行施工建设殖,万吨造船平台滑倒板与码头相连,灌注桩基础位于滑倒板下方,处在回填棱体区敷设灌注桩,需在此部位的抛
填10-100kg块石于地质中。

通常在对此类码头施工时,完成沉箱安装后,再进行
墙后回填,满足陆域施工条件后才可进行灌注桩施工。

此时以棱体棱体连接抛石
基床为主要施工基础,但地基中石块有较大的空隙长与海水相通,增加灌注护壁
泥浆渗漏风险,难以发挥护壁实效,增加了孔壁坍塌发生率,难以按计划保质成
桩孔,种种因素导致灌注桩存在较大设计难度。

通常设计灌注桩的护壁泥浆比重
为1.5左右,利用护壁泥浆可有效降低塌落发生率,把桩孔成型稳定。

在抛石棱
体时,灌注桩在沉箱之后桩孔难以盛装泥浆,随着潮汐的变化桩孔中可从石块缝
隙中渗漏出来,难以护壁预期作用,由于孔壁周边缺少护壁泥浆的保护,易向桩
孔内掉落,大大降低了桩孔质量标准。

3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的解决对策
3.1 优化设计方案的方法
在进行水运灌注桩施工时,常见漏水问题,此时不仅需要改进施工工艺同时
需要优化设计方案。

根据施工详情进行方案优化时要注意,在回填大石块条件下,难以通过改进工艺防漏,方案可行性不强。

除此之外,可从加厚沉箱厚壁灯角度
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通过直接向沉箱厚壁安装滑倒板等方式优化水上作业的便
利度,利用简单的操作,增加施工简便性。

此时要保证有用此方法的前提是,有
足够厚的沉箱厚壁。

3.2充分发挥出机械和材料的控制作用
加强施工用设备、机具、仪器仪表的维修、保养、校对,使各种器械在使用
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从而也减少和降低设备方面
出现质量问题的机会。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首先控制的环节就是材
料控制。

只有材料合格了,工程才能有合格的保证。

对于桩基而言,一要控制好
钢筋原材的质量,二是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主要包括配合比、坍落度的指标,以减少质量问题出现的机会。

3.3确保重点环节和部位的施工控制
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施工控制。

这是最繁琐也是最关键的控制。

首先
从定位放线开始,就要从人员和过程等多方面控制,以确保定位放线的准确性,
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十字线控制是最容易忽略的一步,也是
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步,只要两次十字线能够完全重合,桩位移可能性就能大大降低,钢筋笼的制作也要加强控制,尤其是直径的控制,必须按保护层厚度要求控制,绝对不能超出,宁少1公分,不多1公分。

结语:
当水运工程灌注桩施工作业全部完成后,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在此期间,需要对灌注桩功能特性进行充分考虑,针对性地开展其质量方面的检查工作,使得灌注桩在水运工程实践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灌注桩的工作当中,为了要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与防治,需要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做出相应的改变。

同时,通过对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用,可优化水运工程灌注桩的使用功能,为其高效施工与质量问题的科学防治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灌注桩在实践中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晨.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的难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121-122.
[2]彭旭.水运工程灌注桩设计施工难点解析[J].中国水运,2018(8):74-75.
[3] 王兆奎.公路工程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