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工程经济复习串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选择题30 填空题6 问答题24 计算题30 论述题10
第一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p1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五方面内容,它们是:现金流量、投资、成本费用及其构成。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各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并能够估算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和总成本费用。

一、现金流量
1、现金流量的概念:它是以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实际收入(收益)和实际支出(费用)的现金活动。

它只计算现金收支(包括现钞,转账支票等结算凭证。

(单选)
2、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绘制中要注意的是,一般假设投资在年初发生,其他经营费用或收益均在年末发生。

二、投资p2
1、投资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在这里,工程项目总投资可以理解为建设项目的投入和维持生产投入的周转资金的总和。

投资后形成资产,我们看:
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使用时,以折旧的形式分批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

(特点多选)(问答)
(单选)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

2、投资的估算。

我国通常采用工程概算法。

(单选)(问答)投资估算分为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方面。

这几种估算方法应该掌握,特别是生产规模指数法和分项类比估算法,可以参照教材例题。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
三、成本费用及其构成p7
这一节也是要掌握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成本费用的概念,另一个是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首先来看概念,如下图:
1、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填空)(单选)
2、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上图中除去红框部分)(单选)(问答)
3、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成本。

4、产品成本指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问答)
点评:按教材说明,这里的"制造费用"又包括了"管理费用",这和"总成本费用"中的"管理费用"是否交叉?不是的,制造费用中的管理费用是指生产单位也就相当于车间进行生产管理而发生的费用,总成本中的管理费用是指
整个企业为了组织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前者包括车间主任的工资等,后者则包括企业人事部门人员工资等。

采用制造成本法就是将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其他管理和财务费用及销售费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

如上面图中所示的只有一块是生产成本。

采用制造成本法的优点是:
有助于简化成本核算
有助于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有助于正确考核企业生产单位的成本责任
有助于成本预测和决策。

第二个内容是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二)
四、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p13
1、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

比如一家百货公司,某日的营业额就是当日的销售收入。

2、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填空)(多选)
利润率(填空)(问答)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成本费用-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3、税金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法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款,是企业为国家提供积累的重要方式。

增值税(单选)
五、价格p16
1、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产品的社会价值为基础。

而产品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生产必要产品价值以及劳动者为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价值所构成。

2、市场价格是指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价格,它是计量财务支出和收入的直接依据。

我国现行的市场价格主要采用出厂价格、商业批发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三种。

3、影子价格当市场价格受国家政策影响等原因偏离实际价值的情况下,为了正确反映产品的价值,用于经济分析,而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得到的价格就是影子价格。

(填空)(单选)
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p21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这就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在两个以上技术方案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使它们"可比",因此要掌握4个可比原则,资金在运动中会产生价值(随时间变化),其增值部分就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资金随时间变化,不同时期的不同资金金额可以折算为某一时间点上相同的金额,这就是资金的等值计算。

除了识记部分,应用部分重点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六个公式。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识记)
1、工程实践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实践方案的"所得"同"所费"的比较,或者是"产出"同"投入"的比较。

一般有两种表达形式:(单选)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相对值)(单选)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绝对值)(单选)
2、名词:
劳动耗费指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单选)(可以看出,有两种劳动消耗和两种劳动占用,活劳动消耗是人的脑力体力消耗,物化劳动是指原材料、燃料等一次性消耗和厂房、设备等的渐损消耗。

物化劳动占用就是原材料等使用前的储备;劳动力占用就是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数量。


有用成果就是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

注意是有用的成果。

二、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识记)p22
1、三类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对照下图回忆各指标的含义及其表达公式,识记各类指标体系包含哪些具体指标。

数量指标(单选)可靠性(单选)指标体系的构成(单选)
2、领会总产值和净产值的区别。

总产值是由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

(单选)
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量的总和。

它和总产值的区别就在于净产值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举个简化的例子:企业购进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包括辅助材料、动力、燃料等)花了100万元,别的企业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10万元。

一年里企业自己的原材料通过加工变成了商品,成品价值200万元,来料加工费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5万元。

因此
一年的总产值为200+20+10=230万元
而净产值则是新创造的价值,除去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后,
净产值=230-100-20-5=105万元
(三)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p26
1、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就要对各方案进行分析,使他们具有可比的基础和条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识记)(填空)。

2、领会上述四项原则。

(1)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是指相比较的各个技术方案满足同样的社会实际需要。

它包括产量可比、质量可比和品种可比几方面。

(单选)
对于产量可比是指各技术方案实际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产量相等,当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时,可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和单位产品经营成本相比较。

(单选)当产量不等且差别显著时,可重复建设一个方案再进行比较。

(填空)
(2)消耗费用可比原则,是指在计算和比较费用指标时,不仅要计算和比较方案本身的各种费用,还应考虑相关费用,并且应采用统一的地计算原则和方法来计算各种费用。

(3)价格可比原则:是指在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计算时,必须采用合理的一致的价格(单选)
(4)时间因素可比原则:一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二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四、资金的时间价值(问答)p31
1、概念: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性(领会):利息和利润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技术方案在不同时间费用以及产出的收益是不同的。

(单选)(填空)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自觉利用"资金只有运动才能增值"的规律,促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问答)
五、资金的等值计算(应用)
资金等值是指在不同时期(时点)绝对值不等而价值相等的资金。

1、如果在同一投资系统中,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点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那么这两笔或多笔资金是"等值"的。

折现就是把未来某时点的金额折
算成现在时点的金额值(就是现值)的过程,而终值就是资金的现值按照一定利率,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的资金新值。

2、等值计算的六个复利公式。

这六个公式只需记牢三个,其他三个正好是它们的逆运算。

为了方便记忆,表示如下:(计算题)
图中,现值为P,终值F,等额分付A表示。

每个末级花括号中均是一对逆运算。

在应用时,首先看题中给出条件,是整付还是等额分付,然后再看是求现值还是求终值,如果是求分付的等额资金,还要看一下是由终值F来求A还是由现值P来求A.最后套用正确的公式即可。

有些题形变化要通过练习掌握。

六、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识记)p36(问答)
1、确定目标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3、选择对比方案
4、把比较方案可比化
5、建立经济数学模型
6、模型求解
7、综合分析论证
8、与既定目标和评价标准比较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06
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参考:
( A /P ,0.5% ,50 )=0.02265 ,(P /A ,0.5% ,24 )=22.563 ,(P /A ,0.5% ,25 )=23.446 (F/P ,0.5% ,1)=1.005 ,(F /P ,0.5% ,24 )=1.127 ,(F /P ,0.5% ,26 )=1.138
(F/A ,0.5% ,25)=26.559
40 .某人借款100 000 元,贷款人要求从借款当月开始按月末支付分期还款,月利率0.5% ,按月计息一次,该借款人将在50 个月中等额还清,在归还25 次后,与贷款人协商,借款人一次(第26 次)支付余额。

问借款人最后一次支付多少钱?(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P36
解:借款人计划每月还款为100 000 ( A /P ,0.5% ,50 )=100 000×0.02265=2265元以第25月未为基点,余下25次还款的时值P=2265×(P /A ,0.5% ,25 )
=2265×23.446=53 105.19元
第26月一次不款为=53 105.19(F/P ,0.5% ,1)=53 370.72元
07
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参考:
(P/A,10%,5)=3.791,(P/A,10%,6)=4.355
(P/A,10%,8)=5.335,(P/F,10%,3)=0.7513
40.(本题10分)某企业贷款建设某工程,期初贷款300万元,年利率10%,第4年起投产,投产后自当年起每
年净收益为80万元。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P34
问:(1)投产后8年能否还清本息?
(2)如要求投产后5年还清本息,则每年等额净收益应为多少?
解:(1)投资8年后的净收益为:
NPV=80(P/A,10%,8)(P/F,10%,3)=80×5.335×0.7513=320.65万元
因为NPV=320.65 >P=300所以88年后能还清本息。

(2)设投产后每年净收益为ⅹ,则有
P=ⅹ(P/A,10%,5)(P/F,10%,3)=300
5年后现值系数前3年整付现值系数
ⅹ×3.791×0.7513=300 ⅹ=105,33万元
即投产后每年净收益至少为105,33万元,才可以在投产5后还清本息。

08
(F/P,8%,5)=1.469 (P/F,8%,5)=0.6806 (F/A,8%,5)=5.867 (A/F,8%,5)=0.17046
(A/P,8%,5)=0.25046 (P/A,8%,5)=3.993 (F/P,8%,10)=2.159 (P/F,8%,10)=0.4632
(F/A,8%,10)=14.487 (A/F,8%,10)=0.06903(A/P,8%,10)=0.14903 (P/A,8%,10)=6.710
(F/P,8%,1)=1.080 (P/F,8%,1)=0.9259 (F/A,8%,1)=1.000 (A/F,8%,1)=1.000
36.(本题6分)一企业拟从银行一次性贷款投资新项目,年利率为8%,分两次偿还。

第一次在贷款后第5年年末偿还300万元,第二次在第10年年末偿还600万元。

P35
(1)该企业一次性贷款为多少万元?
(2)如果改为10年内每年年末等额偿还,每年又应偿还多少万元?
解;(1)企业一次性贷款为P=300(P/F,8%,5)+600 (P/F,8%,10)=300×0.6806+600 0.4632=482.10(万元)⑵每年等额
偿还贷款为A=482.10(F/A,8%,10) =482.10×0.14903=71.85(万元)
09
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参考:P32--33
(F/P,10%,9)=2.358;(P/F,10%,9)=0.4241
(F/A,10%,9)=l3.579;(A/F,10%,9)=0.07364
36.(本题6分)某公司目前已有基金20万元,准备以后每年末从收益中留5万元作基金,以备扩大再生产,并
把全部基金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0%,那么第9年末该公司共能获取多少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P32--33
解:
1F=P(F/P,i,n)+A(F/A,i,n)
=20×(F/P,10%,9)+5×(F/A,10%,9)
整付终值系数等额分付偿债基金系数
=20×2.358+5×13.579=115.06(万元)
所以,公司9年后共能取得115.06万元。

2010年1月
六、论述题(本大题10分)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p40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为静态评价法(单选)、动态评价法及不确定评价法三类。

这三类评价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我们从下图中总体把握各类评价法:
这么多的评价方法,靠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每种方法均有计算应用,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照例题练习、做习题,力争掌握每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四)
一、投资回收期法(掌握)
投资回收期又称返本期,是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
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从建设年开始算起。

基准投资回收期Pc是取舍方案的决策标准。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容易理解,在有现金流量表的情况下,计算公式一目了然:Pt=累计
净收益为正的年份-1+上年累计净收益的绝对值/当年净收益
二、投资收益率法(掌握)p41(单选)(填空)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效果系数,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


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收益率Rc ,Ra''≥Rc则方案可取。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掌握)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是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
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期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差额投资法用于几个都能满足相同需要,但要求在这些方案中选优时进行比较。

前提是各方案满足可比要求。

公式为:
简单的说,就是两方案的投资差额比上两方案的年经营差额,算出来的是投资差额的回收期。

当两上比较方案年产量不同时,以单位产品的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来计算差额投资回收
期,也就是每个费用均除以相关的产量,再行计算。

特别是当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首先要将其排序,以投资总额从小到大排列,再两两
比较选优。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当PaPc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因为差额投资回收比基准回收期还要慢,当然不能多投资。

最后,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性,不能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
益。

不确定分析法(单选)基准投资投资回收期(单选)
四、计算费用法(掌握)P44
计算费用法,就是把各个方案的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的经营成本,统一成一种性质相似的费用,称为计算费用。

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实际的费用,因此又称为"折算费用",在这里是一个名词。

当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时,用计算费用法可以将二元值变为一元值,即把投资与经营成本两个经济因素统一起来,从而大大简化了多方案的比较。

此处有两种计算费用,在运用计算费用法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两种来进行计算,在多方案比较时十分方便,只需算出各方案的计算费用,最后取计算费用值最小的就是最优的。

注意,计算费用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之间的收益相同。

一般在题中指明各方案达到同一需求水平。

五、现值法(掌握)p46(单选)(填空)
现值法是指以某一个特定时间点为计算基准点来计算的价值。

基准点一般定在投资开始的投入年份。

1、净现值(NPV)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净现值法根据具体情况有两种,一是项目分析期内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这个公式就是根据前面所学的等额分付现值公式和整付现值公式将各年等额的净现金流量以及残值折算成投资年份的现值。

另一种是项目分析期内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
这个公式就是将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根据整付现值公式折算到投资年的现值。

事实上,第一种情况也完全可以用第二个公式来计算。

复习一下上一章的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这些公式就容易理解了。

2、现值成本法(PC):仅适用于方案功能相同,并只有支出或收入不易计算的情况,它是把方案所耗成本折算成现值,其计算方法与NPV法相同。

3、净现值率法(NPVR):是净现值与投资额现值的比值,(填空)它是测定单位投资现值的尺度,用它可以对多个方案的进行比较相对的经济效益。

在多个方案中确定优先顺序时,如果资金没有限额,则只按净现值指标大小排列,若资金有限额则采用净现值率和净现值法结合,经过反复试算来得到最佳方案。

在现值法中,标准收益率的选定有两个原则:
以贷款筹措资金时,投资的基准收益率应高于贷款利率(一般高5%)
自筹资金投资时,不需利息,基准收益率应大于等于贷款的利率。

六、未来值法(了解)p51(问答)
未来值法是把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所有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全部折算为未来值并求和,然后根据未来值大小来评价方案的优劣。

其中净未来值法(NFV)是在已知方
案的所有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而未来值成本法(FC)则是在知其现金流出,不知现金流入时采用的方法。

计算公式和净现值的形式相同,不同的是求P变成了求F,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A,i,n的值,通过查表来计算F的值,记为(F/A,i,n)。

七、内部收益率法(掌握)p52(单选)
1、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


2、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ΔIRR):又称增量投资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的投资增量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内部收益率。

即增量投资收益率i''就是两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内部收益率。

当i''>in时,(单选)则投资额大的方案更优。

因为差额投资收益率越小,表示增加的投资获得的收益越小,当这个收益率比基准收益率还小时,自然是不合算的了。

两内部收益率差值不超过2%--5%(单选)基准收益率(单选)
(五)
八、年值(金)法p56
年值(金)法比较法是把所有现金流量化为与期等额的年值或年费用。

用以评价方案的经济效益。

1、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

公式为:AW=NPV(A/P,i,n)
其中NPV是净现值,(A/P,i,n)是资本回收系数。

2、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

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3、年费用现值比较法:当相互比较的技术方案投资额、投资时间、年经营费用和服务期限均不相同时可用此法来选优。

就是先计算各方案的等额年费用,然后将等额年费用换算为各自方案的总费用现值,并进行比较,取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为优。

点评:当你一一理解领会上述各种动态评价方法之后会发现,其实它们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六个公式的综合运用。

不外乎把各个时点的值化为现值或未来值,把各时点的现值或未来值化为等额费用等,每一种公式不必死记,主要应理解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已知条件求什么结果,如果你画出了现金流量图,用最原始的公式也能求出来。

九、盈亏平衡分析(掌握)p59(问答)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根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保本点),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单选)
盈亏平衡模型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基本形式。

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呈线性关系。

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是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利润等于零时的产量(或销售量)。

(单选)非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为非线性关系。

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有图解法和计算法两种。

对于线性模型,图解法和计算法均较简单,计算法的公式如下:Q0=B/(P-V-D)
式中Q0为盈亏平衡点的产量,B为固定总成本费用,P是产品单价,V是单位产品可变成本费用,D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对照教材例23和例24掌握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

十、敏感性分析(掌握)p69 (单选)(填空)(问答)
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现值、年值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研究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问答)
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2、计算目标值
3、选取不确定因素
4、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找出敏感因素
6、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结果采取措施
十一、概率分析p71
概率分析又叫风险分析,是一种利用概率值定量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

概率分析方法是在已知概率情况下,通过计算期望值和标准差(或均方差)可以表示其特征。

概率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问答)
1、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2、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

其步骤为:(问答)
(1)画决策树。

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

概率枝末稍用Δ表示。

(2)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

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3)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06
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