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农村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位敢中心小学刘翠霞
培养社会主义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以智为主,同时也不能忽视德。
智育为主,德育为先,二者必须同时兼备。
因为光有德而无智,是庸才;只有智而而无德,就更为危险,因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忽视。
小学生初入社会,在向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细心的研究他们的心理,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
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能够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成长。
加强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参与。
1、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首先在家长身上。
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需要家长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迅速转变家教观念.既要让孩子智育好、成绩好,还要切实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孩子成为思想高尚的人。
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家长不仅应做好“父母”本身应做的教育工作,而且平时应该经常到学校去,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产生最好的效果。
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从小养成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
因此家长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染教育自己的孩子
2、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对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工作才有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的事业才有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所以学校必须以人为本,增强做好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
在教育实践中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类教育的首位.
(2)、农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创新。
要针对青少年群体各成长阶段的特点,进行分层教育,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目标、内容和方法,努力做到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多以活泼有趣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变灌输式为渗透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开展纪念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社会调查、参观活动、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良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教育等,让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和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了解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当今中国所面对的国际国外形
式等,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了祖国更美好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等;在政治课、历史课上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辩论、谈看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对学生潜意识中渴望认可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为班级做贡献,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域,变单线型为网络型。
要进一步改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坚持课堂教学,使之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
(5)、紧紧抓住学校教师这个关键.学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做好农村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可以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但从现状看,学科教师在相当程度上重知识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薄,方法简单。
广大教师自觉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机制尚未建立.为此,农村学校要积极探索以青少年学生成长导师制为载体,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坚决要求各学科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任务,依据学科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把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世界观。
(6)、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有的老师或家长对学生的缺点特别敏感,有时会过多地加以指责和训斥,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既了解学生的缺点,
更要看到学生的长处,还耍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信心。
3、社会是个人成才的场所,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教育在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1)、优化环境,缩小差距。
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社会环境,是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
(2)、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共同行动起来。
不但要加强对农村网吧的监管,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健全网上思想教育阵地。
要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这项工作主动承担起来。
要建立重点对象假期跟踪制度,多与家长联系.对学校周围的网吧,组织专人,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3)、健全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
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团体的支持和配合。
社区也是开展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台,为此应尽早在社区建立统筹配合、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调研、预警机制。
二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的组织落实机制。
三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中的支撑、保障机制。
包括物质保障、队伍支撑、阵地支撑.四是工作成效的反馈评估机制。
五是加强青少年社区成长环境的优化、监督机制。
对社区周边娱乐、书刊、音响、影视等文化市场和其他明显影响到青少年成长的社区人文环境进行社会监督,积极参与和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净化青少年的社区成长环境,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齐心合力参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4)、关注留守青少年,抓实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把妥善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问题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
一是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
二是为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比如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对寄宿在学校的留守青少年学生,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护。
又比如实行“代管家长制”,发动教师、共青团员、村组干部对留守青少年进行结对帮扶,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等给予特别照顾,弥补
因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农村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
面对社会改革带来的一些思想上的负面冲击、面对因家长外出打工,而家庭教育薄弱的外部环境,农村学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和世界、正确区分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等社会现象,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将来成为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