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北一中任希琴反思《倒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嚼
---读《做不完美的教师》反思
池北一中任希琴
手拿粉笔已经22个春秋了。

回头看看自己的工作,曾经像老黄牛一样努力地工作,因此深受领导、家长的欣赏,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累了一身病,想想曾经的工作有些后怕,后怕曾经吃了那么苦、受了那么多的累,读《做不完美的教师》后,我眼前一亮,我何不做一名“懒”教师,做一个“不完美”却追求完美的教师呢,像太阳一样(不必燃尽自己)温暖、照亮学生。

2012年3月,作为高效课堂的实验教师我奔赴山东“取经”,被山东昌乐和杜郎口学生的激情所感染,学生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返校后急于求成,想学,可是没有学会,急得嗓子哑了一个月,当时面临的问题是纪律难于控制、课堂时间不够用、家长意见及其大,甚至拿来现成的导学案也不会用等,我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我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正在这时我的角色由年部主任转换为教务处副主任,主抓教科研工作,身上的责任决定我不能放弃,于是静下心来思考,怎样的课堂才能“高效”,我的结论是:只要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

在2013年年初我认真研读《高效课堂》理论,不断实践,同年4月的骨干教师示范课受到局和校领导及老师们的好评。

通过假期学习《做不完美的教师》,我的理论知识丰厚了,尽管“不完美”,我可以追求“完美”,突出自己的特长,做术业有专攻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懒”教师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认真品读发现“懒”教师的
“懒”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其实“懒”字的背后有学生、“懒”字的背后目标、“懒”字的背后有勤奋。

“懒”教师时时在思考在构思;“懒”教师是用心来做教学。

所以“懒”教师“懒”得有计划、有目的、有水平、有艺术,正因为“懒”教师“偷懒”的这一门高超的技能使得学生变得更加勤奋,从而达到教师“懒”学生“勤”的轻松教学的目的。

那么我该怎样做一名“懒”教师呢?我认为目前我应先做好三件事。

一、科学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在设计中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强化学法指导(加油站、温馨提示),设计体现分层探究,衔接自然,螺旋上升,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效。

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学生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交流才会有方向,展示才会有精彩。

二、加强小组建设
我这里所说的小组建设不是班级文化巡展的小组建设,而是在我的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一些规范性的要求。

比如:独学要静,合作要起立,大展示要聚焦,要加入小互动和大互动,质疑补充,要不举手、不等待、不重复,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熟练掌握,大展示时,公布聚焦点或读题时,要边走边说,动作迅速。

小组建设决定高效课堂的成败,我一定全力做好。

三、利用学生,解放自己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翁”,自主学习、积极探讨,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真正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关系,利用学生,解放自己我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课前,批阅导学案或其它作业,由作业批改小组成员(每组一名成员)完成,教师检查了解学情。

课代表在课前将要展示问题(教师筛选)安排板书组成员(每组一名成员)板书,做好上课准备。

课中,固化学生行为和流程中各环节时间。

由于我本学期所带的学生是七年级新生,所以在课堂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培训。

要求如下:导入新课、目标解读时间2分钟左右;合作交流时采用组中组,学生站立交流(避免精力流失)时间3分钟左右;小展示5分钟(小组内其中一组,为大展示做准备),大展示要有“小互动”和“大互动”,后两排同学起立(时间20分钟左右),强化梳理、反思(时间10分钟左右),达标测评(时间5分钟左右),这样固化时间、环节,做好0衔接,解决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学生慢慢养成习惯,“自动课堂”逐渐形成。

课后,在课堂中仍有问题没得到解决的学生,由本组学科组长进行指导,帮助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问题。

对于优等生来说,鼓励他们多阅读、多练习,我会利用早自习、午自习或课间给予批阅和疑难问题解答。

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在课改这条路上,我愿:“大手”(教师的手)牵“小手”(学生的手)向完美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