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料: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总结-第六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初级会计实务第六章-财务报表
考点总结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
1 概念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
作用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等情况,从而为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1 格式账户式结构
2 资产按流动性大小排列顺序, 流动性大的资产排在前面。
3 负债及所有者
权益
一般按要求清偿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4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存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4
流动资产的概
念①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②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③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
④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5 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
短期借款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递延收益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多选)
实收资本
库存股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未分配利润
1
期末余额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直接:短期借款
计算:货币资金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
列
两收两付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
余额分析填列
长期借款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
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各项债权
固定资产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
填列
存货
2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1) 直接填列(特
殊项目以外
的项目)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未分配利润外的权益)
(2) 计算填列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3 根据明细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1) 两收应收账款、预收款项
(2) 两付应付账款、预付款项
(3) 开发支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明细账
(4) 应付职工薪
酬
年度结束后12个月支付的
(5) 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
(6) 一年内到期
的非流动资
产
长期应收款中将于一年内到期
(7) 一年内到期
的非流动负
债
长期借款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
(8) 资产方项目负债方项目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预付款项预收款项
“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借余-坏账准备“预收款项”项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贷余
“应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贷余
“预付款项”项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借余-坏账准备
【提示】资产借余,负债贷余;收=2收,付=2付;债权减准备。
4 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
长期待摊费
用本项目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摊销的数额后分析填列。
(现行实务已不采用此方法)
(2) “长期借款”
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账户余额扣除“长期借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中反映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计算填列。
5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预付款项=(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债权=债权账户-坏账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6
综合运用上
述填列方法
分析填列“存货”项目
=原材料+周转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借加贷减)-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最后两项为教材新增】
第二节利润表
一、利润表概述及结构
1
概念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2
作用反映收入、费用、利润的金额和构成情况,有助于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分析获利能力及盈利增长趋势,作出经济决策。
3
结构表头:报表名称、编制单位名称、编制日期、报表编号和计量单位表体:主体:项目及计算过程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结构。
1 编制原理收入-费用=利润
2
利润表项目
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
“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内数字填列。
我国企业利润表的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
(1) 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
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和其他收益,计算出营业利润。
(2) 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3) 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即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4) 以净利润(或净亏损)为基础,计算出每股收益。
(4) 以净利润(或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为基础, 计算出综合收益总额。
1 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业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 营业成本根据“主营业务业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 税金及附加根据“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4 财务费用根据“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5 资产减值损失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6 公允价值变动
收益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净损失,则以“-”号填列
7
投资收益根据“投资收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则以“-”号填列
8 其他收益根据“其他收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9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他收益
如为亏损,则以“-”号填列
10 营业外收入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11 营业外支出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12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如为亏损,则以“-”号填列
13 所得税费用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4
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如为亏损,则以“-”号填列
15 综合收益总额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
第三、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
1 概念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2 作用反映所有者权益总量增减变动信息,提供所有者增减变动的结构性信息
3
结构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的信息:
1.综合收益总额;
2.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3.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4.提取盈余公积;
5.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4
编制“上年金额”按上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本年金额”栏数字填列
“本年金额”:按“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库存股”、“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
概念
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7.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8.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管理资本的目标、政策及程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