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前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前置作业
第一单元
1乘法的初步认识
项目内容
1.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个)
2.求一共有多少棵小树。
一行小树有8棵,一共有4行,求一共有多少棵。
列式8+8+8+8=( )(棵)
一列小树有4棵,一共有8列,求一共有多少棵。
列式4+4+4+4+4+4+4+4=( )(棵)
3.用乘法表示连加的算式。
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 )法列式。
8×4=32或4×8=32“×”是( )。
读作:8乘4等于32或4乘8等于32。
4.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8×4=32“×”前面和后面的数叫( ),等号后面的数叫( )。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 )法来表示。
“×”叫乘号,它前面和
后面的数叫( ),等号后面的数叫( )。
6.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7.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 3+3+3+3=×
6+6+6+6=×4+4+4+4+4+4=×
2+2+2+2+2=× 5+5=×
8.各用了多少根小棒?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20根小棒。
知识准备:加法的相关知识。
项目内容
1.填一填。
(1)2×3读作( )乘( ),表示( )个( )相加。
(2)2×4读作( )乘( ),表示( )个( )相加。
2.2的乘法口诀。
1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2个2根是4根,列式2+2=4(根),用乘法算式表示2×2=4(根);
3双筷子有3个2根是6根,列式2+2+2=6(根),用乘法算式表示2×3=6(根)……
2+2+2+2+2+2+2=2×7=14(根)
2+2+2+2+2+2+2+2=2×8=16(根)
2+2+2+2+2+2+2+2+2=2×9=18(根)
每相邻的两个算式相差1个( ),积相差( )。
3.2的乘法口诀。
先说乘号两边的数,再说积,如果积是一位数,在积的前面加上“得”。
2×2=42×3=62×7=142×8=162×9=18
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2的乘法口诀,二二得( )、二( )得六、二四得八、二
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 )。
5.用乘法口诀计算时,看算式中较小的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6.直接写出得数。
2×5=2×9=4×2=6×2=
3×2=7×2=2×8=5×2=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小棒若干。
知识准备:乘法的相关知识。
项目
内 容
1.拿出一捆小棒,一根一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共数了多少次?
2.拿9根小棒摆一摆。
一根小棒是1个1,列乘法算式就是1×1=( ); 两根小棒是2个1,列乘法算式就是1×2=( ); 三根小棒是3个1,列乘法算式就是1×3=( ); ……
九根小棒是9个1,列乘法算式就是1×9=( )。
3.编制1的乘法口诀。
先说乘号两边的因数
,
再说积。
1和几相乘都得(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1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 )、一三得( )、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一七得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
5.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都相差( )。
6.补充口诀。
二五( ) 一四得( ) 二六( ) 一三得( ) 二( )十四 一( )得八 7.直接写得数。
2×4= 1×5= 1×9= 8×1=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小棒若干、有关2,3,4的点子图。
知识准备:乘法的相关知识。
项目内容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4+4+4=3+3+3+3+3=
2.3的乘法口诀。
小朋友在跳绳,1组有3人,2组有6人,3组有9人,4组有12人,5组有15人,6组有18人,7组有21人,8组有24人,9组有27人。
增加1组就增加( )人。
3×3=93×4=123×5=153×6=18
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3×7=213×8=243×9=27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
3.用3的乘法口诀计算。
(1)计算3×6时,想3的口诀,三六( ),所以结果就是18。
(2)计算7×3时,两个因数是7和3,7的口诀还没有学,就想较小的因数3的口诀,三七二
十一,所以结果是(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3的乘法口诀: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
七( )、三八二十四、三九( )。
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都相差( )。
5.用乘法口诀计算时,要想较小因数的口诀。
6.直接写得数。
3×6=8×3=4×3=2×3=
5×3=3×7=3×9=1×3=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小棒或纸片。
知识准备:乘法的相关知识。
5乘加乘减项目内容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 ) 三四( ) 一四( )
2.把下面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
改写
5+5改写
3.一组3人,有这样的3组,还有一组有2人,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一组3人,有这样的3组,列式3×3,还有一组有2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
3×3+2=( )(人)。
方法二:把最后一组看作3人,一共有4组,列式为3×4,因为有一组多算了1人,要减去多算的,列式3×4-1=( )(人)。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计算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时,要先算( )法,再算( )
法或( )法。
5.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6.看图填写合适的数和运算符号。
×=(个)
7.2×3+1=2×3-1=2×5+5=
3×4-4= 5×3+2=4×3-4=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乘法和加法的意义等相关知识。
项目
内 容
1.算一算。
2×3= 3×4= 2×5=
2. 4的乘法口诀。
每辆小汽车4个轮子,4辆小汽车16个轮子,5辆小汽车16+4=20(个)轮子,6辆小汽车20+4=24(个)轮子,7辆小汽车24+4=28(个)轮子,8辆小汽车28+4=32(个)轮子,9辆小汽车32+4=36(个)轮子。
4×4=16 四四十六 4×5=20 四五二十 4×6=24 四六( ) 4×7=( ) 四七( ) 4×8=( ) 四八( ) 4×9=( )
四九( )
3.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
计算4×8时,想4的口诀:四八三十二,所以4×8=( )。
计算5×4时,因数是5和4,要先想较小的数,四五二十,所以5×4=(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 )、四七( )、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5.用口诀计算时,先想较小的因数的乘法口诀。
6.算一算。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小棒若干,有关2,3,4的点子图。
知识准备:乘法的相关知识。
项目内容
1.比一比,算一算。
2×2+2=2×3=3×4+4=4×4=
2.1只小手5根手指,2只小手几根手指?5只小手呢?
3.探索5的乘法口诀
1面小旗有5个圆环,2面小旗有10个圆环……5面小旗有25个圆环,6面小旗有30个圆环,7面小旗有35个圆环,8面小旗有40个圆环,9面小旗有45个圆环。
5×5=255×6=305×7=35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 )三十五
5×8=405×9=45
五八四十五九( )
4.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
计算5×7时,想五七三十五,所以5×7=( )。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五( )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
四十、五九四十五。
6.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7.读口诀,写算式。
五六三十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
×=×=×=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5张福娃图和5的点子图。
知识准备:乘法的相关知识和与5有关的加法计算。
第二单元
1角的认识
项目内容
1.说出下面各图的名称。
2.填空。
角有1个( ),两条直直的( )。
3.认识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 )角。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角有( )个顶点和( )条直直的边,用三角板可以画出
一个( )角。
5.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6.是角的画“ ”,不是角的画“✕”。
7.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直角。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两根硬纸条、三角板。
2直角、锐角和钝角
项目内容
1.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直直的边。
2.数学教材封面上的角和练习本封面上的角一样大吗?
3.角的分类。
直角锐角比直角( )。
钝角比直角( )。
4.
角①的两条边在顶点的两侧,这个角是( )角,角②的两条边在顶点的同侧,这个角是( )角,角③的两条边和正方形方格的两条边重合,这个角是( )角。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锐角比直角( ),钝角比直角( ),每个三角板都有两个
( )角和一个( )角。
6.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7.连一连。
8.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一副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等。
知识准备:角的相关知识。
第三单元
16,7的乘法口诀
项目内容
1.说一说1~5的乘法口诀。
2.算一算。
2×5=2×2=5×1=3×4=
3.6的乘法口诀。
1本台历6元,6本台历多少元?7本、8本、9本台历呢?
5本台历是5×6=30(元)(五六三十),6本台历比5本多一本,就是30+6=36(元),所以
6×6=36(元),7本台历就是36+6=42(元),所以6×7=42(元),同理8本台历就是
6×8=48(元),9本台历就是6×9=54(元)。
6×6=366×7=426×8=( ) 6×9=( )
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六八( ) 六九( )
4.7的乘法口诀。
1个星期7天,6个星期就是6×7=42(天),7个星期是42+7=49(天),8个星期是
49+7=56(天),9个星期就是56+7=63(天)。
7×7=497×8=( ) 7×9=( )
七七四十九七八( )七九( )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有关6的乘法口诀: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六八( )、六
九五十四。
7的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七八( )、七九六十三。
6.几的口诀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就相差几。
7.算一算。
6×8=9×7=7×5=7×6=
6×9=7×4=7×8=6×5=
8.
7盘一共有多少个?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乘法和加法的意义等相关知识。
28,9的乘法口诀
项目内容
1.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3只、4只……7只各有多少条腿?
只数(只)1234567
腿的条数(条)
2.探索8的乘法口诀。
8×8=64八八( )
8×9=72八九( )
3.9的乘法口诀。
9×9=81九九( )
4.用乘法口诀计算。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8的乘法口诀: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9的乘法口诀:九九八十
一。
6.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7.把口诀补充完整。
五八( ) 二八( ) 八八( )
( )九六十三( )八四十八九( )八十一
8.算一算。
8×3=4×8=8×6=9×8=
5×9=8×2=9×8=8×8=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8的格子图。
知识准备:1~7的乘法口诀的相关知识。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
项目内容
1.观察粉笔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2.观察茶壶。
赵亮从正面观察,能看到茶壶上的( )。
( )在右面观察,能看到壶嘴。
江铃在后面观察,不能看到茶壶上面的花。
王丽在茶壶的( )面观察,能看到茶壶的
( )。
3.说一说分别是谁画的。
小明坐在小女孩儿的左边,能看到小女孩儿左侧的辫子和头上的小花;小红坐在小女孩儿的( )面,能看到小女孩儿头的( )面,还能看到两条辫子;小军坐在小女孩儿的右边,能看到小女孩儿的右脸和右侧的辫子。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是一样
的,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想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5.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6.看一看,填一填。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方位的相关知识。
学具准备:玩具熊、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模型。
2观察组合物体
项目内容
1.观察一套桌椅,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你都看到什么?
2.从正面观察妈妈在左边,小女孩儿在右边,从正面照的照片能看到她们的面部,还能
看到妈妈后面的高楼。
从后面观察,妈妈在( ),小女孩儿在( ),从后面照的照片只能看到她们的背影。
从右面观察,小女孩儿在妈妈的左侧,能看到小女孩儿,还能看到妈妈的上半身,看不到妈妈的下半身。
从左面观察,小女孩儿在妈妈的左侧,只能看到( ),不能看到( )。
3.观察组合的物体时,一定要找好这些物体的位置。
4.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5.连一连。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方位的相关知识。
学具准备:玩具熊、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模型。
第五单元测量长度
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项目内容
1.根据长短写上序号①②③④。
2.认识1厘米。
直尺上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可以写作1cm,读作
( )。
3.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把尺子的一端对准( )刻度,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 )去测量;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
时,使用( )作单位,厘米还可以记作( )。
5.填一填。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直尺,几厘米的小棒(每种一根)、图钉。
知识准备:物体的长短相关知识。
2认识分米
项目内容
1.填上合适的答案。
2.认识分米。
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
10厘米的长度是1分米,也就是1分米=( )厘米。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作1dm。
3.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面。
桌面长6分米,1分米是10厘米,6分米就是6个10厘米,也就是( )厘米。
4.通过预习,我认识了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1分米=( )厘米。
5.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6.填上合适的单位。
大约长1( ) 大约长2( )
7.填一填。
4dm=( )cm 30cm=( )dm 2dm=( )cm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米尺、卷尺。
知识准备:长度单位厘米的相关知识。
3用米作单位长度
项目内容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 )。
2.你还知道有哪些长度单位吗?
3.认识米。
量较长物体的长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1米可以写作1m。
1米=( )厘米。
4.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米尺
1米=( )厘米
5.通过预习,知道了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 )作单位;米还可以用字母m表示,1
米=( )厘米。
6.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7.量一量,填一填。
大约( )支长1米大约( )根长1米
8.圈出合适的答案。
比1米长比1米高比1米长
比1米短比1米矮比1米短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米尺、卷尺。
知识准备:长度单位厘米的相关知识。
4测量
项目内容
1.填一填。
1米=( )厘米40厘米=( )分米
2.估一估,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各有多少米。
(1)估一估。
教室的长和宽比较长,用“米”估计比较简便。
先确定1米的长度,然后用这个标准看看教室的长和宽能有几个这样的标准。
(2)量一量。
①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工具是卷尺。
看一下卷尺的最大长度是几米。
②从卷尺的0刻度开始量,用最大长度量,量几次就把几个最大长度相加。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 )。
4.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宽60( ) 长1( ) 长28( )
5.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对的画“ ”,错的画“✕”。
把错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数学书长26米。
( )
(2)灯管长50厘米。
( )
(3)房子高3厘米。
( )
(4)字典厚6米。
( )
(5)大树高8米。
( )
(6)教室长10厘米。
( )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直尺和卷尺一个。
知识准备:米和厘米的相关知识。
第六单元
1认识平均分
项目内容
1.看图写算式。
×=×=
2.你能把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吗?
3.把6个五角星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
方法一:
可以分成2个和( )个。
方法二:
可以分成3个和( )个。
方法三:
可以分成5个和( )个。
4.认识平均分。
方法二每堆都是3个,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 )。
5.把一些物体分开,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 )。
6.在平均分的后面画“ ”。
7.把6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3份,每份分别有几支?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2平均分
项目内容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2.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样分?
1支1支地分,分了4次,每份( )支。
2支2支地分,分了2次,每份( )支。
4支4支地分,分了( )次,每份( )支。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 )。
分物体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
可以两个两个地分……
4.不管怎么分,都要把物体分完。
分完后,把每次分得的数量加起来就是每份的( )。
5.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个。
6.把6个蘑菇平均分给2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得( )个。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3分一分
项目内容
1.
1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 )个。
2.
一共有8个西红柿,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
3.12串葡萄,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每盘放2串可以放几盘?
每6串圈一次,圈了2次,分成( )份。
每2串圈一次,圈了6次,分成( )份。
每3串圈一次,圈了4次,分成( )份。
每盘放6串或每盘放2串就是按照每6串或每2串分一份,看能分成几份。
4.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问题时,可以先确定组数,再求每组中物体的( );也可以先确
定每组物体的个数,再求( )。
确定组数或每组个数时,先从较小的数开始。
5.我还有( )不明白。
6.分一分,填一填。
人数(人)26
每人分得
的个数(个)
62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项目内容
1.填一填。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如果每6个分一份,能分成( )份。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什么表示?
3.把8个桃子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分析与解答:
(1)摆一摆。
(2)平均分用除法计算,用“÷”来表示。
先写平均分的总数,再写“÷”,然后写平均分成的
份数,接着写“=”,最后写每份分到的数量。
8÷4=( ) “÷”叫( ),这个算式读作:8( )4等于2。
4.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是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的( ),都
用( )法表示。
5.“÷”读作除以,表示( )的过程。
6.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个)
7.把8个蘑菇平均分给2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得几个?
□÷□=□(个)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项目内容
1.填一填。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列除法算式是( )。
如果每3个摆一盘,可以摆( )盘,列式是( )。
2.12人跳绳,每3人1组,可以分成几组?
分析与解答:
(1)把 12个圆片,每份3个圈一圈。
⚪⚪⚪⚪⚪⚪⚪⚪⚪⚪⚪⚪
(2)用算式表示上面的过程,列式:12÷3=4。
3.把一些物体按照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也用( )计算。
4.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要分的总数写在前面为( ),后面再写除号,除号后面写
( ),等号后面的数是( )。
5.填一填。
(1)10个苹果,2个分一份,能分成( )份。
=(份)
(2)20个苹果,5个分一份,能分成( )份。
=(份)
(3)24个苹果,8个分一份,能分成( )份。
=(份)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项目内容
1.把6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支?
2.
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要分的花的总数是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是( )数,结果是商。
÷ =
3.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用( )计算,被分的总数写在除号前面是被除
数,平均分成的( )写在除号的后面是除数,等号后面写每份分得的数量是商。
4.
(1)18只蜜蜂每3只排成一队,排成( )队。
÷=(队)
(2)18只蜜蜂每6只排成一队,排成( )队。
÷=(队)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项目内容
1.补充口诀。
二五( ) 三三( ) 二( )十二
2.算一算。
2×4=3×5=4×4=5×1=
3.篮子里有24个苹果。
6个装1盘,可以装几盘?平均放入4盘里,每盘放几个?
分析与解答:
(1)把24个苹果,每6个装1盘或平均放入4个盘子里,都是平均分,都用( )计算,
列式分别是24÷6和24÷4。
(2)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24÷6,可以用纸片分一分,也可以从24里面减6,减4次后结果是0,也就是24里面有4个6,想口诀“四六二十四”,所以24÷6=4。
计算24÷4,想4的口诀“四六二十四”,所以24÷4=6。
4.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 )和几相乘得( ),商就是几。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5.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算一算。
12÷2=8÷4=6÷3=5÷5=
7.有12粒大米,每只蚂蚁分3粒,可以分给几只蚂蚁?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项目内容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456×=549×7=
×9=279×=05×=35
2.小朋友就餐。
(1)二(2)班有48人,平均每桌坐8人,要坐几桌?
(2)二(1)班有45人,坐5桌,平均每桌坐几人?
分析与解答:
①二(1)班有45人,坐5桌,求平均每桌坐几人用除法计算列式45÷5。
二(2)班有48人,
平均每桌坐8人,求要坐几桌用除法计算,列式是48÷8。
②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45÷5,除数是5,想5的乘法口诀,五(九)四十五,所以45÷5=9(人)。
计算48÷8,想有关8的口诀,可以从“一八得八”开始想“六八四十八”,所以48÷8=6(桌)。
3.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得( ),商就是几。
4.求方框里最大能填几,可以从已知因数的口诀中,找出得数相近的,然后确定这个数。
5.算一算。
81÷9=54÷9=72÷9=48÷8=
56÷8=49÷7=42÷7=63÷7=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 )<706×( )<29
9×( )<50 ( )×9<55
( )×7<65( )×5<48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小棒。
知识准备:乘法的初步认识。
项目
内 容
1.算一算。
12÷6= 8÷2= 6÷2= 5÷1=
2.小明有20支铅笔,小强有5支,20支铅笔是5支的多少倍?
3.摆一摆,说一说。
第1排摆:
第2排摆:
第2排铅笔有2个3支,一共是6支,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也就是6是3的( )倍。
4.圈一圈,填一填。
第1排摆:
第2排摆:
10朵红花,2朵黄花,在10朵红花里面,每2朵圈一圈,一共圈了5次,10里面就有5个2,10是2的( )倍。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 )法计算,一个数( )另一个数=商。
6.“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带( )。
7.画□,○的个数是□的3倍。
○○○○○○
8.
12只 4只 5只 15只
的数量是的
倍。
的数量是
的
倍。
=
=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知识准备:除法的计算。
项目
内 容
1.看一看,算一算。
有( )个,
有( )个,
的个数是的( )倍。
÷
=
2.
第2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分析与解答:第1小组植了7棵树,第2小组植的棵数是第1小组的3倍,也就是说第2小组植的棵数是3个7棵,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已知一个数和倍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 )计算。
4.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忙着收获。
3只小猴一共摘了12个桃子。
每只小兔拔的萝卜数正好是每只小猴摘的桃子个数的5倍。
大象已摘了36根香蕉。
(1)每只小猴摘了( )个桃子。
=个)
(2)每只小兔拔了( )根萝卜。
=个)
(3)香蕉的根数是每只小猴摘的桃子个数的( )倍。
=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知识准备:除法的计算。
项目内容
1.计算并补充口诀。
3×5=4×6=3×9=
三五( ) 四六( ) 三九( )
2.有5个鸡笼,每个鸡笼可以装6只鸡,能装下31只鸡吗?
分析与解答:
(1)找已知条件:题中已知有5个鸡笼,每个鸡笼可以装6只鸡。
解决的问题:这些鸡笼能
装下31只鸡吗?
(2)解决问题:
6个6个地圈,31只鸡圈了5次,就是装了( )个笼子,还剩一个圆,也就是还有
( )只鸡没有装进去。
方法一:可以用圆纸片代表鸡分一分。
方法二:先求5个鸡笼装多少只鸡,然后和31只比较。
1个鸡笼装6只,5个鸡笼就装5×6=30只鸡。
30比31( ),所以不能装下31只鸡。
(3)解答。
6×5=30(只) 30<31
答:5个鸡笼不能装下31只鸡。
3.解决实际问题,先找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4.求能不能装得下,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先求出装的数量,然后和已给出的总数比较。
5.一个盘子装4个苹果,6个盘子能装25个苹果吗?
6.二(1)班有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他们到美术教室上课,美术教室有37个座位够坐
吗?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
知识准备: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
项目内容
1.有6只灰兔,有2只白兔,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倍?
2.小客车坐了8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
大客车坐了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
(1)已知小客车坐了8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求大客车坐了多少人。
(2)解题方法:“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就是大客车坐的人数相当于( )辆
小客车的人数,求大客车坐的人数就是求( )个8是多少,用( )法解答,列式5×8。
(3)解答。
5×8=( )(人) 计算时想口诀五八( )。
答:大客车坐了( )人。
4.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的和是多少,列( )法
算式解答。
5.解答完要注意单位和答语。
6.花坛里有6盆月季花,牡丹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4倍。
花坛里有牡丹花多少盆?
7.二(1)班做生物标本。
他们一共做了6种昆虫标本,做的植物标本是昆虫标本的6倍。
二(1)班做了多少种植物标本?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
知识准备:倍的认识和乘法口诀。
项目内容
1.算一算。
24÷3=25÷5=16÷4=15÷5=
2.张老师买了5支圆珠笔,买的铅笔的支数是圆珠笔的3倍。
张老师买了多少支铅笔?
3.阅读教材第90页例3。
分析与解答:
(1)已知总钱数是24元一定,求买哪种布娃娃个数最多,就是选最( )的那种布娃娃
买,所以选( )元一个的;求买哪种布娃娃个数最少,就是选最( )的那种布娃娃买,所以选( )元一个的。
(2)解答。
只买3元的布娃娃,可以买24÷3=( )(个)。
只买8元的布娃娃,可以买24÷8=( )(个)。
答:最多可以买( )个,最少可以买( )个。
4.已知总数,如果求分成的份数尽可能地多,每份数就要尽可能地( );如果求分成的
份数尽可能地少,每份数就要尽可能地( )。
5.钢笔每支6元,书包的价格是钢笔的4倍。
书包的价格是多少?
6.小琴买同一种食品刚好用了18元,可以买什么?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纸片。
知识准备:倍的认识和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