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视角分析食品专业英语语法的教学技巧研究——评《食品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书评中 国 酿 造
基于多维视角分析食品专业英语语法的教学技巧研究
—评《食品专业英语》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企业想要与国际深度接轨,都需要依赖掌握英语的人才,尤其是掌握本行业专业英语的人才。

就食品行业而言,食品专业英语是食品行业专业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这是因为英语食品科技论文是世界各国食品专业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及学者等交流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了食品专业英语才能够直接地阅读和撰写英语食品科技论文,获取有关领域的新成果和前沿动态。

因此,在培养食品行业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有必要重视和加强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

食品专业英语不同于日常生活英语,它专门服务于食品行业的国际沟通,写作时的语法有其自身特点,因而教学时要特别留心。

从多维视角研究和分析食品专业英语语法及教学技巧,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英语技能。

由陈忠军主编的《食品专业英语》(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一书,参考了多所大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经总结提炼,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后编撰而成。

书中详细介绍了科技论文的特点、结构,还涉及食品化学、营养、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通读全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内容系统,编排合理
本书在汲取了相关教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编排合理,做到了内容安排的系统性。

全书共有六大章,从多角度、多方面对食品专业英语展开了讲解,包含食品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翻译、食品化学和营养、食品微生物和发酵食品、食品酶制剂和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内容。

围绕着食品这一核心,全书通过各大章内容的阐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向读者展示了食品专业英语的全景知识架构。

内容的编排上以食品科技论文为开篇,论述了食品科技论文有别于人文社科类论文和一般议论文的特殊之处,介绍了食品科技论文的主要类型,讲解了食品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翻译的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做了语言知识上的准备。

食品科技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应用性、科学性、规范性。

食品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包含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论文的表达形式要具有科学性,论述应该明白清楚,模棱两可的字句不能出现,因而食品科技论文为了达到科学严谨的要求,常使用大量的被动语态和较多的修饰用词。

故此在食品专业英语的语法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被动语态的讲解,修饰用词的分析。

语法时态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对于时态的理解常常受到母语的影响,造成学生困惑而不知所措,信心备受打击。

此时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

如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简单而体验感强,能够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十分有助于记忆。

利用直观教学法创设简单的食品行业交流情境,让学生扮演简单的角色,在简短而逼真的模拟沟通中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潜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食品科技论文的规范性则是指对语言文字方面的质量要求,书中将其概括性的总结为四个要点。

一是语言文字规范;二是计量单位规范;三是论文基本结构规范;四是术语规范,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专业词汇。

这些要求的内容多而且杂,相应的语法变化也是繁杂的。

语法课本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即使教师简明扼要地讲授这些食品专业英语的语法,讲得十分清晰透彻,也很难避免长期教条式讲解带来的沉闷问题。

因此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举例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主动而积极的学习。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食品专业英语是以英文的形式介绍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情况,讲解食品生产流程和技术原理,反映食品科技领域的新趋势,涉及的方面广,内容多。

因此做好不同方面内容的取舍,不同方向内容的详略是确保本书成功的重要一环。

本书在内容的取舍上确实很好地做到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使得本书充实而精炼。

所要突出的重点及详略之处的选定并不是编者仅凭一己之见,草率决断的,而是在综合考虑时代发展、学生所需的基础上审慎取舍,追求较大限度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有效应对未来的工作需要或学习问题。

例如,英语食品科技论文的结构
■ 惠艳丽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 国 酿 造
广告·书评
是食品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清楚的,本书深知这一点,在书中就研究型英语食品科技论文的格式进行了重点讲解。

完整的研究型食品科技论文全文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书中对此逐一作了阐述。

论文题目是食品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用词简洁准确,以较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使人一看就能知晓文章的大致内容。

若内容实在层次较多,难以简短化,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副标题之间用冒号(:)隔开。

一般学术期刊要求将作者名字置于题目下方,通常用“*”在通讯作者名字的上方做出标示。

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眼睛”,内容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及建议。

在一些科技刊物中,为了使摘要更加精炼,常常将研究背景这一部分省略去。

关键词一般位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是论文主题的浓缩,通常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如果使用缩略词,应为常用或公认的缩略语,不然应写全称。

引言是正文的第一部分,用来阐明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创新点、重要性。

材料与方法描述了该研究的实验过程和步骤,提供了验证结果与结论的必要信息。

结果部分是客观描述研究所获结果,讨论部分描述所得研究结果的意义,结论则是整篇文章完整的总结,综合说明该研究。

致谢用于对研究有过支持与帮助的个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则用以注明所引用的已发表科学成果的来源。

附录不是论文所必备的,主要罗列数据、公式等。

本书对以上各部分的论述依据其重要性的不同作了详略取舍,如致谢部分在科技论文中较不重要,书中仅以几句话带过;结果、讨论部分是论文核心,书中则进行了长篇幅的讲解。

食品专业英语语法的讲授同样应根据重要性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详略取舍,抓住重点,反复练习,既节省了学习精力,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讲求实用,适用性广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门功夫,自然也是食品专业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写这一方面,对于有志于食品专业研究的人来说,这是撰写英语食品科技论文不可缺少的前提。

英语食品科技论文中一些部分,比如作者、致谢、参考文献等,有一定之规可循,其写作方法是固定的,而题目、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的写作方法则是灵活的,也是初学者需要特别用心的地方。

本书面对这一难点,特别是其中的语法问题
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实用性极强。

食品英语科技论文的题目一般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尽量省略一些不必要的单词,如“A study of...”“Observations on”等。

近些年题目中冠词的使用有简化的趋势,凡可不用冠词的地方均可不用。

英文摘要多使用第三人称,如“the paper”“the results”等,在需要使用第一人称时,通常用泛指的“we”,而不用“I”。

摘要的语态应视情况而定,在强调研究结果、不考虑动作的实施者时采用被动语态,由于主动语态较被动语态更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表达有力,且更易阅读,目前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Cell》都提倡使用主动语态。

英文摘要中的时态以现在时、过去时为主,通常研究背景、目的、结论建议部分用一般现在时,撰写论文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如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用一般过去时。

引言部分中要适当使用第一人称,以明确指示作者本人的工作。

材料与方法部分一般使用过去时态和被动语态,因为所叙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客观事实。

结果部分叙述或总结的内容是过去的事实,因此通常采用过去时态,其在动词的选用上应慎重,它表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不同及作者不同的推理、判断和态度。

讨论部分在表达科学意义或实际应用效果时,应留有余地,尽量避免使用“must”这类词汇,而选择“could”“might”等表示论点的确定性程度。

在回顾研究目的、与已发表结果进行比较时,一般采用过去时态,而阐述由结果得出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结论或推论时,可以使用现在时态。

结论部分中现在时态和将来时态使用频率较高,有时候会通过使用情态动词对动词进行修饰,以表示慎重的态度或用来缓和语气。

书中在讲解这些语法时所列举的内容均选自国外原版英文资料,这启示我们食品专业英语语法的教学要通过紧密联系该语法的应用场景,阐明这样使用的原因,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切忌为举例而举例,而脱离具体应用场景。

本书以其突出的特点,丰富的内容,既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学生
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食品相关行业管理或技术人员学习的参考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