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环境的创设 视、听、嗅、味、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游戏环境的创设:视、听、嗅、味、触
-----谈感官体验在小班游戏环境创设中的运用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良好的环境更是幼儿的良师益友。

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经验积累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环境和事物的模仿、摆弄。

感官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第一门户, 2-4岁的婴幼儿正处于感官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每时每刻都尝试运用身体的每一部分感受周围环境。

因此,将蕴涵多种感官体验的材料融入到日常环境中,通过视、听、嗅、味、触,引导孩子在自然、自主的状态下探索、思考,实践、学习,从而启动智慧之门。

一、视
当小班的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他们总是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不停地看,并且对自己‘看’得顺眼的东西尝试着摆弄。

因此,在设计小班环境时首先抓住‘看’字。

1.色彩冲击:在环境中尝试投放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幼儿尝试摆弄。

如:
多功能玩具‘大公鸡’当孩子进入活动环境时,首先被玩具本身的颜色所吸引,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摆弄,逐渐孩子在摆弄中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1、熟悉的事物:如果说颜色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那么对于他们熟悉的
事物就更具有亲和力了。

开学时,我们选择‘巧虎’等幼儿喜欢的动画、动物的形象制作成喂食玩具,当孩子们看见这些喜闻乐见的形象,他们自然而然的投入到相应的活动中,并且以和‘巧虎’一起游戏为荣。

2、让幼儿能看到玩具:小班幼儿是用眼睛支配活动的,他们对于看得
见的玩具会主动摆弄,而对于看不见的或不太容易看见的玩具不能主动探索,因此在摆放小班的玩具时我尽量将玩具放在:矮柜上面、地毯上;或用小盘或透明的筐成列在橱柜里。

二、听
小班幼儿对于声音尤其敏感,任何一种能发出声音的玩具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

那如何利用声音创设小班环境呢?
1、会发声音的玩具:
现成会发声的玩具,如:会叫爸爸妈妈的娃娃、会发出不同车子声音的方向盘以及会发声音的书都是孩子趋之若鹜的玩具。

2、自制‘听’的玩具
利用幼儿喜欢听的特点创设可供幼儿探索的活动区,如:‘会唱歌的月饼盒子’教师将不同材质的月饼盒子布置在同一面墙上,让孩子通过敲打听声音。

如‘响声瓶’,教师分别将水、豆子、玩具、沙子等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入瓶子中让孩子听它发出的不同声音,并且在满足听的基础上让孩子从另外的一些瓶子中找到和他声音相同的瓶子用雌雄搭配粘在一起。

三、触(摸)
在生活中你可以非常容易地观察到:小年龄的孩子总是渴望摆弄那些他们觉得好奇的东西,哪怕只是摸一下也好。

因此,老师在活动区中设计了一系列和触摸有关的活动。

1、触摸墙
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关注到小年龄的孩子手非常‘闲’,即便在走路的时候也喜欢用手摸着墙,面对孩子此类的无意识行为,老师并没有批评,而是将它合理利用。

老师在孩子经常路过、容易摸到的地方制作了情景式的触摸觉墙面。

在孩子们忍不住用手摸的过程中感受到:小兔子的毛软软的,小狗的舌头滑滑的,小刺猬身上的刺尖尖的(防滑垫做的)。

不同的感官体验诱发了孩子的有意识的探索。

2、投放触摸觉玩具
在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除了可以投放不同触觉的玩具:如毛绒动物、光滑的粗糙的玩具,也可在娃娃家中放置幼儿常见的生活物品,如:各种清洁工具,让孩子在摆弄中感受、积累不同的感官体验。

3、自制可供幼儿触摸的玩具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制作了一些供幼儿触摸的玩具,如:‘魔术口袋’,教师将各种幼儿常用的物品(食物、玩具)放入魔术袋中,让孩子通过手摸来分辨物品;如:游戏‘猜猜娃娃吃了些什么’,教师将各种大小明显的豆子分成两份,一份装在布袋中挂在娃娃的肚子上,另一份用透明袋子装好放置在一边,孩子通过手摸出娃娃哪两袋豆是一样的,猜猜娃娃今天吃得是什么。

四、嗅、味
嗅觉和味觉也是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探索的重要手段。

我们找来了各种幼儿熟悉的食物味道:草莓、香蕉、猕猴桃,让孩子品尝,并找到相应的水果图片。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各种食物用味觉瓶的方式呈现,尝尝、问问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

环境是幼儿最好、最自然的启蒙老师。

多种感官材料的运用,诱发了婴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行为,从而体验、发现乐趣,激发探究欲望,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