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 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 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没钱,请不起律师!怎么办?
②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 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 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
D 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
花
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子议题2:
怎样建设法治1 社会?
思考
1.“有事找我的律师谈!"问题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啊!这就
➢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
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知识拓展
多元化纠纷 解决机制
诉讼方式:打官司,由法院判决 非诉讼方式:当事人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 仲裁、信访等。
行政裁决:纠纷无法协调像政府申请行政裁决
行政复议:不服政府机关的执法行为,向该机关的
1、总要求: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
长期性的努力。
2、具体措施: 四有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有氛围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有依托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机制
让人人都有“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谈”的意识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③说明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1)社会秩序: 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 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社会和谐: 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 盾,实现社会和谐。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 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司法救助,是指司法机关向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而生活面临 急迫困难的当事人、证人(限于自然人)等给予经济救助的制度。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注意】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 会道③德提、高自社治会组治织理制法定治的化规水则平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 ①内多法元规主。体: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
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
我约束、自我管理。
②社会规范: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
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
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治结合:德治、自治、法治
建设法治社会,我们不仅要预防纠纷发生, 还得学 会化解纠纷。化解纠纷有哪些具体途径呢?
4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具体要求: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 位,
上级申请裁决
行政诉讼:都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2.对医院治疗不满意,于是揪着医生不放;劳动纠纷商议无果,就采取极
端方式示威;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聚众大吵大闹……不知从何时起,
一些人遇事就靠“闹”来解决,似乎不闹就得不到合理解决。靠“闹”
解决问题( )
①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
C
②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不能理性表达诉求
思考:法治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知识提纲
1.内涵:(P93下1)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法治意识--前提)
(法律实施--保证)
2.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P94)
(实施效果--目标)
法治意识
法治实施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 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 一致追求 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 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 个领域依法运行。
实施效果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 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多种方式解决纠纷
知识拓展
双方当事人在自愿互谅 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 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 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 一种方式。
(没有第三方参加)
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 议提交(具有公认地 位的仲裁机构)第三 者,由仲裁机构对争 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 判并做出裁决。
本节目录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8.3 法治社会
第一目 法治社会的内涵 第二目 建设法治社会
主要内容
1、什么是法治社会 ?(含义、特征) 2、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怎么办) 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
探究活动
8月29日,河北通报了唐山某烧烤店打人事件最新调查处理 进展。检察机关对陈某志等28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纪检 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陈某志等涉嫌恶势力组织背后的腐败和“ 保护伞”问题,对15名相关人员立案审查调查,对8名公职人员 采取留置措施,初步查出违纪违法及涉嫌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问题,释放出严惩恶势力、严查“保 护伞”的强烈信号。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 、铲除什么。无论是深入调查案件、严查恶势力背后的腐败和 “保护伞”,还是下一步公正办理案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都 是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 谐稳定。
需要怎么做?
深入普法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律师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并不是每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3.不管有钱人还是没钱人都不愿意深陷官司纠纷啊!那么想什么办
法可以减少官司吧?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二、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通过第三方的疏导、 说服教育,促使发生 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 成协议,解决纠纷。 (中立的第三方)
俗称“打官司”,由人 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 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 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 类型。诉讼是解决纠纷 的最后途径。
当堂达标
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
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
没钱,请不起律师!怎么办?
②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 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 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
D 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
花
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子议题2:
怎样建设法治1 社会?
思考
1.“有事找我的律师谈!"问题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啊!这就
➢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
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知识拓展
多元化纠纷 解决机制
诉讼方式:打官司,由法院判决 非诉讼方式:当事人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 仲裁、信访等。
行政裁决:纠纷无法协调像政府申请行政裁决
行政复议:不服政府机关的执法行为,向该机关的
1、总要求: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
长期性的努力。
2、具体措施: 四有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有氛围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有依托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机制
让人人都有“有事请找我的律师谈”的意识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③说明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三、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1)社会秩序: 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 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社会和谐: 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 盾,实现社会和谐。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 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司法救助,是指司法机关向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而生活面临 急迫困难的当事人、证人(限于自然人)等给予经济救助的制度。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注意】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 会道③德提、高自社治会组治织理制法定治的化规水则平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 ①内多法元规主。体: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
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
我约束、自我管理。
②社会规范: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
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
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治结合:德治、自治、法治
建设法治社会,我们不仅要预防纠纷发生, 还得学 会化解纠纷。化解纠纷有哪些具体途径呢?
4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具体要求: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 位,
上级申请裁决
行政诉讼:都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2.对医院治疗不满意,于是揪着医生不放;劳动纠纷商议无果,就采取极
端方式示威;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聚众大吵大闹……不知从何时起,
一些人遇事就靠“闹”来解决,似乎不闹就得不到合理解决。靠“闹”
解决问题( )
①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
C
②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不能理性表达诉求
思考:法治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知识提纲
1.内涵:(P93下1)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法治意识--前提)
(法律实施--保证)
2.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P94)
(实施效果--目标)
法治意识
法治实施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 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 一致追求 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 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 个领域依法运行。
实施效果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 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多种方式解决纠纷
知识拓展
双方当事人在自愿互谅 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 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 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 一种方式。
(没有第三方参加)
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 议提交(具有公认地 位的仲裁机构)第三 者,由仲裁机构对争 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 判并做出裁决。
本节目录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8.3 法治社会
第一目 法治社会的内涵 第二目 建设法治社会
主要内容
1、什么是法治社会 ?(含义、特征) 2、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怎么办) 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
探究活动
8月29日,河北通报了唐山某烧烤店打人事件最新调查处理 进展。检察机关对陈某志等28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纪检 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陈某志等涉嫌恶势力组织背后的腐败和“ 保护伞”问题,对15名相关人员立案审查调查,对8名公职人员 采取留置措施,初步查出违纪违法及涉嫌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问题,释放出严惩恶势力、严查“保 护伞”的强烈信号。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 、铲除什么。无论是深入调查案件、严查恶势力背后的腐败和 “保护伞”,还是下一步公正办理案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都 是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 谐稳定。
需要怎么做?
深入普法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律师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并不是每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3.不管有钱人还是没钱人都不愿意深陷官司纠纷啊!那么想什么办
法可以减少官司吧?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二、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通过第三方的疏导、 说服教育,促使发生 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 成协议,解决纠纷。 (中立的第三方)
俗称“打官司”,由人 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 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 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 类型。诉讼是解决纠纷 的最后途径。
当堂达标
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
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