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股静动脉采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股动静脉的解剖特点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内。 股三角位于大腿的前上部, 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腹 股沟韧带外上是髂前上棘, 内下是耻骨结节),内侧 界为长收肌的外侧缘,外 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 在股三角上缘,由外向内 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 股静脉。 大腿外展外旋,自腹股沟 中点至股骨内侧髁上方连 一线,连线的上2/3为股 动脉的体表投影。股静脉 伴随股动脉,就在其内侧。
操作用物
1、穿刺盘:0.5%活力碘、棉签、一次性注 射器两个或一次性采血针头两个、弯盘。 2、其他:遵医嘱备真空采血管、血培养瓶 等。
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核对患儿床号、姓名(核对床尾卡及腕带),评估患 儿。 3、洗手,戴口罩。 4、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床号、姓名及采血项目。 5、向患儿及家长作好解释说明,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 合作。 6、患儿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臂部稍垫高,髋关节稍 外展外旋,充分暴露穿刺点局部,并注意保暖。 7、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工作,婴幼儿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 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 8、助手站在患儿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 肢,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 9、用0.5%活力碘消毒皮肤,再用同样方法消毒操作者的 左手食指、中指,然后用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准 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好。
操作目的
1.常用于采集血液标本检验,为治疗、抢 救提供重要依据。 2.需血量超过5ml的婴儿、幼儿,四肢静脉 充盈不足或者重症抢救时。
评估患者
1.询问患儿的病情,并了解年龄、面色、 意识状态等。 2.认真评估患儿有无出血倾向、凝血功能 障碍。 3.评估患儿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 4.向患儿家属解释股静脉抽血的目的,取 得配合。
4 连线法
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 动脉走向与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其 内侧。或将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腹 股沟相交处作为股静脉穿刺的定位标志, 两下肢有差异。左下肢位于膝关节正中点 至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向内0.2-0.3 cm作为穿刺点,右下肢位于膝关节正中点 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正中作为穿刺 点
指导患者
1.向患儿及家属解释股静脉抽血的目的和 作用。 2. 告知患儿抽血后有任何不适,及时呼叫 护士。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局部必须严格消毒皮肤, 直径≥8cm。 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常规下禁用此法。如必须应用需报告 医生,选用小号针头穿刺,延长按压时间,拔针后观察至无出血,穿 刺后每30分钟观察穿刺点局部情况一次并记录。 3.穿刺处皮肤不得有糜烂或感染。 4.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穿刺太深,以免伤及腹腔脏器;穿刺时还要 绝对避开股神经,否则易造成下肢运动障碍 5.穿刺时,如抽出血液为鲜红色血液,则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 出针头,应延长按压时间,直至无出血为止。 6.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7. 抽血过程中注意评估患儿面色、呼吸、精神反应状况,发现异常 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同时通知医生。 8. 掌握适应症 新生儿首选股静脉采血,对2岁以上的患儿,尽量在 股静脉以外的其他部位采。 9. 正确的体位及有效的肢体按压是穿刺成功的基础。
二、垂线法
从脐部引一直线垂直 于腹股沟,垂直交叉 点内侧0.3-0.5cm处 为穿刺点;或以脐窝 为中心向耻骨联合上 缘与髂前上棘的联线 作垂线,与腹股沟交 叉点就是穿刺点。 肥胖儿、哭闹较剧及 各种原因所致循环不 良,使股动脉难以触 清者,可采用此方法。
股动脉
3目测法
患儿仰卧,大腿外展,小腿屈曲,在大腿内侧肉 眼即可看到一个三角区,此三角区由缝匠肌与长 收肌所形成,在此三角区下角顶点向内2/3处即 为进针处。或将新生儿的下肢呈屈髋、屈膝、外 展、外旋位,在腹股沟处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 此处就是股静脉的穿刺点。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 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血管 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搏动不明显,尤 其是循环衰竭的新生儿,所以,目测法适用于新 生儿。
新生儿足跟采血部位
新生儿外侧足踝前缘向足 底外侧缘做垂直线,此线 与足底外侧缘交界处为采 血点
采血部位
谢谢大家!
患儿准备
采血时患儿正确的体 位是穿刺成功的基础。 一般来说,患儿取仰 卧位,穿刺侧大腿外 旋、外展与躯体纵轴 成45°角,臀下垫 一小枕,使腹股沟展 平,小腿弯曲与大腿 成90°角,另一腿 伸直。
注意事项
新生儿把其下肢呈屈 髋、屈膝、外展、外 旋位,在腹股沟处, 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 处,此就是股静脉的 体表投影。注意左右 两下肢股静脉存在明 显差异,左股静脉位 置较浅,而右股静脉 位置较深。
操作、右手持注射器或一次性采血针头,使针头与皮肤呈直 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然后逐渐提针, 边提针边抽吸,持续负压。 11、见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已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提 针,加以固定,根据需要采取血标本量。如未见回血,则 应适度调整进针角度、方向及深浅。 12、根据采血要求将血液注入相应采血容器内 13、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按压皮肤及血管穿刺点5min以上至 不出血。 14、再次核对患儿床号、姓名及采血项目、采血量。 15、协助患儿取舒适卧位,询问需要并将呼叫器置于可及 的位置。 16、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17、处理用物。洗手,取下口罩。 18、穿刺30分钟后再次评估局部有无活动性出血。
小儿股动静脉采血技术
2017-5-18
小儿股静脉采血的优点
1. 穿刺成功率高,采血量大,并且在同等 采血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短,弥补了 头皮静脉采血法、四肢浅静脉采血法、颈 外静脉采血法的不足。 2. 安全性大,不易刺透血管而引起血肿. 特别是对于呼吸困难,气喘重的患儿,股 静脉粗大,血管充盈丰富,只要能触及到 股动脉即可找到股静脉。抽血时不易发生 溶血和凝血。
穿刺点定位方法
1、触摸法 2、垂线法 3、目测法 4、连线法
一、触摸法
根据股动脉与股静脉平行走行的特点,于腹股沟 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自股动脉内侧 0.5cm处为穿刺点或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下方1.0-1.5cm,股动脉搏动内侧0.3-0.5 cm处。 较胖的患儿穿刺点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 较瘦的患儿可直接在搏动点明显处穿刺,因较 瘦的患儿皮下脂肪薄,股动脉和股静脉较贴近, 且因股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好,不易误入。 触摸法是股静脉穿刺点定位的首选方法,也 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可靠及穿刺成功率最高的方法, 但有些较胖的或病情危重的患儿因股动脉触摸不清 而不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