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苗寨心得600字(通用1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苗寨心得600字(通用10篇)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1
带着满心的期盼,我和妈妈踏上了前往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行程。

那里山高水深,森林茂密,交通比较落后,所以经济发展没有我们家乡那么好,但它却保存了完好的原始生态和民族文化。

苗村侗寨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镶嵌在绿水青山中,诉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古老传说。

随着车子在深山中穿行环绕,一座古老又壮观的苗寨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西江著名的千户苗寨。

我迫不及待地顺着青石板铺成的村道往里走,想一探究竟。

跨过古色古香的木制牌楼,一条白水河赫然映入眼帘,叮叮咚咚地欢唱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层层叠叠,连绵成片,气势恢宏。

吊脚楼是苗寨特有的建筑,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用来摆放农具和饲养家畜的,第二层是生活居住用,第三层是存放粮食和生活用品的。

除了苗寨的建筑,在这里,我们还感受了苗家人的热情好客。

晚饭时间到了,当我们在一家酒楼前停下脚步时,苗家姑娘们立刻围了上来,唱起了山歌,苗家了哥吹响了芦笙,摆起了当地最具特色的长桌宴,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所谓的长桌宴,就是把一张张桌子拼在一起,像一条长龙,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来,品尝当地各种特色小吃和菜肴:酸汤鱼、蕨菜根、黄米饭……正当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时,热情的苗家姑娘唱起祝酒歌来敬酒了,当客人在热情的气氛中张口便喝时,却不想数个酒壶已从斜上方依次排列,一个高地一个,碗中美酒如小瀑布一般一叠一叠流进客人嘴中,这样的敬酒方式被称为“高山流水敬酒仪式”。

如果苗家姑娘觉得“山”不够高,“水”不够长,“情”不够深,她们会踩在板凳上来增加几座“山”的高度,延展“水”的长度。

在大家的欢笑和无比热情的敬酒仪式中,一个个好酒量的客人都败下阵来,喝得面红耳赤,连连摇头。

酒足饭饱之后,散步在风雨桥上,夜色渐渐笼罩,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中间闪烁着点点灯光,与天空中的星星交相呼应,把苗寨的夜晚
衬托地格外美丽。

我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离开了千户苗寨,但这里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一水环绕的美丽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2
国庆节,我们来到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游玩。

我们先坐观光车来到观景台,从观景台上往下看,苗寨尽收眼底。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共有八个寨子,六千多人。

苗寨的房屋都是每户人家自己修建的,分为三层。

第一层用来养猪牛等牲口;第二层用来居住,外面阳台的栏杆是苗族姑娘靠的地方,所以当地又把阳台称为美人靠;第三层是用来储存粮食和酿酒的地方。

整栋房子都是用木头建的,一不用铁钉,二不打地基,三不用一张图纸,却能抗六级地震。

如果搬家,还能把整栋房子都抬起来。

房顶正中央有一个上圆下弯的标志,下面弯弯的代表月亮和牛角,上面圆圆的代表太阳和圆满。

我们继续坐车来到山寨里,街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有卖肉串的商人,有在小店里织布的婆婆,还有在广场跳舞的苗族姑娘。

这些姑娘们头发都盘在顶上,还扎了一朵粉红的大花,显得格外漂亮。

苗族姑娘的服饰很有特色,不仅有粉蓝黑黄等各种颜色,居住的地点不同,裙子的长短也不一样。

住在山脚的穿长裙,住在山腰的穿半身裙,住在山顶的则穿短裙。

为什么住得越高穿的裙子越短呢?原来是为了方便爬山涉水、下河洗衣。

苗寨的食物主要以酸辣为主。

苗家酸汤锅吃起来酸而不腻,土豆饼又香又脆、酸梅汤清凉可口。

我最喜欢吃的是黑毛香猪烤肉串,放养的香猪用大火烤过之后,一阵肉香便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肉质鲜嫩、美味可口。

正吃着烤肉串,夜幕便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山里每家每户都打开了灯,象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在山里眨着眼睛。

远远望去,非常壮观,寨子像披了一件金光闪闪的纱衣,西江苗寨真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3
早就听说,在大山深处有个美丽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

这次我终于来到了这里。

走进苗寨,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高高矮矮的小木屋依山而建,几座小桥跨在小河上,浅浅的河水绕着整个苗寨缓缓地流着。

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啊!
脚下的路是美的,由鹅卵石和青石板铺成的路,上面是一些奇怪的文字和花纹。

远处动听的歌声,把我吸引到了歌舞表演场。

一群美丽的苗族少女身着彩衣跳起了“锦鸡舞”,她们像一只只美丽的“锦鸡”抖动着身体,舞动着绸带,时而飞舞,时而旋转……美极了!
在苗族特色小吃里,最吸引我的要数打糍粑。

把蒸熟的糯米倒进一个大木槽里,再用木锤反复的锤打糯米直到变成粘粘的糍粑。

看着他们打得很轻松,我也想试一试,结果糍粑和木锤紧紧地粘在一起,我举着木锤怎么也打不下去,而我的力气根本不够,怎么打得动呢?用手沾上一些水,揪下一块糍粑包上作料,咬上一口,它的美味可以用香、糯、甜来赞美。

夜晚,寨子里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

站在吊脚楼上,你会发现山脚下、山坡上全是星星点点的灯,仿佛天上的星星落入凡间。

不时从大山深处传来的阵阵鸟叫声,宛若一首小夜曲。

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米酒的飘香,丰盛的长桌饭,精彩的歌舞,清香的`茶叶……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4
在今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风景如画,还保留着苗族传统的西江千户苗寨。

进了大门,就看到一些苗族老汉穿着传统服饰,吹着一种乐器-笙。

笙的声音悠长浑厚,使人心宽胸旷。

漫步在小巷里,交杂着小贩喊“杨梅汁,杨梅汁”的声音,我们看到了对岸的吊脚楼。

从水里立起的一根根木头,支撑起那古色古香的楼房。

走过小巷,就来到博物馆。

大门上,用烫金字写着“苗寨博物馆”五个大字。

它分为三层:第一层介绍了苗族的风俗传统、饮食习惯。

第二层是服饰,第三层是药草,红砖、白瓦,使得整个博物馆非常庄重。

看完博物馆,就来到风雨桥。

风雨桥连接了东西两岸。

走上风雨桥,风雨桥分为四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精美的花纹,向两边极目远眺,偶尔有几只鸭子从水面上游过,“嘎嘎”地叫着。

还有几个村民,走过田埂,哼着家乡小曲干着活,河面还吹来阵阵清风,若是与别人聊天一个下午,你一定觉得这儿是人间天堂。

走过风雨桥,爬上一座小山头,就来到观景台。

站在观景台上向下望,千户苗寨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向前看,是千户苗寨最热闹、最现代的一个地方。

晚上,那儿灯火通明、歌舞院在这儿最显眼,只有它发着银色的光,其它的都发着黄的绿的光,像许多士兵簇拥着一位美丽的皇后。

走下观景台,来到那个热闹的地方。

有个地方正在搭建一座吊脚楼,它是用原木制造的,可以看见内部的房梁、屋脊。

走过一条条小道,听着流水哗哗的歌声,我们来到千户苗寨的歌舞院。

苗族人动人的歌声令我们陶醉,这时,连流水也不再哗哗地流了,大概是自愧歌声不如他们的歌声吧……
西江的千户苗寨是个美丽的地方,希望你有时间去细细游赏。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5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这是中国最大的苗寨,位于黔东南偏僻的山谷中。

一路上都是盘山公路使人不知道要去向何方。

目的地,或许在转弯的一刹那出现,或许被山万千阻隔。

终于,不知道转了多少弯,绕开多少山头后,目的地终于到达了。

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和此处的偏僻并不相称。

若不是各种现代物件提醒我,我还真的以为自己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城镇。

时至正午,我们来到了一家饭馆,席间,主人向我们敬酒,酒像丝线一样棉柔而过。

在欢快的歌声中,酒也带上了几分香甜。

突然听到一阵乐声,店主人告诉我们,现在正值一年一度的“吃新节”,庆贺新一年的粮食成熟收获。

饭后,在苗寨最高的观景台向下一望,溪水将寨子一分为二,风雨桥上过往的行人已如黄豆一般大小。

远处,越过群山,似乎能够看穿天边。

下了观景台,我们来到溪边,哪有一场斗牛赛,在河滩上,原本一动不动的牛听到号令后,便如发怒一般,直冲向对方,“砰”地一下撞到了一起,紧接着用尽全身力气顶了起来。

僵持一会后,一头牛脚下一滑,便被顶开。

获胜的牛由于惯性又向前冲了一段距离。

围观的人为获胜者叫好,获胜者也一同欢呼起来。

溪水并不深,涉水过河,河水甚是清凉。

过了河,离开斗牛赛场,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走着,四周越来越寂静。

欢呼声,吵闹声已经遥不可闻,与原先的闹市完全不同,只有隔着墙听到的做饭声。

这座原本应该寂静的村寨终于在角落处展现了它原本的面目。

忽然看到有一些人正在作画,画风看起来像印象派的。

他们不断挥动画笔,将这一瞬间完美的光影与他们的恬静的内心用画笔记录下来。

中午的酒并没有喝多少,并且这种酒度数也不高,但是在这一刻,我却陶醉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一刻,我认为,这里——远离闹市,藏于山腰的角落,已经不在偏僻。

因为,我的心离这里并不远。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6
黔东南是苗、侗自治州,我既然感受了侗族人的生活,当然不能错过苗寨啦。

这不,大年初一,一起床,我们就开车直奔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

三个小时过后,我们沿着山路蜿蜒而下,远无的,就瞧见了千户苗寨的身影,重重叠叠的,煞是好年。

一条河从苗寨中间渡过,像一条水龙躺在中间休息一样。

十二点多,我们终于进入了大名鼎鼎的千户苗寨。

映入眼帘的吊脚楼,远比远观时精致的多。

而苗族的吊脚下楼跟
侗族的吊脚下楼虽然都是吊脚楼,但还是有些差异:苗族的吊脚楼正楼第一层是不住人的,就是一个大大的客厅,二楼才住人。

但我们侗族的吊脚楼正楼第一层的房间是主卧。

现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吊脚楼一楼的客厅基本上都变成了商铺,商品也是琳琅满目:有卖银器的,有卖酸鱼酱的,有卖酸汤鱼的……苗族特色的东西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了。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时还跑进一家店里去看一看。

走了一段路,我们每个人的肚子都唱起了歌,这才想起已经快下午了,而午饭还未解决呢。

我们只好先停下旅程,来到了一家米粉店,那米粉可真好吃啊!在那儿,我吃了一碗又一碗,一连吃了三碗,把肚子撑得像个小西瓜。

吃完午饭,继续上路喽!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家银饰店。

其中,你们知道吗,最让我喜欢的就中当作镇店之宝的银冠了。

那精美的雕刻,炫丽的打扮,让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之后,在苗寨里,我们又看见了许多用牛角磨成的手镯、梳子等好多日用品。

我们还参观了苗寨博物馆,了解到了许多苗族的风俗习惯。

这趟旅行,既增长了见识又体验了苗家人的生活,可所谓两丰收啊!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7
走进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字:“美”!
苗寨的吊脚楼很美,那是一种优雅的美,古老的美!从山脚至山顶的每座楼飞檐翘角,楼的三面都安装有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绣球、南瓜等各式各样的图案,上面那S型曲栏靠椅,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靠”了!一束阳光洒在吊脚楼上,显得金光闪闪,格外炫丽!
苗寨的服饰很美,那是一种传统的美,古典的美!姑娘们头上戴着数朵栩栩如生的银花,脖子上挂着一串粗大的银项圈,全身上下银光闪闪。

她们身穿色彩绚丽、绣有民俗特点的衣服和长裙,再配上一把古色古香的花伞,在吊脚楼间漫步,就好似仙女下凡般的漂亮!
苗寨的风雨桥很美,那是一种高尚的美,古朴的美!它们已有近百
年的历史,全身上下用古老的木头制成,不含一钉一铁,但却坚硬牢固,一直以来,它就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苗寨的人们守卫着家园。

人们可以在桥上遮风挡雨、谈天说地,也可以在桥上翩翩起舞、奔跑嬉戏,而它却毫无怨言,默默地呵护着世世代代苗寨人民。

在这样的美景里,我们游客的心情也变得美了起来。

这是开心的美,惊喜的美!大家纷纷穿上苗族的服饰,载歌载舞,我也随着竹笙吹出的美妙音乐跳起了当地最著名的“芦叶舞”,游客们尽情地陶醉在乐声、歌声和笑声里!
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时分,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淅淅沥沥的小雨为千户苗寨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层层叠叠的苗寨若隐若现,此时的苗寨更美了……
我轻轻地挥了挥手,告别了“醉美”的苗寨!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8
一个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

典型的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鼠,因为它长得胖胖的,缩成一团旧像是一个毛绒球,所以我给它起名叫“球球”。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在历史上多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

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

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

苗族也善舞蹈,
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

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9
寒假出游的第二天,我们全家人来到了贵州的“千户苗寨”。

这里原本是一个苗族的村寨,可是现在竟然成了收门票的景区!
验了票走进苗寨,只见一条平坦的道路,两边都是店铺和旅店。

我们拎着行李也顾不上逛街,还是先找好住处安顿下来再说吧!经过一番寻觅,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处可以欣赏苗寨全景的“观景房”!住在这里,不仅可以将整个苗寨一览无余,更可以欣赏到苗寨美丽的夜景!一放下行李,我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观景台。

哇,整个苗寨都尽收眼底,真是太美了!夜幕降临,整个苗寨灯火通明,我们吃着火锅,喝着农家自酿的米酒,欣赏着夜景,真是一种享受啊!
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就下山去逛了。

先跟着观光车围着苗寨转了一圈,后来看到山上有穿苗族服饰拍照的,爸爸妈妈一时兴起拉着我换苗族服饰要去拍合影。

苗族衣服真的很麻烦,左一件右一件,里外套了好几件。

男人的头饰说帽子不像帽子,说头巾不像头巾;女人的头饰则是全银的,亮闪闪的真漂亮!换好衣服,我们摆着各种造型拍照。

等拍完我一看我的照片:呀,那真是24K超级帅呀!哈哈哈!
拍完照,我们跟着观光车下山。

路过小吃街,已经有点饿的我嚷着要吃东西。

走进小吃街,里面的小吃真多:有烤鱼、烤土猪肉串、煎豆腐、糍粑、杨梅汤……馋得我直流口水!后来我们每样都尝了一点,真的很过瘾!
吃饱喝足后正好赶上十一点的苗寨演出,我们跟着人流进到表演场地,等着苗族特色表演的开始。

一开场,只见一群苗族小伙和妹子列队走了出来,为我们展现着他们独特的民族风情,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这些表演的节目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树叶吹奏”,一个年轻人用树叶吹奏着一首首曲子,还用树叶学人说话,看了真让人叹服!
两天的苗寨之旅结束了,回头望着苗寨的大门,我不禁哼起了歌:“再见吧苗寨,再见吧苗寨,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游苗寨心得600字篇10
海南的自然风光令人为之迷醉,而海南苗寨独特的民族风情也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人一起来海南苗寨旅游。

还没到苗寨,就远远看见了一座高大的山门,是用一根根竹竿搭成的。

山门边一个个漂亮的苗族姑娘向我们招手,好像在欢迎远方的客人。

一进山门,啊!一棵棵又粗又高的棕榈粗又高的棕榈树出现在我的眼前,仿佛置身于童话之中。

拐了一个弯,我们看见几座用竹竿搭成的房子。

真奇怪,这些房子没有建在地面上,而是用几个木桩支撑起来的。

一打听,原来这叫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饲养家畜,热情好客的主人还请我们上楼喝了一杯茶呢!
再往前走,看见几个妇女正在织布,旁边挂着许多蜡染的衣服,这些衣服都是用手工染制成的,非常精美,妈妈也买了一件。

最奇怪的是这些妇女的脸上布满了一道道跟墨水颜色一样的斑纹,挺吓人的,原来这也是苗族古老的习俗,当然现在这种野蛮的习俗已经被抛弃了。

最精彩的节目是歌舞表演,苗族人能歌善舞,芦笙是它们最喜欢的乐器。

竹竿舞开始了,小伙子们拿着竹竿一开一合,姑娘们在一根根竹竿间一蹦一跳,舞姿轻盈舒展,我们都看得入迷了。

在导游的催促下才,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苗寨。

啊,美丽的苗寨,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领略你那迷人的风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