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剖析完整版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采用小动脉移植修复小动脉缺损较 静脉移植少得多,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应用。 例如在断肢或断指再植中,可将不能再植 的肢(指)体中的动脉切取下来移植于再 植肢(指)体上,或是在同一个再植的肢 (指)体上切取次要的一条动脉进行移植, 以保证另一条动脉的修复。动脉移植于动 脉时不必倒置,按相应的一端进行缝合。
⑷切取下的血管,移植前应置于利多卡因、肝素 氯化钠溶液中保存,以减少移植血管痉挛发生。
⑸术中止血要彻底,以免产生血肿压迫移植段 血管和吻合口,必要时放置引流条。
⑹血管移植术后,常规应用解痉、抗凝药物, 如右旋糖酐40、罂粟碱、妥拉唑林等。术后还 应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止发生感染。
谢谢大家!! !
④缝合对侧管壁
若缝针刺入管腔深浅掌握不当,可缝穿对侧管
壁。当前壁缝合完毕,翻转缝合后壁时常发现 已被缝合。此时应及时拆除缝线,重新缝合。 缝毕通血后血管若不能恢复原来外形而呈椭圆 形或有塌陷,且血流缓慢,即证明已缝合对侧 管壁。此时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吻合口栓塞。 应及时阻断血流,拆除缝穿的缝线,经肝素盐 水充分冲洗后重新缝合。
断肢(指)再植
一、概述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钱允 庆等为工人王存柏接活了完全离断的右前臂 ,且功能恢复良好。此被一致公认为世界上 断肢再植成功的首次报道。
1964年波士顿的Malt报道了一例他在1962 年为一位12岁男孩上臂断离再植的情况。
此后,断肢再植迅速发展!
1965年7月27日Komatsu、Tamai对一例 完全离断拇指进行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然而他们在三年后才著文发表。
D.先缝合后壁法
②端侧缝合法
先将作端侧缝合的血管断端剪成一45°的斜口
③套叠缝合法
④剪开套叠缝合法
⒊血管缝合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① 吻合口漏血:
血管缝合完毕开放血管夹后,大部分无漏血现象。若针距不对称或针距过大,则常会 发生吻合口漏血,应及时观察漏血情况。若有轻微漏血,则稍加压迫即可止血;若 有明显喷射状漏血,则应重新阻断血流进行补缝。
⑤目前正研究基因及干细胞技术,克隆手将不 再是梦想。
二、血管缝合术
⒈血管缝合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① 血管显露要清楚,器械放置要合理 ② 血管缝合应在正常部位 ③ 相缝合的血管口径相似 ④ 血管的张力适当 ⑤ 适当的断端外膜修剪与断口冲洗 ⑥ 平整对合,内膜外翻,保持血管床健康和平
整 ⑦ 边距、针距均匀对称,针数适宜 ⑧ 防止血管扭转 ⑨ 操作要稳、准、轻、巧。
④选取静脉时还应注意口径要与缺损动脉相一致 或略小于动脉,因为动脉压力大,移植后小静脉 常显扩张.
⑤移植过程中移植血管的长度要适宜,过短缝合 时显得紧张,过长则血管发生迂曲,均影响血液 畅流。
⑥在缝接移植静脉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移植段血 管扭曲
⑴裤衩式移植
⑵ 桥式移植
静脉移植修复静脉缺损时,移植段静脉不 需要倒置,移植段远心端与缺损静脉的远 心端缝合,以使血液顺静脉瓣回流。
如1983年11月解放军401医院为一例双手 十指被切纸机完全切断病例作9指再植(右拇 指甲根部切断,丧失再植条件),首创双手 多指再植成功的记录。
198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 院和1986年11月解放军89医院 相继再植10指全部成功。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和大连大学附属一 院等亦相继报道10指再植全部成活,并获得 良好功能。
20世纪60年代再植是在肉眼下进 行,成活率在50.2% ~75.0%之间。
随后数年,显微外科技术突飞猛进,使直 径0.5 ~1.0mm的小血管吻合长期通畅率大 幅度提高;同时对于再植后病理生理过程 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促使断指再植的成 活率不断提高,
国内、外分别达到了73.5% ~97.0%及46.0% ~94.5%。
例如在断肢或断指再植中,可将不能再植的肢(指)体中的动脉切取下来移植于再植肢(指)体上,或是在同一个再植的肢(指)体 上切取次要的一条动脉进行移植,以保证另一条动脉的修复。 ④选取静脉时还应注意口径要与缺损动脉相一致或略小于动脉,因为动脉压力大,移植后小静脉常显扩张. 20世纪60年代再植是在肉眼下进行,成活率在50. 缝毕通血后血管若不能恢复原来外形而呈椭圆形或有塌陷,且血流缓慢,即证明已缝合对侧管壁。 一般经5~10min痉挛可解除。
断肢(指)再植工作已有40多年历史。 平整对合,内膜外翻,保持血管床健康和平整
例如在断肢或断指再植中,可将不能再植的肢(指)体中的动脉切取下来移植于再植肢(指)体上,或是在同一个再植的肢(指)体 上切取次要的一条动脉进行移植,以保证另一条动脉的修复。 (即等距三定点牵引线缝合法) 血管显露要清楚,器械放置要合理 ⑹血管移植术后,常规应用解痉、抗凝药物,如右旋糖酐40、罂粟碱、妥拉唑林等。 血管缝合完毕开放血管夹后,大部分无漏血现象。 一旦明确为栓塞,则应及时探查,切除血管栓塞段,再重新缝合血管。 血管显露要清楚,器械放置要合理 ⑥在缝接移植静脉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移植段血管扭曲 符合生理的血流方向,能保持血液最大的流速的流量,是当前显微血管最常用吻合方法
提高成活率与提高功能效果主要 基础在于:
①精细地修复血管、神经、肌腱和腱鞘, 简化血管吻合方法。
②缩短手术时间,及时正确地处理血管危 象的进行康复治疗。今后,改善再植后 的功能是主要努力方向。
③妥善修复伸、屈肌腱系统,防止粘连; 重建 肌腱,提供有效的动力。
④努力保存关节、预防僵硬、重建关节、提供 支架与杠杆等。如果抗排斥技术有重大进展 ,异体关节移植、异体肌腱移植,甚至异体 手指移植能取得长期存活,则断指再植将再 上一个新水平。
② 血管痉挛:
若发生血管痉挛,可用罂粟碱,2%普鲁卡因及利多卡因作局部外敷,并用热生理盐水 持续湿敷。一般经5~10min痉挛可解除。若发生顽固性血管痉挛,除采用上述方法 外,可采用外膜旁组织剥离、对抗撕拉、管腔内注入罂粟碱、逐段液压扩张及持续 湿热敷等方法来解除
③血管栓塞
因血管清创欠彻底、缝合材料选择不当、 缝合质量差,或病人血压偏低等常可导致 吻合口栓塞。一旦明确为栓塞,则应及时 探查,切除血管栓塞段,再重新缝合血管 。凡造成血管缺损者,应采用血管移植进 行修复。
2005年11月我院成功完成一例十指完全离断 再植,并全部成活,是世界上第二十例十指 离断全植全活的病例。(见下图)
12
双手10指离断全植全活,说明我国 如1983年11月解放军401医院为一例双手十指被切纸机完全切断病例作9指再植(右拇指甲根部切断,丧失再植条件),首创双手多指
再植成功的记录。 血管显露要清楚,器械放置要合理
断肢(指)再植工作已有 40多年历史。前15年断肢( 指)再植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成活率上。
80年代以后断肢(指)再植的进 步主要在于对复杂、难度大的断 肢(指)再植成功上。
小儿手指离断、远节手指离断、 撕脱性离断与脱套性离断、双手 多指离断、同肢(指)多平面离断 等病例。
我国自1983年以来连续报 道7~10指完全离断再植成 功。
1965年11月1日上海中山医院为一名青年工 人施行了拇指完全离断再植术,取得了成 功。
1966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第 九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合作,在8倍 手术放大镜下进行断指再植取得成功。
之后在国内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山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等相继发表了断指再植的经验, 使再植外科有了新的进展。
⒉血管缝合的方法
① 端端缝合法:
符合生理的血流方向,能保持血液最大的流 速的流量,是当前显微血管最常用吻合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两定点缝合法:
( 即180°等距二定点牵引线缝合法)
:
(即等距三定点牵引线缝合法)
血管显露要清楚,器械放置要合理 血管显露要清楚,器械放置要合理 一般经5~10min痉挛可解除。 若发生血管痉挛,可用罂粟碱,2%普鲁卡因及利多卡因作局部外敷,并用热生理盐水持续湿敷。 临床上采用小动脉移植修复小动脉缺损较静脉移植少得多,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应用。 20世纪60年代再植是在肉眼下进行,成活率在50. 符合生理的血流方向,能保持血液最大的流速的流量,是当前显微血管最常用吻合方法 若缝针刺入管腔深浅掌握不当,可缝穿对侧管壁。 0mm的小血管吻合长期通畅率大幅度提高; ④努力保存关节、预防僵硬、重建关节、提供支架与杠杆等。 提高成活率与提高功能效果主要基础在于:
显微外科技术已经成熟,标志着再 20世纪60年代再植是在肉眼下进行,成活率在50.
D. 因血管清创欠彻底、缝合材料选择不当、缝合质量差,或病人血压偏低等常可导致吻合口栓塞。 血管缝合完毕开放血管夹后,大部分无漏血现象。
植外科已进入新纪元! 先将作端侧缝合的血管断端剪成一45°的斜口
动脉移植于动脉时不必倒置,按相应的一端进行缝合。 0cm处用锐刀切割,不做钝性分离、过度牵拉、挤压血管以及潜行分离等,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之后在国内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相继发表了断指再植的经验,使再植外科有了新的进展。 一旦明确为栓塞,则应及时探查,切除血管栓塞段,再重新缝合血管。 缝毕通血后血管若不能恢复原来外形而呈椭圆形或有塌陷,且血流缓慢,即证明已缝合对侧管壁。 (即等距三定点牵引线缝合法) 如1983年11月解放军401医院为一例双手十指被切纸机完全切断病例作9指再植(右拇指甲根部切断,丧失再植条件),首创双手多指 再植成功的记录。
⑤血管错吻
由于对血管辨认不够准确,把 近端动脉与远端静脉相吻接, 通血后远端不通血,应及时予 以调整,重新缝合。
三.血管移植术
①切取静脉时,应注意无创操作。应采用开放式 皮肤切开。用锐刀切至静脉表面,其周围保留一 薄层筋膜。
②遇分支切断,用细线结扎
③切断静脉时,应在近心端结扎一线,以便标记 备用。取下肢静脉段进行动脉移植时,应将扎线 倒置于动脉的远心端,而静脉的远心端与静脉的 近心端相吻合,以便顺静脉瓣方向流血。
⑴切取血管必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选取的 血管健康情况,并根据受区情况,切取相应口 径和长度的血管进行移植。
⑵切取血管时,必须坚持无创操作和敞开式切 取;距血管周围0.5~1.0cm处用锐刀切割,不做 钝性分离、过度牵拉、挤压血管以及潜行分离 等,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⑶移植血管的口径要与受区血管口径相当,长度 要适宜。缝接过程中避免血管扭曲。移植后的血 管应置于健康的软组织中,可用邻近的肌肉、筋 膜等转移覆盖或包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