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小明想测石块的密度,进行下面的操作: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0:
(2)在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3)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
(4)计算石块的密度ρ.
若在操作(3)中倒出部分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A.偏大B.无偏差C.偏小D.无法确定
2.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的首选材料,这些优点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热性D.较好的延展性
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4.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
5.下列对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的
D.“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离B.海市蜃楼C.日食月食D.镜花水月
7.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 B.灯丝用久了变细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D.冬天窗户上的霜
8.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10.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
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B.医生利用B超査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C.倒车雷达帮助司机倒车D.发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
二、填空题
11.小明想测量妈妈自酿的葡萄酒的密度。
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发现指针停在图1位置,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到天平平衡;接着他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2.8g,然后向空烧杯中倒入20mL的自酿葡萄酒,并用天平测出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罝如图2所示,则葡萄酒的质量是_____g、密度是 _____g/cm3。
12.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为计时更准确一点,总是_____(选填“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如果选用另一种方式计时,会使运动员的成绩比真实成绩________.(选填“变好”、“不变”或“变差”).
13.夏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_____的原理形成的;小青同学由于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青看物体的像成在视膜的前方,他应佩戴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14.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规律制成的.a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b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15.通常把频率_____的声称为超声,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_____(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更快”“更慢”或“相同”)。
m s;在骑车过16.小明家离学校3000m,骑自行车上学用时10min,骑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程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计算题
17.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2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 20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最多能装载110kg的手推车把这堆稻谷从晒谷场搬运到谷仓,至少要运多少次?
18.如图所示是小东同学骑着某质量为12kg的助力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全程共运动8min,在第5min时刚好到达全路程的中点,g取10N/kg,则:
(1)若助力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动力的功率恒为2kW,则助力车匀速运动时,动力做功多少J? (2)在全程运动的时间内,助力车受到的平均动力为车和小东总重的0.25倍,全程动力做的总功为
5.4×105J,那么,小东的质量为多少kg?
四、实验题
19.无人飞机制造用了一种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
下面小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10g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则应该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继续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
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测量体积最佳实验步骤顺序应该为_____。
若图中数据为小明正确操作顺序所获得的数据,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kg/m3。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形成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实验发现,通过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从物体相对凸透镜的位置来看,凸透镜的_____(选填“光心”,“焦点”或“二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1.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___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A.2cm B.7cm C.9cm D.10crn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
2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选填“快”或“慢”)。
(4)图象中DE段是_____过程。
23.小琳同学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探究声音的特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拉紧。
再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拨动琴弦发出声音。
(1)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琴弦的松紧情况。
(2)在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时,小琳的实验方法如下:选择较细的一根琴弦安装在桌面上,保持_____不变,通过改变_____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琴弦的长短,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
(3)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方法:_____。
24.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正确的是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纸锥下落快慢与半径____,与锥角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本实验运用了____的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
5.A
6.D
7.C
8.C
9.A
10.D
二、填空题
11.右 19.6 0.98
12.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变好
13.光的直线传播凹透镜
14.热胀冷缩 37.3 -23
15.超过20000Hz 传递能量相同
16.静止
三、计算题
17.(1) 9×10-3m3 (2) 1.1×103kg/m3 (3) 50次
18.(1)3.6×105J(2)48kg
四、实验题
19.右 C偏小 132 0.82×10³
20.倒立照相机焦点左 C
21.折射虚 E B 下 B 右左
22.(1)B; 38;晶体;
(2)吸收;
(3)固液共存;50;慢;
(4)沸腾.
23.钩码数量钩码数量 AB 保持琴弦的材料、AB之间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不变,分别将粗细不同的琴弦安装在桌面上,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
24.A 无关有关 B 控制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