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临床资料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以及相应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疾病类型的真菌感染特点以及对应治疗方法。

结果29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并且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是疾病的诱因之一,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

在临床疗效的提高上,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效果更好。

结论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并且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因此,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标签:呼吸内科;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
随着空气环境的不断恶化,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机率越来越高,在真菌感染中,呼吸系统的感染最为常见[1]。

我院专门成立疗效研究小组为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以及相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中,年龄31~71岁,平均53.7岁。

所有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肺心病25例,哮喘21例,肺癌15例,支气管扩张13例,肺间质纤维化9例,肺脓肿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

在住院过程中都有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负荷《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由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发布)中的相关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疾病类型的真菌感染特点以及对应治疗方法。

观察患者的易感因素、病原菌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部阴影上都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过半数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42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放化疗、低蛋白血症和肿瘤是疾病的诱因。

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他病原菌包括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曲霉菌以及隐球菌酵母菌。

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痊愈6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见表1~3)。

3 讨论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的范畴,往往在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时或菌群失调时才会发生感染情况[3]。

患者大多数都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几率最高,经研究,发现患者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气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增加了受感染的可能[4]。

在易患因素中,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最高。

所有患者中平均年龄偏高,中老年人的体质因素也有一定影响,这部分患者呼吸道防御屏障受到破坏,呼吸功能不够健全,免疫功能较差,有菌群失调的现象存在。

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

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没有特异性表现,容易混淆,造成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困难[5]。

目前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表现,然而有部分患者在X线和CT的检查结果中显示同普通细菌性肺炎比较类似,鉴别比较困难。

而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面,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包括三唑类和多烯类,例如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以及5-氟尿嘧啶等,然而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在用药上需要坚持科學合理的原则,适当静卧休息,饮食注意热量和蛋白的摄入,积极控制原发性疾病[6]。

在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及防治中,相关卫生知识的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尽量减少聚会等,从而起到防止易感者和病毒细菌携带者流动的目的。

综述,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并且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因此对呼吸内科肺内真菌感染需要重视并消除一些诱发因素以及治疗疾病的原发病,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参考文献:
[1]陈琦,曹红霞,梁万年.22例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7):208.
[2]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10,4(5):86-87.
[3]李金梅,周以玲.120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8,12
(7):667-668.
[4]吴素玲,杨大锁.16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2,14(4):79-80.
[5]任丽.抗生素与呼吸科老年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分析[J].华夏医学,2012,23(12):3332-3333.
[6]李建华,宋丰贵,张效予. 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进展[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45(11):3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