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答案】(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惟”“暮”“弘”“鉴”“曾”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⑷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⑸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驽马、廊腰、缦回、高啄、苟全、诸侯。
故答案为: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⑵廊腰缦回;檐牙高啄;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
故答案为: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任重而道远。
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此去经年,________。
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3)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
本题为句子默写。
本题易错词语有:(1)弘毅、己任(2)砾、掷、逦迤(3)哀、须臾、挟、遨(4)辰、千(5)芙蓉。
故答案为: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⑵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⑶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⑷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⑸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答案】(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悱”“憔悴”“损”“锱铢”“凌”“捷”“襟”。
故答案为: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
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一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跃、璧、淤、染、濯、涟、溪、忽。
故答案为: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________ ,________ ”两句,阐述了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通达的道理。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3)民族复兴离不开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
(1)依据“阐述了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通达的道理”,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容易推知答案;(3)依据“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容易推知
答案。
本题易错字:博、知、繁、鬓、浊、青。
故答案为: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
(韩愈《师说》)
(4)至人无己,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荀子《劝学》)
(6)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
(8)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2)奈何取之尽锱铢
(3)官盛则近谀
(4)神人无功
(5)金就砺则利
(6)驽马十驾
(7)君子不齿
(8)辩乎荣辱之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后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蜉蝣”“锱铢”“谀”“谀”“辩”。
故答案为:⑴寄蜉蝣于天地;⑵奈何取之尽锱铢;⑶官盛则近谀;⑷神人无功;⑸金就砺则利;⑹驽马十驾;⑺君子不齿;⑻辩乎荣辱之境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六国论》)
(4)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
(李白《将进酒》)【答案】(1)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4)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
(5)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默写时注意以下字:佾,孰,洎,谗,萧萧,樽。
故答案为:⑴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⑵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⑷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⑸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写全体将士心愿,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负、翼、畔、携。
故答案为: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⑶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写人的表情和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其中“________” 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________”是写弹奏琵琶的手法。
(3)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意蕴深厚的朦胧美,《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美好事物不常在或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衡”“喻”“拨”“拢”“抹”“沧”“暖”,书写字体工整,写完要回顾检查。
故答案为: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⑵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⑶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在被人“替余以蕙纕”又“申之以揽茝”时,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理想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坚持。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李煜的词《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比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更夸张。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善”“犹”“蹴”等。
故答案为: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⑵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