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9.1 压强 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压强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在雪地里的情景。

甲、乙两人的总质量相等,关于甲乙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雪地的压力比乙小
B.乙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甲明显
C.甲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图中情景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B.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
同学们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A.①③⑥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
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若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等高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B.4:1C.2:1D.1:1
6.如图,两个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A.a的密度大,重力小B.b的密度大,重力小
C.a的密度大,重力大D.b的密度大,重力大
7.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A.p a=p c>p b B.p a=p c<p b C.p a>p b>p c D.p a<p b<p c
8.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物体密
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甲、F乙、F丙,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仍然相同,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之比ρA:ρB=9:4,质量之比m A:m B=2:3,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A.F甲:F乙=1:1,p甲:p乙=2:3
B.F甲:F乙=1:1,p甲:p乙=4:9
C.F甲:F乙=1:1,p甲:p乙=9:4
D.F甲:F乙=1:3,p甲:p乙=2:3
10.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

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A.B.C.D.
11.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都相等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现按不同方法把甲、乙分别切下一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其中可能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的方法是()
A.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
B.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体积
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厚度
D.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13.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的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边长小于B 的边长。

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p B
B.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p B
C.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p B
D.若将A叠放在B的正上方,则B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原来的二倍
1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从立柱上滑下。

已知猴子沿立柱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猴子下滑时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为()
A.Mg B.(M+m)g+F C.Mg﹣F D.Mg+F
15.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1+p2B.p12+p22
C.D.
16.如图,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是()
A.B.
C.D.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7.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1)若沿aa′线将它切成两块,拿去上面的部分,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密度将,压强将;
(2)若沿bb′线切开,拿去右半部分,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密度将,压强将。

(增大/不变/变小)
18.2017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已于3月29日至4月2日在芬兰顺利举行。

如图所示:当质量为75kg的男运动员将质量为50kg的女运动员举起1.0m时,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是N.如果他们按如图所示的姿势保持了2s,则男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N.已知男运动员每只冰鞋的冰刀和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图中他穿着冰鞋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时对冰面的压强为Pa。

19.“玉兔”月球车的轮子做得宽大,是为了通过增大,从而才不至于陷入松软的土壤中,车轮表面凹凸不平,这是为了增大,从而。

而不使用充气轮胎是因为月球表面,充气轮胎容易爆胎。

20.为了方便盲目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减小了,从而(选填“增大”或“减小”)了压强,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是通过来对地面的压强的。

21.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两脚着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

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用蜡浇注了脚印的模型。

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10﹣3m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重力为400N.测得脚印模型的质量是1.8kg,平均厚度为0.04m(蜡的密度为0.9×103kg/m3,g取10N/kg)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Pa。

(2)大象的重力约为N。

22.如图,物体A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当物体露出桌面到一半到进入桌面的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5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p1为Pa;如果先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①,则物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2;如果再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②,则物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2p1,p3p1(>/=/<)。

24.今年4月12日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影片中,主演范•迪赛尔和保罗•沃克驾驶的一辆红色Lykan超跑(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贵的跑车之一,全球仅7辆,假设这辆四轮跑车质量为1.6t,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25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为Pa.若范•迪赛尔质量为100kg。

当他独自驾驶这辆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Pa。

2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每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甲p乙;若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6.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
桌子的一端,如图A所示
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B所示
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C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越大,越小。

(3)若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重物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设此时测力计读数为F1,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1;增大倾角后,仍然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该重物,拉力为F2,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7.在探究实验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实验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中,玉兰同学对两个实验做了一些对比。

如图1中a、b、c、d所示,玉兰同学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一的探究过程: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玉兰同学在同一水平木板面上进行了实验二的探究过程。

(1)实验一中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填序号),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问时,受力面积(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

此处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

(2)实验二中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用(填序号)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越小时,滑动摩力(选填“越大”
“越小”或“不变”)。

(3)玉兰同学对两个实验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他发现压力作用效果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因素是。

28.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3)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9.在“估测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实验中,老师在A4纸上打印出1cm2的方格纸,在其上面描出了某同学的鞋底形状,如图甲所示。

(1)先数出整格子166格,再数出不是满格的格子68格,折算成34格整格子,一共200格,即一只鞋子的底面积为m2,若该同学质量为60kg,请算出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小明同学看到打印纸的外包装上标着“70g/m2”,开始他以为这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的意思。

由此启发:把刚才描出的鞋底形状用剪刀剪下来,如图乙所示,如果能测出这张纸片的质量,就可以算出这张纸片的面积了。

有了这个思路,小明立马用一张A4纸描出自己鞋底的形状,并用剪刀剪出4张与鞋底形状相同的纸片,用天平测出4张纸片的质量为7g,则小明每只鞋底的面积为。

四.计算题(共1小题)
30.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和B分别置于高度差为h的水平地面上。

物体A的密度为1125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9千克。

求:(1)若物体A的体积为8×10﹣3米3,求物体A的质量m A;
(2)若物体B的边长为0.3米,求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3)若A的边长为2h,且A、B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将A、B两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一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求截去的高度△h(△h的值用h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C。

2.B。

3.D。

4.C。

5.A。

6.C。

7.A。

8.B。

9.B。

10.A。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7.(1)变小、不变、变小;
(2)变小、不变、不变。

18.500;1250;6.25×105。

19.受力面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没有空气。

20.接触面积;增大;增大压力;增大。

21.(1)4×105;(2)4×104。

22.不变;变小;不变。

23.100;<;<。

24.1.6×105;1.7×105。

25.大于;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6.(1)塑料尺的形变程度;(2)斜面的倾斜程度;物体对斜面的压力;(3)大于。

27.(1)ad;越小;转换;(2)二力平衡;甲乙;不变;(3)压力大小。

28.(1)泡沫的凹陷程度;(2)①③;(3)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29.解:(1)一只鞋子的底面积:
S1=1cm2×200=200cm2=0.02m2,
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60kg×10N/kg=60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1.5×104Pa;
(2)“70g/m2”表示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
7g打印纸的面积S′==0.1m2,
每只鞋底的面积S″===0.025m2。

答:(1)0.02;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104Pa;
(2)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0.025m2。

四.计算题(共1小题)
30.解:
(1)根据ρ=可得,物体A的质量:
m A=ρA V A=1125kg/m3×8×10﹣3m3=9kg;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 B=m B g=9kg×9.8N/kg=88.2N,
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B===980Pa;
(3)A的边长为2h,则由图可知B的边长为3h,
原来A、B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 A=F B,
所以,G A=G B;
根据G=mg和ρ=可得:ρA(2h)3g=ρB(3h)3g,
所以=;
将A、B两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一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有:p A′=p B′,
因为p=====ρgh,
设截去高度为△h,
所以,ρA g(2h﹣△h)=ρB g(3h﹣△h),
解得△h=h≈1.58 h。

答:(1)物体A的质量为9kg;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80Pa;
(3)截去的高度为1.58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