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加拔火罐治疗落枕63例临床总结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加拔火罐治疗落枕63例临床总结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
关键词落枕按摩拔罐
落枕又称失枕, 是颈部肌肉扭伤劳损或颈椎错缝的同时遭受风寒侵袭致使经气不利, 肌肉痉挛, 表现为颈部疼痛, 活动不利。

临床上一般青壮年居多, 而且病程大多在1周以内, 1月以上的极少。

有颈肌劳损及颈椎骨质增生者易发此病, 常常导致习惯性落枕。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 有按摩, 拔罐, 理疗, 口服止痛药和外贴各种止痛膏等治疗方法, 有的医生为了追求疗效常采用扳法, 其实扳颈是很危险的, 近年来用此手法造成的医疗事故屡见不鲜, 故我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按摩加拔罐的方法治疗, 余以01至07年用此法治疗63例落枕, 疗效确实,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63例, 男性43例, 女性20例;年龄13~55岁, 其中因扭转, 外伤所致26例, 因睡眠姿势不良, 风寒气血凝滞, 经络痹阻者37例。

临床诊断依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推拿学诊断为依据。

2治疗方法
病人正坐靠背椅上, 医生一手扶左(右)头颈部, 另一手握下颌部, 轻轻扳转头部。

双手拇指用分筋, 理筋手法, 自枕部开始按摩, 纵轴垂直方向弹拔及顺向按压项韧带及棘上韧带, 如发现韧带有压痛剥离之条索, 用拇指触摸清原位之沟痕, 顺压其上, 用双拇指左右分拨手法使其复平。

嘱病人将患侧手摸对侧肩胛骨, 使患侧肩胛内
角翘起, 医生拇食二指顺肩内角的内上方左右分拔可触及一滚动并高起的绳索物, 使之顺正, 并嘱患者轻转动颈项, 前后左右旋转。

术毕, 以火罐在风池、风府、大椎、天柱、阿是穴拔火罐以祛风寒疏通经络, 必要时也可辅以走罐:在患者其颈部痉挛的肌群和痛点处抹上按摩油或其他润滑油, 拔罐后沿着痉挛的肌群反复滑动, 此时皮肤会出现红色斑点甚至出现紫色斑点, 操作时间约3~4分钟。

3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1次性治愈为显效25例, 占40%;2~5次好转为有效38例, 占60%;总有效率100%。

4讨论
落枕多因头位过高或过底, 使某些肌肉如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长时间的维持在过度伸展状态, 再加风寒侵袭, 使气血凝滞, 局部经气不利, 经络痹阻, 导致患者颈项强直, 疼痛, 转头仰头和其他头部活动受限, 患者伴有肩胛部疼痛, 手臂活动疼痛加重。

患者坐位, 医生施以推拿治疗, 通过用分筋理筋及轻巧的滚法, 弹推法, 以及患者的头颈部前屈后伸, 左右摇动等手法, 解除肌痉挛, 疏通气血。

本病多因风寒侵袭, 筋脉失养, 通过推拿治疗疏筋活络, 并用拔火罐祛风除寒, 活血化瘀, 散寒止痛, 医患配合, 则疼痛止, 经气通, 故临床效果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