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高三语文学科《语言文字运用》模块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批评有广狭二义。
狭义的戏剧批评又叫戏剧评论,是对戏剧创作、演出、欣赏活动的分析、阐释与评价。
它可以评说目前发生的各种戏剧现象,也可以专门考察戏剧艺术各个方面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当代戏艺术健康发展。
如果再加上戏剧理论和戏剧美学,就是广义的戏剧批评了。
在电影和电视普及之前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观剧曾经是最大众化的艺术。
士农工商、男女老幼、识字或不识字的,只要花上几文钱,就能在戏院里坐上一两个时辰。
如遇好戏,则人人争说,不胫而走,剧场爆满,万人空巷。
然而,自古以来,戏剧批评就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中外皆然。
主要原因:一是正统封建文人多看不起这种大众化,通俗化的艺术,自然评说研究者少;二是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牵涉内容太多,很难把它说明白;三是音像录制技术发明以前,舞台形象无法保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戏剧批评的深度和广度。
即使到了今天,戏剧批评多数也是针对剧本的,而观众欣赏的却是它的舞台形象。
前者属于作家,后者经过了表导演的二度创作,二者之间有很大差距,因而观众常常觉得有些批评如同痴人说梦般不着边际。
这就要求戏剧评家,既须懂得剧本,又要了解舞台艺术,兼顾制作与演出,使戏剧批评具有与戏剧艺术相称的综合视野当然,并非每属文章都得面面俱到,而是说无论从哪方面切入,见解如何,戏剧批评都应该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这是避免以偏概全、郢书燕说的重要保证莱辛《汉堡剧评》的第一篇就写道:“片面的鉴赏力等于没有鉴赏力,然而人们却往往带着强烈的倾向性。
真正的鉴赏力是具有普遍性的鉴赏力,它能够详细阐明每一种形式的美,但绝不妄求于任何一种形式,以至于超出它可能提供的娱乐和陶醉的范
围。
”“戏剧评论家最可靠之处,在于能够准确地区分每一场的得失,什么或者哪些应由作者负责,什么或者哪些应演员负责。
把甲的过失推给乙,妄加指,对两者都是有害的。
”也就是说,戏剧批评应该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公正。
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批评家就必须具备全面的理论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这正是《汉堡剧评》成为戏剧批评和戏剧美学的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
中国也是一样,最有价值的评论都有深厚的戏剧文化育景,远不是凭着一知半解的小聪明就能写出来的,如李渔、王国维、吴棒、李健吾、阿甲等人的论著。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使得戏剧批评难度更大,真正做出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搞戏剧评论还须有强烈的人文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因为戏剧是人的直接表现,戏剧艺术是人的艺术,所以关怀人、研究人、发现人、维护人的权利,争取人的解放,既是一切戏剧批评的出发点,也是
它的终极目的。
戏剧批评,一不能脱离戏剧,二不能脱离人,这是它的基本原则。
但是,戏剧批评的对象、社会环境和批评家的主观条件千差万别,所以批评角度(视角)与方法也是因人而异、与时俱进的。
(摘编自董健、马俊山《戏剧的欣赏与批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广义的戏剧批评,可以包括对当下各种戏剧现象的评说,也可以包括对戏剧艺术各个方面历史的考察。
B. 戏剧批评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即使在戏剧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时也不例外。
C. 除了对通俗艺术的歧视和舞台形象无法保存外,戏剧的综合性也是戏剧批评难度大而不易出成绩的原因。
D. 观众觉得有些戏剧批评不着边际,往往是因为他们欣赏的对象和戏剧批评的对象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三段开头部分引用典故“郢书燕说”,是为了论证戏剧批评家必须既会创作剧本,又了解舞台艺术。
B. 文章第三段末尾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以李渔等人为例,论证了批评家本人的戏剧文化背景对于戏剧评论的意义。
C. 文章先阐释了戏剧批评的概念,接着介绍了戏剧批评的发展状况,进而深入探讨了戏剧批评的基本原则,条理清晰。
D. 文章逻辑严谨周到。
如在介绍了戏剧批评的基本原则不可动之后,又阐述了批评角度和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剧作者和演员不能区分彼此的责任范围,互相指责,就会影响到戏剧评论家的客观公正。
B. 《汉堡剧评》成为戏剧批评和戏剧美学的经典之作,就是因为莱辛本人具有全面的理论素养和艺术感悟力。
C. 戏剧批评应该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切入提出见解,但不能面面俱到。
D. 由于戏剧是人的直接表现,戏剧艺术是人的艺术,所以戏剧批评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必须以人为本。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舌战小炉匠
威虎厅里,两盏野猪油灯,闪耀着蓝色的光亮。
座山雕和七个金刚,凶严地坐在他们自己的座位上,对面垂手站立着栾匪。
这群匪魔在静默不语。
杨子荣跨进来看到这种局面,也猜不透事情已有什么进程,这群匪魔是否已计议了什么?
“不管怎样,按自己的原套来。
”他想着,便笑嘻嘻地走到座山雕跟前,施了个匪礼,“禀三爷,老九奉命来见!”
“嘿!我的老九!看看你这个老朋友。
”座山雕盯着杨子荣,又鄙视了一下站在他对面的那个栾警尉。
杨子荣的目光早已盯上了背着他而站的那个死对头,当杨子荣看到这个来匪神情惶恐、全身抖颤、头也不敢抬时,他断定了献礼时的基本情况还没变化,心里更安静了,他便开始施用他想定的“老朋友”见面的第一招,他故意向座山雕挤了一下眼满面笑容地走到匪前,拍了一下他那下坠的肩膀,“噢!我道是谁呀,原
来是栾大哥,少见!少见!快请坐!请坐。
”说着他拉过一条凳子。
栾匪蓦一抬头,惊讶地盯着杨子荣,两只贼眼像是僵直了,嘴张了两张,也不敢坐下,也没说出什么来。
杨子荣深恐他这个敌手占了先,便更凑近栾匪的脸,背着座山雕和七个金刚的视线,眼中射出两股凶猛可怕的凶气,威逼着他的对手,施用开他的先发制敌的手段,“栾大哥,我胡彪先来了一步,怎么样?你从哪来?嗯?投奔蝴蝶迷和郑三炮高抬你了吗?委了个什么官?我胡彪祝你高升。
”
栾匪在杨子荣威严凶猛的目光威逼下,缩了一下脖子。
被杨子荣这番没头没脑、盖天罩地、云三吹五的假话,弄得蒙头转向,目瞪口呆。
他明明认出他眼前站的不是胡彪,胡彪早在奶头山落网了;他也明明认出了他跟前站的是曾擒过他、审过他的共军杨子荣,可是在这个共军的威严下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座山雕和七个金刚一阵狞笑。
“蝴蝶迷给你个什么官?为什么又到我这来?嗯?”
杨子荣已知道自己的话占了上风,内心正盘算着为加速这个栾匪毁灭来下一招。
可是这个栾匪,神情上一秒一秒的起了变化,他由惊怕,到镇静,由镇静,又到轻松,由轻松,又表现出了莫大希望的神色。
他似笑非笑地上下打量着杨子荣。
杨子荣看着自己的对手的变化,内心在随着猜测,“这个狡猾的匪徒是想承认我是胡彪,来个将计就计
借梯子下楼呢,还是要揭露我的身分以讨座山雕的欢心呢?”在这两可之间,杨子荣突然觉悟到自己前一种
想法的错误和危险,他清醒到在残酷的敌我斗争中不会有什么前者,必须是后者。
即便是前者,自己也不能给匪徒当梯子,必须致他一死,才是安全,才是胜利。
果不出杨子荣的判断,这个凶恶的匪徒,眼光又凶又冷地盯杨子荣冷冷地一笑“好一个胡彪!你——你——你不是……”
“什么我的不是,”杨子荣在这要紧关头摸了一下腰里的二十响,发出一句森严的怒吼,把话岔到题
外,“我胡彪向来对朋友讲义气,不含糊,不是你姓栾的,当初在梨树沟你三舅家,我劝你投奔三爷,你却硬要拉我去投蝴蝶迷,这还能怨我胡彪不义气?如今怎么样?”杨子荣的语气略放缓和了一些,但含有浓厚的压制力,“他们对你好吗?今天来这儿有何公干哪?”
七个金刚一起大笑,“是啊!那个王八蛋不够朋友,不是你自己找了去的?怎么又到这里来?有何公干
哪?”
杨子荣的岔题显然在匪首当中起了作用,可是栾匪却要辩清他的主题瞧七个金刚一摆手,倒露出一副理直气壮的神气,“听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别扯淡,今天是我们三爷的六十大寿,”杨子荣厉声吓道,“没工夫和你辩是非。
”
“是呀,你的废话少说,”座山雕哼了哼鹰嘴鼻子,“现在我只问你,你从哪里来?来我这干什么?”
栾匪在座山雕的怒目下,低下了头,咽了一口冤气,身上显然哆嗦起来,可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气的,干哑哑的嗓子挤出了一句:“我从……蝴蝶迷那里来……
(节选自曲波《林海雪原》)[注]小炉匠,是栾平的外号。
栾平是小说《林海雪原》的反面角色,是奶头山匪首许大马棒的联络副官,曾被东北民主联军小分队俘虏,后舍命逃脱。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子荣跨进来看到这种局面,也猜不透事情已有什么进程,这群匪魔是否已计议了什么?”这既交代了杨子荣的出场,也告诉了读者杨子荣跨入威虎厅时对于眼前“事情”的进展缺乏足够了解。
B. 从叙述方式的角度来说,本文以顺叙为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同时也采用了插叙,照应上下文,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C. 本文在情节设置方面有波澜,引人入胜。
刚开始时,杨子荣占据了上风但栾匪镇静后冷笑着回击杨子荣,情节发展变得紧张起来;幸亏杨子机智应对,情节似乎又趋于平缓:后来,情节再次紧张起来;杨子荣再次沉
着化解,最终栾匪“低下头”,情节发展再次缓和下来。
D. 木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杨子荣机智而勇敢的人物形象。
作者将栾匪的“神情惶恐”“全身抖颤”与杨子荣的处乱不惊、沉着冷静相对比,体现出出杨子荣的机智与勇敢形象。
5. 这篇小说在行文过程中写了除了杨子荣、栾匪之外的一些其他人物,如“座山雕”“七个金刚”等,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简要分析。
6. 在这篇小说结尾部分,是哪些原因让匪“低下了头”“咽了一口冤气”“身上显然哆嗦起来”?请结合
全文内容加以探究。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
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
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
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了。
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
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
(摘编自《“煤改气”之图: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11日搜狐新闻)材料二:
我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
注:产量(左轴单位:亿立方米)净进口量(左轴单位:亿立方米)
天然气需求量=天然气产量+天然气净进口量进口依赖度(右轴)
(数据来源:江淮机电网)材料三:
从2007年开始中国就是天然气净进口国,2016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2%,2017年1-10月,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更是攀升至37.5%。
但其实这个世界上,天然气资源稀缺的国家有很多,但像中国一遇意外就气荒的,并不多。
众多依赖进口天然气、夏天用气少、冬季用气多的国家,一般都选择建造地下储气库来保障天然气供应。
比如,德因天然气资源同样十分匮乏,但其拥有超过其三个月用量的天然气储备,因此在几次乌俄天然气断供危机中,从没有出现过气荒。
而国际天然气联盟(IGU)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天然气调峰量与天然气需求量的比值约为10.%,其中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储气量与消耗量的比值为17%到25%。
根据1GU的经验,当一个国家的天然气依赖进口达到30%以上时,地下储气库的气体容量应该是天然气消耗量的12%以上,才能保证供
气。
2015年,中国调峰气量占天然气消耗量的比例不到3%,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网易)材料四:
据肩负国内70%天然气供应任务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统计,今冬天然气缺口高达48亿立方米。
这个数字是前一次气荒的几倍,而这还仅仅是中石油系统的缺口。
气荒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认为,国内天然气需求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是导致气荒的直接原因。
天然气消费增速为何如此迅猛?“煤改气”是一个重要因素。
2017年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份,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力度。
比如,河北省就增加了260万户左右的城乡冬季燃气采暖用户,冬季采暖用气需求增加了20亿立方米左右。
“这样的增速,完全超出正常发展速度。
”需求如此快增,供给侧有没有可能快速跟上?中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解释,需求增长太快,供给侧还真的难以招架。
中国的能源现状是缺油少气,国内四大主力气田塔里木、长庆、青海、川渝每年的产量都在增长,10年前这些气田的产量才500亿立方米,2017年已经接近1000亿立方,年增幅超过7%,但这样的增幅跟17%的需求增幅相比,仍然捉襟见肘。
(摘编白《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9至2011这三年增速较之前两年有明显提高。
B.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越来越大,净进口量也随之增加,其中2015年的净进口量约占需求量的三成。
C.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仍无法满足内需,这就使得我国天然气供应要依赖进口。
D. 2013至2015年,我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度增速减缓,说明这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与需求逐渐趋于平衡。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洁净煤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它的排放容易造成气候变暖的问题,但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B. 德国天然气储备设施好、储备量大,不容易出现气荒,因此德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度不如中国高。
C. “煤改气”是造成气荒的罪魁祸首,它带来天然气消费的过速增长,使供给侧难以招架,导致供不应求。
D. 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从天然气储备情况和天然气供需关系两个角度揭示我国天然气荒的原因。
9. 要缓解我国天然气的供求矛盾,有哪些可行的方法?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盘龙,北兰陵兰陵人也。
宋世土断,属东平郡。
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
秦始初随军讨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累至龙碳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元徽二年,桂阳贼起,盘龙时为冗从仆射、骑官主、领马军主,随太祖顿新亭,与屯骑尉黄回出城南,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
事宁,除南东莞太守,加前军将军,稍至骁骑将军。
太祖即位,进号右将军。
建元二年
....,虏寇寿春,以盘龙为军主、假节,助豫州刺史崇祖决水漂渍。
盘龙辅国将军张倪马步军于西泽
中奋击,杀伤数万人,获牛马辎重
..。
上闻之喜,诏曰:“丑虏送死,敢寇寿春,崇祖、盘龙正勒义勇,乘机电奋,水陆新击,填川蔽野。
师不淹晨,西蕃克定。
斯实将率用命之功,文武争伐之力。
凡厥勋勤,宜时铨序,可符列上。
”盘龙爱安杜氏,上送金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
转太子左率。
改授持节,军主如故.
明年,虏寇淮阳,围角城。
盘龙于奉叔单马率二百余人陷阵,虏万余骑张左右翼围之。
一走还,报奉叔已没,盘龙方食,弃著,驰马奋,直奔虏阵,自称“周公来!“素畏盘龙骁名,实时拔。
时奉叔已大杀虏,得出在外,盘龙不知,乃冲东击西,奔南突北,贼众莫敢当。
幸叔见其父久不出,复跃马入阵。
父子两匹骑,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
盘龙父子由是名播北国。
形其赢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角城戍将张蒲与虏潜相构结,因大雾乘船入清中樵,戴虏二十余人,藏杖下,直向城东门防门不禁,仍登
岸拔白门。
戍主皇甫仲贤率军主孟灵宝等三十余人于门拒战,斩三人,贼众被创赴水,而虏军马步至城外已三千余人,阻塹不得进。
淮阴军主王僧庆等领五百人赴救,虏众乃退。
坐为有司所奏,诏白衣领职。
八座寻奏复位。
加领东平太守。
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
”十一年,病卒.,年七十九。
赠.安北将军、兖州刺史。
(《南齐书》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B. 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C. 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D. 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B. 赠,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
C.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周盘龙属大夫,故死为“卒”。
D. 原文“建元二年”中的“建元”是庙号,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盘龙胆气过人,临阵勇猛果敢。
周盘龙擅长骑马射箭,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奔南突北,无人敢挡,屡立战功。
B. 周盘龙颇受宠幸,君臣关系亲厚。
皇上不仅奖赏提拔周盘龙,还赏赐他的爱妾;君臣交流中不乏玩笑之语。
C. 周盘龙父子英雄,二人名扬北国。
周盘龙素有威名其子奉叔亦骁勇善战,单马率二百余人冲出北虏军一万余骑从的包围。
D. 周盘龙文武双全,官职不断升迁。
周盘龙凭借自身的能力,先为武将,后为文官,逐级升官,仕途顺畅毫无波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虏寇寿春,以盘龙为军主、假节,助豫州刺史坦崇祖决水漂渍。
②形甚赢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②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④。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②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为东北边防重,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
③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④蓟城: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初到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首先令他心“惊”的是汉家大将营中吹击鼓、喧声重叠的场景,这一场景体现了军营中号令之严肃。
B. 联“三边曙色动危旌”一句,写诗人在朦胧的曙色中,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
这种肃穆的景象,明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C. 颈联两句,前一句写沙场烽火连天,这是进攻的态势;后一句写蓟城山海拱卫,稳如磐石,这是防守的地
势。
边塞重镇,攻守兼备,令人感奋。
D. 整首诗从诗人登上燕台眺望落笔,着力勾画边关形胜,意象雄伟阔大。
全诗以诗题的“望”字为主线,以“惊”字为总领,描写“望”中所“惊”之缘由,抒发“惊”后之感慨,格调高昂,感奋人心。
15.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诗歌的尾联。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虽身处浊世,但自己光明纯洁的本质不会有丝毫减损,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品格。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琵琶乐声像花底下婉转流畅的鸟鸣声,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无心欣赏美景、过着悲哀苦闷只好借酒浇愁的生活。
(3)诸葛的《出师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统一标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扬柳丝丝央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
歌”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______,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按照规律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的写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槽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有人忧虑,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__________?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杞人忧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牛刀小试信手拈来不负众望岌岌可危
B. 初露锋芒一挥而就众望所归命悬一线
C. 牛刀小试一挥而就众望所归岌岌可危
D. 初露锋芒信手拈来不负众望命悬一线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后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