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四
专题4 电场强度的几种求解方法-2021年高考物理静电场

静电场考点突破微专题4 电场强度的几种计算方法一 知能掌握1.基本公式法:定义式法、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法、匀强电场公式法.场强有三个公式:E =F q 、E =k Q r 2、E =U d,在一般情况下可由上述公式直接计算场强, 2.矢量叠加法:电场强度是矢量,叠加时应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电场的叠加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分析计算场强的空间位置;(2)分析该处有几个分电场,先计算出各个分电场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3)依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矢量和.在求解带电圆环、带电平面、带电球面等一些特殊带电体产生的场强时,上述公式无法直接应用.这时,如果转换思维角度,灵活运用补偿法、对称法、微元法、极限法、等效法等巧妙方法,可以化难为易.3.对称法:对称法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或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利用此法分析解决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有出奇制胜之效。
利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电荷形成的电场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使复杂电场的叠加计算问题大为简化.(1)场源分段对称例如:如图1,均匀带电的34球壳在O 点产生的场强,等效为弧BC 产生的场强,弧BC 产生的场强方向,又等效为弧的中点M 在O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图1(2)电场空间对称例如等量同种、等量异种电场强度的对称性4.微元法:微元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若干微小的的单元,或从研究对象上选取某一“微元”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化曲为直,使变量、难以确定的量转化为常量、容易确定的量。
将带电圆环、带电平面等带电体分成许多微元电荷,每个微元电荷看成点电荷,先根据库仑定律求出每个微元电荷的场强,再结合对称性和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合场强.5.等效法:“等效替代”方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从A事实出发,用另外的B事实来代替,必要时再由B而C……直至实现所给问题的条件,从而建立与之相对应联系,得以用有关规律解之。
物理3-1人教江苏专全程导笔记文档:第一章 静电场 4 含答案

4电势能和电势[学习目标] 1.知道静电力做功的特点,掌握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2.理解电势能、电势的概念,能根据电场线判断电势高低.3。
知道什么是等势面,并能理解等势面的特点.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1.静电力做功:在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做功W=qEl cos θ.其中θ为静电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2.特点:在静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二、电势能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用E p表示.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W AB=E p A-E p B。
错误!3.电势能的大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4.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电势能零点的规定: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三、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2.公式:φ=错误!。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1 V=1 J/C. 4.电势高低的判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5.电势的标量性: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电势为正表示比零电势高,电势为负表示比零电势低.6.电势的相对性:零电势点的规定原则,一般选大地或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只有规定了电势零点才能确定某点的电势大小.四、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2.等势面的特点(1)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选填“做功”或“不做功").(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3)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2)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3)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4)正电荷和负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势能均减少.(×)(5)电荷在电势高处具有的电势能大.(×)(6)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与试探电荷的电性无关.(√) 2.如图1所示,把电荷量为-5×10-9 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若A点电势为φA=15 V,B点电势为φB=10 V,则电荷在A点和B点具有的电势能分别为E p A=__________ J,E p B=__________ J,此过程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__________ J。
4静电场中的导体

3) 推论: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等势体 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导 体 是 等 势 体
en
E dl
E
+
+ + +
E dl 0
导体内部电势相等
dl
+
+
et
U AB E dl 0
AB
A
B
注意 当电势不同的导体相互接触或用另一导体(例如导 线)连接时,导体间将出现电势差,引起电荷宏观 的定向运动,使电荷重新分布而改变原有的电势差, 直至各个导体之间的电势相等、建立起新的静电平 衡状态为止。
各个分区的电场分布(电场方向以向右为正):
1 2 3 4 在Ⅰ区:E 2 0 2 0 2 0 2 0 1 Q 方向向左 0 2 0 S
Eint 0
◆ 导体表面紧邻处的场强必定和导体表面垂直。
E S 表面
证明(1):如果导体内部有一点场强不为零,该点的 自由电子就要在电场力作用下作定向运动,这就不 是静电平衡了。 证明(2):若导体表面紧邻处的场强不垂直于导体表 面,则场强将有沿表面的切向分量 Et,使自由电子 沿表面运动,整个导体仍无法维持静电平衡。
const .
E dS
S
q
i
i
0
E dl 0
L
3. 电荷守恒定律
讨论题:
1. 将一个带电+q、半径为 RB 的大导体球 B 移近一 个半径为 RA 而不带电的小导体球 A,试判断下列说 法是否正确。 +q B (1) B 球电势高于A球。 (2) 以无限远为电势零点,A球的电势 A 0 。 (3) 在距 B 球球心的距离为r ( r >> RB ) 处的一点P, q /(40。 r2) 该点处的场强等于 (4) 在 B 球表面附近任一点的场强等于 B / 0 ,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4节 电势能和电势(含解析)

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1.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2.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3.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4.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5.无论粒子电性如何,当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后,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在静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二、电势能1.概念电荷在静电场中具有的势能。
用E p表示。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W AB=E p A-E p B。
错误!3.电势能的大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
4.零势能位置 电场中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位置,通常把离场源电荷无穷远处或大地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三、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公式:φ=E p q。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1 V =1 J/C 。
4.特点(1)相对性:电场中各点电势的高低,与所选取的零电势的位置有关,一般情况下取无穷远或地球为零电势位置。
(2)标矢性: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5.与电场线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四、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大小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2.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1)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
(2)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只要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一定做功。
(×)(2)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类似,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3)电势有正、负,是矢量。
(×)(4)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
(√)(5)等势面上,不仅各点电势相同,电场强度也一定相同。
(×)(6)电势能是相对的,规定不同的零势能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不同。
实验四 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四静电场的描绘实验目的:1、掌握静电场的概念及性质。
2、掌握静电场的描绘方法。
实验原理:静电场是指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力场。
任何一个电荷都会在空间中产生电势,电势在空间中构成了电势场,在电势场中的电荷就会受到电力的作用。
因此,电势和电势场是描述静电场的基本概念。
电场强度是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用E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下,单位为牛顿/库仑。
电组力线可以描述电场强度的方向和分布。
电场线的密度越大,表示这里的电场强度越大。
在均匀电场中,电场线是平行且等距的。
静电场的描绘方法有电势线法和电场线法两种。
电势线是虚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线来说明物理简化的结果。
一个任意的电场,都可以使用高中物理中所学习的基本公式来计算出,为它处在电势V的电势场中所受到的力Fi。
公式为Fi = -q∇V,其中∇是表示梯度的符号,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求导数的方法,表示V沿x,y,z三个方向的变化量。
简单来说,Fi是由V给出的。
这个方程式也可以理解为Fi是由电势线所给出的。
静电场的描绘方法可以直接影响电荷运动的方向,这一点尤其重要。
只有清楚地知道电荷在哪里以及它是如何移动的,才能精确地进行电磁学计算。
实验内容:通过静电场的实验装置,使用点式荧光板、阳极针、高压电源、以及实验器材,验证静电场的描绘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将点式荧光板固定在实验台上,然后通过高压电源产生一个高压电场,使红色游离的荧光粉停留在荧光板上。
接下来,连接阳极针,将它放置在完全平面的荧光板上。
第二步,描绘电势线:首先,将阳极针与高压电源接通,然后将它放置在荧光板上完成电路的闭合。
在此基础上,缓慢移动针,观察荧光粉的移动状态及长度。
观察可知,荧光线是由电势线组成。
每一条荧光线都是一个等势面,它与所描绘的电势相同。
描绘静电场的电势线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电势线的方向总是沿电场的切线方向,二是电势线的间距反比于对应的电势。
一般来说,电场线图是效果更佳的电场描绘方法。
第一章静电场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详细答案解析)

第4节 电势能和电势1.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静电力做负功时,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静电力做的功是电荷电势能变化的量度,若电荷在电场中从A 点移动到B 点,则W AB =E PA -E PB .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电场力做的功,若规定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为零,E PB =0则E PA =W AB .3.电势反映了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是:φ=E P q.电势的大小仅由电场本身决定,与电荷q 的大小、电性无关.电势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就是电场线的方向.4.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等势面的性质有:(1)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说明电场力方向与电荷移动方向垂直,即等势面必定与电场线垂直.(2)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显然,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了B 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B .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说明电场力做功为零C .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D.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因为电场力可能对电荷做功,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并不成立答案BC解析电场力做的功和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所以选项A错误;电场力做功只和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所以电荷从某点出发又回到了该点,电场力做功为零,B正确;正电荷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则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和电荷的位移方向相同,故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同理,负电荷逆着电场线的方向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C正确;电荷在电场中运动,虽然有电场力做功,但是电荷的电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间的转化满足能量守恒定律,D错.6.外力克服电场力对电荷做功时( )A.电荷的动能一定增大B.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C.电荷一定从电势能大处移到电势能小处D.电荷一定从电势能小处移到电势能大处答案 D7.如图1所示,Q是带正电的点电荷,P1、P2为其电场中的两点.若E1、E2为P1、P2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φ1、φ2为P1、P2两点的电势,则( )图1A.E1>E2,φ1>φ2B.E1>E2,φ1<φ2C.E1<E2,φ1>φ2D.E1<E2,φ1<φ2答案 A8.图2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图2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电场线的掌握情况.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φM>φ,A项正确,B项错误;由电场线疏密程度表示场强大小知,E M<E N,电场力F=qE,所N以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C项错误,D项正确.【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图31.如图3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连线AB与电场线的夹角为θ,将一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若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1=________;若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2=________;若沿曲线AD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3=________.由此可知,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qELcos θqELcos θqELcos θ电场力做功的大小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始末位置有关解析路径AB、ACB、曲线ADB在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都是BC=Lcos θ.因此沿这三条路径电荷由A运动到B,电场力做的功都是qELcos θ.因此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始末位置有关.点评电场力做功的大小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始末位置有关.知识点二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2.如图4所示,虚线a、b和c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φa>φb>φc,一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 )图4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答案AC解析因为运动的粒子带正电,从其轨迹弯曲情况可判定受到的是库仑斥力,所以场源电荷必定为正电荷,即电势高低关系为φa>φb>φc.因此φK=φN<φM<φL.所以由K到L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A、C正确.由L到M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D错误.点评(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当电场中两点的位置确定后,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是确定的值,也就是说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是确定的.(2)电场力做功一定伴随着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的变化只有通过电场力做功才能实现,其他力做功不会引起电势能的变化.(3)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一定增加.电场力做了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电场力做了多少负功,电势能就增加多少.3.如图5所示,两个等量的正电荷分别置于P、Q两位置,在P、Q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M、N两点,另有一试探电荷q,则( )图5A .若q 是正电荷,q 在N 点的电势能比在M 点的电势能大B .若q 是负电荷,q 在M 点的电势能比在N 点的电势能大C .无论q 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 在M 、N 两点的电势能一样大D .无论q 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 在M 点的电势能都比在N 点的电势能小答案 AB解析 由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电场方向是:由连线的中点沿中垂线指向无穷远处.正电荷从N 点移到M 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负电荷从N 点移到M 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选项A 、B 正确.知识点三 电势4.关于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B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C .由于电势是相对的,所以无法比较电场中两点的电势高低D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答案 ABD解析 由电势的定义可知A 正确.由于电势是相对量,电势的大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故B 正确.虽然电势是相对的,但电势的高低是绝对的,因此C 错误.电势与电势能相联系,它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故D 正确.点评 (1)电势是表征电场中某点能的性质的物理量,仅与电场中某点性质有关,与电场力做功的值及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电性无关,电势的大小为φ=E p q. (2)电势是相对的,电势零点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以方便为原则.如果没有特别规定,一般选无穷远或大地的电势为零.(3)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规定了零电势点后,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电势高,负值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电势低,所以,同一电场中,正电势一定高于负电势.5.如果把q =1.0×10-8 C 的电荷从无穷远移到电场中的A 点,需要克服静电力做功W =1.2×10-4 J ,那么,(1)q 在A 点的电势能和A 点的电势各是什么?(2)q 未移入电场前A 点的电势是多少?答案 (1)1.2×10-4 J 1.2×104 V (2)1.2×104 V解析 (1)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电荷在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也为零,即φ∞=0,E p ∞=0.由W ∞A =E p ∞-E pA 得E pA =E p ∞-W ∞A =0-(-1.2×10-4 J)=1.2×10-4 J再由φA =E PA q得φA =1.2×104 V (2)A 点的电势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跟A 点是否有电荷存在无关,所以q 移入电场前,A 点的电势仍为1.2×104 V.知识点四 等势面6.如图6所示,实线表示一簇关于x 轴对称的等势面,在轴上有A 、B 两点,则( )图6A .A 点场强小于B 点场强B .A 点场强方向指向x 轴负方向C .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D .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答案 AD 解析 由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可知,电场线一定与等势面垂直,且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作出相对应的电场线分布,如右图所示,则可知A、B两点处的场强方向应与x轴同向,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点处的场强E A小于B点处的场强E B,故正确选项为A、D.7.如图7所示,虚线a、b、c为三个同心圆面,圆心处为一个点电荷.现从c外面一点P以相同的速率发射两个电荷量、质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分别沿PM、PN运动到M、N,M、N两点都位于圆周c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7A.两粒子带同种电荷B.两粒子带异种电荷C.到达M、N时两粒子速率仍相等D.到达M、N时两粒子速率不相等答案BD解析由两个粒子轨迹的弯曲情况可看出,到达M的粒子受的是库仑斥力,到达N的粒子受的是库仑引力,所以两个粒子电性一定不同,A错误,B正确;因为P和M、N不在同一个等势面上,所以由P到M和由P到N时电场力都要做功,但因P到M的过程中是在斥力作用下靠近,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动能减少,故v M<v P;由P到N的过程中是在引力作用下靠近,电场力做正功,所以动能增加,故v N>v P,因此到达M、N两点时速率v M<v N,C错误,D正确.【方法技巧练】电场中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8.在静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q=2.0×10-5 C的负电荷由M点移到N点,静电力做功6.0×10-4 J,由N点移到P点,静电力做负功1.0×10-3 J,则M、N、P三点电势高低关系是怎样的?答案φN>φM>φPN静电力做正功,而负电荷受静电力与场强方向相反,即逆着电场线移动,则可确定N 点在M点左侧.由N→N静电力做正功,而负电荷受静电力与场强方向相反,即逆着电场线移动,则可确定N点在M点左侧.由N→P静电力做负功,即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又因1.0×10-3 J>6.0×10-4 J,所以肯定移过了M点,所以P点位于M点右侧.这样,M、N、P三点电势的高低关系是φN>φM>φP.方法总结电场中两点电势高低的比较方法:(1)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①在两点间移动正电荷,如果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是降低的,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升高.②在两点间移动负电荷,如果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升高,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降低.(2)根据电场线确定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3)根据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判断①如果在两点间移动正电荷时:电势能增加,则电势升高;电势能减少,则电势降低.②如果在两点间移动负电荷时:电势能增加,则电势降低;电势能减少,则电势升高.1.下列关于电势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A.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负功,A点的电势一定较高B.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势能增加,A点的电势一定较低C.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其电势能增加,A点的电势一定较低D.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移到B点,A点的电势一定较高答案AC2.若带正电荷的运动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答案 D解析由于不知小球的初速度情况,故不能确定小球运动方向.图83.如图8所示,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M点在轨迹的最右点.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粒子在M点的速率最大B.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C.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答案 C解析粒子带负电,所受电场力沿电场反方向,在接近M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离开M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所以在M点粒子的速率应该最小,A、B错误,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所受电场力不变,加速度不变,C正确,因为动能先减小后增加,所以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D错误.4.某电场的部分电场线如图9所示,A、B是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图中虚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A.粒子一定是从B点向A点运动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D.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答案 C5.如图10所示,虚线a、b、c表示O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设两相邻等势面的间距相等,一电子射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1、2、3、4是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一些交点.由此可以判定( )图10A.电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B.O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C.a、b、c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 >φb>φcD.电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D解析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只有电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因而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不变,A正确.从运动轨迹的弯曲情况可知电子受排斥力作用,所以可判断O点处的电荷为负电荷,根据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D正确,C错误.6.下列4个图中,a、b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矢量也相等的是( )答案 D解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一系列的平行平面,A中a、b两点不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这两点的电势是不相等的,但这两点的场强相等;B中a、b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电势相等,但这两点的场强矢量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中a、b两点对称于两电荷的连线,所以电势相等,但在中垂线上场强矢量的方向是平行于中垂线的,而且都指向外侧,故两点的场强矢量的方向不同;在D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场强矢量的方向是沿连线的,而且方向相同,故本题选D.7.如图11所示,实直线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虚线是该电场中的三条等势线,由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图11A.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B.M点的场强一定大于N点的场强C.由M点向N点移动电荷时,电势能的改变量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D.某电荷在M点或N点具有电势能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答案ABC8.如图12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Q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2A.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B.在x轴上还有两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C.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增大D.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减小答案AC解析在+Q、-Q连线上及延长线上三个区间内场强方向如图所示,由对称关系可知,在Q左侧与P(-Q)间等距的P′点应与P点场强相同,故选项A正确.在(-Q)、+Q之间各处场强均大于(-Q)、P之间各处场强,故试探电荷+Q从P移至O点过程中,P→(-Q)做正功W1,由(-Q)→O电场力做负功W2,由上面分析知,|W2|>W1,故电势能增大.C正确.9.在光滑的绝缘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13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 )图13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D解析这是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根据这种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在直线bd上正中央一点的电势最高,所以B错误.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是非匀强的,所以A 错误.负电荷由b到d运动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而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保持不变,所以C错误,D正确.10.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 J.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9×10-4 J,问:(1)若以A为零势能点,B、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A、C间的电势能之差为多少?(2)若以B为零势能点,A、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A、C间的电势能之差为多少?答案见解析解析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既适用于正电荷,又适用于负电荷.(1)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 J,电势能增加6×10-4 J.故B点电势能为6×10-4 J.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9×10-4 J,电势能减少9×10-4 J,故C点电势能为-3×10-4 J.由于A为零势能点,故A、C间的电势能之差为3×10-4 J.(2)由(1)知,以B点为零势能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6×10-4 J后电势能成为零,故A点电势能为-6×10-4 J.从B点移到C点,电势能减少9×10-4 J,故C点电势能为-9×10-4 J.A、C间的电势能之差为3×10-4 J.11.图14为电场的电场线,现将一电荷量q=-3.0×10-9C的负电荷从A点移到B 点、从B点移到C点,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分别为:W AB=3.0×10-8 J、W BC=1.5×10-8 J、W CD=9.0×10-9 J.若取C点电势为零,试求A、B、D三点电势.图14答案 -15 V -5 V 3 V解析 根据电势的概念求解: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能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由于本题中移动的是负电荷,故不难理解:A 、B 、D 三点的电势应等于单位负电荷由该点移到零势能点(C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的负值,即φA =-W AC |q|=-W AB +W BC |q|=-3.0×10-8+1.5×10-83.0×10-9V =-15 V φB =-W BC |q|=-1.5×10-83.0×10-9V =-5 V φD =-W DC |q|=W CD |q|=9.0×10-93.0×10-9V =3 V.。
物理教案(新教材鲁科版)第九章静电场第4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第4讲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目标要求 1.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规律.2.会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功能关系.3.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和重力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4.会分析、计算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偏转问题.考点一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转的两个分运动(1)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 =lv 0(如图).(2)沿电场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加速度:a =F m =qE m =qUmd.②离开电场时的偏移量:y =12at 2=qUl 22md v 02.③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tan θ=v y v 0=qUlmd v 02.1.两个重要结论(1)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再从同一偏转电场射出时,偏移量和偏转角总是相同的.证明:在加速电场中有qU 0=12m v 02在偏转电场偏移量y =12at 2=12·qU 1md ·(l v 0)2偏转角θ,tan θ=v y v 0=qU 1lmd v 02得:y =U 1l 24U 0d ,tan θ=U 1l2U 0dy 、θ均与m 、q 无关.(2)粒子经电场偏转后射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O 为粒子水平位移的中点,即O 到偏转电场边缘的距离为偏转极板长度的一半. 2.功能关系当讨论带电粒子的末速度v 时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求解:qU y =12m v 2-12m v 02,其中U y=Ud y ,指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考向1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例1 (2023·广东佛山市模拟)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区域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质子(11H)和α粒子(42He)先后从A 点垂直射入匀强电场,粒子重力不计,质子从BC 边中点射出,则( )A .若初速度相同,α粒子从CD 边离开B .若初速度相同,质子和α粒子经过电场的过程中速度增量之比为1∶2C .若初动能相同,质子和α粒子经过电场的时间相同D .若初动能相同,质子和α粒子经过电场的过程中动能增量之比为1∶4 答案 D解析 对任一粒子,设其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 x =v 0t ,竖直方向有y =12at 2=12·qE m ·x 2v 02,若初速度相同,水平位移x 相同时,由于α粒子的比荷比质子的小,则α粒子的偏转距离y 较小,所以α粒子从BC 边离开,由t =xv 0知两个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由Δv =at =qE m t ,知Δv ∝qm ,则质子和α粒子经过电场的过程中速度增量之比为2∶1,故A 、B 错误;粒子经过电场的时间为t =xv 0,若初动能相同,质子的初速度较大,则质子的运动时间较短,故C 错误;由y =12·qE m ·x 2v 02,E k =12m v 02得y =qEx 24E k ,若初动能相同,已知x 相同,则y ∝q ,根据动能定理知:经过电场的过程中动能增量ΔE k =qEy ,E 相同,则ΔE k ∝q 2,则质子和α粒子经过电场的过程中动能增量之比为1∶4,故D正确.例2 (2020·浙江7月选考·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以速度v 0从MN 连线上的P 点水平向右射入大小为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已知MN 与水平方向成45°角,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则粒子到达MN 连线上的某点时( )A .所用时间为m v 0qEB .速度大小为3v 0C .与P 点的距离为22m v 02qED .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答案 C解析 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F =qE ,方向向下,如图所示.粒子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x =v 0t ,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y =12at 2=12·qE m t 2,yx =tan 45°,联立解得t =2m v 0qE,故A 错误;v y =at =qE m ·2m v 0qE =2v 0,则速度大小v =v 02+v y 2=5v 0,tan θ=v 0v y =12,则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故B 、D 错误;x =v 0t =2m v 02qE ,与P 点的距离s =xcos 45°=22m v 02qE ,故C 正确.考向2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例3 (2023·广东湛江市模拟)示波管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果在偏转电极XX ′和YY ′之间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从电子枪射出后沿直线运动,打在荧光屏中心,产生一个亮斑如图乙所示.若板间电势差U XX′和U YY′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丙、丁所示,则荧光屏上的图像可能为()答案A解析U XX′和U YY′均为正值,两偏转电极的电场强度方向分别由X指向X′,Y指向Y′,电子带负电,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所以分别向X、Y方向偏转,可知A正确.例4(多选)(2023·福建福州市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示波器工作的原理图,电子经过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偏转电场时偏转位移是y,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电压为U2,板长为L,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移yU2叫作示波管的灵敏度,为了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增大U2B.增大LC.减小d D.增大U1答案BC解析 电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qU 1=12m v 2,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有y=12at 2=12·U 2q dm ⎝⎛⎭⎫L v 2,联立解得y U 2=L 24U 1d ,增大U 2,灵敏度不变,A 错误;增大L 或者减小d ,灵敏度都增大,B 、C 正确;增大U 1,灵敏度减小,D 错误.考点二 带电粒子在重力场和电场复合场中的偏转例5 (多选)(2023·福建龙岩市第一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xOy 坐标系中分布着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匀强电场,将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它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x =ky 2,且小球通过点P ⎝⎛⎭⎫1k ,1k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mg qB .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g 2kC .小球通过点P 时的动能为5mg4kD .小球从O 点运动到P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2mgk答案 BC解析 小球做类平抛运动,则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沿x 轴正方向,可知qE =2mg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2mg q ,选项A 错误;因为F 合=mg =ma ,所以a =g ,由类平抛运动规律有1k=v 0t ,1k =12gt 2,得小球初速度大小为v 0=g2k ,选项B 正确;由P 点的坐标分析可知v 0v x =12,所以小球通过点P 时的动能为12m v 2=12m (v 02+v x 2)=5mg4k ,选项C 正确;小球从O 到P 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且减少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的功,即W =qE ·1k ·1cos 45°=2mgk ,选项D 错误.例6 (2019·全国卷Ⅲ·24)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O 、P 是电场中的两点.从O 点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先后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A 不带电,B 的电荷量为q (q >0).A 从O 点发射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到达P 点所用时间为t ;B 从O 点到达P 点所用时间为t2.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 (2)B 运动到P 点时的动能. 答案 (1)3mgq(2)2m (v 02+g 2t 2)解析 (1)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小球B 运动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和题给条件,有mg +qE =ma ① 12a (t 2)2=12gt 2② 解得E =3mg q③(2)设B 从O 点发射时的速度为v 1,到达P 点时的动能为E k ,O 、P 两点的高度差为h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qEh =E k -12m v 12④且有v 1·t2=v 0t ⑤h =12gt 2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E k =2m (v 02+g 2t 2).考点三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偏转1.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通常只讨论电压的大小不变、方向做周期性变化(如方波)的情形.当粒子垂直于交变电场方向射入时,沿初速度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的分运动具有周期性.2.研究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关键是根据电场变化的特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正确地判断粒子的运动情况.根据电场的变化情况,分段求解带电粒子运动的末速度、位移等. 3.注重全面分析(分析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抓住粒子运动时间上的周期性和空间上的对称性,求解粒子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位移、做功或确定与物理过程相关的临界条件. 4.对于锯齿波和正弦波等电压产生的交变电场,若粒子穿过板间的时间极短,带电粒子穿过电场时可认为是在匀强电场中运动.例7 在如图甲所示的极板A 、B 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大小不变、方向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压,其周期为T ,现有一电子以平行于极板的速度v 0从两板中央OO ′射入.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不计电子的重力,问:(1)若电子从t =0时刻射入,在半个周期内恰好能从A 板的边缘飞出,则电子飞出时速度的大小为多少?(2)若电子从t =0时刻射入,恰能平行于极板飞出,则极板至少为多长?(3)若电子恰能沿OO ′平行于极板飞出,电子应从哪一时刻射入?两极板间距至少为多大?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e U 02=12m v 2-12m v 02解得v =v 02+eU 0m. (2)t =0时刻射入的电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向A 极板方向偏转,半个周期后电场方向反向,电子在该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半个周期,电子在电场方向上的速度减小到零,此时的速度等于初速度v 0,方向平行于极板,以后继续重复这样的运动;要使电子恰能平行于极板飞出,则电子在OO ′方向上至少运动一个周期,故极板长至少为L =v 0T .(3)若要使电子沿OO ′平行于极板飞出,则电子在电场方向上应先加速、再减速,减速到零后反向加速、再减速,每阶段时间相同,一个周期后恰好回到OO ′上,可见应在t =T 4+k T2(k=0,1,2,…)时射入,极板间距离要满足电子在加速、减速阶段不打到极板上,设两板间距为d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eU 0md ,加速阶段运动的距离s =12·eU 0md ⎝⎛⎭⎫T 42≤d4,解得d ≥TeU 08m,故两极板间距至少为T eU 08m. 例8 如图甲所示,热电子由阴极飞出时的初速度忽略不计,电子发射装置的加速电压为U 0,电容器极板长L =10 cm ,极板间距d =10 cm ,下极板接地,电容器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也是L =10 cm ,荧光屏足够长,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接一交变电压,上极板与下极板的电势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每个电子穿过极板的时间都极短,可以认为电子穿过极板的过程中电压是不变的.求:(1)在t = s 时刻,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 点的距离; (2)荧光屏上有电子打到的区间长度. 答案 (1) cm (2)30 cm解析 (1)设电子经电压U 0加速后的速度为v 0,根据动能定理得eU 0=12m v 02,设电容器间偏转电场的场强为E ,则有E =Ud,设电子经时间t 通过偏转电场,偏离轴线的侧向位移为y ,则沿中心轴线方向有t =Lv 0,垂直中心轴线方向有a =eE m ,联立解得y =12at 2=eUL 22md v 02=UL 24U 0d,设电子通过偏转电场过程中产生的侧向速度为v y ,偏转角为θ,则电子通过偏转电场时有v y =at ,tan θ=v y v 0,则电子在荧光屏上偏离O 点的距离为Y =y +L tan θ=3UL 24U 0d ,由题图乙知t= s 时刻,U =U 0,解得Y = cm.(2)由题知电子偏移量y 的最大值为d 2,根据y =UL 24U 0d 可得,当偏转电压超过2U 0时,电子就打不到荧光屏上了,所以代入得Y max =3L2,所以荧光屏上电子能打到的区间长度为2Y max =3L =30 cm.课时精练1.(多选)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做直线运动B.做曲线运动C.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电场力作用,合外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小球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在运动的过程中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先为钝角后为锐角,故合外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所以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错误.2.(多选)(2023·辽宁葫芦岛市高三检测)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A球位于B球的正上方,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以相同初速度水平抛出,它们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同一点,其中只有一个小球带电,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A球带电,则A球一定带负电B.如果A球带电,则A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C.如果B球带电,则B球一定带负电D.如果B球带电,则B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答案AD解析平抛时的初速度相同,在水平方向通过的位移相同,故下落时间相同,A球在上方,可知,A球下落的加速度较大,所受合外力较大,如果A球带电,竖直位移较大,由h=12at2则A球受到向下的电场力,一定带负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A正确,B错误;如果B球带电,由于B球的竖直位移较小,加速度较小,所受合外力较小,则B球受到的电场力向上,应带正电,电场力对B球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C错误,D正确.3.(多选)(2023·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月考)如图所示,a、b两个不同的带电粒子,从同一点平行于极板方向射入电场,a粒子打在B板的a′点,b粒子打在B板的b′点,不计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粒子比荷相同,则初速度一定是b 粒子大B .若粒子比荷相同,则初速度一定是a 粒子大C .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相同D .若粒子初动能相同,则带电荷量一定是a 粒子大 答案 AD解析 对每个粒子,水平方向有s =v t ,竖直方向有h =12·qE m t 2=qEs 22m v 2.若粒子比荷相同,因b粒子的水平位移大,则初速度一定较大,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h =12·qEm t 2可知,因两粒子的比荷不确定,则时间关系不能确定,选项C 错误;由h =12·qE m t 2=qEs 22m v 2=qEs 24E k ,则若粒子初动能相同,因a 粒子的水平位移较小,则带电荷量一定较大,选项D 正确.4.(多选)(2021·全国乙卷·20)四个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分别为(+q ,m )、(+q ,2m )、(+3q ,3m )、(-q ,m ),它们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从坐标原点沿x 轴正方向射入一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y 轴平行.不计重力,下列描绘这四个粒子运动轨迹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D解析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为a =qEm ,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 =lv 0,离开电场时,带电粒子的偏转角的正切值为tan θ=v y v x =at v 0=qElm v 02,因为四个带电的粒子的初速度相同,电场强度相同,水平位移相同,所以偏转角只与比荷有关,(+q ,m )粒子与(+3q ,3m )粒子的比荷相同,所以偏转角相同,轨迹相同,且与(-q ,m )粒子的比荷也相同,所以(+q ,m )、(+3q ,3m )、(-q ,m )三个粒子偏转角相同,但(-q ,m )粒子与上述两个粒子的偏转角方向相反,(+q ,2m )粒子的比荷比(+q ,m )、(+3q ,3m )粒子的比荷小,所以(+q ,2m )粒子比(+q ,m )(+3q ,3m )粒子的偏转角小,但都带正电,偏转方向相同,故A 、D 正确,B 、C 错误.5.如图所示,一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初速度很小,可视为零)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射入偏转电场,射出后偏转位移为Y .要使偏转位移增大,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不考虑电子射出时碰到偏转极板的情况)( )A .增大偏转电压UB .增大加速电压U 0C .增大偏转极板间距离D .将发射电子改成发射负离子 答案 A解析 设偏转极板长为l ,极板间距为d ,由eU 0=12m v 02,t =l v 0,a =eU md ,y =12at 2,联立得偏转位移y =Ul 24U 0d ,增大偏转电压U ,减小加速电压U 0,减小偏转极板间距离,都可使偏转位移增大,选项A 正确,B 、C 错误;由于偏转位移y =Ul 24U 0d 与粒子质量、带电荷量无关,故将发射电子改成发射负离子,偏转位移不变,选项D 错误.6.(多选)如图甲所示,真空中水平放置两块长度为2d 的平行金属板P 、Q ,两板间距为d ,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最大值为U 0且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在两板左侧紧靠P 板处有一粒子源A ,自t =0时刻开始连续释放初速度大小为v 0、方向平行于金属板的相同带电粒子,t =0时刻释放的粒子恰好从Q 板右侧边缘离开电场,已知电场变化周期T =2dv 0,粒子质量为m ,不计粒子重力及相互间的作用力,则( )A .在t =0时刻进入的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大小仍为v 0B .粒子的电荷量为m v 022U 0C .在t =18T 时刻进入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电势能减少了18m v 02D .在t =14T 时刻进入的粒子刚好从P 板右侧边缘离开电场答案 AD解析 粒子进入电场后,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t =0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t =2dv 0,此时间正好是交变电压的一个周期,粒子在竖直方向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经过一个周期,粒子的竖直速度为零,故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水平速度v 0,选项A 正确;在竖直方向,t =0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在T 2时间内的位移为d 2,则d 2=12a ·(T 2)2=U 0q 2dm (d v 0)2,计算得出q =m v 02U 0,选项B 错误;在t =T8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离开电场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d =2×12a (38T )2-2×12a (T 8)2=d 2,故电场力做功为W =U 0q d ×12d =12U 0q =12m v 02,电势能减少了12m v 02,选项C 错误;t =T 4时刻进入的粒子,在竖直方向先向下加速运动T4,然后向下减速运动T 4,再向上加速T 4,然后再向上减速T4,由对称可以知道,此时竖直方向的位移为零,故粒子从P 板右侧边缘离开电场,选项D 正确.7.(2023·重庆市高三模拟)如图所示,一圆形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O 为圆心,两个质量相等、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 1、q 2的带电粒子甲、乙,以不同的速率v 1、v 2从A 点沿AO 方向垂直射入匀强电场,甲从C 点飞出电场,乙从D 点飞出,它们在圆形区域中运动的时间相同,已知∠AOC =45°,∠AOD =120°,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 1v 2=2-22+3B.v 1v 2=2-23 C.q 1q 2=32 D.q 1q 2=2 答案 B解析 甲、乙在电场中均做类平抛运动,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在圆形区域中运动时间t 相同,在水平方向上,根据题图中几何关系可得x AC =v 1t =R -R cos 45°,x AD =v 2t =R +R cos 60°,联立可得v 1v 2=1-221+12=2-23,A 错误,B 正确;甲、乙在电场中沿电场力方向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y AC =12·q 1E m t 2=R sin 45°,y AD =12·q 2Em t 2=R sin 60°,联立可得q 1q 2=sin 45°sin 60°=23,C 、D 错误.8.(2022·浙江6月选考·9)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M 、N 间存在匀强电场,板长为L (不考虑边界效应).t =0时刻,M 板中点处的粒子源发射两个速度大小为v 0的相同粒子,垂直M 板向右的粒子,到达N 板时速度大小为2v 0;平行M 板向下的粒子,刚好从N 板下端射出.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A .M 板电势高于N 板电势B .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增加C .粒子在两板间的加速度为a =2v 02LD .粒子从N 板下端射出的时间t =(2-1)L2v 0答案 C解析 由于不知道两粒子的电性,故不能确定M 板和N 板的电势高低,故A 错误;根据题意垂直M 板向右的粒子到达N 板时速度增加,动能增加,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平行M 板向下的粒子到达N 板时电场力也做正功,电势能同样减小,故B 错误;设两板间距离为d ,对于平行M 板向下的粒子刚好从N 板下端射出,在两板间做类平抛运动,有L2=v 0t ,d =12at 2,对于垂直M 板向右的粒子,在板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两粒子相同,则在电场中加速度相同,有(2v 0)2-v 02=2ad ,联立解得t =L2v 0,a =2v 02L,故C 正确,D 错误. 9.(多选)如图所示,一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 ,板间距离为d ,距板右端L 处有一竖直屏M .一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质点以初速度v 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 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A .两极板间电压为mgd2qB .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2mgq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重力势能增加mg 2L 2v 02D .若仅增大两极板间距,则该质点不可能垂直打在M 上 答案 BC解析 据题分析可知,质点在平行板间轨迹应向上偏转,做类平抛运动,飞出电场后,轨迹向下偏转,才能最后垂直打在M 屏上,前后过程质点的运动轨迹有对称性,如图所示,可知两次偏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对两次偏转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g =ma ,mg =ma ,解得a =g ,E =2mg q ,由U =Ed 得两极板间电压为U =2mgd q ,故A 错误,B 正确;质点在电场中向上偏转的距离y =12at 2,t =L v 0,解得y =gL 22v 02,故质点打在屏上的位置与P 点的距离为s =2y =gL 2v 02,整个过程中质点的重力势能的增加量E p =mgs =mg 2L 2v 02,故C 正确;仅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因两极板上电荷量不变,根据E =U d =Q Cd =Q εr S 4πkd d =4πkQεr S可知,板间电场强度不变,质点在电场中受力情况不变,则运动情况不变,仍垂直打在M 上,故D 错误. 10.(2023·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八中学调研)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 、B 长L =8 cm ,两板间距离d =8 cm ,A 板比B 板电势高300 V ,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q =10-10C 、质量m =10-20kg ,沿电场中心线RO 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 0=2×106 m/s ,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可进入界面MN 和光屏PS 间的无电场的真空区域,最后打在光屏PS 上的D 点(未画出).已知界面MN 与光屏PS 相距12 cm ,O 是中心线RO 与光屏PS 的交点.sin 37°=,cos 37°=,求:(1)粒子穿过界面MN 时偏离中心线RO 的距离; (2)粒子射出平行板电容器时偏转角; (3)OD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 (1) m (2)37° (3) m解析 (1)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为a =F m =qU md水平方向有L =v 0t 竖直方向有y =12at 2联立解得y =qUL 22md v 02= m(2)设粒子射出平行板电容器时偏转角为θ,v y =at tan θ=v y v 0=at v 0=qUL md v 02=34,故偏转角为37°.(3)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设两界面MN 、PS 相距为L ′,由相似三角形得L 2L 2+L ′=yY ,解得Y =4y = m.11.(2023·辽宁大连市第八中学高三检测)如图甲所示,真空中的电极可连续不断均匀地逸出电子(设电子的初速度为零),经加速电场加速,由小孔穿出,沿两个彼此绝缘且靠近的水平金属板A 、B 的中线射入偏转电场,A 、B 两板距离为d ,A 、B 板长为L ,AB 两板间加周期性变化的电场U AB ,如图乙所示,周期为T ,加速电压U 1=2mL 2eT 2,其中m 为电子质量、e 为电子电荷量,T 为偏转电场的周期,不计电子的重力,不计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且所有电子都能离开偏转电场,求:(1)电子从加速电场U 1飞出后的水平速度v 0的大小;(2)t =0时刻射入偏转电场的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距A 、B 间中线的距离y ;(3)在0~T2内射入偏转电场的电子中从中线上方离开偏转电场的电子占离开偏转电场电子总数的百分比.答案 (1)2L T (2) eU 0T 28md (3)50%解析 (1)电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 由动能定理得eU 1=12m v 02-0解得v 0=2LT(2) 电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L =v 0t ,解得t =T2,t =0时刻进入偏转电场的电子加速度a =eE m =eU 0md ,电子离开电场时距离A 、B 中心线的距离y =12at 2,解得y =eU 0T 28md(3)在0~T2内射入偏转电场的电子,设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设电子恰在A 、B 间中线离开偏转电场,则电子先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速度v =at ′,此后两板间电压大小变为3U 0,加速度大小变为a ′=eE ′m =3eU 0md =3a电子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3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向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3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回到A 、B 间的中线,经历的时间为T 2,则12at ′2+v (T2-t ′)-12×3a (T 2-t ′)2=0,解得t ′=T4,则能够从中线上方向离开偏转电场的电子的发射时间为t ″=T 4,则在0~T2时间内,从中线上方离开偏转电场的电子占离开偏转电场电子总数的百分比η=T 4T 2×100%=50%.12.(多选)如图,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质子(不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先后经过水平虚线上A 、B 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v b =3v ,方向分别与AB 成α=60°角斜向上、θ=30°角斜向下,已知AB =L ,则( )A .质子从A 到B 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B .电场强度大小为2m v 2qLC .质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2Lv D .质子的最小速度为32v 答案 ABD解析 质子在匀强电场中受力恒定,故加速度恒定,则质子从A 到B 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A 正确;质子在匀强电场中做抛体运动,在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上分速度相等,设v a 与电场线的夹角为β,如图所示.则有v a sin β=v b cos β,解得β=60°,根据动能定理有qEL cos 60°=12m v b 2-12m v a 2,解得E =2m v 2qL ,B 正确;根据几何关系可得,AC 的长度为L sin 60°=32L ,则质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t =32L v a sin β=Lv ,C 错误;在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当速度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垂直时,质子的速度最小,有v min =v a sin β=32v ,D 正确.。
大学物理第四章静电场课后习题概要

b
p
o
x
l
dx
x
kxdx dE 4 0 x b 2 kxdx k bl l E ln 2 0 4 4 0 b l b 0 x b
l
1
1
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练习题4-7 图为两个分别带有电荷的同心球壳系统。 设半径为 R1 和R2 的球壳上分别带有电荷 Q1 和 Q2 ,求: (1)I、II 、III三个区域中的场强;(2)若 Q1 Q2 , 各区域的电场强度又为多少?画出此时的电场强度分 布曲线。 q内 2 解: s E dS 4r E 0
0 r R1
E1 0
Q1
R1
R1 r R2
r R2
当 Q1 Q2 时
40 r Q1 Q2 E3 40 r 2
2
E2
Q1
Q2
Ⅲ Ⅱ
O Ⅰ
R2
0 r R1
E1 0
R1 r R2
r R2
当 Q1 Q2 时
0 r R1
当 Q1 Q2 时
Q1
R1
R2
O Ⅰ Ⅱ Ⅲ
Q2
r
练习题4-12 同轴电缆是由两个很长且彼此绝缘的同 轴金属圆柱体构成,如图所示。设内圆柱体的电势 为U1,半径为R1;外圆柱体的电势为U2 ,外圆柱体 的内半径为R2,两圆柱体之间为空气。求两个圆柱 体的空隙中离轴为r处(R1 < r <R2)的电势。
定理可知球外空间的场强E外
(3)因为球表面的场强 E表 变小。
q 4 0 r
2
。由此可知,球
外空间的场强与气球吹大过程无关。
长春工业大学物理答案光静电场c 1-4

练习一 静电场(一)1.如图1-1所示,细绳悬挂一质量为m 的点电荷-q ,无外电场时,-q 静止于A 点,加一水平外电场时,-q 静止于B 点,则外电场的方向为水平向左,外电场在B 点的场强大小为qmg tan2.如图1-2所示,在相距为a 的两点电荷-q 和+4q产生的电场中,场强大小为零的坐标x= 2a 。
3.如图1-3所示,A 、B 为真空中两块平行无限大带电平面,已知两平面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E ,两平面外侧电场强度大小都是0E /3,则A 、B 两平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和 。
4.(3)一点电荷q 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很大,则该点场强E 的大小:(1)一定很大; (2)一定很小;(3)其大小决定于比值q f /。
5.(2)有一带正电金属球。
在附近某点的场强为E ,若在该点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q 测得所受电场力为f ,则:(1)E=f/q (2)E>f/q (3)E<f/q6.两个电量都是+q 的点电荷,相距2a 连线中点为o ,求连线中垂线上和。
相距为r 的P 点的场强为E ,r 为多少时P 点的场强最大?解:经过分析,E x =0a r dr E d drdE r a qr a q E r r y 220|,0|)(21sin 412222/3220220±=<=+=+=得:由πεθπε7.长L =15cm 直线AB 上,均匀分布电荷线密度λ=5.0⨯10-9c/m 的正电荷,求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B 端相距d=5.0cm 的P 点的场强。
)/(67544120.005.02020C N x dx E x dxdE ===⎰πελλπε 练习二 静电场(二)1.场强为E 的均匀电场与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轴线平行,则通过半球面的电通量Φe=E R 02επ2.边长为L 的正方形盒的表面分别平行于坐标面XY 、YZ 、ZX ,设均匀电场j i E ρρρ65+=,则通过各面电场强度通量的绝对值 ,6,5,022L L X Z Z Y Y X =Φ=Φ=Φ3.如用高斯定理计算:(1)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外一点P的场强(图2-3(a));(2)两均匀带电同心球面之间任一点P的场强(图2-3(b)),就必须选择高斯面。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作业4(静电场四)及答案详解

作业4 静电场四它们离地球很远,内球壳用细导线穿过外球壳上得绝缘小孔与地连接,外球壳上带有正电荷,则内球壳上[ ]。
不带电荷 带正电 带负电荷外表面带负电荷,内表面带等量正电荷答案:【C 】解:如图,由高斯定理可知,内球壳内表面不带电。
否则内球壳内得静电场不为零。
如果内球壳外表面不带电(已经知道内球壳内表面不带电),则两壳之间没有电场,外球壳内表面也不带电;由于外球壳带正电,外球壳外表面带正电;外球壳外存在静电场。
电场强度由内球壳向外得线积分到无限远,不会为零。
即内球壳电势不为零。
这与内球壳接地(电势为零)矛盾。
因此,内球壳外表面一定带电。
设内球壳外表面带电量为(这也就就是内球壳带电量),外球壳带电为,则由高斯定理可知,外球壳内表面带电为,外球壳外表面带电为。
这样,空间电场强度分布,(两球壳之间:) ,(外球壳外:)其她区域(,),电场强度为零。
内球壳电势为041)11(4ˆ4ˆ4)()(403202020214324322=++-=⋅++⋅=⋅+⋅=⋅=⎰⎰⎰⎰⎰∞∞∞R Qq R R q r d r rQq r d rr q r d r E r d r E l d E U R R R R R R R πεπεπεπε则,由于,,所以即内球壳外表面带负电,因此内球壳负电。
2.真空中有一组带电导体,其中某一导体表面某处电荷面密度为,该处表面附近得场强大小为,则。
那么,就是[ ]。
该处无穷小面元上电荷产生得场 导体上全部电荷在该处产生得场 所有得导体表面得电荷在该处产生得场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处于静电平衡得导体,导体表面附近得电场强度为,指得就是:空间全部电荷分布,在该处产生得电场,而且垂直于该处导体表面。
注意:由高斯定理可以算得,无穷小面元上电荷在表面附近产生得电场为;无限大带电平面产生得电场强度也为,但不就是空间全部电荷分布在该处产生得电场。
3.一不带电得导体球壳半径为,在球心处放一点电荷。
2022届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 第9章静电场 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能说出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特点.2.知道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征,了解尖端放电、静电屏蔽现象及其成因.3.了解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的工作原理.一、静电平衡1.静电平衡: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3.导体上电荷的分布:(1)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没有净剩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2)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的电荷量)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二、尖端放电1.空气的电离: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尖端电荷密度很大,导体尖端周围的强电场使空气中残留的带电粒子发生剧烈运动,并与空气分子碰撞从而使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2.尖端放电: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由于被吸引,而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的现象.3.尖端放电的应用与防止:(1)应用: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2)防止: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尽量光滑会减少电能的损失.三、静电屏蔽1.静电屏蔽静电平衡时,空腔导体内表面没有电荷,导体壳内空腔里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外电场对壳(网)内的仪器不会产生影响,金属壳的这种作用叫作静电屏蔽.2.静电屏蔽的应用:电学仪器外面有金属壳、野外高压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四、静电吸附1.静电吸附: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向着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的现象.2.静电除尘:当空气中的尘埃带电时,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的过程.3.静电喷漆:接负高压的涂料雾化器喷出的油漆微粒带负电,在静电力作用下,这些微粒向着作为正极的工件运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4.静电复印:复印机应用了静电吸附的原理,复印机的有机光导体鼓表面涂覆有机光导体(OPC),无光照时,OPC是绝缘体,受光照时变成导体.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外加电场与附加电场的矢量和为零,即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2)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表现为电中性,电荷都分布在外表面,导体内部没有净剩电荷.(√)(3)一个孤立的带电体,在自身所带电荷的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不具有静电平衡的特点.(×)(4)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则验电器箔片能张开.(×)(5)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目的是铜丝衣服有屏蔽作用,使体内场强为零.(√)一、静电平衡导学探究如图1所示,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到电场中,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将发生定向移动,使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请思考下列问题:图1(1)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原因是什么?定向移动的方向如何?(2)自由电子能否一直定向移动?为什么?答案(1)自由电子受外加电场的静电力作用而定向移动,向着与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移动.(2)不能.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与外加电场反向,阻碍电子的定向移动,当这两个电场大小相等时,电子的定向移动终止.知识深化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的本质是外电场E0和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E′的合场强为0,即E0=-E′.2.孤立的带电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内部场强为0的本质是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的电荷在导体内部的合场强为0.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外表面任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表面垂直.4.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其内部没有净电荷,且净电荷在导体外表面的分布不均匀,越是尖锐的地方电荷的分布越密集.如图2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架上的枕形导体放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导体内部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感应电荷在A、B两点产生的附加电场强度E A=E BC.感应电荷在A、B两点产生的附加电场强度E A<E BD.当开关S闭合时,电子从大地沿导线向导体移动答案 D解析枕形导体在正点电荷附近,出现静电感应现象,导致电荷重新分布,因此在枕形导体内部出现感应电荷的电场与点电荷的电场叠加,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A错误;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所以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E A>E B,B、C错误;当开关S闭合时,电子从大地沿导线向导体移动,D正确.求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的方法是:(1)先求出外电场场强E外的大小和方向.(2)由于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则满足静电平衡条件E合=0.(3)由E外+E感=0,求出感应电场E感的大小和方向.针对训练1(2021·河北衡水中学月考)矩形金属导体处于正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导体内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正确的是()答案 A解析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0,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某处产生的电场与场源电荷Q在此处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B、C、D错误.一个带绝缘底座的空心金属球A带有4×10-8 C的正电荷,上端开有适当小孔,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8 C的负电荷,使B球和A球内壁接触,如图3所示,则A、B带电荷量分别为()图3A.Q A=1×10-8 C Q B=1×10-8 CB.Q A=2×10-8 C Q B=0C.Q A=0Q B=2×10-8 CD.Q A=4×10-8 C Q B=-2×10-8 C答案 B解析B球与A球内壁接触后成为一个新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内部净电荷量为零,带电导体的电荷只能分布于导体的外表面,故Q B=0,Q A=4×10-8 C-2×10-8 C=2×10-8 C,B正确.二、尖端放电静电屏蔽导学探究1.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保护建筑物的一种设施,其原理是什么?答案当带电的雷雨云接近建筑物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棒出现与云层相反的电荷.通过尖端放电,这些电荷不断向大气释放,中和空气中的电荷,使建筑物避免雷击.2.静电屏蔽是怎样起到屏蔽作用的?答案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即使导体壳外有电场,由于壳内电场强度保持为0,外电场对壳内的物体不会产生影响.知识深化1.尖端放电导体尖端电荷密度大,周围的电场强度大,把周围的空气电离,带电粒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撞击空气中的分子,使它们进一步电离,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被吸引而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2.静电屏蔽(1)静电屏蔽的实质静电屏蔽的实质是利用了静电感应现象,使金属壳内感应电荷的电场和外加电场矢量和为零,好像是金属壳将外电场“挡”在外面,即所谓的屏蔽作用,其实是壳内两种电场并存,矢量和为零.(2)静电屏蔽的两种情况导体外部电场不影响导体内部接地导体内部的电场不影响导体外部图示实现过程因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与导体球壳表面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空腔内的合场强为零,达到静电平衡状态,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当空腔外部接地时,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因接地将传给地球,外部电场消失,起到屏蔽内电场的作用最终结论导体内空腔不受外界电荷影响接地导体空腔外部不受内部电荷影响本质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所以做静电屏蔽的材料只能是导体,不能是绝缘体如图4所示,放在绝缘台上的金属网罩B内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若把一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移近金属罩B,则()图4A.金属罩B的内表面带正电荷B.金属罩B的右侧外表面带正电荷C.验电器C的金属箔片将张开D.金属罩B左、右两侧电荷电性相同答案 B解析金属罩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电荷分布在其外表面上,所以A错误;由于静电感应,使金属罩B在左侧外表面感应出负电荷,所以金属罩B的右侧外表面感应出正电荷,B正确,D错误;由于静电屏蔽,金属罩内电场强度为零,故验电器C上无感应电荷,验电器C的金属箔片不会张开,C错误.针对训练2将悬挂在绝缘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C内(不与球接触),另有一个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B向C靠近,如图5所示,则()图5A.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B向右偏离竖直方向B.A的位置不变,B向右偏离竖直方向C.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B的位置不变D.A和B的位置都不变答案 B解析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C内,由于静电感应,空心球外壳带正电,内壁带负电,因此B所在处有电场,所以B在静电力作用下向右偏而靠近C;由于空心球能屏蔽B球的电场,所以,A所在处电场强度为零,故A球不受静电力作用,位置不变.故B 正确.三、静电吸附(多选)如图6所示为静电除尘示意图,在M、N两点间加高压电源时,金属管内的空气电离,电离出的电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荷,因而煤粉被吸附到管壁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就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N接电源的正极B.M接电源的正极C.电场强度E B>E AD.电场强度E B<E A答案AC解析电子附着在煤粉上,使煤粉带上负电荷,煤粉若能吸附在管壁上,说明管壁带正电荷,因此可知N接电源正极,A正确,B错误.金属棒与金属管可看成圆柱电极与圆环电极,电场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棒附近的B点处电场线较密,而靠近金属管壁的A点处电场线较疏,故B处场强比A处场强大,即E B>E A,C正确,D错误.考点一静电平衡1.一个带电的金属球,当它带的电荷量增加后(稳定),其内部的电场强度()A.一定增强B.不变C.一定减弱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答案 B解析孤立的带电金属球处于静电平衡,则内部电场强度为零,当它带的电荷量增加,再次达到静电平衡,则其内部电场强度仍为零,故B正确.2.(多选)如图1所示,当在真空中把一不带电导体AB向带负电的小球P缓慢地靠近(不接触,且未发生放电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B.导体内部场强越来越大C.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在N点产生的场强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场强相等答案AC解析由于导体AB缓慢移动,所以导体AB内部可以认为始终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内部场强始终为零,选项B错误;由于导体AB距P越来越近,所以导体A、B两端积累的感应电荷会越来越多,选项A正确;M点距小球P的距离比N点要近,带负电的小球P在M点产生的场强大于在N点产生的场强,而导体内部的合场强处处为零,那么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场强就大于在N点产生的场强,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考点二尖端放电静电屏蔽3.下列应用与防护不属于尖端放电现象的是()A.一般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应该尽量光滑B.一般马路表面建造的很平滑C.夜间高压线周围会出现一层绿色光晕D.一般高楼大厦顶部装有避雷针答案 B解析马路表面建造的很平滑与静电无关,A、C、D属于尖端放电现象,故选B.4.下列与静电屏蔽无关的是()A.避雷针的顶端做得很尖细B.用几万伏的高压电电击关在金属笼里的鸟,而鸟安然无恙C.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穿戴的工作服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D.电视闭路线芯外常包有一层金属网答案 A解析避雷针是应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其余三项均是利用了金属对内部的静电屏蔽作用. 5.如图2所示,把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壳B的外表面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A从小孔中放入球壳内,但不与B接触,达到静电平衡后,则()图2A.B的空腔内电场强度为零B.B不带电C.B的外表面带正电D.B的内表面带负电答案 D解析因为金属壳的外表面接地,所以外表面没有感应电荷,只有内表面有感应电荷分布,且由于A带正电,B的内表面带负电,D正确,B、C错误;B的空腔内有带正电的小球A 产生的电场和金属壳内表面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所以空腔内电场强度不为零,A错误.考点三静电吸附6.(多选)静电喷漆是利用静电吸附现象制造的,其喷涂原理如图3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A.在喷枪喷嘴与被喷涂工件之间有一强电场B.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C.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D.涂料微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答案AC解析工作时涂料微粒会向带正电的被喷涂工件高速运动,是由于喷枪喷嘴与被涂工件之间形成了强电场,由正电荷对涂料微粒的吸引作用可得出涂料微粒带负电,故A、C正确. 7.如图4为静电除尘器除尘原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的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4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电场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C.带电尘埃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静电力越大答案 D解析由于集尘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尘埃在静电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负电,A错;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B错;尘埃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C错;根据F=qE可知,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静电力越大,D正确.8.(多选)如图所示的四组静电实验中,能使左边的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是()答案AC解析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所带的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A项正确,B项错误;C项因导线与右侧验电器的金属盒表面接触,左侧验电器相当于右侧验电器的远端,金属箔片应张开,D项中左边的验电器处于金属网罩的静电屏蔽中,左边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会张开,C项正确,D项错误.9.如图5所示,较厚的空腔球形导体壳中心处有一个正点电荷,则图中a、b、c、d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图5A.E a>E b>E c>E dB.E a>E c=E d>E bC.E a>E c>E d>E bD.E a<E b<E c=E d答案 C解析当静电平衡时,空腔球形导体壳内壁感应出负电荷,外壁感应出正电荷,感应电荷形成的电场与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叠加,导致空腔球形导体壳中场强为零.画出电场线的大致分布如图所示.由于a处电场线较密,c处电场线较疏,d处电场线最疏,b处场强为零,则E a>E c>E d>E b,C正确.。
高中物理静电场(四)电场的应用学案

静电场(四)电场的应用应用(一)电容器静电现象的应用自主学习1. 电容器⑴任何两个彼此而又相距的导体都可以构成电容器。
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两个极板就会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这一过程叫电容器的。
其中任意一块板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的;用导线把电容器的两板接通,两板上的电荷将发生,电容器不再带电,这一过程叫做。
2. 电容⑴电容器跟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用符号表示。
⑵定义式:C ,若极板上的电量增加ΔQ时板间电压增加ΔU,则C。
⑶单位:法拉,符号:F,与其它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F=F=pF⑷意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把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V所增加的电量。
3. 平行板电容器⑴一般说来,构成电容器的两个导体的正对面积S,距离d,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两个导体间的性质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
⑵表达式:板间为真空时:C,插入介质后电容变大r 倍:C,k为静电力常数,r称为相对(真空)介电常数。
4. 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⑴处于静电平衡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
⑵处于静电平衡下的导体,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与该点的表面。
⑶处于静电平衡下的导体是个,它的表面是个。
⑷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电荷,电荷只分布于导体的。
导体表面,越尖的位置,电荷密度,凹陷部分几乎没有电荷。
5.尖端放电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大,附近电场很强,能使周围气体分子,与尖端电荷电性相反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奔向尖端,与尖端电荷,这相当于使导体尖端失去电荷,这一现象叫尖端放电。
如高压线周围的“光晕”就是一种尖端放电现象,避雷针做成蒲公花形状,高压设备应尽量光滑分别是生活中利用、防止尖端放电。
6. 静电屏蔽处于电场中的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其空腔部分的合场强 ,即能把外电场遮住,使内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这就是静电屏蔽。
如电学仪器的外壳常采用金属、三条高压线的上方还有两导线与地相连等都是静电屏蔽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静电场

第四章 静电场电磁运动是物质的又一种基本运动形式。
电磁学就是研究物质电磁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历史上,人们在电磁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曾经促进了电气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当今,电磁学理论不仅普遍应用于科技生产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成为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般说来,运动电荷将同时激发电场和磁场,电场和磁场是相互关联的。
当我们研究的电荷相对某个参考系静止时,电荷在此静止参考系中只激发电场,而无磁场,这个电场就是静电场。
本章我们研究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特性,引入描述电场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电场强度和电势,并讨论它们的叠加原理及两者之间的积分关系,同时介绍反映静电场基本性质的高斯定理和静电场环路定理,最后讨论了静电场的能量。
电荷起源及电荷守恒定律4.1.1 电荷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实验证实,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组成物质的原子里,电子的电荷集中在半径小于m 1018-的小体积内。
因此,电子被看成是一个具有有限质量和电荷的“点”,由质子、中子组成的原子核集中在m 1015-的小体积内,整个原子集中在m 1010-的小体积内。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原子中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故物体显示电中性。
如果把两个物体,例如丝绢和玻璃棒放在一起摩擦,则有少量电荷从一个物体迁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去,因而破坏了每个物体原来的电中性状态,玻璃棒显正电,丝绢显负电。
物体能够产生电磁现象,都归因于物体带上了电荷以及这些电荷的运动。
一个物体带电称作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Q 或q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SI )中,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记为C 。
0>q 表示正电荷,0<q 表示负电荷。
一个带电体所带总电量为其所带正负电量的代数和。
实验证明,在自然界中,电荷总是以一个基本单元的整数倍出现,电荷的这一特性叫做电荷的量子性。
电荷的基本单元就是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常以e 来表示。
第八章 静电场 第四节电偶极子

2、电介质的极化
1)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当有极分子组成的电介质受到外电场作用后,每个分子
电矩都受到力偶矩的作用,使分子电矩尽量转向外电场的方 向。电介质内部仍是电中和状态,但在电介质的两个端面上 出现了束缚电荷。
E0
+
-
E0
-
+
电介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束缚电荷 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这种极化称 为取向极化。
dr
Q oR
r
解:由高斯定理可知 在球外距球心r处的场强为
E
Q
4 0 r r 2
或由E=
E0
r
得出
电场的能量密度为
w
1 2
0
r
E
2
Q2
32 20rr4
以O点为心取半径为r厚度为dr的同心球壳,其体 积为 dV 4 r,2d则r 该球壳的电场能为
dW dV
带电金属球的整个电场的能量为
W dW dV
到导体上,则外力做功为dA
dA Udq
dA全部转换为导体的静电能dW,则
dW dA Udq
当导体的带电量由零增到Q时,导体具有的静电能为
W
dW
Q
Udq
Qq dq
0
0C
1 Q2 1 QU 1 CU 2
2C 2
2
三、静电场的能量
设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为(U1-U2),带电量
填充电介质
C S 0r S
dd
电场的能量密度
ω
1 E2
2
1 2
0
r
E
2
一般采用在两板间填充绝缘好的电介质,则用 0r 代替式中的 0,这时的电容为:
C S 0r S
第一章静电场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

W qEx
静电场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电荷周围存在它激发的电场 库仑力服从平方反比
点电荷
用F/q表示场的强弱
【相关的特点】 (参考课本P18) 1、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等势面,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
3、电场线一定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4、任意两个等势面不相交.
物理选修3-1
k
Q (Q代正负, 0) r
问题1:同一电荷在同一等势面 上电势能是否一样大? 问题2:一α粒子从A点以速度大小为v沿电 场线射向固定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 若粒子无法撞击点电荷,则粒子将怎么运 动? 问题2续:回到A点时,粒子的速度大小也 是v吗? 是。只有电场力做功,动能和电势能总和 保持不变。
物理选修3-1
6.电场力做功计算式
WAB qU AB
•适用范围:任意电场(匀强或非匀强-变力)中移
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优点:不考虑受力、过程
匀强电场W Eql cos
物理选修3-1
课本P16,第一题.在研究微观粒子常用电子伏特(eV)做能量 的单位。1eV等于一个电子在1V电压加速后所增加的动能。 请推导电子伏特与焦耳的换算关系。
电势能是一个标量,有正负。 系统性:属于电荷和电场 相对性:零势能点未确定时,同一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是任 意的。 单位:焦耳,J
重力势能是否 有类似的特点?
物理选修3-1
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 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 J.从B点移到C点,电场 力做功9×10-4 J,问: (1)若以A为零势能点,B、C两点的电势能各 4 4 为 6 10 J 、 3 10 J 。A、C间的电势能之差 4 3 10 J 。 为 (2)若以B为零势能点,A、C两点的电势能各 4 4 6 10 J 9 10 J 。A、C间的电势能之差 为 、 4 3 10 J 。 为
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电场第4节

物理 ·选修3-1(A)
课前自主预习 要点名师点拨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学业达标测试
活页作业
三、电势 1.电势
定义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_电__势__能__与它的电__荷__量__的比值
物理 ·选修3-1(A)
课前自主预习 要点名师点拨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学业达标测试
活页作业
物理 ·选修3-1(A)
课前自主预习 要点名师点拨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学业达标测试
活页作业
一、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1.对电场力做功特点的理解 (1)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与电 荷经过的路径无关.该结论既适用于匀强电场,又适用于非匀 强电场,即适用于任何静电场. (2)无论带电体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无论 带电体只受电场力作用还是受多个力作用,无论电场力做正功 还是做负功,电场力做功的特点不变.
活页作业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电荷所做的功等于电荷 动能的增量,对电荷和电场组成的系统而言,非静电力是外 力,非静电力对电荷做了多少正功,系统能量(电势能和电荷 动能)就增加多少.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F =-ΔE),及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即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 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增量.所以选项B、C、D正确.
做功多少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经过的 对应力做功的特点
路径无关,且做的功等于势能的变化量
物理 ·选修3-1(A)
课前自主预习 要点名师点拨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学业达标测试
活页作业
高中物理静电场四电场力的性质学案1

静电场(四)电场力的性质学习目标通过温习整理静电场的规律、概念,成立静电扬的知识结构。
利用处的思想、场叠加的思想熟悉和解决电场问题,加深对静电场的理解。
知识网络构建自主学习1.电荷、电荷守恒⑴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电荷、电荷。
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摩擦起电、接触起电、起电。
⑵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彼此吸引或排斥,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
⑶电荷守恒:电荷即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份转移到另一部份;在转移进程中,电荷总量。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互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⑷元电荷:指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e=2.库仑定律⑴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彼此作用的电场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作使劲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即:。
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 k=×10 9 N m2/c2⑵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彼此作使劲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对带电均匀的球,r为球心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⑴电场:带电体的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物质,它的大体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电荷间的彼此作用就是通过发生作用的。
电场还具有性质。
⑵电场强度E:反映电场和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的跟它的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即:。
单位:或。
②场强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
(说明: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放入场中的试探电荷无关,而是由该点的位置和场源电何来决定。
)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其中Q为,E为场中距Q为r的某点处的场壮大小。
对于求均匀带电的球体或球壳外某点的场强时,r为该点到球心的距离。
⑷电场强度的叠加:当存在多个场源电荷时,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
⑸电场线:为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姓名:
第六章 静电场(四)
【复习要求】:掌握电容器的定义式、决定式;熟悉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之间的关系。
知道静
电平衡的实质。
【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走向高考》94页考点1、2及96页题型1.
1、 电容器的电容定义式 、单位 ;
2、 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 ,决定因素为 、 、 。
3、 如何理解静电平衡状态?叙述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有哪些特点?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与灵敏的静电计相连,极板接地,若极板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的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 A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 B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 C .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D .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例2.对于“1000pF 、220V ”的云母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带电荷量总是2.2×10-7C
B 、所带电荷量是1.0×10-7
C 时,两极间电压是100V C 、每当两极间电压增加10V 时,所带电荷量增加1.0×10-8
C D 、使它所带电荷量增加△Q ,两极板间电压随之增加△U ,且
U
Q
∆∆=1.0×10-9F 例3.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静止于该电容器两平行板中间,现在两板间贴近下板插入一个厚度为极板间距离1/4的金属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板间电势差、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板间电势差U 增大,带电粒子向上加速
B .两板间电势差U 不变,带电粒子仍静止
C .两板间电势差U 减小,带电粒子仍静止
D .两板间电势差U 减小,带电粒子向下加速
例4.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
从指示器显示的电容的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两者的关系是( )
A .C 增大表示h 增大
B .
C 增大表示h 减小 C .C 减小表示h 减小
D .C 减小表示h 增大
【当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量Q 、电压U 、电容C 之间相互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
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A 、B 间有一带电油滴P 正好静止在极板正中间,现将两极板间稍错开一些,其它条件不变。
则( )
A .油滴将向上加速,电流计中电流由b 流向a
B .油滴将向下加速,电流计中电流由a 流向b
C .油滴将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电流由b 流向a
D .极板带电量减少,两板间电势差和场强不变
3.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
当待测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接成闭合电路。
那么( )
A .当F 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少
B .当F 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增大
C .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发生变化
D .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不发生变化
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用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对平行板可移动的电容器充电,要使电容器两极
板的电压大于E ,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保持不变,可采用( )
A .先将S 断开,然后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拉大一些
B .先将两极板间的距离拉大,然后断开S
C .先将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一些,然后将S 断开
D .先将S 断开,然后将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一些
5、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 .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
C .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
D .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
6.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
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
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
则( )
A .U 变小,E 不变
B .E 变大,ε变大
C .U 变小,ε不变
D .U 不变,ε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