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中性皂苷。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3
甾体皂苷的结构分类
1、糖链结合在C3-OH上(如知母皂苷A-Ⅲ和薯蓣皂苷); 2、糖链结合在C1-OH上:沿阶草皂苷D; 3、两个糖链分别与甾体皂苷元上的C3和C1位置的羟基结合。 4、两个糖链分别与甾体皂苷元上的C3-OH和F环开环后形成
的-OH相结合。
1、甾体皂苷类 ❖ 抗生育:杀灭精子、抗早孕 主要用作合成甾体避孕药和激
素类药物的原料。 ❖ 降血糖:伪原知母皂苷AⅢ和原知母皂苷AⅢ ❖ 降低胆固醇和免疫调节 ❖ 抗真菌、杀虫等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5
(四)研究进展与生物活性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地奥心血康胶囊——含8种由黄山药中提取的甾体皂苷,总量在90%
❖ 近30年来,三萜类成分的研究进展很快,特别是近10年从海洋生 物中得到不少新型三萜化合物,是萜类成分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 域之一。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7
(五)结构与分类
按苷元结构分为两大类型:
1、甾体皂苷:具有27个C的螺旋甾烷或异螺旋甾烷结构; 2、三萜皂苷:具有30个C组成,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1
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特点
(3)所有的甾体皂苷元在C10、C13、C20和C25位都有一个甲 基,
1) C10、C13位的甲基为角甲基,均为β-型; 2) C20位甲基为α-型; 3) 由于F环为椅式,C25位的甲基应有立方体异构,C25位为
竖键时,为β-型,其绝对构型为S型(L型),C25位甲基 为平伏键时,为α-型,其绝对构型为R型(D型)。
28
举例:(3)
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
狭叶柴胡以及同属植物的干燥根。
柴胡中皂苷类成分主要为:柴 胡皂苷A、C、D、E等。具有解热、 镇痛、镇咳、抗炎等作用。
HO C H 2R 1
R1 R2
C H 2O H R2
柴胡皂苷元A OH - OH
柴胡皂苷元B OH - OH
柴胡皂苷元C H -OH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4
15
RO 3
5
7
4
6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0
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特点
(1)分子中含有A、B、C、D、E、F六个环,A、B、C、D
环为环戊烷骈多氢菲甾体母核;C17位上侧链和C16骈合为
五元含氧环(呋喃环E),E环上又以

接六元含氧环(吡喃环F),共同组成螺旋甾烷结构。
(2)甾核四个环的稠合方式为A/B顺式或反式,B/C和C/D均 为反式。
成苷。C28常有-COOH,C12、C13位往往有不饱和双键的存在。
30
29
19 20 21
12
18
22
11 25
26 13
17 28
9
14
1
2
10 8
16 15
3
5
4
27 67
24
23
齐墩果烷 (oleanane)
A/B, B/C, C/D trans, D/E cis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女贞
31
熊果酸研发进展
近年来发现熊果酸具有抗致癌、抗促癌、诱导F9畸胎瘤 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研究发现:熊果酸能明显抑制 HL-60细胞增殖,可诱导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 功能显著提高。体内试验证明,熊果酸可以明显增强机体免 疫功能。说明它的抗肿瘤作用广泛,极有可能成为低毒有效 的新型抗癌药物。
10%,纯度在95%以上,是很好的植物资源。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6
举例:(2)甘草(Glycyrrhiza urlensis)中含有甘草次
酸(glycyrrhetinic acid)和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又称 甘草皂苷(glycyrrhizin )或甘草甜素]。甘草酸具有肾上腺 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过敏性休 克的症状。可以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清胆甾醇。甘草次酸 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作用,临床上用于抗炎和治 疗胃溃疡。但只有18-βH的甘草次酸才有此活性,18αH者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8
1、甾体皂苷
由甾体皂苷元与糖组成,苷元具有27个碳,其基本碳 架称为螺甾烷及其异构体异螺甾烷。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9
以异螺甾烷为例,说明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特点
21
O
26
25 27
18 20 22
23 24
19 11
12 13
O
17 16
1
2
9 10 8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33
3)羽扇豆烷型
羽扇豆烷三萜类E环为五元碳环,且在E环19位有异 丙基以α构型取代,A/B、B/C、C/D及D/E均为反式。
18
从灵芝中分离出一个三萜化合物,具有扶正固本之功。 它的结构与羊毛甾烷相比,多了3=O,11=O,15=O,23=O,
27-CH3→27-COOH,是羊毛脂甾烷的高度氧化化合物。
H
20
O
HO
13 17
H 14
10
O
H
O
OH
H
ganoderic acid C
COOH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三萜类(triterpenes)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菌类、蕨类、单子叶、双 子叶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中均有分布,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 少数三萜类成分也存在于动物体,如从羊毛脂中分离出羊毛脂醇,从鲨 鱼肝脏中分离出鲨烯;从海洋生物如海参、软珊瑚中也分离出各种类型 的三萜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9
2) α-香树脂烷型(乌苏烷型)
-香树脂烷型(α-amyrane),又称为熊果烷型,其分 子结构与齐墩果烷型不同之处是E环上两个甲基位置不同, 即C20位的甲基移到C19位上。此类三萜大多是乌苏酸的衍 生物。
30 29
20
H 19
25
26
H
27
H
23
乌苏烷(ursane)
A/B, B/C, C/D trans, D/E cis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 提取分离技术
一、结构与分类
(一)定义
该类化合物溶于水后,形成的 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 似肥皂样的泡沫,这类化合物称为 皂苷。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
(二)分布
1、甾体皂苷
主要分布薯蓣科、百合科、玄参科、菝契科、龙舌兰科等单子叶植 物中。
2、三萜皂苷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6
(四)研究进展与生物活性
2、三萜皂苷类
❖ 人参皂苷能促进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 功能。
❖ 柴胡皂苷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能减低血 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 七叶皂苷具有明显的抗渗出、抗炎、抗淤血作用,能恢复毛细血 管的正常的渗透性,提高毛细血管张力,控制炎症,改善循环, 对脑外伤及心血管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β-香树脂烷型(齐墩果烷型) 2)α-香树脂烷型 (乌苏烷型) 3)羽扇豆烷型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4
1)β-香树脂烷型(齐墩果烷型)
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型为A/B反,B/C反,C/D反, D/E顺,其中C4、C20位上的均为偕二甲基,C8、C10、C17均为β-型甲 基,C14位上甲基为α-型甲基。一般C3位上的羟基为β-型,并与糖结合
25
举例: (1)
H
COOH
HO
齐墩果酸 (olennolic acid)
齐墩果酸首先由油橄榄的叶子中分得,
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如在青叶胆全草、女贞果实等 植物中游离存在,但大多数与糖结合成苷存在。齐 墩果酸具有抗炎、镇静、防肿瘤等作用,是治疗急 性黄胆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含齐墩果酸的植物很多,但含量超过10%的很少, 从刺五加、龙牙葱木中提取齐墩果酸,得率都超过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6
(1)四环三萜皂苷
其基本骨架也是甾烷结构,A/B、B/C、C/D环均为反 式稠合;C17连接8个碳原子支链,C4位上有偕二甲基, C10、C14位上各连有一甲基,根据C18甲基位置不同,又可 将四环三萜皂苷元分成两类 :
1)羊毛脂甾烷型 2)达玛烷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3
(三)存在形式
多以游离或成苷成酯的形式存在
➢ 常见的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
糖醛酸,特殊糖(如芹糖、乙酰氨基糖等)
➢ 糖链:单糖链、双糖链、三糖链 ➢ 成苷位置:3、28(酯皂苷)或其它位-OH ➢ 次皂苷:原生苷被部分降解的产物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4
(四)研究进展与生物活性
17
1)羊毛脂甾烷型
21
22
24
26
18 20
23
12
11 19
H 13
17
9
1
10
8
15
3
H 7 30
4
29 28 H
27
C10、C14位上各连有一个甲 基 , C4 位 上 有 二 个 甲 基 , 另 外一个甲基在羊毛甾烷型中
位于C13位。
羊毛脂烷型
(lanostane )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2
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特点
(4)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大多数在C3位上有羟基,多为β-型 并常与糖结合成苷。
(5)苷元上常含有羰基和双键,羰基常在C12位上,少数在C6 和C11位上。双键常在Δ5(6)、Δ9(11)。
(6)分子中有三个手性碳:C20、C22、C25 。 (7)甾体皂苷分子大多不含羧基,呈中性,故甾体皂苷又称
19
2)达玛烷型
21
22
24
26
H 20
23
12
11 19
18 13
17
9
1
10
8
15
34
H 7 30
27
与羊毛脂烷型区别: C18甲基连在C8位上。
29 28 H
达玛烷型 ( d a m m a r a n e)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0
举例:人参中含有人参皂苷(ginsenosides)
无此活性。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7
COOH
O H
RO
H
R
甘草次酸 甘草酸
H -D-gluA2 -D-glu A-
乌拉尔甘草皂苷A -D-gluA2 -D-glu A-
乌拉尔甘草皂苷B -D-gluA3 -D-glu A-
黄甘草皂苷
-D-gluA4 -D-glu A-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30
熊果酸(Ursolic acid)
❖ 植物来源: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叶 ❖ 药理作用: 熊果酸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三萜类化合物。
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
多种生物学效应。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4
甾体皂苷元结构举例
O
O
O
O O
HO 薯蓣皂苷元
HO
O glc OH
H 剑麻皂苷元
O
O O
CH 2O H
O
gala
2
H
glc
薤白苷丁
HO 纽替皂苷元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15
2、三萜皂苷
是由30个碳组成的萜类化合物,由六个异戊二烯单位组 成。
三萜皂苷分子多含有-COOH,又称为酸性皂苷。 三萜皂苷的分类多按其苷元中30个碳组成环的数目多少, 分为四环三萜皂苷和五环三萜皂苷。
22
由达玛烷衍生的人参皂苷,在生物活性上有显著的差异。
❖ 由20(S)-原人参三醇衍生的皂苷有溶血性质,而由20(S)-原人参 二醇衍生的皂苷则具对抗溶血的作用,因此人参总皂苷不能表现出溶
血的现象。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3
(2)五环三萜皂苷
基本母核为五个六元环(多氢蒎),根据E环变化可 分为三种类型: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32
中药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具有凉血止血的功
效,其中含有地榆皂苷B, E (sanguisorbin B and E),是乌 苏酸的苷。
A ra(p)
H COOR
H
H
地 榆 皂 甙 B R=H 地 榆 皂 甙 E R = 3-A c-glc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21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ginsenosides)
HO
HO
20
HH
17 13
14
10 H 8
HO HR
20S 原人参二醇R=H 20S 原人参三醇R=-OH
H
HO HO
20
H
H
13 17
14
10
8
H
HO HR
20R 原人参二醇R=H 20R 原人参三醇R=-OH
中药化学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以上,治疗冠心病。 ✓ 心脑舒通——由蒺藜果实中提取的总甾体皂苷,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的防治。 ✓ 盾叶冠心宁——从盾叶薯蓣中提取的水溶性皂苷。
抗肿瘤: 从百合科植物Ornithogalum saundersiae中分离出一种皂苷
OSW-1,此化合物对人的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而对恶性肿瘤细胞 具有强烈毒性。体外生理活性实验表明,它的抗癌活性比目前临床 应用的顺铂、紫杉醇等高100倍,有望成为一类新的抗癌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