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96197_智慧课堂助力藏族学生化学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beral
Arts
Guidance
2022年第20期(总第452期)
文理导航
No.20,2022Serial No.452
【摘要】藏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上有诸多
特殊性,尤其是数理化这类理科的学习,大部分藏族学生感觉难度较大。

本文通过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教学实例,详细分析了藏族学生在化学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及困难形成的原因,并根据成因借助智慧课堂来解决藏族学生在化学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智慧课堂;助力;化学学习;藏族学生藏族学生由于平常生活的环境、文化背景与汉族学生不同,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上有诸多特殊性,大部分藏族学生感觉数理化学习的难度较大。

相比于数学和物理,化学学习起步较晚,在九年级才开始学习,这时学生面临中考,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很多学生在高强度的化学学习中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再加上语言的影响,学生无法自己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理论体系,便对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也就导致了藏族学生化学学习困难。

一、化学学习语言存在障碍
藏族学生的母语是藏语,在藏族学生之间说话时他们也多用藏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听、说、理解方面多数学生掌握得并不好。

又由于他们在西藏所受的基础教育不同,有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有的学生从小学三、四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有的来自城镇,有的来自农牧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的汉语水平彼此差异较大,为化学课的讲授带来一定的不
便。

实践证明,汉语好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等学科时有明显的优势。

小学阶段也多由藏族教师授课,虽然入学后即用汉语教学,但藏汉语言语法不同,学生说汉语时常常“动宾”倒置,如把“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说成“氧化汞受热汞和氧气生成”,把“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成“分子、原子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等,很难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结构复杂的长句更难理解。

记得有一次讲到第八章“金属材料”时,学习到合金,有学生课后来问道:“戴老师,你上课讲生铁是一种合金,它属于混合物,我的理解是生铁是生产出来的铁,它只有铁,它应该是纯净物呀!”这就是语言文字差异带来的思维差异。

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要求学生在叙述和书写时必须严密、准确。

这对汉语水平相对较低的藏族学生来说,学习化学时首先遇到的是语言和文字的障碍,思考问题时常出现两种语言相互干扰的现象。

首先是将汉语文字转化为自身所理解的藏语意思,然后将其含义转化为化学表达,再将化学表达转化为自己的化学思维,也就是经历了三次转化才最终形成自身的化学知识,还要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学生必须环环相扣才能学好化学,若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则全军覆没,语言环节是其学习的首要环节,第一步错则步步错。

有的同学在听课时会把老师讲的汉语在心中对译成藏语后再去理解记忆,这无疑加大了听课的难度,当老师讲得稍微快一
慧课堂助力藏族学生化学学习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智戴西红
■教法新探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Liberal Arts Guidance
2022年第20期
(总第452期)文理导航
No.20,2022
Serial No.452些或者当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时,这部分同学听不懂
的可能性就更大。

这种语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藏族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影响了他们学习成绩的
提高。

二、化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脱节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农业生
产、国防、医药等各行各业紧密相关的自然科学,初中
化学新课程更是强调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社会生活的
联系。

例如,在人教版第三单元学习“水的净化”和第
七单“云燃料及其利用”以及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
活”等部分都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在调查中发现,藏族学生的生活常识比较缺乏。

其主要原因一是藏族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汉族学生不
同,生活条件也不同。

二是内地西藏班的学生都是通
过严格的小升初考试考上内地西藏班的。

他们为了赢
得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小学就面临巨大的学
习压力,所以在小学缺乏广泛的阅读以及丰富多彩的
社会实践活动。

来到内地西藏班求学后,因为远离家
乡,极少有机会参与家务劳动,在化学实验中动手能
力相对较差,有不少学生甚至不会划火柴,实验中笑
话很多,遇到问题缺乏应变能力,教材中与生活实际
相关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状况脱离,故而学生不感
兴趣,学起来较为困难。

另外,在课余时间无法开展家庭小实验(简称“家
庭实验”)。

家庭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利用家庭实验不仅能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和探索精神,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
文化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
术素质和身心素质。

他们的思想道德等素质的提高又
可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得
到提高。

因我校的学生全是住校生,无法开展家庭实
验,这样就无法发挥家庭实验的功能,进而对学生的
学习成绩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化学教材内容本身形成的难度
化学概念和理论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藏
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在化学教学
中有些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催化剂、
化学反应本质等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

另外,化学具
有“深”“杂”“混”“特”等特征,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
的一个特点是记忆的成分较多,某些知识较零碎从而
影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因此,大多数学生认
为化学易学易忘记。

培根曾说,“就化学而言,由于其
内容多而散,学生往往会陷入一看就会,一用就忘,一
做就错,一考就败”的怪圈,从而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化学知识最大的劣势在于知识体系不够完美,显
得分散、零碎,许多概念、理论的文字表达过于抽象,
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在藏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对
汉语水平较低的藏族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者,许多化学知识游离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形成认知跨
度,化学知识具有多而杂的特点,且相似、相近、相关
的概念相互交织,处于无序状态的众多化学知识会大
大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

四、智慧课堂提供三大助力
(一)智慧课堂为实验教学提供助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环节。

同时,实验教学也是教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
具,通过这样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增强动
手能力,从实验中学会如何进行探索,验证化学知识,
从模型认知到落实核心素养。

因此,在打造智慧课堂
的过程中,实验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
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重要工具。

长期以来,化学实验课在学校的化学教学中相对
较为薄弱,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教学的课
时有限。

第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教学设备有限。

这些因素造成在传统的教学中实
验教学效果不佳。

智慧课堂中实验教学的限制性因素
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信
息化的技术工具解决这些问题,将实验教学更加全
面、更加丰富地呈现在课堂中。

例如,在学习氢气化学
性质时以及面粉爆炸实验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多
媒体课件展示氢气爆炸实验过程,让不便在课堂上进
行的实验或者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通过视
频演示的方式展现出来。

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一方面可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教法新探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Liberal
Arts
Guidance
2022年第20期(总第452期)
文理导航
No.20,2022Serial No.452
据教学进度、教学效果随时进行调整。

多媒体课件能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随时停顿,或者重新播放。

还有投屏抓拍技术可以在学生实验时将学生的错误操作抓拍,便于及时纠正。

通过实验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本质,并且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这也是探索世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同时实验也能让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并建立起强烈的信心,从而学好化学。

(二)智慧课堂为宏观物质到微观世界提供助力初中化学概念中有许多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理解起来非常抽象,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化学中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其实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能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不是凭空想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分子原子的特性、化学反应本质、物质的溶解、溶液能否导电等知识时,如果教师凭空讲解,学生凭空想象,那么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其微观实质的,而借助电子白板,可以模拟分子的运动,模拟水沸腾和水通电这两个不同的过程。

在水沸腾中,通过模拟可以让学生看到水分子没有变,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在水通电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可以让学生看到水分子是如何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而氢原子、氧原子又是如何结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动态过程。

模拟氯化钠在水中溶解时如何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蔗糖在水中溶解时如何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从而让学生在微观的世界中体会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是分子间隔改变。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这就解释了氯化钠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的原因;还能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等。

彩色动画不仅模拟分子运动的过程及条件,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根据形象的感知做出理性的推断。

(三)智慧课堂为藏族学生化学学习结合生活实际提供助力
智慧课堂可以使化学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启发藏族学生更好地理解较复杂的化学问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实践,充分凸显教材内容的应用价值。

从传统化学教学过程看,教师仅用情境教学无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主动探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思维,学会选择正确的化学知识解决难题。

例如,在第三单元学习“水的净化”以及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时,智慧课堂中丰富的云资源(自来水
厂净水的全过程以及消防安全教育中灭火的种种实例)都能帮助藏族学生学习联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再如,学习初中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时,在学生知晓有关酸、碱、盐物质的书本知识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碱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引入具体的生活实例。

例如,在盛夏被蚊虫叮咬时,人会感到皮肤肿痛瘙痒,这是因为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通过叮咬注入人体,将肥皂水涂抹在被叮咬的地方,痛痒便会消失,其原理是酸碱中和反应,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中和后酸性消失,皮肤就不痒了。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加深了对化学学科本质的理解,培养了化学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总之,把智慧课堂融入藏族学生化学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的学科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养。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智慧课堂的应用价值,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的应用策略,从而加深藏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党宝宝.藏族中学生理科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甘肃藏区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9(4):38-47.
[2]吴晓静,傅岩.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教育探索》,2009(9):11-13.
■教法新探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