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户外留白游戏 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管理
巧用户外留白游戏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浙江省海宁市马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俞
平
沈晓洁
马拉古奇曾经说过:“儿童,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户外留白游戏中,自主、自由的模式更能体现幼儿的特性。
为了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拓展幼儿的游戏方法,发展其思维,我园积极改革课程模式,探索户外留白游戏分享对幼儿发展的推进策略。
但是,我们在半日活动调研中发现:游戏分享存在着分享亮点一闪而逝、分享内容呈现形散、分享效果循环往复等问题。
对此,我们通过“童玩计划图”“分享路径图”“共享墙面图”三张学习地图,呈现幼儿的思维痕迹,激活幼儿的户外游戏经验,推进幼儿深度学习。
这里所说的“学习地图”是指以幼儿的游戏经验和能力发展为主轴,运用表格、线条、简笔画、绘画表征、图像等元素将幼儿游戏中关于设想、具体方法、问题困惑等进行板面、墙面或书面的痕迹保留,从而形成的引发幼儿思维、导向幼儿游戏创意行为的学习地图。
一、精准“三图”定位,保留思维痕迹
分享过程需要幼儿有相关游戏经验积累。
对于探索过的游戏经验,幼儿很可能玩过之后就忘记了。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借助“一板图一路径一墙面”的形式,利用形象的思维地图引发幼儿再现游戏经验,保留思维痕迹。
(一)三变:“童玩”计划图
通过“三变”计划图中的N 进阶,幼儿逐步从表征计划的显性设计与执行,发展为在脑海中生发出“无字之书”的隐形计划图,在不断调整中增强计划意识和计划执行力,使游戏学习走向深度。
第一,变
“虚设计划”为“执行计划”。
教师通过游戏计划的时间、地点、人物、角色、玩法等基本要素与幼儿展开对话,引导幼儿关注计划中的细节,表征出基本合理的执行计划。
第二,变“恪守计划”为“顺变计划”。
关注计划在游戏中的真用性
和实用性,从幼儿经历游戏矛盾、思考解决游戏问题、调整游戏计划到出现新的矛盾,在循环实践与验证中逐步帮助幼儿建立比较完善的游戏计划,感受计划的意义,提升执行力。
第三,变“单个计划”为“串联计划”。
通过“我的计划书”每月一订、专题计划书墙面月展示等,串联幼儿一个阶段内的计划,让幼儿在互相学习中推动游戏深度发展。
(二)三绘:“童心”路径图
立足幼儿户外留白游戏分享活动,及时捕捉幼儿在分享中的思维痕迹,现场三绘“童心”路径图,直观地呈现幼儿的问题、方法、可借鉴的经验等,在保留幼儿思维痕迹的过程中由问及思、由智引智、由境共情。
1.由问及思:绘一张问题方法图。
在倾听中及时捕捉户外留白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图示记录并呈现幼儿分享的问题及同伴的方法,形成一张问题方法图,引发幼儿再次游戏和探究。
例如,在户外综合游戏“谁是跳远冠军”中,幼儿利用梯子建
构不同的行动路线,把梯子放倒或侧放在地上进行组合,出现了怎么比较谁跳得远(材料缺失问题)、数垫子不公平(同伴冲突问题)、你是怎么量的(探究瓶颈问题)等三类问题,进行了为
期一个月的头脑风暴和探究,从而延展了探究导火索。
2.由智引智:绘一张亮点串联图。
幼儿的思维在相互碰撞和摩擦中会产生更大的火花。
在户外留白游戏中,幼儿会探索
出许多创意玩法,特别是同一材料的创意玩法、不同材料的组合玩法等,这些创意玩法通过现场地图绘制呈现出清晰的方法
线索,形成了一张亮点串联地图,支持幼儿模仿学习和拓展学习。
例如,在
“八仙过海滚筒赛”活动中,幼儿自由探索上滚筒的小妙招,有的爬着坐上去,有的邀请同伴或老师协助,有的用木板(支架)支撑滚筒,还有的借助墙体支撑,等等。
3.由境共情:绘一张冲突情境图。
借助游戏视频及现场情境再现冲突,通过问题导引情绪缓释方法,绘制一张冲突情境图,重在提高幼儿应对矛盾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户外社会场游戏中,小A 家着火了,家里东西被烧光了。
教师针对冲突引发幼儿讨论,并现场绘制冲突情境图,在问题推进中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小A 家被烧了,这可怎么办?小A 的心情怎么样?如果你的娃娃家着火了,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小A ?……孩子们的共情点有:感受与表达情绪;关心
计划进阶图细化:执行计划变化:顺变计划内化:串联计划
分享线索图1.问题方法图2.亮点串联图3.冲突情境图
思维显影图1.计划显影图2.分享显影图3.成果显影图
“童玩”计划图三变“童心”路径图“
童思”显影图三绘三串94
幼教365·管理2021年6月E-mail:********************
同伴,表达关心;积极帮助同伴。
(三)三串:“童思”显影图
利用留白游戏墙呈现幼儿的计划细化过程、分享路径图拓展过程及游戏成果提亮过程,在自主观察及交流中保留幼儿的思维线索,智串计划显影图、分享显影图、成果显影图,促使幼儿深度学习。
1.串一张计划显影图。
系列游戏计划是系列游戏的参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预见,也是幼儿游戏中思维痕迹的保留。
通过前天是怎么玩的、昨天有哪些新方法或新情节、今天又遇到哪些新问题等游戏情节,制订新的突破计划……通过幼儿连贯、持续地设想,与创设坐标式游戏计划、平铺式游戏计划、破冰式游戏计划的墙面呈现,延续幼儿的思考,促进幼儿的计划执行力,提升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串一张分享显影图。
一个分享活动的结束是另一个分享活动的开始。
教师将每一次分享活动中能引发群体思考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可以推进活动深入的问题方法图、亮点串联图、情境冲突图呈现在固定墙面上,根据每次分享线索的关联性进行串联,形成一张分享显影图,在墙面与分享的关联中推动留白游戏向纵深发展。
3.串一张成果显影图。
成果显影图重在展现幼儿通过尝试和探索后获得的成果,再直观地呈现在墙面上,在成果的核心位置贴上游戏者照片,并在周边设置点赞图标。
教师每周五开展一次户外留白游戏成果分享会,给幼儿提供5分钟的点赞时间,引发幼儿体验探究后带来的成就感。
二、梳理“三图”线索,夯实分享价值
游戏分享是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沟通、分享游戏经验,解决游戏问题的活动,是完整游戏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对梳理并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游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通过以生活力、思维力、探究力为线索的分享点推进“三图”实施,夯实分享价值。
(一)分享“生活力”线索,培育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观察并围绕生活力线索,聚焦幼儿自我服务、自我保护及情绪管理等组织讨论,培育幼儿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1.梳理并形成“自我服务”分享点。
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户外活动中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现状,确立基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游戏分享点,促进幼儿发展。
例如,培养幼儿喝水习惯的分享点有:我要多喝水、洗手后喝水、轮流喝水、喝多少接多少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分享点有:我会自己脱衣服、脱下的衣服不乱放、我会叠衣服、衣服垫子压压好等。
2.梳理并形成“自我保护”分享点。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户外活动中,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容易出现一些危险性行为,教师根据危险程度确立分享点,引导幼儿发现保护自己的方法和不伤害同伴的方法。
例如,危险预警的分享点有:高处跳下的保护、不在人多的地方跑、木梯上的线线、小车危险我知道等;沙坑中的危险分享点有:沙子进眼我不揉、沙子飞扬的危险、危险的小铲子等。
3.梳理并形成“情绪管理”分享点。
根据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出现的情绪管理契机,结合幼儿园的共情课程及幼儿当下的经验,通过集体分享及个别分享的形式,使幼儿在面对游戏冲突时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缓释自己情绪的方法,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材料冲突的分享点有:当我也想玩时、当不想和他一起玩时、我们一起玩吧、我想冷静一下等;心情日记的分享点有:今天我不开心、一千个开心的理由等。
(二)发现“思维力”线索,培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地图的多样性呈现,保留幼儿的分享痕迹,诱发幼儿的创意行为。
以思维力为线索的学习地图呈现三个要素,即有启发的问题、有亮点的行为和有冲突的情境。
主要通过游戏分享时教师及幼儿及时对关键问题、亮点行为、冲突情境的图式记录及墙面进行呈现,作为跟踪幼儿游戏进展的有效手段。
(三)挑战“执行力”线索,培育敢于尝试和应对挑战的品质
探索游戏智玩的推进,以当前幼儿游戏为基础,善于发现幼儿的需求,给予支持性指导,这种支持往往是系列化、持续化的。
从问题、执行、冲突三个方面来选择切入点,培育幼儿的执行力。
例如,在中(1)班的社会游戏场中,幼儿自发玩起了钓鱼场游戏。
钓鱼场需要哪些渔具?钓鱼场可以干什么?钓鱼场开在哪里?……孩子们通过“钓鱼大调查”进行脑力激荡,结合网络、实物、观察、实践等方式,了解钓鱼所需的用具和材料。
三、活用“三图”支架,促进深度学习
(一)以“头脑风暴”支架“童心”计划图
1.固定式支架,推进计划四要素。
通过讨论,逐步根据时间、地点、人物、问题或方法等要素制订计划。
例如:
11月9日
我想做新娘:
头纱之争
4人“漂亮头纱”计划
11月10日
我来做新娘:
没有新郎
4人
制订游戏计划,如新娘装扮
计划、新郎选择计划
11月13日
婚礼进行曲:
音乐哪里来
5+N人修改计划,创生情节计划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