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
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
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
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
②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③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④结果:1945年,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⑤灾难:战争历时六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战争。

死亡达6000万。

⑥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生产过剩”的危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表现: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的美国开始。

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3.本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的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

[来源:]
4.为摆脱危机,各国走上了不同道路。

德、意、日法西斯利用人们的不满,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

5.课本中的母女对话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工人失业,没有钱买煤生火取暖;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煤推积如山,造成浪费。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①革命前的俄国处在沙皇统治下,是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2)过程:
(一)二月革命: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没有满足工人和农民的愿望。

[来源:学§科§网]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了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

②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