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业水平必修二总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粒色:黄色和绿色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控制 的。
(2)粒形:圆粒和皱粒是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控制的。 (3)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分别产生一种配子__Y_R_____ 和____y_r ___。 2.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是__Y__y_R_r_,表现型为 _黄__色__圆__粒___。
(4)工具:tRNA。 3.翻译的过程:
(1)与核糖体结合: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中进入到细胞 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注: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称为密码 子。共有____6_4___个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6_1__ 个。
(2)tRNA的转运:tRNA通过反密码子识别mRNA上的密码 子,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先后顺序将相应的氨基酸运输过来,
DNA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___模__板___,合成子代__D_N__A___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的__间___期及减数第__一___次分裂的_间___期。 3.过程:
(1)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_2_)___合碱_成_基_子_互_链_补_:_配_以_对_游__离原的则,__合__成__四子__种链__脱。__氧__核__苷__酸___ 为原料,按照 (3)形成两个DNA分子:新的DNA分子中一条是子链,一条是 ___母_链____。
精 子 形
成 过 程
图 解
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复制
四分体
联会
初级卵母细胞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着丝点 分裂
着丝点 分裂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极体
卵细胞
二1、.受概精念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__受__精__卵______的过程。 2.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体__细__胞__的__数__目_,其 中一半染色体来自_父__方___,另一半来自_母__方___。 3.意义:______减__数__分__裂__和__受__精__作__用______对于维持每种 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染__色__体_____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 ___遗__传__变__异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基因与脱氧核苷酸、DNA、染色体的关系
关系
内容
基因与脱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
氧核苷酸 遗传信息
基因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与DNA 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基因与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染色体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基因的表达
一、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
三、遗传信息 1.碱基对的____排__列__顺__序____代表遗传信息。 2.种类:4n(n 代表碱基对数目)。 四、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稳定性: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2.多样性:碱基对____排__列__顺__序____ 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 3.特异性:碱基对的___特__定___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
(3)肽链的合成:从起始密码子开始,按顺序带入氨基酸, 通过___脱__水__缩__合_____反应,肽链延长,遇终止密码子肽链合成 结束。
三、中心法则的内容 1. 遗传信息通过_转__录____从DNA传递到mRNA上,mRNA 通过__翻__译____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
2.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到___D__N_A__上,RNA通过 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到___R_N__A__上,RNA通过____逆__转__录____将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的过程。 (1)转录的条件:
①场所:_细__胞__核___。 ②模板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一条。
③原料:游离的四种_____核__糖__核__苷__酸_____。
④酶:____D_N_A__解__旋__酶____、_____R_N__A__聚__合__酶__。
(2)转录的过程: ①解旋:在 DNA 解旋酶的作用下,DNA的两条螺旋链解开。 ②合成:以解开的两条链中的一条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U,C-G,T-A)合成一条子链。子链从母链上脱下来,得到单 链的mRNA。同时解开的DNA链重新组合螺旋化。
(3)实验结论:___D__N_A__是遗传物质。 三、生物的遗传物质
1.绝大多数生物,如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含DNA的病
毒,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DNA 分子的结构
一 1.、组D成NA:分脱子氧的核基苷本酸组由成一单分位子—_磷_—_酸_脱__氧__核,苷一酸分子脱氧核糖 和一分子__含__氮_的__碱__基___________组成。 二、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条件:模板(_________D__N_A__分__子__的__两__条__链______)、原料
(_______4_种__脱__氧__核__苷__酸________)、能量和____酶____。 5.特点:______半__保__留__复__制______。
6.生物学意义:保证了______遗__传__信__息____在亲子两代之间连续性
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2.伴 X 的隐性遗传——红绿色盲(常见病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①__X_B_Y__ ②__X_b_Y__
表现型 ③_正__常___ ④_色__盲__
伴 X 隐性遗传的特点:_____男___患者多于__女______患者。具有 ___交__叉___遗传现象
3.F1 产生配子时,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产生雌雄配子各四种:__Y_R__、__Y_r_、__y_r、__y_R_,它们 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1_∶__1_∶__1_∶__1___。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 的。
4.F2形成__1_6___种基因组合,有____9____种基因型,其中 四种双纯种(YYRR,YYrr,yyRR,yyrr)各占1份(即各占1/16), 双杂合体YyRr占4份(4/16),其余的各占2份(2/16)。
5.F2 有四种表现型,比例关系为____9_∶__3_∶__3_∶__1___,其中 双显性黄圆占____9____份,一显一隐各占_____3___份,双隐性 占____1____份。
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F1 与隐性个体相交:YyRr×yyrr
↓ YyRr∶Yyrr∶yyRr∶yyrr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数量比: ( 1 ∶ 1 ∶ 1 ∶ 1 ) 六、常见遗传学符号
源染色体。
(4)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间期短或无间期,直接进入前期、中期。 ②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③末期形成4个精细胞,经过____变__形__作用形成4个精子。 3.子细胞的特征:
(1)数量变化:1个性原细胞→4个性细胞。 (2)染色体变化:__减__半____。 (3)DNA 数量变化:_减__半_____。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一、萨顿假说 1.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因为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平__行___关系。
2.所用的研究方法:_类__比__推__理_______。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果蝇眼色的实验。 三、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___基__因___,且这多个基因在染
1.二概、念翻:译在细胞质中,以_m__R_N__A_(_信__使__R__N_A_)__为模板,以 tRNA为运载工具,形成特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翻译的条件: (1)场所:_细__胞__质_____。 (2)模板:mRNA。 (3)原料:细胞质中游离的__氨__基__酸____。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F1 与隐性个体相交:Dd×dd

Dd∶dd=( 1 ∶ 1 )
三、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P):纯种黄色圆粒×纯种绿色皱粒

子一代(F1):
黄色圆粒
自交 ↓ ⊗
子二代(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数量比: ( 9 ∶ 3 ∶ 3 ∶1 )
四、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豌豆的粒色和粒形是两对___相__对__性__状_____。
(2)艾弗里的转化实验: 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__D__N_A___ 发挥转化因子的作用。
__D_N__A___是遗传物质。 2.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实验过程: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与细菌共同培养一段时间,离心,标记蛋白质外壳的噬菌体 _上__清__液__放射性高,而标记 DNA 的噬菌体_沉__淀__物___的放射性高
上的非等位基因____自__由__组__合____。
六、性别决定 1.概念:一般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_性__别_____的方式。
3.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
(1)XY型: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X_Y____,雌性是 XX (3)人属于___X__Y___型的性别决定方式。
七、伴性遗传 1.概念:____性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三个要点: ①联会: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_父__方_、
一条来自___母__方___,形状、大小___相__同___的两条染色体。 ②四分体: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4____个染色单体的状
态。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两个次
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____减__半____,此时细胞中____无____同
1.由两条_____反__向_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2.外侧:_____脱__氧__核__糖___、_______磷__酸_____交替连接构成
了DNA的____基__本__骨__架____。 3.内侧: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___氢__键___连接成
___碱__基__对___。碱基配对的方式有___A_-__T__和__C_-__G__两种。碱基 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____碱__基__互__补__配__对___原则。
具有世代___遗__传___特性。
4.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常见病例)。 遗传规律是:父传子,子传孙。
5.优生措施:(1)禁止近亲结婚 (2)进行遗传咨询:体检、进行遗传病分析等。
(3)提倡适龄生育。
(4)产前诊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 实验结论:S型细菌中含有能够把无毒 R 型细菌转化成有 毒S型细菌的__转__化__因__子______。
色体上_____呈__线__性__排__列_____。
四、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杂合体进行___减__数__分__裂_____形 成配子时,____等__位__基因随着__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__的分开而分离,
进入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具有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合体产生配子时, _____等__位__基__因___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___非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__
符号 P
F1
F2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范围:进行___有__性__生__殖___的生物。 2.分裂过程(以精子的形成为例): (1)在染色体复制____1____ 次后,细胞连续分裂____2____ 次,从而一个细胞分裂成_____4___个,染色体数目___减__半___。 (2)减数分裂的间期:染色体__复__制__,细胞体积___增__大___, 精原细胞变为__初__级__精__母__细__胞__。
3.伴X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见病例)。 (1)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 显性)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___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__D_Y__, 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___X_D_X_D__或__X_D_X_d_。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___女____患者多于___男_____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