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11课《产生泡泡的秘密》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泡泡的秘密11
杯子里冒
泡泡了。
你往杯子里放了什么?
活动1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白醋是学生熟悉但不熟知的物品,小苏打则更为陌生。
教科书图片展示一杯白醋和一些小苏打。
一是暗示先仔细观察未混合的白醋和小苏打,二是暗示将小苏打倒入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教科书中给出了实验用品,并明确地指出了观察的任务: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还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并描述现象。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进行细致的观察,再将两者进行混合,并用科学的词语描述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烧杯中小苏打减少,还伴随气泡产生等现象。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
在前一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实验将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经过科学的观察,初步认识到两种物质混合会产生新的气体。
在此基础上,第二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探究实验,更直观地观察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气体的产生,同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最终发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一个透明、干燥的塑料瓶,往瓶子加入不超过1/3瓶的白醋,然后往瓶内迅速加入1~2药匙的小苏打。
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对原因进行梳理,思考“产生的新的气体是什么”,引向本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在五年级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也知道将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导气管,观察木条的变化:若木条燃烧变红变强,气体可能是氧气;若木条燃烧变暗变弱,甚至迅速熄灭,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关于检验气体的一些方法,然后通过讨论,确定检验气体的科学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气体检验的活动,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友情提示
本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的科学探究技能是观察,环节设置可分两个部分展开
(1)让学生观察未混合的白醋和小苏打,使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如眼看、手触摸、鼻子闻等。
由于白醋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可用玻璃片盖着防止挥发,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用“扇闻”的方式进行。
(2)将小苏打倒入一定量的白醋中,用同样的方法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可引导学生确定观察的要点,如小苏打的数量、白醋的变化和伴随的新现象等。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摸一摸烧杯外壁,检查温度是否有变化。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聚焦问题:白醋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苏打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有无其他的变化?
本环节的观察对象是白醋和小苏打。
虽然两者皆为厨房中常见的物品,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安全提示。
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而提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的问题,为下一个环节的展开做铺垫。
在“研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适当地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检验气体的方法进行收集气体和气体检验的活动。
首先,将塑料瓶的盖子打孔,并插入一根长的软管,并在管子的另一端1/3处夹上夹子;接着,往塑料瓶加入不超过1/3瓶的白醋;然后往瓶内迅速加入1~2药匙的小苏打,并盖上带有软管的瓶盖。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导气软管,观察木条的变化:若木条燃烧变红、变强,气体可能是氧气;若木条燃烧变暗变弱,甚至迅速熄灭,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还可以将软
管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取下铁夹子,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最终,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就能得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有新的气体生成,而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虽然两种检验方法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在实验开展前,对检验方法进行简单的提示、梳理和讲解。
帮助学生在后续实验中,能更有序、有目的地、安全地开展实验、观察、交流与评价,体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重要性与科学探究实验的乐趣。
实践 自制汽水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知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有新的气体生成,而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看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气泡的液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液体也有相似的冒气泡的现象。
同时,也可以通过实物、情景图片等,让学生聚焦于熟悉的“汽水”饮料。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帮助学生阅读汽水的原材料,结合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现象了解蕴含在其中的科学原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接受“自制汽水”的任务,与爸爸妈妈一起,使用食用小苏打、柠檬、饮用水、白砂糖等材料,利用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方法,尝试自制能产生气泡的柠檬味的饮料。
◎友情提示
◎
在布置实践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制作汽水的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包括要选择可食用的材料,制作的全过程要注意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