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明朝朱元璋霸道用人主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明朝朱元璋霸道用人主张
一般说,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位草根皇帝,做过游丐,当过和尚,没有喝过多少墨水,文化素养不敢恭维,但他却成为古代帝王中难得的敢于批判古先圣贤的人,《严光论》就是其代表作。

据悉,这篇收入《明太祖文集》题名《严光论》的文章,是朱元璋撰写为批判东汉高士严光所作所为之“大作”。

严光何许人也?原来,严光少有高名,曾与光武帝刘秀同学。

东汉开国后,他改名变姓,隐居乡野。

光武帝派人到处寻访,终于找到他:披着羊裘,垂钓泽中。

光武帝派特使专车,“安车玄纁”,将老同学接到洛阳。

严光却在馆内高卧,不愿拜见皇上。

光武帝只好屈尊去见老同学,并道:“咄咄子陵,为何不肯相助?”严光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答:“帝尧著德,巢父洗耳。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刘秀只得上车叹息而去。

后来,光武帝再拜老同学为谏议大夫,严光坚辞不就,归隐富春山中。

后归故里,80 岁卒于家。

详见《后汉书·逸民传》。

在古代中国“官本位”至上的国度里,有官不当、辞官不做,已属难得;能坚拒帝王再三之聘,毅然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更为难得。

所以千百年来,严光被传统知识分子奉为精神偶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北宋范仲淹就极为赞叹:“云山苍苍,江水茫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也许对严光,不同人会有不同理解:不官迷心窍,不汲汲功名利禄,不攀龙附凤,等等。

但有一点认识却是共同的:独立自由之精神。

可以说,历代都有知识分子追求自我边缘化,隐居不仕,过无官一身轻生活的隐士梦想。

严光俨然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或代表者,受到不少人追捧和褒奖。

故历代帝王大多不仅能容忍,还常常予以表彰。

然而,在朱元璋看来,严光的所作所为却是十分大逆不道。

朱元璋在《严光论》中明确表示,“汉之严光,当国家中兴之初,民生凋敝,人才寡少,为君者虑,恐德薄才疏,致民生之受患,礼贤之心甚切,是致严光、周党于朝。

何期至而大礼茫然无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