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路酸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管路酸洗方案
1、编制说明
在润滑油管道和设备缓冲罐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形成含硅轧制铁磷和氧化铁垢。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进一步腐蚀金属表面并形成腐蚀产物。

因此,如果不彻底清除这
些杂物,将带来极大的危害。

使产品指标长期不合格,影响新装置从启动到正常运行的时间。

因此,投产前必须进行化学清洗,去除管道中的杂质,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海力化工有限公司安装的两台往复式压缩机、设计有润滑油系统,系统管道材质均为
0cr18ni9不锈钢。

根据石化标准号gb50235-1997要求:“现场制安的油管道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随设备配套到场的管道若出厂前已做酸洗处理,经有关各方确认酸洗效果后可
不酸洗。

2、编制依据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范》sh3505-1999《化工机械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6-92《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随
机数据及设备图纸制造商3。

清洗前的准备3.1临时清洗系统安装完成。

3.2储供水能满足清洗用水量要求,用水量见表1?表1清洗用水量(t)
清洗水t压力和水冲洗30~50脱脂水冲洗30~50酸洗水冲洗30~80钝化水冲洗20~30
总计2103.3排水系统畅通。

3.4参与清洗的管件已确定,清洗仪器、手段、材料已到位。

3.5不参与化学清洗的设备和系统应与化学清洗溶液可靠隔离。

3.8临时清洗泵电源、控
制盘及保护安装调试完成。

3.9清洗泵应制作临时底座并要放在枕木上,加上压块及抓钉固定。

3.10清洗过程中,应及时提供足够的水。

使用现场施工用水。

水源经海南炼化工业试验,氯离子含量不高于25ppm,适用于不锈钢管道的清洗。

3.11已采取危险防护措施,消
防器材和急救药品/用品准备齐全。

4.清洗工艺步骤及要求
4.1清洗工艺条件的确定
根据我公司多年来在开工前清洗新装置和化工管道的经验,不锈钢管道采用缓蚀硝酸,碳钢设备采用缓蚀盐酸作为主要清洗介质,加入专用的高价铁离子还原剂,在清洗过程中
还原高价铁离子,以抑制高价铁离子对钢的腐蚀。

4.2酸洗工艺步骤
根据以上考虑,确定采用如下清洗工艺步骤。

连接临时管道->水冲洗->脱脂清洗->水冲洗->酸洗->中和排放->钝化->处理
排放->空气干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灵活采用浸泡法或循环法进行清洗。

4.2.1系统水冲洗
首先用水冲洗临时系统,并且冲洗至出水透明。

4.2.2脱脂
用2%OP-10脱脂剂、0.5%碱性分散剂和0.5%消泡剂脱脂,清洗4~6小时。

4.2.3脱脂后用水冲洗
脱脂结束排放完后,用水冲洗至出水澄清。

4.2.4酸洗
水冲洗后,进行系统酸洗,加入助溶剂和高价铁离子缓蚀剂,溶液浓度为:0.1%~0.3%缓蚀剂cm-911+0.1%~0.2%高价铁离子缓蚀剂+(不锈钢管道加入8%~10%硝酸,碳钢设备加入3%~6%盐酸)+0.3%酸洗促进剂+1%酸洗分散剂+0.1%润湿剂,清洗4~6小时,每小时记录酸浓度和铁离子浓度。

当铁离子浓度和酸度没有明显变化时,酸洗结束。

4.2.5酸洗后的清洗
酸洗后排酸,然后用水冲洗置换并且底冲洗至出水∑fe<50mg/l、ph值大于4.5可结束。

酸洗废液中和到ph值6~9之间排放。

不锈钢管线冲洗完毕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清洗
完毕。

4.2.6钝化
为了防止酸洗后活性碳钢金属表面发生二次腐蚀,采用1.0%~2.0%钝化剂的钝化液浸泡1-2小时。

钝化后,将废液中和排放,用压缩空气吹干。

4.2.7清洗后,按原工艺流程恢复所有管道。

5.HSE措施
化学清洗的安全措施应遵守《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化学清洗导则》的
相关规定。

5.1清洗前,有关人员必须学习清洗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清洗用药的性能及烧伤急求办法。

为了避免误操作,参加化学清洗人员应佩带专用符号,与清洗无关人员不得停留在清洗现场。

5.2清扫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消防水管路应保持畅通。

现场悬挂“注意安全”、“禁止烟火”、“有毒危险”、“请勿靠近”等标语牌,做好安全宣传。

5.3化学清洗系统的安全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5.3.1与清洗无关的仪表和管道应隔离;
5.3.2临时安装的管道应与清洗系统图相符合,并经过技术人员确认;5.3.3对影响
安全的扶梯、孔洞、沟盖板、脚手架要做妥善处理;
5.4清洗系统的所有管道应可靠焊接,所有阀门、法兰和泵填料应严密。

清洗泵的填料应更换为耐酸填料,并设置防溅装置,防止清洗液泄漏。

还应设置橡胶垫、塑料布、夹子和铁丝,以防泄漏。

5.5清洗泵、取样点、化验站附近应备有水源,用胶皮管连接以备阀门、管道泄漏时冲洗用。

5.6化学清洗时,禁止在清洗系统内进行其他工作,尤其是明火作业和吸烟。

5.7直接接触化学药品的人员和检修人员应穿防护服、胶皮靴、带胶皮围裙、胶皮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以防酸、碱飞溅烧伤。

5.8清洗现场应配备0.2%硼酸5L、2%~3%naco35l、0.5%nahco35l、,
2%氨水5l,石灰水5l,清洗过程中应有医务人员值班,并配有酸、碱烧伤急救药品。

5.9作业人员不得戴玻璃眼镜或使用玻璃器皿
5.10卸酸时,严禁对槽车上部或下部的接口和紧固螺栓进行修理。

5.11抬运酸、碱罐和配制酸、碱溶液时,应采用专用工具。

抬运玻璃或陶瓷槽罐时,底部离开地面不宜过高。

5.12酸、碱溶液跑、冒、滴、漏到作业场地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或用稀碱溶液与酸溶液中和。

开启盛装氢氟酸、盐酸、硫酸、硝酸等容器的盖、堵头、
瓶塞时。

严禁瓶口对人。

5.13稀释浓酸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取酸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使用胶管用嘴虹吸;
2打开酸容器的孔盖和瓶塞时,操作员应站在迎风侧。

在实验室里,它应该被连接起

风柜内操作;
3.拆卸酸容器孔盖(塞)时,严禁用金属锤敲击。

如果用木锤敲击,不允许用力过大;
4稀释浓酸时,应将酸液徐徐地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防止温升过快。

严禁将水加
入浓酸中;
5取酸后,应将容器的孔盖盖严,并用水冲洗容器、器具和地面上残留的酸。

5.14酸碱及其溶液应专库存放,严禁与有机物、氧化剂和脱脂剂等接触。

5.15酸碱
作业宜在露天或在室外作业棚内进行。

5.16酸碱工作场所应配制一定量的稀酸碱溶液,以便于操作人员随时用酸碱清洗、浸泡和中和烧伤部位。

酸碱烧伤部位的现场处理方法如下:A.硫酸
1、体表灼伤时,可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2%苏打溶液洗涤;
2、口、眼宜用l%~2%
小苏打溶液冲洗和漱口后送医院治疗;3、使用5%苏打粉和药用凡士林调制成油膏涂于患处皮肤;4、皮下组织坏死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b、硝酸
1.身体表面的飞溅物可用大量水冲洗;
2、加强通风、使中毒者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
3、送到医院治疗.c、盐酸
1.体表可用大量清水冲洗,涂抹5%碳酸氢钠软膏;
2.急性或慢性中毒应送医院治疗;
3、口、眼、鼻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
5.17盛装酸碱的容器不得随意放置。

废液应按照行业“三废”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