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吴佳普通话考试培训课件——音变

合集下载

普通话语流音变音变精品PPT课件

普通话语流音变音变精品PPT课件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 的颤动,像闪电 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 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 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 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 更见风致 了。
《荷塘月色》朗诵欣赏
二、儿化
什么是儿化
“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当它跟在别的音节 后面时,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 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失去了独立性,“化” 到前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带上卷舌色彩,韵母发 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这就是“儿化韵”。
(一)轻声的性质
1.轻声对某些词或短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是非shìfēi(对与错)——是非shìfei(纠纷) 兄弟xiōnɡdì(哥哥和弟弟)——兄弟
xiōnɡdi(指弟弟) 东西dōnɡxī(指东、西方向)——东西
dōnɡxi(物件) 老子lǎozǐ(人名)——老子lǎozi(父亲)
(一)轻声的性质
头: 骨头 拳头 舌头 码头 木头 石头 枕头 锄头 浪头 馒头 罐头 念头 跟头 苗头 前头 后头 里头 上头
气: 客气 力气 脾气 福气 阔气 小气 运气 秀气 志气
2.根据词语意义分类别记忆
(1) 与人体有关的必读轻声词:
脑袋 脑子
头发
眉毛
眼睛
鼻子
嘴巴 下巴
舌头
嗓子
唾沫
耳朵
脖子 膀子
胳膊
巴掌
2.轻声对有些词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如
干事ɡànshì(动词)——ɡànshi(名词) 地道dìdào(名词)——dìdɑo(形容词) 利害lìhài(名词)——lìhɑi(形容词)
(一)轻声的性质

普通话语流音变 ppt课件

普通话语流音变 ppt课件
基数或后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 本调阴平。
❖ 例如: 始终如一 第一
一九九五年
普通话语流音变
14
❖B 在去声字前读阳平。 ❖例如:一个、一定、一律
普通话语流音变
15
❖C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 上声)前,读去声。
❖例如:一边、一群、一起
普通话语流音变
16
❖D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 ❖例如:看一看 尝一尝
❖ “王成发被任命为一连长”
❖ “第一把手”
❖ “一把好手”
❖ 一年级
❖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 一百 、一千、一万、一亿
❖ 一万一千一百一拾一
❖ 从一而终
普通话语流音变
19
练习:
一群 一笔 一样 一切 一斤
一家 一组 一时 一代 一贯
想一想 听一听 试一试 一来二去
一了百了 一落千丈 一脉相承 一毛不拔
普通话语流音变
22
❖C夹在词语之间读轻声。 ❖例如:信不信 差不多
普通话语流音变
23
练习:
不去 不想 不看 不行 不惜 不来 不要 不忍 说不定 来不及 买不起 不卑不亢 不义之财 不三不四 不拘一格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普通话语流音变
24
“一、不”字的变调规律如下:
❖1、单念句尾读原调。 ❖2、后面的字是去声时的念阳平。 ❖3、后面的字是非去声的时候念去声。 ❖4、夹在中间念轻声。
普通话语流音变
10
讨论:
“小组长”是何种格式? 如何读?
普通话语流音变
11
若一个句子都是上声音节,应怎么读?
❖例如:
1.请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2.请你给我打点洗脸水。 3.请你给我买几把小雨伞。 4.我很了解你。 5.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
REPORT
《普通话的音变》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SUMMARY来自 目录CONTENTS
• 普通话的音变概述 • 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 • 普通话的语调和语气 •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举例和分析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语调的类型和特点
总结词
普通话的语调可以分为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 点。
详细描述
升调通常表示疑问、惊讶或强调等语气,音调逐渐升高;降调通常表示肯定、感 叹或陈述等语气,音调逐渐降低;平调通常表示平淡、冷漠或陈述等语气,音调 保持平稳;曲调则表示说话人情感的变化,音调有较大的起伏。
轻声作用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音乐美感, 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表 达不同的情感和语气。
轻声的规律
规律一
轻声多出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 尾,如“哥哥”、“看看”、
“慢慢地走”。
规律二
轻声出现在一些虚词和助词中 ,如“的”、“着”、“了” 、“过”、“吗”、“吧”。
规律三
轻声出现在一些重叠词中,如 “说说”、“看看”、“听听 ”。
儿化的规律和发音要领
规律一
儿化多出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如“花儿”、“鸟儿”、“鱼儿” 。
规律二
儿化出现在一些名词和量词中,如“一块儿糖”、“两朵儿花”、“ 三把儿壶”。
规律三
儿化出现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中,如“好好儿的”、“快快儿的”。
发音要领
在儿化的音节中,声母不变,韵母带上卷舌色彩,语调上扬,声音轻 柔。卷舌时要注意舌位和舌尖的位置,不要发得太重或太轻。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ppt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ppt
.结构为1+2的三字上声词语,中间一字 变读阳平


老古董 小两口 冷处理
一和不的变调

在去声字前面都变读阳平
一律 不动声色
“一”在非去声字前面变读去声


一生 一直 一早
“一 不”夹在重叠动词中变读轻声
想一想 笑一笑 来不来
阳平上声去声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1.口语中这三种声调的单音节形容词 重叠,第二个音节可以变读阴平,也可以 不变.如果重叠部分儿化了,都要变读阴 平.

二 轻声


1.什么是轻声? 在普通话语音中,有些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 去了它原来的声调,被念成一种相对较轻短, 较含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区分词性和辨别词义(举例说明) 3.轻声的规律 思考:哪些音节必须读轻声?总结规律
辨别词义和区分词性

试读下面的词语,分别用轻声和非轻声
读音
四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在历史上发生过五次重大变革,围绕 着汉字的形体进行. 第一次:战国时期 大篆 第二次:秦代 小篆 第三次:汉代 隶书 第四次:汉末 魏晋 楷书 行书 草书 第五次:近代 简化字

第二节 认识汉字
学习目标
认识汉字的承载功能和丰富内涵 正确理解汉字的科学体系 了解汉字对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影响

二 汉字造字方法
有关汉字造字方法的传统理论是 六书 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六书理论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造字法) 六书 转注 假借(用字法)

象形
象形:把事物的外貌轮廓或具有特征的 部分描画出来. 从古文字的形体看,该种造字方法符合 汉字发展初期的状况. 如:”虎”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只张口露齿, 身有斑纹的老虎形象;”牛,羊”则突出描 画了两者分别最富特征的头角的形状.

《普通话教程》教学课件 知识篇 第六课 音变

《普通话教程》教学课件 知识篇 第六课 音变
(3)三个以上的上声相连(上声+上声+上声+上声……)。 可以根据上述三个上声的情况变读;快读时,只要保留最后一个音节读214调,前面的一律变读为35调,如“永远 友好”可以是“永”“友”变读为35调,也可以是“永”“远”“友”都变读为35调;“我很了解你” 可以是“我 ”“很”“了”变读为35调,也可以是“我”“很”“了”“解”都变读为35调。
为55。例如: 漂漂亮亮 严严实实 热热闹闹 干干净净 其中第二个音节“漂”“严”“热”“干”读轻声,而第三、四个音节“亮亮”“实实”“闹闹”“净净”要
变读为55调。也有不变调的,如“轰轰烈烈”。
第六课 音变
知识探究
二、轻声
在字和字组合成词和句子的时候,有些音节失去原有的调值,变成一种又短又轻的调子,这种音变现象就称为 “轻声”。
第六课 音变 知识探究
二、轻声
1.读轻声的词语
轻声词有两类:一类是习惯读轻声的词,这类轻声词比较多,而且不容易把握;另一类是有规律性读轻声的词
,这类轻声词相对来说好把握一些。
在普通话中下列词语要读轻声。
(1)结构助词“的”“地”“得”和动态助词“着”“了”“过”,还有语气助词“吧”“嘛”“呢”“啊
1 语音概述 2 声母 3 韵母
目录
CONTENTS
4 声调 5 音节 6 音变
目录
CONTENTS
知识篇
开篇寄语
要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首先要了解普通话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快更 好地掌握普通话。
育人目标
了解民族共同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六课 音变
应知导航
1.了解普通话中常见的音变现象。 2.掌握变调的发音要领。 3.掌握词语读轻声的规律。 4.掌握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4吴佳普通话考试培训课件——音变

4吴佳普通话考试培训课件——音变
•d.变轻声(词语中间):读一读 说一说 好不好 去 不去
②语句训练:
•星期天一大早,我就看了一本书。 •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啊”的音变训练
语气词“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时,往往受前面音 节的影响而产生连读音变。
“啊”音变的发音取决于“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素。
音变规则
(一)“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素是舌面元音a、
上声在非上声前(即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
上十阴 北京 火车 普通 广州 上十阳 海防 导游 朗读 免除 上十去 武汉 广大 考试 省力
上十轻 耳朵 尾巴 奶奶 姐姐
上声变调的复杂化包括:
(1)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字根据词语的结构变调:
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变阳平。
如:展览馆 手写体 蒙古语
i、ü :玩意儿、米粒儿、差不离儿、金鱼儿、小曲儿、闺女儿 in、ün:皮筋儿、脚印儿、今儿、毛驴儿、小曲儿 ing :电影儿、打鸣儿、火星儿
号码儿 hàomǎr 做活儿zuohuór 在这儿 zàizhèr 主角儿 zhǔjuér 玩意儿 i-ier 垫底儿 i-ier
小曲儿 ü-üer 毛驴儿 ü-üer 石子儿 zi-zer 没词儿 ci-cer 墨汁儿 zhi-zher 记事儿 shi-sher 名牌儿 pai-par 纳闷儿 men-mer 有劲儿 jin-jier 合群儿 qü-qüer 药方儿 ang-ar(鼻化) 夹缝儿 eng-er (鼻化) 胡同儿 ong-or (鼻化) 打鸣儿 ing-ier (鼻化)
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一个上声变降调(半上 ,调值21),第二个上声变阳平,
如:纸老虎 小拇指 孔乙己
• 2)一串上声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自然分节,再按照以上训

《普通话语流音变》课件

《普通话语流音变》课件
详细描述
在语流中,“一、不”遇到非去声字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一定”中 的“一”字读音为半去声(41)。
“七、八”的变调
总结词
“七、八”在非阴平字之前,会发生 变调,通常变为半去声(41)。
详细描述
在语流中,“七、八”遇到非阴平字 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七 岁”中的“七”字读音为半去声(41 )。
多听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材 料,并进行模仿练习,有 助于提高对语流音变的敏 感度和掌握度。
04
CATALOGUE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训练方法
听辨训练
总结词
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敏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听录音、音频等资料,训练学生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分辨和掌握普 通话的发音特点。
语言学习技巧
在学习语言时,掌握语流音变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 好地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言。通过模仿当地人的发音和 语调,学习者可以更快地融入目标语言环境,提高语 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这种技巧对于语言学习者和语 言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模仿训练
总结词
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纠正自身发音问题。
详细描述
学生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不断练习,逐渐纠正自身的发音问题,提高发音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
发音训练
总结词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进行专 项训练。
VS
详细描述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如连读 变调、轻声、儿化等,进行专项训练,让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些音变规律。
专业训练
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来掌握语流音变技 巧。这种训练通常包括听录音、模仿练习、实践练习等 环节,以提高对语音细微变化的敏感度和掌握度。

普通话变调ppt课件

普通话变调ppt课件
了解 处理 广场 所以 尽管 产品 本领 勇敢 水果 鼓舞 老板 手指 北海 永远 本领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3.上声+ 非上声
阴平、阳平、 去声
1 上声+阴平(21+55)

首都 北京 火车 礼花 省心 老师 主编 把关 饼干 补充
前两个变阳平
• 单音节+双音节 (“单双格”结构)。
前一个变半上,第二个变阳 平。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4、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③、单音节+单音节+单音节(“单三格 ”结构)。前两个变阳平(35+35+214) 软懒散 稳准狠 减免缓
3 .复习普通话调值标记示意图。
去 声
阴平 平
阳 去

5、高 4、半高 3、中 2、半低 1、低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创设情景,形成概念
网友 wǎngyǒu
读词语, 你发现了 什么现象?
王友 wángyǒu
• 一致通过 • 一样轻重 • 一声大喊 • 一张白纸 • 整齐划一
一切顺利 一律作废 一帆风顺 始终如一 百里挑一
一定照办 一天到晚 一知半解 国家统一 大年初一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强化训练,巩固知识

普通话的音变 ppt课件

普通话的音变  ppt课件

讨论 感谢 马上 表示 美丽 掌握 反映 整个
上声+轻声
奶奶 姐姐 码头 枕头 老实 里边 体面 买卖
尾巴 脑袋 耳朵 椅子 老婆 马虎 伙计 喇叭
ppt课件
4
上声字变成阳平:214 35
上声+上声 粉笔 稿纸 古典 水果 讲解 鼓掌 稳妥 饱满 处理 管理 指导 采取 影响 尽管 勉强 笔挺
上声+上声+上声:214+214+214 展览/馆 蒙古/语35虎+3骨5/+酒214管理/组 水彩/笔 手写/体 草稿/纸 选举/法 勇敢/者 洗脸/水
ppt课件
24
儿化韵的音变规律 1、音节末尾是a、u、e、ê、u的,韵母直接 卷舌。
去哪儿 豆芽儿 山坡儿 粉末儿 小帽儿 酒窝儿 水珠儿 浪花儿 饭盒儿 大伙儿 秧歌儿 带头儿
2、韵尾是i、n的,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
小孩儿 烟卷儿 小船儿 手绢儿 打盹儿 窗台儿 锅盖儿 刀背儿 心眼儿 零碎儿 拐弯儿 花园儿
上声+上声+上声:214+214+214 很/理想 小/两口211老+/3保5+守21小4 /拇指 孔/乙己 耍/笔杆 纸/雨伞 好/总理 小/海岛 冷/处理
ppt课件
5
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
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 我/很/了解/你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纸雨伞。 【绕口令练习】
ppt课件
11
4、部分形容词的变调
• (1)AA式和AA儿式 • AA式一般读原调
慢慢mànàn 好好hǎohǎo 满满mǎnǎn 早早zǎoǎo • AA儿式第二个音节一般读阴平 慢慢儿mànmānr 好好儿hǎohāor 满满儿mǎnmānr 早早儿zǎozāor

《普通话基础》课件——5-普通话音变训练

《普通话基础》课件——5-普通话音变训练

SYLLABLE2021•要求:了解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掌握普通话的上声和“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能按普通话音变规律朗读和说话。

•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读法,人们在说话或诵读时发出的一连串音节,由于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的相互影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语音的音变现象。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四个方面。

同时也应该注意普通话口语中词语运用的轻重格式变化。

•1、上声音变•普通话上声(第三声)的调值是214,然而,实际语流中,214的调值很少出现,只有在单念时,或处在词语、句末时,上声字才读原调。

当一个上声字处在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字前时,这个上声字的调值都要发生变化。

具体变化如下:•上声字变成半上声:214 211上声+阴平火车剪刀子孙主编启发检修紧张美观老师小说首先指挥普通主观眼光纺织上声+阳平古人厂房美德语言总结转移整齐敏捷女人旅行可能小时委员仿佛本来有时•上声字变成半上声:214 211上声+去声景色海外简化暖气保护鼓动请假涌现讨论感谢马上表示美丽掌握反映整个上声+轻声奶奶姐姐码头枕头老实里边体面买卖尾巴脑袋耳朵椅子老婆马虎伙计喇叭•上声字变成阳平:214 →35上声+上声粉笔稿纸古典水果讲解鼓掌稳妥饱满处理管理指导采取影响尽管勉强笔挺•上声+上声+上声:214+214+214 →35+35+214展览/馆蒙古/语虎骨/酒管理/组水彩/笔手写/体草稿/纸选举/法勇敢/者洗脸/水•上声+上声+上声:214+214+214 →211+35+214很/理想小/两口老/保守小/拇指孔/乙己耍/笔杆纸/雨伞好/总理小/海岛冷/处理•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永远/友好请/往北/走我/很/了解/你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纸雨伞。

•【绕口令练习】短扁担,长扁担,长扁担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短扁担比长扁担短半扁担。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音变)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音变)

普通话测试考前培训(音变)读书说话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素或音节,而是连续发出许多音素或音节,形成语流,在这个过程中,音素之间或音节之间就会相互影响,产生语音的变化。

下面介绍普通话里几种主要的音变现象。

一、变调字和字连读时,有些字的声调会发生变化,叫做变调。

相对来说,一个字单念时的调值叫本调。

(一)上声的变调普通话最突出的是上声的变调。

上声只有在单念或停顿之前才按本调念,在字与字相连时本调都会发生变化:(1)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上声字变阳平。

例如:单念连读雨yǔ≠鱼yú雨水yúshuǐ=鱼水yú shuǐ有yǒu≠油yóu 有井yóujǐng=油井yóujǐng(2)上声+ 非上声→半上+ 非上声上声后面紧跟非上声字时,前一个上声字只读原调值(214)的一半(21),叫作半上。

例如:上声在阴平前:北.京首.都老.师上声在阳平前:祖.国海.洋语.言上声在去声前:土.地巩.固讨.论(3)三个上声相连时,先按语言的层次分段,然后变调。

例如:{(展览)馆}——{(214+214)+214}→{35+214+214}→{35+35+214}{纸(雨伞)}——{214+(214+214)}→{214+35+214}→{21+35+214}(二)“一”、“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1)“一”的本调是阴平。

当“一”单念处在词句未尾、表序数时念本调。

例如:一、第一、住在一楼、三七二十一(2)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阴平(35)。

例如:例:一件、一定、一共、一旦、一度(3)在非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去声(51)。

例如:一边、一天、一群、一手、一起(4)夹在重叠动词当中念得比较轻。

例如:看一看试一试走一走想一想谈一谈2、“不”的变调(1)“不”的本调是去声。

当“不”单念、处在词句末尾、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例如:不、我不、不多、不成、不好(2)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

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普通话在媒体领域的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中使用普通话,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播和观众的收 听、观看体验。
新闻报道与出版物
新闻报道和出版物使用普通话,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读者的阅 读体验。
网络媒体的语言规范
网络媒体中推广使用普通话,规范网络语言环境,提高信息的可读 性和传播效果。
轻声现象
总结词
轻声现象是指某些音节在发音时变得轻而短促,声调发生变 化。
详细描述
普通话中有很多轻声词,如“桌子”、“椅子”、“看看” 等。这些词中的第二个音节都会发生轻声现象,声调变得轻 而短促。
儿化现象
总结词
儿化现象是指某些音节在发音时带有 一个卷舌音“儿”,使得整个词语的 发音变得柔和、亲切。
推广普及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 推广普通话,使其成为全 国范围内的通用语言。
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声母和韵母
普通话有21个声母和39 个韵母,是汉语语音系
统中的基础单位。
声调和语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和丰 富的语调变化,是表达 意义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音节结构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比较 简单,通常是声母、韵
母和声调的组合。
培训与指导
开展普通话培训和指导, 提高教师、公务员等公共 服务人员的普通话水平。
宣传与普及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普及普 通话知识,提高公众对普 通话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读多音节词语
应试者需准确读出100个多音节词语,限时2.5分钟。除 要求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准确外,还要注意轻声、儿 化、变调等音变现象。
命题说话
应试者根据给定的题目,连续说一段话,限时3分钟。要 求语音标准,词汇和语法规范,无明显的语音缺陷和方言 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轻声规律
(2)助词“着、了、过、的、地、
得、”。 例如:笑着、来了、看过、我的、
勇敢地、唱得好。
轻声规律
(3)名词的后缀“子、头、们”。
例如:椅子、木头、朋友们。
轻声规律
(4)方位词“上、下、里、边”。
例如:墙上、底下、家里、那边。
(5)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 字。 例如:弟弟、奶奶、谈谈、跳跳、商量 商量、考虑考虑。
普通话考试考生培训 ——音变
• 1.上声变调 • 2.“一”、“不”的变调训练 • 3.“啊”的音变 • 4.儿化 • 5.轻声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一般规则是“前变后不 变”。即在语流中,上声作“前字”时
变调,作“后字”(句末或较大停顿
处)时不变调。
上+上→阳平(35)+上
美好 党委 领导 勇敢 北美
上声在非上声前(即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
上十阴 北京 火车 普通 广州
上十阳
上十去
上十轻
海防
武汉
耳朵
导游
广大
尾巴
朗读
考试
奶奶
免除
省力
姐姐
上声变调的复杂化包括:
(1)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字根据词语的结构变调:
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变阳平。
如:展览馆
手写体
蒙古语
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一个上声变降调(半上
轻声
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轻声音高不固定,受前一个 音节的声调的影响。
阴平+轻声(半低):妈妈 桌子 窗户 结实 巴掌
阳平+轻声(中音):爷爷 钳子 云彩 明白 活泼 上声+轻声(半高):奶奶 椅子 点心 打扮 打发 去声+轻声(低): 爸爸 凳子 爱人 月亮 亲家

轻声规律
(1)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 找零儿
主角儿
门牌儿
锅贴儿
★绕口令训练(儿化)
☆小哥俩儿
小哥俩儿,红脸蛋儿,手拉手儿,一块儿玩儿。 小哥俩儿,一个班儿,一路上学唱着歌儿。学造句, 一串串儿,唱新歌儿,一段段儿,学画画儿,不贪 玩儿。画小猫儿,钻圆圈儿,画小狗儿,蹲庙台儿, 画只小鸡儿吃小米儿,画条小鱼儿吐水泡儿。小哥 俩,对脾气儿,上学念书不费劲儿,真是父母的好 宝贝儿。
小花儿、豆芽儿、打杂儿、酒窝儿、大伙儿、
高个儿、打嗝儿、皮球儿、裤兜儿、白兔儿
不便于卷舌的韵母,儿化时发音要领有: ai-ar:小孩儿、鞋带儿、一块儿、盖儿;
ei-er:京味儿、椅子背儿、倍儿(棒);
an-ar:门槛儿、腰板儿、心眼儿、差点儿、好玩儿、人缘儿 en-er:嗓门儿、大婶儿、没准儿、三轮儿、打盹儿、冰棍儿 ang-ar:帮忙儿、鼻梁儿、好样儿 eng-er:麻绳儿、板凳儿、门缝儿
白的
椅子 苍蝇 这么 风筝 合同 打发
做活儿zuohuór
玩意儿 i-ier 毛驴儿 ü-üer
在这儿 zàizhèr
垫底儿 i-ier 石子儿 zi-zer
墨汁儿 zhi-zher 有劲儿 jin-jier 药方儿 ang-ar(鼻化)
记事儿 shi-sher 名牌儿 pai-par
夹缝儿 eng-er (鼻化) 胡同儿 ong-or (鼻化)
(6)动词、形容词后表示趋向的动词。
例如:出来、进去、拿下去、热起来。
(7)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
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明白、暖和、衣服
眼睛、事情、知道
★轻
桌子
晴了 紫的 婆婆 转悠 称呼 热闹



黑的
凳子 跑了 什么 奶奶 家伙 在乎
听了
绿的 哥哥 朋友 怎么 胡琴 岁数
盘子
看了 多么 弟弟 喜欢 粮食 补丁
,调值21),第二个上声变阳平, 如:纸老虎 小拇指 孔乙己
• 2)一串上声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自然分节,再按照以上训
练要领变读。
•A •B
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请你/变调训练
“一”、“不”念本调的条件是:单独念,或 在词句末尾;以及“一”表日期或序数时念本
• 快板儿
• 差点儿
面条儿
没事儿
草垫儿
纽扣儿
拈阄儿
鸡爪儿
• 板擦儿
• 药方儿
干活儿
玩意儿
老头儿
个头儿
刀把儿
脸蛋儿
• 边沿儿
打鸣儿
改行儿
碎步儿
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儿化词
• 没错儿 • 摆摊儿 • 墨水儿 • 画画儿 • 刀把儿 没空儿 豆角儿 小曲儿 打盹儿 快板儿 够劲儿 围脖儿 闺女儿 脸盘儿 线轴儿 一会儿 鸭梨儿 中间儿 铜子儿 门槛儿

① 词语分类训练
• a.读原调:统一
第一
偏不
不欢而散
• b. 变阳平(在去声前):一定
• c .读去声(非去声前):一封
一致
一条
不对
不难
不干


• d .变轻声(词语中间):读一读
不去
说一说
好不好

②语句训练:
•星期天一大早,我就看了一本书。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啊”的音变训练
儿化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带上卷舌动作,韵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儿化韵)。 要点:
(1) “儿”指卷舌动作, (2)“化”是说卷舌动作应柔软地融化在前一个音节上, (3)儿化韵听觉上是一个音节。
如:脸蛋儿、有点儿、味儿、倍儿棒
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则,取决于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否便于卷舌。
(一)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舌位较低或较后的元 音(a、o、e、u)。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如:
2、主要元音是i、ü,加er(in、ün 、ing先去韵尾再加er)。 如:
i、ü :玩意儿、米粒儿、差不离儿、金鱼儿、小曲儿、闺女儿
in、ün:皮筋儿、脚印儿、今儿、毛驴儿、小曲儿 ing :电影儿、打鸣儿、火星儿
★儿化练习
号码儿 hàomǎr
主角儿 zhǔjuér 小曲儿 ü-üer 没词儿 ci-cer 纳闷儿 men-mer 合群儿 qü-qüer
• u—wa • n一na 读哇 / 好瘦哇 / 手真巧哇 看哪 / 好人哪 / 小心哪
• ng—nga
大声唱啊 / 行不行啊 / 冲啊
几次啊 / 真自私啊 / 今天星期四啊。
• 一i(前)一(za) • 一i(后)-(ra)
是啊 / 什么事啊 / 谁值日啊?
你去哪儿啊? 我上图书馆啊。 借书啊? 是啊。
语气词“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时,往往受前面音 节的影响而产生连读音变。
“啊”音变的发音取决于“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素。
音变规则
(一)“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素是舌面元音a、
o 、 e 、 i 、ü时,“啊”音变为 ya ( 呀)。如:
画呀
真多呀
写呀
注意呀
争取呀
• (二)其他“啊”音变都是将“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 素作为“啊”的韵头或声母,连读成音。如:
打鸣儿 ing-ier (鼻化)
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儿化词 • 一下儿 小孩儿 有点儿 死扣儿 • 豆芽儿 旦角儿 藕节儿 好玩儿 • 差点儿 一圈儿 纳闷儿 光棍儿
• 大伙儿 说头儿 包干儿 冰棍儿
• 干活儿 病号儿 老伴儿 这会儿 • 金鱼儿 岔道儿
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儿化词
• 聊天儿 爆肚儿 本色儿 奶嘴儿
“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
调,“不”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一”的变调有三种,“不”的变调有两种
• 1.
在去声前,“一”、“不”均变阳平。如“一切”、“不
定”。
• 2.在非去声前,“-”变读去声,“不”仍读去声(本调)。
如“一首”“不巧”
• 3.“一”、“不”夹在词语中间变读轻声。如“试一试”、“干不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