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成长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香肠、信箱、酒窝”等词语。
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会经历成长的过程,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
本文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也许我们能从故事的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受益终身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
2.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1)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
(2)反馈比赛情况,请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区分形近字。
(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3.词语理解:
虎头虎脑:形容一副健壮憨厚的样子。
琢磨:思索、考虑。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树叶等散乱飘洒,也形容议论纷纷。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4.集体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质疑。
(1)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小约翰每天只买一根香肠,虽然很想要两根却从不多花钱买。
后来“我”发现他每天给人送报纸挣钱,还知道他家并不是经济情况不好,而是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能力。
)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梳理学生所提问题。
(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
第二课时
一、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提出主要问题: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过渡:“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说……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元钱。
”】
从“几乎天天重复”一词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
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
”】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可见男孩很会安排使用自己的钱。
指导朗读。
(3)齐读第6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________,还也许________。
3.体会第7~13自然段
过渡: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
但他仍然花两元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
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2.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11.成长⎩⎪⎨⎪⎧买香肠、可乐―→ 错误以为风雨天送报―→尽职恍然大悟―→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