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金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Kausche等(1939)烟草花叶病毒吸附到金颗粒上,在电镜下观察金离子呈高电子密度。
然而胶体金技术作为标记物应用于IHC是由Fauld 和Ta ylor(1971)在《免疫化学杂志》上报道了应用胶体金标记抗沙门菌抗血清,检测细菌表面抗原,并在电镜下看到在细菌抗原—抗体结合部位上的胶体金颗粒。
他们的这一研究成功地为免疫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胶体金能稳定又迅速地吸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没有明显的改变,并从电镜水平过渡发展到光镜水平的应用。
胶体金可以作为探针进行细胞表面和细胞内多糖、糖蛋白、蛋白质、多肽、抗原、激素及癌基因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精确定位。
其优点可列举数十条,例如:
①胶体金溶液可以重复制备,其颗粒大小可以控制,可较容易进行免疫电镜的双重或多重标记;
②金标探针有很高的电子密度,有特殊的分辨率,定位准确;
③金标探针能发射二次电子和反射电子,是扫描电镜目前最理想的标记物;
④金标探针与组织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后,可用银增强,大大提高了IHC 的敏感性,是目前最为敏感的IHC方法之一;
⑤免疫金银染色方法无致癌性,使用较安全。
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一种标记物。
胶体金是指金的水溶胶,它
具有一般溶胶的特性。
溶胶是指一种物质以或大或小的微小粒子分散
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相,容纳分散相
的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根据分散相质点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三大类。
(1)离子分散体系是指分散相以小分子(1nm以下)或离子状态存在,具
有高度的稳定性,无论放置多久,分散相颗粒都不会因重力而下沉,
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胶体分散体系是指分散相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体系。
其外观透明,不浑浊,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到它的分散粒子,不易受
重力影响与分散介质分离沉降,但其中的溶胶粒子有聚结变大的倾向,即具有聚结不稳定性。
(3)粗分散体系分散相颗粒是由许多分子组成,因粒子较大,用肉眼
或显微镜即可见,其特点是不稳定,常因重力而自动沉降,外观浑浊
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