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9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1.(2018·广州五校联考)明朝《菽园杂记》有海水提取食盐的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该过程中“灰”的作用是() A.萃取B.吸附C.结晶D.蒸发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将“灰”布在滩场,用来吸附食盐。
2.(2018·洛阳尖子生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B.用10 mL量筒量取0.50 mol·L-1 H2SO4溶液5.50 mL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D.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橡胶塞解析:选D pH试纸测量溶液pH时,不可润湿,A项错误;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读数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B项错误;铁钉为镀件,应该作阴极,C项错误;因为Na2CO3溶液呈碱性,其中的NaOH会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故不可使用玻璃塞,应使用橡胶塞,D项正确。
3.(2018·山西八校联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应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B.将SnCl2固体溶解于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再经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就可以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SnCl2溶液C.检验溶液中的SO2-4时,需要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加热搅拌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解析:选A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故除去NaCl 中少量KNO3的方法为: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NaCl,而KNO3留在滤液中,A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SnCl2溶液时,为了抑制Sn2+的水解,应将SnCl2固体用少量浓盐酸溶解,B项错误;检验SO2-4时,应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2-4存在,先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Ag+等离子的干扰,C项错误;制备Fe(OH)3胶体时,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搅拌,否则得到沉淀,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课时作业

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一、单项选择题(g)+SO2(g)SO3(g)+NO(g)。
一1.(2011·山东高考)反应NO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1题变式1-1.(2012·合肥一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⑤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A.①④⑤B.②③C.②③④D.只有④1-2.向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H3、H2和N2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H 3N2+3H2,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生成1 mol N2同时生成3 mol H2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2.(2012·莱芜期末)在一定温度下,向2 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2HI H 2+I 2 ΔH >0,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116B .0~2 min 内的HI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 -1·min -1C .恒压下向该体系中加入N 2,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不变D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有正反应速率加快3.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B .反应可表示为X +3Y 2Z ,其平衡常数为1 600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4.14CO 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 2+C2CO ,达到化学平衡后,混合物中含14C 的微粒有( )A .14CO 2B .14CO 2、14COC .14CO 2、14CO 、14CD .14CO5.(2011·潍坊摸底)t℃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c2(Y),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2(Z)·c2(W)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B.增大压强,W(g)质量分数增加C.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2Y2Z+2WD.增大X(g)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Z(g),若X、6.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c1<0.14 mol/L二、双项选择题7.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后达到平衡。
江苏省镇江市2019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学案:烃的衍生物【含答案】

AgNO 3溶液NaOH 溶液、AgNO 3溶液NaOH 溶液、取上层清液酸化、AgNO 3溶液专题二十七 卤代烃、醇和酚第一课时 卤代烃【复习目标】1、了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含义;2、掌握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3、掌握卤代烃分子中卤族元素的检验方法;4、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对氟氯代烷对环境的不良作用有一个大致印象。
【复习重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卤代烃分子中卤族元素的检验方法。
【复习过程】 【基础回顾】一、溴乙烷、卤代烃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
常见官能团有碳碳双键:C=C 、碳碳叁键:C ≡C 、 醇羟基:—OH 、酚羟基:—OH 、卤原子:—X 、醛基:-CHO 、羧基:-COOH 、酯基:-COO -、 氨基:-NH2、苯基:-C 6H 5、硝基(—NO 2)等。
2、溴乙烷(1)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沸点38.4℃,易溶于有机溶剂。
(2)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溴乙烷的分子式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可以看作乙烷分子里的一个H 原子被Br 原子取代后的产物。
(3)化学性质①水解反应:在强碱的水溶液里,加热时C 2H 5Br 发生水解,—Br 被羟基取代生成醇。
――无醇则有醇 反应方程式:C 2H 5—Br + NaOH C 2H 5—OH + NaBr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羟基取代了溴乙烷分子里的溴原子,因此,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时C 2H 5Br 消去小分子HBr 生成烯烃。
――有醇则无醇 反应方程式:CH 3CH 2Br + NaOH CH 2=CH 2 + NaBr + H 2O ,属于消去反应。
【思考一】设计实验证明C 2H 5Br 分子中含有溴原子,下列三种算什么是否合理?为什么? (1)C 2H 5Br不合理(2)C 2H 5Br 不合理 (3)C 2H 5Br合理【思考二】(1)是不是所有的一卤代烃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2)哪些卤代烃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试阐述之,并举例说明。
高考化学课标全国版一轮课时作业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课时作业(一)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 gB.1摩尔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C.H2SO4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D.1 molCO2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D[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mol,故A错误;B.质量的单位为g,故1 mol O原子的质量为16 g,而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只是数值上相等,故B错误;C.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其摩尔质量为98 g/mol,故C错误;D.1 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而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两者在数值上相等,故D正确。
]2.(2019·辽宁大连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mol-1B.20 ℃、×105 Pa,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1 mol气态物质,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2 LB[A.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选项中温度压强不知气体摩尔体积不定,故A错误;B.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20 ℃×105 Pa,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C.依据pV=nRT分析,压强和温度同倍数增大,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也可以为22.4 L,故C错误;D.温度压强不知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2 L,故D错误。
]3.(2019·海南海口模拟)草酸(分子式为H2C2O4,沸点:150 ℃)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草酸的摩尔质量是90 g/molB.1 ×1023个分子C.45 ×1024个氧原子D.1 LD[A.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则草酸的摩尔质量是90 g/mol,故A正确;B.1 ×1023个分子,故B正确;C.45 g草酸物质的量为:45 g90 g/mol mol×4××1023mol-1×1024个,故C正确;D.依据草酸(分子式为H2C2O4,沸点:150 ℃)可知标况下草酸不是气体,所以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制取硫酸-考点精练(含答案)

工业制取硫酸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江西某铜业公司在火法炼铜时也生产硫酸,硫酸车间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化合态硫以FeS、CuFeS2等形式存在B.火法炼铜的矿石原料主要含Cu2SC.该公司炼铜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H2SO4D. l mol/L H2SO4溶液可储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就已采用加热胆矾(CuSO4•5H2O)或绿矾(FeSO4•7H2O)的方法制硫酸,尽管硫酸的生产工艺几经改进,此方法仍然是工业生产硫酸的主要方法B.氢能是未来能源结构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已有专家已研究出用淀粉或纤维素与水在酶作用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制氢气.从整个循环来看,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氢能于太阳能 C.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时,理想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D.有机玻璃是以有机物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合成A的一种途经是:CH3C≡CH+CO+CH3OH CH2=C(CH3) COOCH3,其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3.“三酸二碱”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沸腾炉和接触室中,均使用过量的高压空气,以提高硫铁矿的燃烧利用率和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转化率B.如图是工业制盐酸的设备及其简易图C.氯碱工业是中国现代化工之母,其主要反应是电解海水,得到烧碱和氯气,因此称为氯碱工业D.合成氨工业是工业制硝酸和工业制纯碱的前提和保证,前者可为后两者共提供了不止一种原料4.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如图).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则在A处流出的气体为()A. SO2 B. SO3,O2 C. SO2,SO3 D. SO2,O25.如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C.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是:SO2+2H2O﹣2e﹣=SO42﹣+4H+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156.在工业常用三酸的生产中,共同点是()A.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都用廉价的空气作为一种原料C.都用了催化剂D.酸中的氢元素都直接来自于水7.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两者都是正确的是() A.硫铁矿燃烧前粉碎得越细越好,因为大块的硫铁矿燃烧不完全B.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因为炉气中SO2会与杂质反应C. 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Fe做催化剂,这样可以无需加热D.用98.3%的硫酸吸收SO3,目的是为了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吸收完全8.在H2SO4、HNO3、NH3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H2作原料 B.使用催化剂C.使用吸收塔设备 D.使用尾气吸收装置9.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如图).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B处流出的气体主要为()A. SO3、O2 B. SO2、O2 C. SO2、SO3 D. O2、SO2、SO3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某些炼钢废渣来生产磷肥B.具有永久硬度的水主要用加热的方法来进行软化C.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03转化为H2S04时放出的热量D.合成氨工业原料气净化时,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除去二氧化碳.11.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该反应采用450℃~500℃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12.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的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A.硫铁矿燃烧前需将矿粒粉碎,这样易于向沸腾炉中投料B.炉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干燥,因为炉气中的杂质易与SO2反应C. 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接触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因为在该温度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较高13.下列化学工业有关设备、原料、反应条件配套的是()A.接触法制硫酸:氧化炉、硫铁矿、V2O5、400℃﹣500℃B.联合制碱法制纯碱:吸氨塔、碳酸塔、食盐、二氧化碳、氨、30℃﹣35℃的氨化饱和食盐水吸收二氧化碳C.合成氨:沸腾炉、焦炭、铁触媒、500℃D.氨氧化法制硝酸:合成塔、空气、铂铑合金、800℃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接触法”制H2SO4过程中,选择98%的浓硫酸作为SO3的吸收剂B.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C.侯德榜制碱法最终制得的是纯碱D.高炉炼铁过程中的还原剂主要是CO15.下列说法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选择1~10 MPa、400~500℃条件下进行B.尾气中含有少量SO2,可用石灰水吸收,然后再用硫酸处理C.工业上,常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和10~30 MPa的条件下合成氨D.造气中产生的CO,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16.接触法生产H2SO4的过程中,对废气、废液、废渣和“废热”的处理正确的是()①尾气用氨水处理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③废渣用来炼铁、制水泥等④将“废热”通过“废热”锅炉产生蒸气发电.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制硫酸B.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镁制备镁单质C.“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工业D.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金属铁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接触法”制H2SO4时,催化氧化阶段的反应原理为:2SO2(g)+O2(g)2SO3(g)△H<0B.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海水Mg(OH)2(s)MgCl2(aq)Mg(l)+Cl2(g) C.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OH)2、CaSO4D.黏土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19.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食用松花蛋时蘸些食醋,以除去松花蛋中氨的气味B.接触法制硫酸为提高SO3的吸收效率,常用稀硫酸代替水吸收SO3C.硫酸厂生产过程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石灰乳中和处理D.用透析手段净化尿毒症患者的血液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制法中用水来吸收SO2B.石油分馏后得到的是各种纯净的烃C.工业上利用氯气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D.氯碱工业中阳离子交换膜能阻止气体和阴离子通过二.填空题(共5小题)21.印尼火山喷发不仅带来壮观的美景,还给附近的居民带来物质财富,有许多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在底部的火山口收集纯硫磺块来赚取丰厚收入.硫磺可用于生产化工原料硫酸.某工厂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计),该尾气的处理方法是.(3)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可多选).A.耗氧量减少 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 C.产生的废渣减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4)硫酸的用途非常广,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5)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煅烧黄铁矿的设备名称是,进料前必须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所得炉渣的用途有(填一种用途).进入接触室前的气体必须经过净化处理,目的是防止.(3)生产过程中,吸收三氧化硫常用的物质是.(4)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硫转化率的变化关系可用如图中的曲线(填“a”或“b”)表示.(5)工业上常用熟石灰和硫酸处理、回收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将尾气通入氨水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尾气与氨水反应所得到的高浓度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氨水或碳酸氢铵,此时溶液的温度会自行降低,并析出晶体.①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②析出的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也可用于照相用显影液的生产.已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则其化学式为;③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等物质,其目的是.(3)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填字母)A.NaOH溶液、酚酞试液B.KMnO4溶液、稀H2SO4C.水、淀粉溶液D.氨水、酚酞试液.24.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主要设备是沸腾炉、(炉气精制)、接触室和吸收塔等.(1)请写出炉气制造即沸腾炉中黄铁矿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炉气精制的作用是将含SO2进行除法和水洗.而精制炉气即SO2的催化氧化,在接触室中进行.A、精制炉气(含SO2体积分数为7%、O2为11%、N2为82%)中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图1所示.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450℃左右(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 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B、接触室中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C点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或“降低”).②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中△H=kJ•mol﹣1.(3)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用一定量氨水吸收,得到的铵盐产品是(NH4)2SO3和NH4HSO3的混合物.取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x mol/L的50.00mL NaOH溶液中,经沸水浴(此温度下铵盐自身不分解)加热使氨气全部逸出,干燥后用浓硫酸完全吸收.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铵盐质量(g)浓硫酸增加的质量(g)第一次 1.570 0.340第二次 3.140 0.680第三次 4.710 0.510第四次 6.280 0①该铵盐中(NH4)2SO3和NH4H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②x的值为.25.(1)在硫酸工业生产中,我国采用黄铁矿为原料生产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在中进行.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为SO3,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多层催化剂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如图).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则C处流出的气体为,A、B、C三处气体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3)在吸收塔中用吸收SO3,从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再次通入,进行第二次氧化,再进行一次吸收后将尾气中很少的SO2净化回收,以防污染大气.三.解答题(共5小题)2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磺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业用右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②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计),该尾气的处理方法是.③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可多选).A.耗氧量减少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C.产生的废气减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可多选).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3)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以黄铁矿为原料,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的流程可简示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炉气制造中,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炉气精制的作用是将含SO2的炉气、和干燥,如果炉气不经过精制,对SO2催化氧化的影响是;(3)精制炉气(含SO2体积分数为7%、O2为11%、N2为82%)中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图2所示.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450℃左右(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 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4)在SO2催化氧化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从而充分利用能源.28.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黄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业用如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可多选)A.橡胶的硫化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C.铅蓄电池的生产D.过磷酸钙的制备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3)如果进入接触室的混合气(含SO2体积分数为7%、O2为ll%、N2为82%)中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和450℃,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4)为使硫黄充分燃烧,经流量计l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l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计),(5)工业对硫酸厂尾气的处理方法一般是.29.如图是某企业设计的硫酸﹣磷肥﹣水泥联产、海水﹣淡水多用、盐﹣热﹣电联产的三大生态产业链流程图.根据上述产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程①、②、③、④、⑤为能量或物质的输送,请分别写出输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或能量形式:①、②、③、④、⑤.沸腾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磷肥厂的主要产品是普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写出由磷矿石和硫酸反应制普钙得化学方程式.(3)用1吨硫铁矿(FeS2的质量分数为36%)接触法制硫酸,制硫酸的产率为65%,则最后能生产出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吨.(4)热电厂的冷却水是,该流程中浓缩盐水除提取盐以外还可提取的物质有(写出一种即可).(5)根据现代化工厂设计理念请提出高炉炼铁厂废气、废渣及多余热能的利用设想.,(写出两点即可).30.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B.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C.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D.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2的化学反应速率和转化率E.设备I生成的气体经净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F.热交换器的目的是使SO2的热量传递给SO3,有利于SO2的氧化和SO3的吸收设备Ⅰ的名称为,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3)设备Ⅱ为接触室,采用常压而不采用高压的原因是.在生产中,为提高催化剂效率采取的措施有.(4)设备Ⅲ为吸收塔,从顶部喷淋吸收SO3,得到,不用水吸收SO3是为了.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SO2既可作为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工业制取硫酸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D 2.A 3.D 4.D 5.B 6.A 7.D 8.B 9.D 10.BC 11.A 12.D 13.B 14.B 15.A 16.D 17.B 18.C 19.B 20.D二.填空题(共5小题)21.热交换器使浓H2SO4与SO3充分接触6:50.41%用氨水吸收ABCDCaCO3CaO+CO2↑、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22.沸腾炉将固体物质粉碎,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黄铁矿反应更充分炉渣中含Fe2O3,含铁量较高,经处理后常用作炼铁的原料催化剂中毒98.3%的浓硫酸aCa(OH)2+SO2=CaSO3↓+H2OCaSO3+H2SO4CaSO4+SO2↑+H2O23.2(NH4)2SO3+O2═2(NH4)2SO42NH4HSO3+O2═2NH4HSO4反应吸热(NH4)2SO3•H2O防止亚硫酸铵被氧化BC 24.4FeS2+11O22Fe2O3+4SO2不选B点,因为压强越大对设备的投资大,消耗的动能大;SO2原料的转化率在1个大气压下的转化率已是97%左右,再提高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的余地很小,所以采用1个大气压不选择C点,因为温度越低,SO2转化率虽然更高,但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受影响,4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是高.故选择A点,不选C点.生成物能量无降低减小-1982:11.225.4FeS2+11O22Fe2O3+8SO2沸腾炉SO3、SO2、O2C、B、A98%浓硫酸氧化炉三.解答题(共5小题)26.热交换器使浓H2SO4与SO3充分接触6:50.41%用氨水吸收ABCDCaCO3═CaO+CO2↑、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27.4FeS2+11O22Fe2O3+8SO2除尘水洗矿尘、砷、硒等化合物使催化剂中毒,水蒸气对设备和生产有不良影响不选择B点,因为压强越大对设备的投资大,消耗的动能大,SO2原料的转化率已是97%左右,再提高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的余地很小,所以采用1个大气压不选择C点,因为温度越低,SO2转化率虽然更高,但催化作用受影响,4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故不选C点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原料气上层反应气经热交换器温度降到400~500℃进入下层使反应更加完全28.BCD热交换器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不选B点,压强越大对设备的投资越大,消耗的动能大,SO2的转化率在1个大气压时,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不选C点,因为C点温度低,SO2的转化率虽然很高,但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4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所以选择A点,不选择C点6:50.39%用氨水来吸收29.Fe2O3电能热能SO2浓H2SO44FeS2+11022Fe2O3+8SO2Ca3(PO4)2+2H2SO4=Ca(H2PO4)2+2CaSO40.39海水镁或溴废气(主要是高炉煤气)经除尘后可作为热风炉、加热炉和锅炉等燃料废渣(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等),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30.DF沸腾炉4FeS2+11O22Fe2O3+8SO2常压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采用高压对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多却会大大增加设备成本净化气体、控制温度在400~500℃;增大催化剂与反应气体的接触面积等98.3%的硫酸发烟硫酸(或浓硫酸)避免产生酸雾降低吸收效率增加SO3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SO3的吸收SO2+Br2+2H2O=4H++2Br-+SO42-。
2019届鲁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综合测试卷II(含答案解析版)

2019届鲁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综合测试卷II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C.每消耗1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1 molD.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BH+8OH--8e-===BO+6H2O2.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D.华商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4.经一定时间后,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1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B.乙酸乙酯在H218O中水解,产物乙酸中将含有18O同位素C.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水解D.Na2SO4•10H2O失水时吸热,结晶时放热,因而该晶体可作储热材料实现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6.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aCN+HNO2===HCN+NaNO2,②NaCN+HF===HCN+NaF,③NaNO2+HF===HNO2+NaF。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课时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一、单项选择题1.(2011·北京东城一模)在1 100 ℃,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ΔH=a kJ·mol-1(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 3 mol/L2.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NO(g)+CO(g) 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3.(2011·厦门模拟)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aq)+I-(aq)I-3(aq)的ΔH>0A.反应I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2C(g),且达到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5.(2012·河北模拟)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 A(g)+n B(g)q C(g)ΔH>0,C的体积分数变化如下图实线a所示,若开始只改变某一条件,C的体积分数如下图虚线b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B.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C.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D.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6.反应N 2O4(g)2NO2(g)在温度为T1、T2(T2>T1)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如下图所示。
2019届 高三化学总复习 一轮复习 银镜反应

2019届高三化学总复习 银镜反应探究题目总结1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Ag(NH 3)2++2H 2OAg ++2NH 3·H 2Ob.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 。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产生的现象是 。
②产生Ag2O 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 还原Ag 2O 。
实验及现象:向AgNO 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能是NH 3还原Ag 2O 。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出现银镜。
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 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 生成。
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能是Ag(NH 3)2OH 也参与了NH 3还原Ag 2O 的反应。
进行如下实验:① 有部分Ag 2O 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
(6)用HNO 3清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同学甲认为甲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与乙醛类似,产物是Cu2O和甲酸钠,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向3.5 mL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中加40%福尔马林溶液2 mL,加热,有较多无色气泡逸出。
最终试管内所得红色沉淀与乙醛跟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所得固体颜色有所不同,试管内壁沉积了一层紫红色的固体物质。
同学甲分别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红色沉淀及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1)取少量实验中所得的红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氨水,振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静置数小时后,溶液颜色略呈浅蓝色,但试管底部红色沉淀的量变化不大。
由此判断红色沉淀可能是(写化学式)。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略呈浅蓝色的原因。
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七 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学案 新人教版

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1.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特殊结构(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H。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9)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2.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分子(5种):Ne、HF、H2O、NH3、CH4阳离子(5种):Na+、Mg2+、Al3+、N、H3O+阴离子(5种):F-、O2-、N3-、OH-、N3.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微粒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阳离子:K+、Ca2+阴离子:Cl-、S2-、HS-、4.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考点归纳1.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1)“两审”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发生变化;②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两标志”①等:v正=v逆分析v正、v逆的关系。
主要分析在某一可逆反应中,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是否等于逆反应生成该物质的速率。
②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一定a.分析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是否保持不变。
b.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是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课时作业及答案

第七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一、单项选择题1.水的电离平衡为H2O H++OH-,在25℃时水的离子积为K W=1.0×10-14,在35 ℃时水的离子积为K W=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 (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35℃时c (H+)>c (OH-)C.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小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1题变式1-1.已知在100 ℃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 ℃),水的离子积K W=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1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为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11的NaOH 溶液50 mL2.在t℃时,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 -)=10-b mol·L-1,已知a+b=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A.3B.4C.5D.6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c(OH-)=10-6 mol·L-1的溶液B.pH=7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某溶液pH=6,则该溶液一定为酸性B.常温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降低C.常温下,将pH=11的NaOH溶液和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D.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相同的K2CO3、K2SO4、HC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4题变式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1×10-14B.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a 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C.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的c(H+)的2倍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5.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4.2氯及其化合物(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考试说明】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认识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了解氟、氯、溴、碘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
4.能利用卤素阴离子性质的差别进行物质的鉴别。
5.卤族元素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命题规律】氯及其化合物是历届各地高考的热点之一。
其考查形式为:(1)以实验题型考查氯气的制备、净化、性质探究等;(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反应原理考查氯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等。
以选择题型和实验题型结合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考查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约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比空气大有毒2体积Cl2【特别提醒】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如图所示)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得1e-H 2,Fe ,I-(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②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
(2)与非金属反应 与H 2反应:H 2+Cl 2=====点燃或光照2HCl 。
现象—――→燃烧时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光照时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瓶口有白雾(3)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 2+2KI===2KCl +I 2。
②与SO 2水溶液反应:Cl 2+SO 2+2H 2O===H 2SO 4+2HCl 。
③与FeCl 2溶液反应:Cl 2+2FeCl 2===2FeCl 3。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Cl 2的化学性质——歧化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度积常数(Ksp)及其应用.doc

溶度积常数(K P)及其应用•、考纲要求: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 K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考点归纳1.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一一溶度积(1) 溶度积(Ks P):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幕的乘积。
(2) 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Nn(s) n+(aq)+nNm m(M n(n(N m-(aq), Ksp= c)c )o(3) 意义: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4) 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温度下,它是一个常数,只受影响,不受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影响。
2. 溶度积规则(1) 离子积(Qc):__________________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幕的乘积,女口Mg(OH) 2溶液中Qc=(2) 溶度业则:Qc—Ksp——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Qc 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c 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三、 考点练: 【高考回顾一】1. [2015新课标1卷28题节选】c CI2. [2016新课标1卷27题节选】-)开始沉淀时,溶液中'I-为I 、CI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 AgNCH 溶液,—10 。
已知 Ksp(AgCI) =1.8x 10, K sp (Agl) =8.5x 当 AgCI-1710o⑶ 右•化学分析中米用 K2CQ4为指不剂,以AgNO3标f 隹浴液滴定洛液中CI利用 Ag"与 CrO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 c(Ag +)为mol L-1,此时溶液中 Cl 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 c(CrO £等于 4-51.0x 10mol-L 2-4生成砖/)时,溶液中 mol 丄o (已知 Ag 2CrO 4> AgCI 的 K P (2)上述浓缩液中弓-12 /o) 分别为2.0 X 10 和2.0 X 103・[2017新课标1卷27题节选】(5) 若“滤液②”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度积常数(Ksp)及其应用

溶度积常数(K sp)及其应用一、考纲要求: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K 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考点归纳1.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1)溶度积(K sp):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2)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 m N n(s) m M n+(aq)+n N m-(aq),K sp=c m(M n+)·c n(N m-)。
(3)意义: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4)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温度下,它是一个常数,只受影响,不受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影响。
2.溶度积规则(1)离子积(Q c):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如Mg(OH)2溶液中Q c=。
(2)溶度积规则:Q c K sp——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Q c K 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 c 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三、考点练:【高考回顾一】1.【2015新课标1卷28题节选】(2)上述浓缩液中主要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I-?c?Cl-?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K sp(AgCl)=×10-10,K sp(AgI)=×10-17。
2.【2016新课标1卷27题节选】(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mol·L-1。
(已知Ag2CrO4、AgCl的K sp分别为×10-12和×10-10)?3.【2017新课标1卷27题节选】(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课时作业11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1. (2019 •临沂质检)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
”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A.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 代表先进历史潮流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认为,天下是上帝(即西方的上帝)的天下,满洲人原为野蛮之人,祸乱中国(中夏),“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故选 A 项。
答案:A2.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 四个篇章。
“政策筑梦”是指()A. 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 定都天京,军事全盛C.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D.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解析:材料中“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分别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利用拜上帝教组织起义力量,发动反清战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变革中国和天京变乱,故选D项,A B、C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
答案:D3.(2019 •青岛市一模)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D. “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
联系世界史内容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建立法治国家。
A 项反映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宗旨,排除;B、 C 两项反映的是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排除;D项反映的是建立近代化的法治国家,符合当时的世界潮流。
答案:D4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答案:C5 • (2019 •宁德质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点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A. 划分“势力范围”B. 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C. 进行资本输出D. 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是列强获得特权的区域,但太平天国实行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不妥协的对外政策,因此可知列强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用意是维护既得利益,故B项正确;A、C两项是19世纪末列强侵华举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是在1901 年《辛丑条约》中体现的,故排除。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工业合成氨-考点精练(含答案)

工业合成氨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闪电时N2转化为NOC.合成氨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2.NH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关于合成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艺涉及催化技术B.工艺涉及高温高压技术C.原料之一的氮气来自空气D.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100%3.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D.侯氏制碱法是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制得碳酸氢钠固体,再在高温下灼烧,转化为碳酸钠固体4.传统合成氨工业需要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近来美国化学家使用新型铁系催化剂,在常温下合成了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合成氨方法是吸热反应B.新型合成氨方法可简化生产设备C.新型催化剂提高了N2和H2的转化率D.两种方法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5.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化工生产原理是()A.合成氨工业中,由于氨易液化,N2、H2循环使用,所以总体上氨的产率很高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C.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阳极区产生NaOHD.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6.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会降低反应速率,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B.从海水中提镁过程中,电解熔融MgO可制备MgC.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固体的质量比阴极析出固体的质量小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7.如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A. N2和H2 B.催化剂 C. NH3 D. H28.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故温度越高越好B.硫酸工业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提高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C.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作阴极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9.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B.氯碱工业中,使用离子交换膜可防止Cl2和NaOH溶液反应C.硫酸工业中,接触室内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沸腾炉中排出的SO2的热量D.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10.最近美国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H3是电解质B.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D.断裂N2中的N≡N键会释放出能量11.有关合成氨工业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NH3的含量较小,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可液化分离出来,N2、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0 MPa~50 MPa,因在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12.下列物质的工业制备原理不正确的是()A.氨气:N2+3H22NH3B.铝:2Al2O3(熔融)4Al+3O2↑C.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D.硫酸:2SO2+O22SO3,SO3+H2O═H2SO413.下列关于合成氨和联合制纯碱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大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B.联合制碱法生产工艺中采用循环操作,其目的是提高食盐的利用率C.从氨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H3只占15%左右,所以生产氨的工厂效率都很低D.联合制碱法中关键的一步是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不断地通入CO214.下列工业生产所涉及的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是()A.工业上制取氯气:MnO2+4HCl Cl2↑+MnCl2+H2OB.工业上合成氨:N2+3H2 2NH3C.工业上制取粗硅:SiO2+2C Si+2CO↑D.工业上生产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15.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在高压下进行B.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合成氨C.在工业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利用可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成本D.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6.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左右的高温下,并用铁触媒作为催化剂,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仍较少.最近英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 trans一Fe(DMeOPrPE)2的新催化剂,在常温下合成氨,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2+3H2⇌2NH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热反应,新法合成氨是放热反应B.新法合成氨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可节约大量能源,具有发展前景C.新法合成氨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断裂化学键D.新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使平衡正向移动17.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B.硫酸工业中,接触室内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C.氯碱工业中,使用离子交换膜可防止C12和NaOH溶液反应D.电镀工业中,必需将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18.合成氨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合成氨工业的生成流程如下:关于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混合气进行循环利用遵循绿色化学思想B.对原料气进行压缩可以增大原料气的转化率C.合成氨反应须在低温下进行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9.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属于合成氨主要原料的是()A. NO2 B.空气 C. Na2CO3 D. KNO320.下列生产工艺不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A.海水提镁:用电解氯化镁产生的氯气制取盐酸B.工业制硫酸:提高尾气排放的烟囱高度C.工业制胆矾:使用稀硫酸、双氧水溶解铜D.火力发电: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二.填空题(共5小题)21.“低碳”既是时尚,也是环保要求.“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今后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下面是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艺操作②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3)副产品的化学式为.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4)在实验室中检验合成氨厂排出的废气中是否含有氨气的方法是(5)写出生成“产品”的化学方程式:.22.以天然气、焦炭、水、空气为初始原料,可以制得若干化工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氨中原料气体N2于空气,可采用将空气和两种方法,H2可采用上述反应①,其化学方程式为.对于合成氨N2+3H22NH3△H<0,其中N2与H2体积比高于1:3的原因是;及时分离NH3的方法是.(3)制取NH4NO3时,NH3的用途有两种,制HNO3的量大于与HNO3反应的量的原因.(4)发生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5)发生反应③生成C8H18的化学方程式为.23.氨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其用途广泛.(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工业上氨气可以由氢气和氮气合成如图1.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③一定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5mol N2和5mol H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是(填字母).④简述一种检查氨气是否泄露可采用的化学方法:.(3)工业制硫酸的尾气中含较多的SO2,为防止污染空气,回收利用SO2,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①当氨水中所含氨的物质的量为3mol,吸收标准状况下44.8L SO2时,溶液中的溶质为.②(NH4)2SO3显碱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③NH4HSO3显酸性.用氨水吸收SO2,当吸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填字母).a.c(NH4+)=2c(SO32﹣)+c(HSO3﹣)b.c(NH4+)>c(SO32﹣)>c(H+)=c(OH﹣)c.c(NH4+)+c(H+)=c(SO32﹣)+c(HSO3﹣)+c(OH﹣)(4)氨气是一种富氢燃料,可以直接用于燃料电池,下图是供氨水式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①氨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最好选择(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②空气在进入电池装置前需要通过过滤器除去的气体是.③氨气燃料电池的反应是氨气与氧气生成一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和水,该电池的电极总反应是,正极的电极反应方是.24.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图:试回答:(1)装置甲的作用是:①,②,从丙导出的气体是,(3)乙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检验产物的简单化学方法是.25.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从图中选择制取氮气的合适装置:(填编号)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①②③(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说明反应发生的现象是,乙装置中的CCl4的作用是.(4)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H+、OH﹣、、.三.解答题(共5小题)26.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氢气的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设备B的名称,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4)设备C的作用;(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CO2(g)+H2(g),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27.工业合成氨技术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之一.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1)设备 I的名称是,沿X路线循环的物质是(填字母).A.N2和H2 B.催化剂 C.NH3D.N2、H2和NH3合成氨中H2可以由焦炭和水蒸汽反应获得.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原料气中往往含有H2S、CO、CO2等杂质,必须除去这些杂质的目的是,常用K2CO3溶液除去C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近年有人将电磁场直接加在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容器内,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合成氨,获得了较高的产率.电磁场对合成氨反应本质的影响是,该方法的优点是.(4)合成氨工业往往含有大量含氨废水,为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利用电解法将NH3•H2O转化为对环境无污染的加以处理.电解时以石墨做电极,以硝酸作为电解质,则理论上处理1mol NH3•H2O,电路中转移电子mol,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8.氨在工业上有很多重要应用,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原料氢气的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设备B的名称,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3)设备C的作用是.29.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产品,合成氨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图所示:(1)原料气中的氢气于水和碳氢化合物.请写出甲烷和水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在工业生产中,设备A的名称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上述生产中向母液通入氨气同时加入,可促进副产品氯化铵的析出.长期使用氯化铵会造成土壤酸化,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在土壤中尿素发生水解,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4)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写出任意两种用途:.(5)图中所示工业制法获得的纯碱中常含有NaCl杂质,用下述方法可以测定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样品m溶解沉淀固体n克①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②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30.合成氨工业、硫酸工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合成塔和接触室中的反应分别为:N2(g)+3H2(g)⇌2NH3(g)△H=0;2SO2(g)+O2(g)⇌2SO2(g)△H=0.(1)写出流程中设备的名称:B ,X .进入合成塔和接触室中的气体都要进行热处理,最理想的热处理方法是.(3)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生产中,采用循环操作的是(填序号).①硫酸工业②合成氨工业③硝酸工业(4)工业上常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而不用稀硫酸或水的原因是.(5)工业生产中常用氨﹣﹣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经处理可以得到一种化肥,该肥料的化学式是.(6)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或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①合成氨工业在高压下进行②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都使用催化剂③及时将氨液化而分离④硫酸工业中,净化后的炉气中要有过量空气⑤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都采用适宜的温度.工业合成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C 2.D 3.D 4.B 5.A 6.A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A 15.B 16.B 17.CD 18.C 19.B 20.B二.填空题(共5小题)21.过滤N2+3H22NH3CaOCO2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3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22.深冷分离氧燃烧CH4+2H2O CO2+4H2制H2的成本高于制N2,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提高N2的加入量冷却使NH3液化NH3转化为HNO3的过程中,发生3NO2+H2O═2HNO3+NO及各步反应有损失,用于制HNO3的NH3量应较大CO2+2NH3CO(NH2)2+H2O8CO+17H2C8H18+8H2O 23.2NH4Cl+Ca(OH)22NH3↑+CaCl2+2H2ON2(g)+3H2(g)⇌2NH3(g)H=-93.36 kJ/mol减小0.5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容器,观察试纸是否变蓝,如果变蓝说明有氨气泄露.(或蘸取浓盐酸接近容器,观察是否有白烟生成,如果有白烟生成说明管道泄露(NH4)2SO3和NH4HSO3NH4++H2O⇌NH3•H2O+H+SO32-+H2O⇌HSO3-+OH-,SO32-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使溶液中c(OH-)> c(H+),溶液呈碱性ab碱性CO2 4NH3+3O2═2N2+6H2OO2+4e-+2H2O=4OH-24.干燥气体使N2和H2充分混合(或观察气泡以调节氢气、氮气流速)NH3、N2、H2N2+2H22NH3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丙的导管口,有白烟生成,说明有NH3生成(或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也说明有氨气生成)25.a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混合气体出现红棕色气体防止倒吸NH4+NO3-三.解答题(共5小题)26.液化、分馏与碳反应后除去CO2C+H2O CO+H2CH4+H2O CO+3H2合成(氨)塔N2(g)+3H2(g)2NH3(g);冷凝塔或冷凝器;n高温气体由冷凝塔上端进入,冷凝水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凝效果好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13.8 27.合成塔AC+H2O CO+H2 防止催化剂中毒CO32-+CO2+H2O=2HCO3-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氮氮三键更容易断裂,减少了合成氨反应所需的能量降低能耗,使反应更容易进行32NH3-6e-=N2+6H+ 28.合成塔N2+3H22NH3C+H2O CO+H2、CH4+H2O CO+H2冷凝器n高温气体从冷凝塔上端进入,冷却水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凝效果更好将液氨和未反应的原料气体分离29.CH4+2H2O CO2+4H2或CH4+H2O CO+3H2沉淀池NH3+CO2+H2O+NaCl=NH4Cl+NaHCO3↓NaClCO(NH2)2+H2O=2NH3↑+CO2↑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印染等往少量的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或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没有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洗涤干净(1-)×100% 30.循环压缩机沸腾炉充分利用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加热反应气①②③由于用稀硫酸或水吸收SO2时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2吸收(NH4)2SO4③④。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以水为溶剂的防锈漆——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A.KMnO4B.NaNO2C.FeCl3D.HNO3解析:缓蚀剂必须具有还原性,根据中心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只有NaNO2具有还原性。
答案: B2.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往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B.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D.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解析: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得到白色沉淀Fe(OH)2,Fe(OH)2迅速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红褐色的Fe(OH)3。
答案: C3.下列制备单质的方法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实验室用浓盐酸制备Cl2B.电解法制金属铝C.工业上用SiO2制备粗硅D.从海带灰浸取液中(含I-)提取碘单质解析:A项实验室用浓盐酸制备Cl2,需要加入氧化剂;B项电解法制金属铝时,Al2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D项从海带灰浸取液中(含I-)提取碘单质,需要加入氧化剂。
答案: C4.(创新题)图中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甲中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A正确。
乙中水作氧化剂,不符合题意。
丙、丁中发生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 A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总数是3N AB.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 AC.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3N AD.2.7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解析:A项1 mol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小于3N A,A错;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粒子数为2N A,但氢氧化铁胶粒是分子的集合体,胶体粒子的数目远小于2N A,B错;C项5.6 g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错。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分层练习第十四章 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 【考纲要求】1.巩固醇、酚、羧酸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和特性.2.掌握醇、酚、羧酸的制取和鉴别方法。
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1.醇、酚、羧酸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2.醇类在反应中的断键规律(1)断O—H键【条件】与活泼金属反应(钠、镁、铝等)。
【举例】2CH3CH2CH2OH + 2Na 2CH3CH2CH2O Na + H2↑【规律】醇类中羟基上的氢被活泼金属取代,产生氢气。
【拓展】HOCH2CH2OH + 2Na NaOCH2CH2ONa + H2↑(2)断C—O键【条件】【举例】【规律】【拓展】(3)断C—H和O—H键【条件】【举例】【规律】【拓展】(4) 断C—H和C—O键【条件】【举例】【规律】【拓展】(5)断C—O和O—H键【条件】【举例】【规律】【拓展】(6) 断C—H、O—H、C—C、C—O键【条件】【举例】【规律】【拓展】2.二元酸的特殊性质二元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因此,它的性质与一元酸又有区别。
最常见的二元酸为乙二酸(草酸)。
(1)具有酸性如:HOOC-COOH+2NaOH→NaOOC-COONa+2H2O(2)发生酯化反应(3)发生缩聚反应如:(4)发生氧化反应如:(5)发生脱水反应如:一定条件HOOC-COOH C2O3+H2O(C2O3为乙二酸的酸酐)3.甲酸的性质(1)具有酸性。
且酸性比乙酸、碳酸强。
如:HCOOH +NaHCO 3→HCOONa +CO 2↑+H 2O(2)发生酯化反应。
(3)具有可燃性。
(4)发生脱水反应。
(5)具有还原性①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反应③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例题解析】【例1】白藜芦醇 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搞癌性。
能够跟1摩尔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 2或H 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A 、1mol 1molB 、3.5 mol 7molC 、3.5mol 6molD 、6mol 7mol 解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8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27页][基础题组]1.(2018·郑州质检)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R在同一周期B.原子半径:W>R>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D.Y-和R2-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解析:由图可知X为O,Y为F,Z为Na,R为S,W为Cl。
O 和S不在同一周期,A项错误;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多的元素原子半径大,S>Cl>O,B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气态氢化物越稳定,HF>H2O,C项错误;F -和S2-都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答案:D2.(2018·洛阳月考)据腾讯科技报道:日本科学家合成了第113号元素,并获得国际机构确认。
关于该元素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B.该元素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A,则中子数为A-113C.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3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ⅢA族解析:元素周期表排满时有118种元素,第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ⅢA族,D项正确;根据元素递变规律推断该元素为金属元素,其单质为导体,A项错误;根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可知该同位素的中子数为A-113,B项正确;该元素位于第ⅢA族,最高正化合价为+3,C项正确。
答案:A3.(2018·兰州期中)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单质的熔点降低解析: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减小,但离子半径不是减小(阳离子只有2个电子层,阴离子3个电子层),A项错误;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项正确;应该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项错误;单质熔点没有规律,D项错误。
答案:B4.(2018·重庆一模)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A.碱性:KOH>Ca(OH)2>Mg(OH)2B.稳定性:H2O>H2S>H2SeC.挥发性:HNO3>H3PO4>H2SO4D.原子半径:P>S>Cl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K>Ca>Mg,则碱性:KOH>Ca(OH)2>Mg(OH)2,A可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O>S>Se,则稳定性:H2O>H2S>H2Se,B可以;挥发性与物质的结构有关,C不可以;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可以。
答案:C5.(2018·成都一模)下列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的是()①HCl的溶解度比H2S的大;②HCl的酸性比H2S的强;③HCl 的稳定性比H2S的强;④还原性:Cl-<S2-;⑤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强;⑥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⑦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 与铁反应生成FeSA.②④⑤⑥B.②⑤⑥⑦C.③④⑤⑥⑦D.全部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得电子能力越强。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有: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氧化金属的程度等。
答案:C6.(2018·太原月考)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的化合价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四种元素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②和④组成的能与Mg(2)HClO4>H2CO3>H2SiO点燃2MgO(4)2Mg+CO=====.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最低价--1价,处于ⅦA族,且原子半径比①大,则⑤为Cl;③、⑥都有+1价,处于ⅠA族,⑥的原子半径较大,且③不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③为Li、⑥为Na;②有+2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Li,则②为Mg。
⑧有+3价且原子半径比O大,比P小,则⑧为B。
④为P、⑦为N,P的原子序数大于N,故A项错误;②为Mg,③为Li,二者为不同周期的元素,B项错误;⑤为Cl,八种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C项正确;⑧为B,其原子序数为5,D项错误。
答案:C2.(2018·丹东调研)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YO4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C.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D.Y、Z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解析: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W为Na;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X、Z同族,则Z为S硫元素;Y、Z同周期,处于第三周期,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可推知Y为Cl。
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HClO4,A错误;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Z(S)>Y(Cl)>X(O),B错误;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Na2O、Na2O2,氧化钠由钠离子与氧离子构成,过氧化钠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二者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C正确;由于O元素非金属性比S强,故O元素对应氢化物更稳定,D错误。
答案:C3.(2018·大同一模)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B.C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强C.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2-3、A2B2-4D.E单质中由于形成了氢键,所以很容易液化A.y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B.d元素常见离子的半径大于f元素常见离子的半径C.x、z元素能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可以表示为D.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解析:由变化图中原子半径的大小可知x位于第一周期,y、z、d位于第2周期,e、f、g、h位于第3周期,再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推出x为H,y、z、d分别为C、N、O,e、f、g、h分别为Na、Al、S、Cl。
y(C)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A项正确;O2-、Al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核电荷数O<Al,故离子半径O2->Al3+,B项正确;x、z元素能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为NH,其电3子式为,C项错误;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可以相互反应,D项正确。
答案:C7.(2018·德州模拟)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X、Y同主族,两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与W、Z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元素的含氧酸是最强酸B.原子半径:X>Z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W>XD.W与Y可以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解析: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X、Y同主族,则X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氧、硫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与W、Z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则W、Z的原子序数之和24,而且W的原子序数小于O,Z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Z为氯元素,所以W的原子序数为24-17=7,即W为氮元素。
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是最强酸,其它价态的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强,如HClO是弱酸,A项错误;原子半径:O<Cl,B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N,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H2O(g)>NH3,C项错误;N与S 可以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如(NH4)2SO4中含有N、S,D项正确。
答案:D8.(2018·哈尔滨质检)短周期元素Q 、R 、T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T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常用于冶炼T 单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W 同主族的某元素,其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该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_。
(3)元素的非金属性:Q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结合化学方程式简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是R 的氧化物,通常状况下呈红棕色。
现有一试管甲,欲使元素R 全部转化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实验步骤:将盛有甲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可以推断T 为Al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的Al 2O 3制备单质铝。
(2)W 为S ,与S 同主族的O 的氢化物H 2O 2含有18个电子,结构式为H —O —O —H ,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3)Q 为C ,W 为S ,非金属性:C<S ,可以根据硫酸与碳酸盐的反应证明硫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4)利用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将NO 2全部转化为HNO 3。
答案:(1) 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 +3O 2↑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3)弱于 H 2SO 4+Na 2CO 3===Na 2SO 4+H 2O +CO 2↑,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4)向试管中缓慢通入足量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