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健康人格 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健康人格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基
——深圳龙岗职校健康人格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下称“龙岗职校”)创办于1994年,现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是龙岗区唯一的公办中职学校,学校设有数控技术、汽车维修、财会、物流、计算机网络、美术设计等9个专业,目前在校生3100多人。

学校以“人格健康、技能较强、自主发展的实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一线一体四面”的健康人格德育模式,这一模式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得到了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龙岗职校健康人格德育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生人格问题的成因分析
我们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和总结,认为中职生人格“亚健康”问题的大多数情况,其根源在于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生偏差,而这种偏差又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能力发展难以适应应试教育而导致的。

由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中职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渐被边缘化,由于缺少成功体验,他们只好将过剩的精力用于负面的事物,甚至有意无意地以负面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自身的存在及价值;但是他们的这种表现非但没有博得别人的同情和欣赏,反而招致更多的负面评价;这种负面评价又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因而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甚至越走越远,最终可能从心理问题导致个人品德也发生偏差。

(二)对人格教育的定位和策略
我们认为,“健全人格”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健全”包含“没有缺陷”、“强健”、“完善”的含义,它应是一个人终身的追求。

而对中职生而言,这种要求过高。

我们认为,将中职生的人格教育定位为“健康”比较恰当。

因为“健康”的含义是“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中职生人格“亚健康”状态比较普遍,因此让其恢复到“正常”状态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

针对中职生人格问题的成因,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策略:(1)转变观念,即纠正认知偏差,特别是引导中职生认识自身价值,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训练行为,即加大养成教育力度,引导中职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
体验成功,即通过提供各种机会让中职生产生成功体验,积累自信,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4)情境支持,即优化各种人际生态和心理环境,使中职生从同伴的互动中获得进步的动力,从特定的体验场中感受人格教育的力量。

(三)健康人格德育模式的操作系统
根据上述策略,我们精心构建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健康人格德育模式操作系统,这个系统的结构可概括为“一线一体四面”:“一线”指以成功教育为主轴线,“一体”指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四面”包括严格规范的操行管理、全面系统的主题教育、和谐共进的班级生态、开放多元的校内外实践平台。

其中,“一线”是核心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它贯穿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一体”是最重要的德育实践策略,也是评价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四面”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机制化、常态化的四大方面德育工作。

上述操作系统可以用图1形象地表示。

图1 龙岗职校健康人格德育模式操作系统示意图
二、龙岗职校健康人格德育模式的实践
(一)以操行学分制为抓手,使严格规范的操行管理成为学生入职前的洗礼
有句话说得好: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中职生的行为规范问题大面积存在,传统的学籍管理办法作用不大,对极个别严重违纪的学生采取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不足以教育一大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因此,“严格管理”就无法操作,校风建设很难从根本上突破。

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可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生涯。

在中职学校推行学分制以来,受课程学分的启发,我们创设了一套与课程学分制平行的“操行学分制”,专门用于学生的行为管理。

操行学分制的基本框架是:每学期的操行学分设置基础分90分,对各种行为表现设置相应的扣分和加分(纪律处分也要同时转化为扣分);操行总平均分低于80分的为“操行不达标”,高于88分的为“操行优秀”,操行学分与奖学金挂钩,操行不达标者延期毕业(设置半年到一年半不等的若干等级),我们称之为“用社会教育时间换操行学分”。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行为表现分为“宿舍表现”和“班级表现”两部分,科任教师、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德育专干等各负其责进行落实;我们还开发了专门的操行学分管理系统,每周定时公布全班的操行学分得分情况。

这样,我们的行为规范管理就由软变硬又不乏弹性,既为全员育人找到了抓手,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二)开展全面系统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我们深知,人不是一般的动物,对人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行为控制。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德育的根本是观念的形成和转变。

健康人格需要一系列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支撑,而中职生缺乏生活阅历的同时又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要让他们产生正确观念尤其困难。

为此,我们首先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的核心的德育内容,在开好德育课和心理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将德育内容主题化、系列化、系统化,形成一月一主题、一年一循环的全面系统的主题教育模式(见表1)。

主题教育的实施策略是:舆论引导(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全校性活动铺垫,主题班会深化。

一年一度的全校性大型活动形成传统,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我校每年国庆前的无偿献血活动,师生每年献血可达30000cc 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教育的简单重复,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螺旋上升,在同一个主题教育月中,不同年级的主题安排不同的层次。

如9月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我们安排一年级的主题是“认识专业,初绘蓝图”,二年级的主题是“调整规划,力争上游”,三年级的主题是“坚持理想,勇闯我路”。

又如10月份在大主题“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之下,安排一年级合唱比赛,主题班会是“民族精神与个人优缺点分析”;安排二年级诗朗诵比赛,主题班会是“爱国爱校爱专业”;安排三年级作文比赛,主题班会是“民族精神与现代职业精神”。

其次,为了避免教育活动“走过场”,真正提高德育实效,我们在主题活动中引入了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的“生态体验”理念。

生态体验理念强调“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体验者在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这三重生态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清理精神世界,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融通,在心灵的震撼中生成生态智慧和健康人格。

生态体验德育的基本实
提供开放多元的校内外实践平台,经过这些平台上的锻炼,毕业生综合能力提高了,便能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的过渡。

创设校内实践平台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滋养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这一思路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实现理论,即“自我论”(“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它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校园文化建设社团化,通过大力扶持学生社团,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我们通过提供活动场地、安排辅导老师、给予经费支持、折算相应课程学分等办法鼓励学生组织和参与社团活动。

目前,除学生会以外,我校已培育了青春健康协会、阳光生活俱乐部、跆拳道协会、健美协会、街舞协会、义工队、礼仪队、广播站、电视影像社、学法协会、小企业家协会等等以及与专业技能训练有关的各种协会共5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而由后进变先进的个案不甚枚举,辅导老师谈起自己辅导的学生社团如数家珍。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以及社团文化周、技能节、文艺才华争霸赛等大型展示活动说明,学生社团成为校内最成功的学生实践平台。

校外实践平台多种多样,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周末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我们每年寒暑假都要部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结束都要组织大型的社会实践成果评比活动,宣传“做假期工光荣、社会实践经验宝贵”的理念。

我们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争取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临时性用人需求,把这些机会提供给学生。

虽然很多学生渴望社会实践,但缺乏吃苦精神是特区中职生的一大弱点。

因此,对毕业实习,我们更是严格要求,实习时间与学分和毕业证挂钩,虽然这项工作难度大,但是我们坚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实习实践体验产生的全方位教育作用是校内教育永远无法代替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健康人格的标准在与时俱进。

我们要更加重视占高中阶段学生“半壁江山”的中职生对未来我国公民总体思想道德素质和劳动力素质的重要影响,我们也要更加重视健康人格对中职生幸福人生的重要影响,努力探索和完善中职生人格教育模式,为中职生的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