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体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文章
试图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明确高
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培育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
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必要性;可行性
高职院校是培养跨世纪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
着学生的质量。
体育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却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的进行,影响着学生将来的体育思想和体育能力,影响其
在社会体育中的引导与辅助作用。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1.1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
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由于教育对于推进人类对其生存环境迅速做出
反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它应该使每个人
都拥有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能力。
可以说,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将会成为
信息时代个体认知的重要手段。
信息时代呼唤对全民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教
育的传授者和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更应该首先具备全面的信息素养能力。
1.2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层次的人才,而培养终
身学习者又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这就需要确保学习者具备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的能力,学会学习。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要素,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
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将学习延伸到正规的课堂教学环境之外,才能在离开学校
之后,在生活的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独立的研究。
1.3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有
很大的不同。
体育运动本身不仅具有抽象的、逻辑的内容,还具有大量复杂的、
动态的现象。
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抽象
传授,更要注意运动技术的直观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所区别。
而信息教育则正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变成直观,将定性转为量化,学生、
教师、教材、媒体统一成整体,教学过程变得生动、互动、有趣,诱导学生置身
为探究和问题解决的主体。
所以,信息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
1.4培养新型体育教师的需要
新型教师是指除了具备以往教师要求的基本素质如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外,
还须具备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更高的素质。
接受终身教育,而信息素养则是
教师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可行性
2.1教学方式的改变顺应时代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飞速壮大,信息的内容和总量呈爆炸式增长。
信息素养教育提倡以信息资源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以
往单一的只能通过教师的示范和传授的学习方式,学生对信息总量和信息质量的
需求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需要具备更多容量的信息和信息传递的能力。
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信息驾驭能力(信息素养)的要求日益明显,
因此,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需求面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2.2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交互性特点
教师和学生在互动式的网络设计中,相互交换体育学习的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学生在接受中可以表达,从而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
2.3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需求
体育教学中教、学、练合一,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辅助设备来加以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体育运动复杂的表现形式。
体育教学直观性的特点使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仅仅只用语言就能表述清楚,体育运动中很多技术技能的讲解多需要体育教师的直观示范和讲解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形象、生动地学习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又恰恰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工具。
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能使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3.1以理念的转变为前提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体育教学主要在运动场,全靠运动和练习手段,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用不到多少体育信息”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教师拥有体育知识的面和深度越来越窄,甚至出现学生对最新世界体育信息的了解程度要比体育教师还要广、理解还要深。
3.2以环境创设为基础
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和体育教师的现有水平,从经费投入到硬件设备的管理使用,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解决好体育信息教学资源的不足问题,使体育教师有机会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技能,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够在充分把握体育教学特点的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3.3以制度的约束为保障
高职院校的领导应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体育教师年龄、职务等情况,限期通过培训达到规定要求;对在网络应用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体育科研,取得成果的体育教师在量化管理中,记科研分或实行奖励等政策,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体育教学科研的热情。
3.5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首先,我们可采取在职培训和轮训的方式,进行三种层次的培训,也就是基础层次、发展层次和提高层次,并对各种层次的培训提出具体目标;其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第三,组织高职院校体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各种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的杠杆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中应用技术,展示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第四,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系)之间的横向联系,开发体育软件和体育信息产品,组构体育信息传播系统,逐步建立与开拓现代体育信息技术巾场。
3.4以培训信息能力为重点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使体育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基本知识和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能凭借敏感的信息意识,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掌握体育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研究,使
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永远站立在学科的前沿。
另外,为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师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的处理技能; 信息的传输技能;体育信息的获取技能.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信息技术刘一教育的影响[J] .湖南教育,2000(1)
[2]刘艳娟.网络与教育革命[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2)。